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堃至于守真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4&A=8&rec=762&run=13

郑堃(1921.11~1997.7.12)今皇城镇郑家辛庄人。副军级。
1938年7月,参加革命。1939年9月,入伍八路军山东纵队三支队十团。任十
团宣传员。1940年4月,选调到抗大一分校学习,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结业后,
分配到渤海军区任作战参谋。参加过反日寇万人以上大“扫荡”,1944年夏,参
加了解放利津县城、无棣县城的战斗。
在解放战争中,任山东野战军十纵队作战科科长,参与指挥了解放德州的战
役。 1947年1月,山东野战军改编为华东野战军,他任华东野战军第十纵队作战
科科长。 2月,参加了莱芜战役的作战指挥。此次战役,华东野战军捕捉战机,
突然包围国民党李仙洲集团, 取得空前大捷。5月,参加了孟良崮战役的作战指
挥。战斗中,华东野战军主动退却创造战机,击毙国民党军七十四师师长张灵甫。
下半年, 参与指挥了鲁西南战役。1948年5月,参加了解放泰安、滕县、鱼台等
县城的战斗。 9月,参与指挥了解放济南的战役。济南解放后,郑堃随华东野战
军机关参加了淮海战役。 1949年1月,华东野战军整编为第三野战军,他仍任第
三野战军作战科科长。4月,随大部队参加了渡江战役和解放上海的战役。5月,
上海解放后,随大部队进军福建省。8月,参加了解放福州的战斗。
新中国建立后,1949年11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建立,郑堃奉命调到
空军部队。担负起国土防空,支援陆、海军作战,进行空运和航空侦察的任务。
历任华东空军指挥部主任,空军第四军作战处处长,空军学院教员,空军昆明指
挥所副参谋长、参谋长、副主任等职。
郑堃于1951年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1955年,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三级独立
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此后长期从事军事工作,认真贯彻毛泽东军事思想和
原则,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军队的军事工作及空军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70
年代末,郑堃随部队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维护了祖国的尊严。1982年12月离
职休养。离休前任空军昆明指挥所副主任(副军级)。1988年荣获中国人民解放
军独立功勋荣誉章。1997年7月病逝。

苗冠生(1911.9~1997.11.7)今皇城镇石槽村人。正军级。
1937年10月,参加临淄青年学生抗日志愿军训团。1938年1月5日,参加了胶
济铁路矮槐树伏击战。 尔后, 又参加了铁路破袭战、郑家辛庄阻击战等战斗。
193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苗冠生历任分队长、排长、副
连长、骑兵连长、渤海军区骑兵大队大队长、军区司令部科长、师参谋主任、第
二野战军骑兵司令部军政处处长、进军支队参谋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历任西
南军区航空处参谋长、西南军区空军后勤部部长、武汉军区空军后勤部部长、国
家第二汽车制造厂建设总指挥部政委、武汉军区空军司令部副参谋长等职。
苗冠生在抗日战争期间参加了反对投降派的战斗、义和庄对日作战、刘家井
子对日作战等。解放战争期间参加了著名的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南昌战役和进
军西南战役,解放了云南、贵州、四川三省和西康省(今属四川省)大部,为中
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苗冠生坚持发扬党和军队的优良传统,忘我工
作,为武汉军区空军后勤工作的创建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担任国家第二汽
车制造厂政委(党委书记)期间,克服经济技术落后、生活条件艰苦等困难,不
计个人得失,带领职工群众在偏远的荒山野沟创建国家汽车制造基地,为中国汽
车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957年6月,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三级独立自由
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58年曾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
领导人的接见。1978年以正军级离职休养。在离职休养期间,关心下一代成长,
一次为希望工程捐款千元。1988年荣获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1997年
11月病逝。

王赣(1919.7.15~1997.11.13)字梅江,原名宗赣,今稷下街道耿王庄人。世
界《易》研十大名家之一。
1938年,王赣参加了抗日宣传活动。1939年1月正式参加革命。1940年2月入
伍, 同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清河区青救会
总秘书、《青年人》月刊编委、《群众画刊》主编、渤海军区政治部《渤海画报》
社主编、《山东军区画报》编辑组长等职。1950年调北京参加《解放军画报》社
的组建工作, 历任《解放军画报》 社美术组组长、编辑组长、执行总编等职。
1955年注释出版了《孙过庭书佛遗教经》法帖。1956年春,用二进制系统论破译
伏羲图,主编出版了专著《古易新编》。
“文化大革命”中,他受到迫害,1970年1月,被遣送回临淄老家。由于他
能写善画,就在家乡搞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后又调到公社、区、市水利部门搞水
利规划。 1980年,王赣的冤案彻底平反。10月,离职休养。1982~1986年,王赣
和淄博市、惠民地区(今滨州市)党史办的人员以及当年共同战斗过的老战友,
在清河平原作实地调查,先后为军内、地方撰写党史、军史提供材料120多万字。
1986年后,王赣潜心研究《易经》科学理论,发明了一种融易理于一身的“二进
位对应棋” (简称“易棋”)。1987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局向国内外公
布:“二进位对应棋”是为了解二进位定点加法运算原理和电子计算机基础而设
计的一种娱乐性很强的文娱用品,也是一种新型的教育用品。此后,他又发明了
“小易棋”,也获得国家专利。后主编出版了100万字的专著《大衍新解》。
离职休养后,王赣被济南军区多次评为先进离休干部。1989年,被济南军区
选为全国老有所为精英奖代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受到江泽民的接见。1993年夏,
在北京召开的“国际周易与自然、科学研讨会”上,他发表了《让易卦“大衍”
与现代化直接挂钩》的论文,成为世界出名的《易》研专家。1997年11月13日因
病去世。
他曾于1955年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88
年荣获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勋章。

刘玉兰(1907~1997)女,字香谷,今齐陵镇淄河店人。世界著名的“网球
皇后”。
刘香谷父亲刘维华(字景南),是当年的武术家,跟随孙中山先生从事民主
主义革命,在济南被袁世凯部杀害。母亲不管生活怎样困苦艰辛,还是千方百计
地让子女求学上进。 她7岁在本村就读,后在临淄县城读初中。不久又去济南读
高中,因其积极参与爱国运动,被当局逮捕入狱,坐牢一年。后由她的舅父筹资
托人赎出。她继续艰苦学习,考入南京中央大学。在校期间,热爱体育活动,曾
多次获得网球冠军。毕业后被选为国家网球代表队队员。后与云南省昆明市陶荣
先生结婚。陶荣是第一期黄埔军校的学生,曾任国民政府立法委员,驻英国大使
馆武官。他们生有一子,今定居美国。
刘香谷女士,多次参加东南亚各国的网球比赛,并荣获冠军,南洋人及其政
府均给她冠以“网球皇后” 的美称。她在美国三年获得不同级别的网球冠军181
项, 从而被誉为长青树。1983年10月13日,《大众日报》第3版对此专题予以报
道:高龄女子网球选手刘香谷在美国连得17个冠军。文称:据台湾报纸报道,台
湾74岁的网球选手刘香谷,半年来在美国参加全国和洲区国际高龄女子网球锦标
赛,连获单打、双打17项冠军。1990年,在北京召开的“亚运会”上,获女子网
球冠军的台湾省选手就是香谷女士的得意高徒。
1991年4月24日, 刘香谷女士回家探亲,在北京受到全国政协、中共中央统
战部、外事办等单位领导的接见和热情款待。回到家乡临淄时,受到区领导的盛
情接待,刘香谷女士当场赠送了部分工业、商业书籍资料,并为家乡经济振兴出
谋献策。1997年在台湾省病逝。

褚传禹(1919.10~1998.8.19)今稷下街道大杨庄人。正军级。
抗日战争爆发后, 他于1938年6月初参加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五军第十二
中队。 6月下旬,十二中队改编为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三支队八团二营。
1939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9月,八团二营与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四支队四团合
编。10月,任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四支队二团二营七连班长。1940年4月,任排长。
同年12月,在八路军山东抗大一分校学习。毕业后回到八路军鲁中军区第二团二
营四连任连长。 1943年6月至1945年10月,他带领全连指战员经历过无数次枪林
弹雨磨炼,特别是在太河、冶源战斗中冲锋陷阵,被军区命名为战斗英雄。1945
年10月,随大部队奔赴东北,编入东北民主联军第三纵队。
1946年11月,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三纵队七师二十团二营营长,在东丰战役中
立大功一次。 1948年3月,任东北人民解放军第三纵队七师二十四团参谋长。他
在解放战争中,参加了著名的四保临江、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广西战役和海南
岛战役。
新中国建立后,他先后调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军一一八师三五三团副团
长、三五四团团长。1950年,又奉命率部奔赴抗美援朝第一线,参加了第一次至
第五次战役。回国后,1955年1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四十军一一八师师长。9月
被授予上校军衔。1957年1月后,先后在大连守备一师、二师任师长。1959年7月,
在旅大警备区任副参谋长。1960年,晋升为大校军衔。1964年11月,任十六军副
军长,后兼任大庆油田军管会主任。1969年11月,调任内蒙古军区第一副司令员。
1973年1月, 任四十三军军长。 1979年, 褚传禹又奉命奔赴对越反击战战场。
1981年6月,调任湖北省军区司令员兼中共湖北省委常委。1983年4月,当选为湖
北省第六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同年离职休养。1988年荣获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
功勋荣誉章。1998年8月19日因病去世。
褚传禹曾于1952年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三级自由独立勋章、三级国
旗勋章。1955年,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曾当
选为第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崔醒农(1916.7~1998.9)原名凤田,今敬仲镇大寇家庄人。正军级。
1937年10月,参加临淄青年学生抗日志愿军训团。1938年12月,加入中国共
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崔醒农历任班长,排长,副连长,秘书、秘书主任,八路
军山东纵队第三旅情报科副科长,渤海军区侦察科科长,山东野战军第七师作战
科科长等职。参加了山东地区的抗日斗争和反顽作战。
1945年10月,他随大部队开赴东北地区,编入东北民主联军第六纵队第七师。
历任东北民主联军第六纵队第七师(辖旅)作战科科长,第六纵队侦察科科长,
第四十三军侦察科科长,第一五六师参谋处处长等职。参加了“三下江(松花江)
南”、四平、辽沈、平津、渡江、进军华南等著名战役。
1950年7月,他任东北边防军第十三兵团侦察科科长。9月,被任命为驻朝鲜
特派武官。抗美援朝战争中,先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侦察处副处长、作战
处副处长。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全过程。1952年,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民主共
和国二级国旗勋章和二级自由独立勋章。
1953年7月回国后, 他历任总参谋部情报处处长,中共中央联合接待室副主
任、主任,贵州省军区副政委兼贵阳警备区第一政委,中共贵阳市委书记等职。
中共中央党校第一期高级班学习结业后,任昆明军区步兵学校(后改为陆军学校)
副政委。 1955年9月,被授予上校军衔,后晋升为大校军衔。1955年荣获中华人
民共和国二级独立自由勋章、 二级解放勋章。1981年4月,以正军职离职休养。
1988年荣获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1998年9月病逝。

陈振铎(1904.11.28~1999.11.8)号晨明,今齐都镇邵家圈人。全国著名音乐
家,二胡演奏家。
陈振铎自幼酷爱音乐,擅长二胡、京胡、钢琴、箫、笛等乐器的演奏,对古
琴、琵琶等乐器也有所研究。亦精书法,擅长山水画。1925年,在济南美术学校
图画音乐科学习。1928年毕业后,考入上海国立音乐学院。1929年,转入北平大
学艺术学院音乐系,师从著名国乐大师刘天华学习二胡。1932年,由刘天华先生
推荐, 到北平大学音乐专科(原音乐传习所)任教。次年8月,到河北女子师范
学院音乐系任讲师。1938年,他回到家乡临淄,在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三支
队十团政宣科工作,创作了《血雨腥风》《长期抗战》《光荣胜利终归我们》等
歌曲,并精心编著了《抗日歌曲选》,极大鼓舞了抗战官兵的斗志。1939年,陈
振铎参与了重庆青木关国立音乐学院的组建工作,并于1940年11月正式受聘为教
授和教授会常务理事。之后,他先后到南京国立音乐学院、国立女师学院和安徽
师范学院音乐系任教授。
1949年4月, 他聘为南京国立音乐学院聘任委员会副主任。此时,国民党企
图挟南京国立音乐学院南逃,陈振铎以搬迁组长的身份,与其进行了针锋相对的
斗争,最终将学院迁往天津。1949年夏,参与了中央音乐学院组建工作并任民乐
系系主任,不久,被聘为天津音乐学院教授。
1961年,陈振铎调入中央民族学院艺术系,任民乐教研室主任。1980年后,
先后被聘为中央民族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央民族学院学位评审委员会委员、
国务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等职。
陈振铎先生在从教的50多年中,潜心于民族音乐教育事业,培养了一大批思
想合格、 学业有成的各民族学生。 创作了大量的二胡演奏曲,如《山村初晓》
《芭蕉夜雨》《田园春色》《种棉花》《一叶知秋》《鸟雀呼晴》《明月流溪》
《弓桥泛月》《雨后春光》《花开满园》《红光》《歌颂十三陵水库》《春耕》
等,改编的曲目有《二月里来》《社员都是向阳花》《红梅赞》《送大哥》《军
民大生产》等。同时,还先后编撰出版了大量专著和学术文章,如《怎样习奏二
胡》《民间锣鼓》《二胡演奏法》《刘天华作品研究》《刘天华的创作与研究》
《刘天华先生纪念册》等。
陈振铎先生在乐器改革方面也有所贡献,他将二胡设计成当前使用的前八角
后圆筒形式,并积极参加将二胡丝弦改为钢丝弦的改革,也参与了琵琶等民族乐
器的改进。
1999年11月8日在北京病逝。

胡兰芝(1921.4.29~2000.6.1)今皇城镇崖傅庄人。副军级。
1937年七七事变后, 胡兰芝参加了临淄青年学生抗日志愿军训团。1938年1
月5日,参加了矮槐树伏击战。军训团改编为三大队后,于1月30日,参加了三大
队奔袭广饶县延家集的战斗。 193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参加了胶济铁
路淄河店至青州间的连续破袭战。 是年8月,胡兰芝任八路军山东抗日游击第三
支队十团八连代理排长。10月,三支队十团组建特务队,胡兰芝任特务队二分队
分队长。 12月,调任十团五连连长。1939年9月,任八路军山东纵队三支队基干
二营七连连长。七连随三支队司令员杨国夫跨过胶济铁路,坚持清河平原游击战
争,在中齐家庄、大夫店、南卧石、阳河等村与日伪军作战。1940年初,部队由
三岔、高儿港渡过小清河向北开辟工作,粉碎了顽军进攻,在巨家庄歼灭张景月
部一个连, 攻克张部盘踞的王里等村。8月,胡兰芝调八路军三支队第一期教护
队学习,兼任一排排长。10月,任高苑县县大队副大队长。年底县大队主力连升
级, 安排胡兰芝组建新的县大队。1941年6月,高苑县县大队和邹长县县大队合
编为清西独立营,胡兰芝任营长。12月,调任清西军分区参谋主任。1942年10月
~1943年12月, 任清河军区四分区(垦利)参谋主任,参加了韩家庄、徐家圈、
八里庄等村庄的战斗。 1943年12月, 调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党校胶东分校学习。
1945年7月, 任参谋处处长,参加了渤海军区组织的夏季攻势,攻克蒲台县城、
无棣县城和对日军反攻作战。
1946年6月后, 他历任渤海军区二分区代理参谋处处长、军区司令部一科科
长、渤海纵队司令部参谋主任兼一科科长等职。其间,参加了津南战斗、域河战
斗, 青沦战斗、齐河战斗、攻克寿光县城等战斗。1948年8月,调任渤海纵队第
七师第一团团长。 9月,参加济南战役,先是参加主攻历城战斗,后奉命参加攻
击济南外城和内城的战斗。1948年11月后,一团由王舍人庄站乘火车到兖州后,
徒步行军向徐州方向进发,11月30日午夜赶到徐州,守敌逃窜后,奉命担任徐州
警备。12月11日,一团又奉命到陈官庄前线参加围攻杜聿明集团,攻克何庄、万
庄后, 又向刘集、王花园以西孟集地区进军。1949年1月10日,奉命带一团向十
八团靠拢, 途中发现敌人突围, 即向刘集攻击前进,在刘集与友邻部队会合。
1949年2月,任新改编的三十三军二九三团团长。4月,参加了郎(溪)广(德)
战役。5月,参加了上海杨行、月浦战斗,二九三团追溃逃之敌到吴淞口。7月,
移防浦东。
1950年3月, 胡兰芝调任第九十七师参谋长。11月,调任淞沪警备司令部军
训处处长、 办公室主任。1955年9月,被授予上校军衔。同年,荣获中华人民共
和国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56年7月,任上海警备区军训处处长。
12月,任上海警备区副参谋长。1959年1月,调军事科学院研究部工作。1960年,
晋升大校军衔。1960年5月,到高等军事学院基本系第三班学习两年。1963年3月,
由总理周恩来任命为军事科学院战史研究部第四研究室副主任,主要做编写军史、
战史的准备工作。1967年5月至1968年4月,奉命执行军管任务,在第五机械工业
部任军管会主任。 “文化大革命”中,遭到林彪、“四人帮”的迫害。1981年4
月至1987年4月, 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编审室任研究员。1985年12月离职休
养。1988年荣获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2000年6月1日在北京病逝。李
怀义(1923.4~2000.7.25)今梧台镇南太合村人。正军级。
1938年7月,参加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三支队十团。1939年7月加入中
国共产党。1940年春,调任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支队二团政治处组织干事。在长
山县伏击战中,打死日本兵十多个,缴获机枪一挺、步枪十余支。1943年,任清
河军区三分区直属七中队政治指导员。是年秋,直属七中队配合第五中队奇袭邹
平县冯家庄张景南营部。五中队设计骗开城门,七中队直插敌人营部,活捉敌营
长, 消灭伪军300余人。1944年,调任山东警七旅十三团三营副教导员,率部与
高苑县大队一起活捉伪团长朱仲山。先后参加青城、滨蒲等战斗。
解放战争时期,李怀义历任山东渤海七师十三团三营政治教导员、华东野战
军十纵二十八师八十四团三营政治教导员、二十八军政治部组织科科长等职,参
加过莱芜、泰安战役和梁山阻击战。1948年秋,李怀义参加济南战役时率部英勇
杀敌,光荣负伤。淮海战役中,李怀义参加了第三阶段的战斗,在攻打鲁菜园战
斗中,李怀义率部夜间插入敌人中间,胜利完成了阻击敌人的任务。1949年,参
加了著名的渡江战役、 上海战役。4月,在上海战役中,李怀义率部攻打外围,
直捣杨行。当时敌人误认为是自己人,摆旗联络,李怀义将计就计,一面摆旗迷
惑敌人,一面命令部队乘机迅速推进,敌人措手不及。经激战,胜利完成了战斗
任务,受到嘉奖,荣立三等功一次。是年8月,进军福建,参加了解放福州战役,
后又参加了解放东山岛战役。
1949年12月,李怀义调任二十八军政治处组织部组织科科长。1951年,李怀
义任二十八军政治部青年部副部长。1952年,调八十二师二四四团先后任副政治
委员、 政治委员。1954年,先后任八十二师政治部副主任,主任。1955年9月,
授予中校军衔。同年,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
1956年5月, 调任福州军区政治部,先后任青年部部长、组织部长。1960年,晋
为上校军衔。1969年10月,调任三十一军政治部副主任。1974年,任三十一军副
政委。1978年,调任福州军区党委常委、后勤部政委(正军职)。1986年11月,
离职休养。1988年荣获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2000年7月25日病逝。

于守真(1925.6~2000)今皇城镇于家庄人。副军级。
1939年7月, 年仅15岁的于守真参加了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支队十团,后编
入渤海军区直属团一营一连。抗日战争时期,于守真历任警卫员、班长、副排长、
文化教员、副指导员、指导员等职。1940年,在李家屋子突围战中,不幸身负重
伤,但仍坚持同战友们奋勇作战,终于突围成功。1941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3年2月, 参加小清河反封锁战斗。和战友们一起,拔除日伪军岗楼36个、碉
堡5座,突破日军封锁线,恢复了小清河南北交通线。1943年5月,参加了清河区
发起的保卫麦收反“蚕食” 战役。 在三里庄与日伪军展开激战,歼灭成建基部
400多人。 1944年夏,渤海军区直属团在解放利津县城战役中,全歼敌伪军1700
余人,生俘伪团长苏冀南。他先后参加兴福镇、义和庄、小清河等地的据点、炮
楼争夺战及田柳庄、羊角沟、利津城、商河城、临淄城等地的大小战斗百余次。
商河城战斗结束后,于守真所在部队组成第七师,他任十九团二连指导员。
解放战争时期,于守真于1945年10月随大部队赴东北地区,编入东北民主联
军。历任东北民主联军六纵七师后勤部警卫连指导员、野战医院政治协理员等职。
1946年4月,于守真所在师奉命参加四平保卫战。国民党军新一军3个师同时从三
个方向向四平发起轮番进攻。二连坚守的四平三道林子地区,是敌军攻击的重点,
经过几天激战,给敌人以数百人的杀伤。激战中,于守真左腿受重伤,仍然坚守
岗位,最终完成了保卫四平的任务。1948年1月,东北民主联军改称东北人民解放
军。 8月,整编为东北野战军。于守真随东北野战军大部队参加了辽沈战役、平
津战役、渡江战役、解放海南岛等重大战役,多次立功受奖。
新中国建立后,于守真于1949年11月任广州军管会公安局组织股长。1950年
2月, 调到海军南海江防舰队“先锋艇”任军代表兼艇长,参加了著名的“万山
海战”,击沉敌25号、26号炮艇,开创了“小船打大船”的先例,受到毛泽东主
席的电令嘉奖。5月25日,率领“先锋号”“奋斗号”“劳动号”等3舰艇,胜利
完成了掩护步兵在青洲和牛头岛登陆的任务。 1952~1956年,在南京军事学院海
军系学习。毕业后,分配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潜艇部队任大队长、支队副参谋
长、参谋长等职。1956年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
1964年10月,调到北京任海军装备修理部副部长。1973年10月至1985年10月,先
后任海军潜艇学院副院长、副军职顾问。1985年10月离职休养。1988年荣获中国
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2000年在青岛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