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4&A=9&rec=183&run=13

【概况】2008年,区档案局认真履行档案行政管理和档案保管利用两种职能,加
大对基层单位档案工作和民生档案工作的指导力度,加快馆藏档案的规范化管理
和信息化建设步伐,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档案资源的资政惠民作用。是年,区档案
馆顺利通过国家二级综合档案馆测评,在条件保障、基础业务、开发利用、信息
化建设四方面均达考核标准,档案局获省档案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市档案工作先
进集体称号,全市技能比武集体二等奖。在2008年度全省档案管理考核工作中,
基层档案室有2家晋升为省特级先进、7家晋升省一级先进、4家晋升省二级先进,
有6家获市档案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档案管理】年内,区档案馆在征集接收、保管保护、鉴定开放、开发利用等方
面都有新的进展。 全年接收文书档案进馆157卷230件,资料229册,其他载体63
盘(张),征集特色档案进馆223卷(册)。截至年底,馆藏全宗114个,馆藏档
案4.58万卷5311件, 馆藏资料1.52万册,齐文化档案268种1241册。档案门类主
要有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专门档案、声像档案、实物档案。其中科技类包含基
建、设备、产品、星火、成果、农业、水利、勘界等,专门类包含会计、审计、
人事、纪检、房产、婚姻、普法、知青、调资、招工、土管、校庆、非典、人口
普查、齐文化旅游节等。特色档案内容主要涉及齐文化、临淄籍名人、摄影作品、
书画作品、荣誉证书、临淄民俗、镇志、部门志、村史、族谱、墓志、碑文等反
映临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方面的档案资料。库房管理实行责任制,配备了空
调、除湿机、灭菌机、温湿度自动记录仪等先进设备,为特殊载体档案配备了防
磁橱、阅读器、扫描仪、计算机、展柜等专门设备。检索工具分纸质检索和机读
检索两种, 对利用频率较高的区委、区政府、区劳动局、区知青办4全宗馆藏进
行了全文扫描,共扫描5012卷65万余页。影印了珍贵档案资料《子书三十六种》
(管子)一书。鉴定到期开放档案57个全宗,全年开放档案1059卷。新编印了档
案馆指南、齐文化库简介、古齐习俗、齐文化民歌诗词典故、古代足球、齐国名
人名著、档案资料利用实例汇编、档案资料利用情况分析等8种资料,计16万字。
收集整理46家现行机关2008年度有关方针、 政策、法律法规性信息公开文件123
件并向社会公开。 全年查阅档案资料539人次,1615卷(册)次,为社会各界在
工作查考、编史修志、经济建设、科学研究、解决纠纷等方面提供了服务。

【信息化建设】建立了馆藏目录、未进馆目录、信息公开目录、全文档案、多媒
体档案五大数据库,网站建设纳入正常化管理。年底,机读文件级目录达24万余
条,案卷级目录达2.56万条,专题目录达2.3万条,归档文件目录达3.2万条;电
子全文文书档案15万余页, 电子多媒体档案达750条。机读目录有案卷目录、全
引目录、专题目录、归档文件目录、开放目录、现行文件目录、资料目录、齐文
化档案目录等类别,实现了题名、文号、责任者、日期等多途径快速检索,为数
字化档案馆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基层业务服务】采取分步实施、完善服务等措施,对部分民营企业档案工作进
行了调研摸底和业务指导。农业农村档案服务在巩固村级建档率的基础上,制定
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意见》,突出抓了土地承包、山林
延包、土地流转合同、农村宅基地、农村养老保险、新型合作医疗保险、计划生
育、农村换届选举等环节中的档案工作。拓展服务领域,开展了“档案进家庭”
活动,采用深入调研、发放宣传材料、入户指导的方式培养家庭建档示范户。机
关档案、社区档案、重点工程项目档案、开发区档案继续推行档案工作年度考核
制度。严格按照国家档案局新颁布的《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
限规定》的要求,采用理论联系实际方式,举办全区机关档案业务培训班暨集中
整档活动3期, 有68家单位参训。指导完成文件归档2.5万余份,其中永久和30
年保管期限归档目录全部实行了机读。推行档案行政执法责任制,将法律、法规
赋予的档案行政执法职权进行分解,依法接收和代管不具备保管条件单位的档案
123卷。 依托档案资源数次举办档案展览活动,有爱国主义教育、齐文化展览教
育、纪念改革开放教育等,共接待社会各界人士3700余人次。其中配合市档案局
举办的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展百姓生活,看淄博巨变”大型图片展,社会反响
巨大。

【民生档案管理】年内,把各级档案部门形成的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
民生档案作为工作重点,以此搭建更加开放、更加贴近人民群众的档案服务平台。
在印发《关于加强民生档案工作的意见》的基础上,对全区民生档案形成部门进
行调查摸底和重点指导,确定了养老、失业、医疗、病案、婚姻、户籍、房产、
诉讼等23类重点民生档案,指导其建立完善的档案资源体系和档案利用体系,对
不具备保管条件的涉民单位档案接收进馆。对馆藏中的涉民档案内容进行扫描,
向社会各界提供民生档案查询目录信息近2万条,其中在互联网上公布目录1万余
条,在服务大众、服务和谐社会建设方面迈出了新步伐。(朱爱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