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4&A=9&rec=180&run=13

【文物保护和“申遗” 工作】启动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3月21日,召开全区第
三次文物普查动员大会,出台《临淄区第三次文物普查实施方案》,组建普查工
作队伍,建立普查工作保障机制,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正式启动。年内已完成皇
城、 边河、南王、齐陵、敬仲、朱台等6个乡镇(街道)的普查任务,复查已知
文物点221处,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130处。加强野外文物管理,打击文物犯罪。
在加强日常巡查的同时,广开信息来源,及时制止了程营无名墓、皇城镇曹村及
荣家村的无封土古墓等20余起野外文物盗窃行为,抓获犯罪嫌疑人24人;处理了
中轩热电厂东北窑场盗墓案等多起非法文物买卖和文物诈骗案件。实施田齐王陵
周边环境治理, 累计回填土方2万立方米,实施绿化面积8.67万平方米,种植景
观树种3.6万株, 埋设界桩120块,设立保护警示碑2块。启动齐故城大遗址保护
工程。成立齐国故城宫殿遗址保护工程领导小组,制定了相关单位责任分工方案。
(王晓莲)

【山王村发现一处大型陶俑坑】年内,在辛店城区的东南角,胶济铁路北侧,西
南距山王村300米, 北距齐国故城约5000米处发现一座长方形陶俑坑,俑坑内的
文物提取工作于5月底完成。 陶俑坑南北长15.3米,东西宽3.2米,深5.4米,中
间有一甬道相连接。坑内文物大致分三大部分摆放:从南面阙楼至第一个陶门楼
为第一部分, 由5辆单辕4驾马的陶车,同7排46骑排列规整的骑兵俑组成车马俑
阵。 从第一陶门楼至第二陶门楼为第二部分,约有300多名步卒俑手持盾牌组成
步兵方阵, 并在第一门楼后面,步兵俑阵前面有2辆东西并列的牛车,牛呈卧状,
形象逼真。第二门楼至北端为第三部分,由8座陶楼、陶仓分列北端和两侧,楼、
仓内侧有3辆单辕4驾陶马车,1辆双辕单驾陶马车,陶车的两侧各有护卫骑兵俑,
坑的北端楼、仓外侧分布着陶羊、陶猪、陶鸭等动物俑。另外,俑坑四周均匀分
布着60名手持盾牌的兵俑,俑背靠坑内文物,脸面向外,应为站岗的护卫兵。依
据出土文物的形制特征和制造工艺断定,陶俑坑的年代应为西汉早、中时期。整
个坑内出土文物500多件(套) ,多为车马俑、兵俑、动物俑和陶楼、陶仓,也
有穿着华丽的女佣、牵马俑,以及陶楼顶上的观赏俑、模仿礼器形制的陶明器钫、
耳杯等。虽然坑内文物种类繁多,但排列规整,布局清晰,井然有序,充分展现
了墓主人生前的生活场景,这在山东乃至全国是极为少见的,表明墓主人有很高
的社会地位,应是汉齐王国的大贵族或汉齐王的陪葬坑,这为研究西汉时期的葬
制、社会制度、雕塑工艺、兵马俑阵的排布提供了重要资料。(王会田)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从3月始,对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第二次全面普查。
7月,公布了《临淄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10类115项。《阁子里芯
子》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寒衣节》《临淄花边》
《扈氏鼻炎药膏制作工艺》 《齐〈韶〉》《赶牛山》《阁子里芯子》等6个项目
被市政府公布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临淄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临淄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资料汇编》等书目的编撰工作基本完成,非物质文
化遗产保护工作措施有力、成绩显著,受到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督导组及省
市领导的高度评价。 截至年底,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有国家级3项、省
级5项、市级10项、区级180项,居全省前列。(孙燕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