第四辑 栽培技术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6&A=1&rec=101&run=13

小麦栽培技术 建国前,小麦种植墨守成法,栽培技术发展缓慢。
建国初期直至20世纪60年代,前后达20年之久,为小麦栽培技术发展的第一
阶段。由于推广良种,密植和防治病虫害,小麦种植由50年代的镢挑沟子手撒种、
大档楼、到推广“八六靠”、“八八寸”密植。1958年,技术推广工作走了弯路,
深翻地达1米左右, 打乱了土层,播种量一亩高达50公斤,结果事与愿违,劳民
伤财。60年代,技术推广工作走上正轨,小麦生产从有产有收发展到保证丰产丰
收,单产由75公斤,增加到150公斤。
20世纪70年代,主要是解决小麦生长与土、肥、水生产条件的矛盾,主攻增
穗增产,单产由150公斤趋向250公斤。其间,推广精细整地加深耕层,使小麦根
系发育良好,重点抓推广磷肥、冬肥冬水、冬肥春用、春旱冬抗、是小麦栽培技
术发展的第二阶段。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小麦栽培技术的发展进入第三阶段。在继续改变生产
条件,推广使用磷肥的同时,主要解决小麦群体发育与个体发育的矛盾,建立合
理的群体结构,达到有健壮的个体、合理的群体,主攻穗足、穗大、粒多、粒饱
求高产。 其间,推广小麦三叶期镇压,对1.5万亩小麦中产田进行精播高产开发
试验, 单产由250公斤趋向400公斤。1985年,小麦开发区小麦单产402.2公斤。
1986年又达到441.25公斤。 1987年, 全县大面积推广精播技术,小麦平均单产
310公斤。
玉米及其他作物栽培技术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大面积的种植玉米。50年代
初期,玉米面积稳定在10万亩左右,推广良种白马牙、红骨头和金皇后,改进种
植密度, 由原来的每亩2000株,增加到2500~2800株,单产由75公斤上升到100
公斤左右。60年代,玉米种植面积达30万亩,推广双交种,栽培技术重视苗肥、
改小行距为大行距,单产提高到145公斤。70年代初,推广新单1号良种,推广夏
玉米育苗移栽试验,全县试验示范面积1500亩,一般较套种和直播增产15~30%。
1976年, 全面推广半夏玉米三作三收的种植制度,至1979年,玉米单产达到267
公斤。80年代,因半春玉米青枯病越来越重,气候有所变化,压缩半春玉米,扩
大夏套,狠抓苗期早管,推广按叶龄指数为指标进行肥水管理。1985年,玉米栽
培技术发展到一整套增产措施,即推广紧凑型品种,合理密植,三肥下地,适时
播种, 苗期早管,重视穗期管理,及时浇水,粒期管理喷卅烷醇,单产达332公
斤。1987年,玉米种植以紧凑型良种为主,合理密植和调整施肥时机,促其生育
期缩短, 肥水提前在大、小喇叭口期之前施用。全县5.5万亩吨粮田开发区的玉
米单产达500.85公斤。
桓台县植棉发展缓慢。 1970年以前,全县植棉面积1.6万亩以下,最高单产
22公斤,栽培技术很差。1979年,开始推广营养钵育苗移栽技术,80年代后大面
积推广, 面积3万亩左右,占植棉面积的33%。1981年,开始推广鲁棉5号良种,
采用地膜覆盖技术,1983年推广面积2400亩。营养钵育苗移栽及地膜覆盖等技术
的推广,促进棉花生产,1985年,棉花产量单产皮棉55公斤。1987年,单产皮棉
达68公斤。
其他各种农作物的种植,都经历由稀植到合理密植的发展过程。黄烟及蔬菜,
70年代推广塑料簿膜育苗, 80年代, 蔬菜瓜果生产推广塑料大棚和地膜覆盖。
1985年, 全县种西瓜2104亩,其中地膜覆盖710亩。塑料大棚多出现在五里蔬菜
生产基地和荆家等地的蔬菜生产中。 1987年,全县种植蔬菜6万亩,保护栽培发
展到7252亩。其中,大棚550个,面积330亩,地膜覆盖和小拱棚6922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