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辑 节 日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4&A=8&rec=742&run=13

汉族的节日 汉族的传统节日有十几个, 其中最被看重的是春节和中秋节。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 俗称过年。旧时凌晨即起,祭天地,放鞭炮,并有“敬神
要争先,放鞭要殿后”的说法。早饭吃水饺。饭后进行家拜,一家人中的晚辈拜
长辈,长辈要给晚辈压岁钱。黎明,男女老幼穿上新衣,到邻居和族人长辈家中
拜年。进门行跪拜礼,路上遇人互道“过年好”,拱手祝“多福”“多寿”“恭
喜发财”“平安吉祥”等吉祥话。1949年后,逐步停止了敬神烧香活动。拜年改
称拜节。机关团体举行团拜。农村仍沿旧俗,但不再行跪拜礼。
五末日 即春节后的第五天, 又称“五马日”。这一天要焚香、祭天、放鞭
炮。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日,又称“灯节”。是日晚,家家挂灯。并让家中小
孩打着灯笼照遍家中各个角落,边照边唱:“正月十五照一照,蝎子蚰蜒都没了。”
也有扮杂耍习俗,称“闹灯节”。乌河沿岸过正月十六日。临近乌河各村的“玩
艺”都集合在乌河“七空桥”上展示玩技,群众云集观赏,叫做“踩大桥”。新
中国建立后灯节活动有较大发展,花灯样式一再翻新。1982年后,区政府年年都
举行杂耍会演和灯展,规模档次逐年提高。自1998年始,区政府在这天举行全区
民间艺术展演活动,晚上在区行政办公中心前广场放礼花。
填仓日 农历正月二十五日。 旧时农村家家于是日早晨,以草木灰在院内地
上撒成圆圈,不放粮食,称“打囤”,意在预兆丰年。
二月二 早晨天不亮, 用草灰打好囤,中间放上五谷杂粮,预祝丰收。俗称
“填仓日打囤,二月二上粮”。传说二月二是龙抬头的日子。旧时东齐家庄、柴
家疃等村在村前系水河里举行水中灯会,俗称放河灯。一般河灯由固定灯、游动
灯、烟火三部分组成。固定灯用白菜疙瘩、水萝卜做灯碗,点燃用豆油浸泡的棉
花芯。将灯碗固定在上端劈成六股的芦苇上,周围糊上彩纸,形成莲花瓣形的灯
罩,芦苇的下端插入河底。各盏灯距水面高低不一。游动灯装置在木板或高粱秸
编成的排筏上,筏上置有各种人物图景的转灯,用长线牵着筏来回游动。烟火场
设在河灯后面的河堰上,也就是观众的对面。晚上看河灯,水上的固定灯,水中
有影,一盏灯变成两盏灯;排筏上旋转着的游动灯往来于固定灯之间,水灯相映
犹如仙境。 引得临近村庄的百姓扶老携幼, 前来观赏。相传规模最大的一次是
1921年,后时放时停,随着河水干涸而终止。
二月二吃“蝎豆子”。用面做成豆大碎块,叫“旗子”,用文火烘干。把黄
豆泡透喂入佐料, 放入炒热的井黄土中焙干后用粗箩箩出, 拌入“旗子”,称
“蝎豆子”。家中有属大龙或小龙(蛇)的忌二月二这天炒蝎豆子,有“炒一不
炒二”一说。今吃“蝎豆子”习俗尚存,只是炒黄豆用上了烘干机或电烤箱。
清明节 清明前两天为“一百五”(冬至后105天),前一天为寒食。旧时家
家到墓田祭祖,并往坟头上添筑新土。煮熟鸡蛋分食,到野外踏青,打秋千放风
筝。若值三月三前后,还要赶庙会。新中国建立后,清明节成为人们给烈士扫墓,
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日子,而吃鸡蛋、放风筝、郊游等有益的活动也保留了下来。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日, 又称“端阳节”。旧时,这一天家家门旁插艾,以五
色线缠“粽子”,做荷包,装入麝香、艾叶带在身上,并在两耳内涂抹雄黄,意
在驱邪除“五毒”。幼童把五色线系在手腕上,节后下第一场雨时,剪断投入雨
中,传说可以“化龙而去”。现只保留着吃粽子的习惯。
六月六 农历六月初六日。 有“六月六,晒龙袍”等谚语,这天要晾晒家中
衣物,以防汛期霉变。时当炎夏,把小麦炒熟磨成粉,加枣泥或糖,以凉开水拌
了吃,俗称“吃炒面”。傍晚上坟祭祖,称“上夏麦坟”。现仍延续着“吃炒面”
习俗。中元 农历七月十五日,俗称“鬼节”,是上坟祭祖的日子。以淄河为界,
河西多在七月十四日傍晚上坟,河东则多在十五日。殡葬改革后,虽然墓田坟头
存留无几,但中元祭祖活动仍有部分人沿袭。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 又称“团圆节”。此节有庆贺一年农事收获的意
义,故规模较大。这一天,要改善生活吃水饺,晚上一家人围桌饮酒,分食月饼
赏月。近年来,互送礼品,聚饮者渐增。还时兴已订婚的青年男女在这一天互相
探望对方老人。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 是传统的庙会日。1949年后,庙会活动停止,此节
名存实亡。
1986年,市政府确定每年的重阳节为老人节。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这一天
慰问离退休人员,组织各种有益于老年人的活动。各街道、村庄也都根据实际,
对老人进行慰问或发福利。2002年是淄博市第16个老人节。
十月一 农历十月初一。 新中国建立前,这一天地主要请雇工喝酒,酒后对
雇工或辞退或续议明年合同,傍晚祭祖。新中国建立后祭祖习惯仍存,农家同时
吃水饺改善生活。
冬至 即“一九”的第一天,意为寒冬已经来到。临淄有“冬至包子夏至面”
之说,故这天家家吃水饺。吃水饺的来历要上溯到战国时期:传说齐国的名医扁
鹊为冻坏了耳朵的人治疗,把祛寒药材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样的“矫耳”,放
到锅里煮熟了吃。人们吃了这种“矫耳”便浑身生暖,两耳发热,冻坏的耳朵很
快就好了。 从此冬至一到, 人们便煮“矫耳”吃,以防冻御寒。经长期衍化,
“矫耳”发展成为水饺这种美食,冬至吃水饺也成了一种习俗。
腊八日 农历腊月初八。 旧时,这天早上要用黍米、粘谷米、红小豆、豇豆
等杂粮加大枣、花生米熬粥,称“腊八粥”。传说佛祖释迦牟尼这天喝了牧女用
杂粮、野果、泉水煮的粥后,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故僧侣每年这天用香谷杂粮
煮粥供佛。后平民百姓也效仿,渐成习俗。又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小时饿极了,想
捕鼠充饥,不料从鼠洞中扒出大米、豆子、红枣等,煮成粥吃后感觉很好。做皇
帝后,下令太监用杂粮煮糖粥,那天正是腊八节,故叫“腊八粥”。官员效仿,
后民间也跟着学,于是吃“腊八粥”成为习俗。有的富裕人家行善事,这天早晨
煮成枣粥抬到大街上,让贫者食用,称“舍粥”。20世纪60年代,境内群众多用
黍米、粘谷米、红豆、胡萝卜、花生米加大枣,做成稠点的“腊八粥”(或腊八
糕)食用。现在习惯是日包水饺或食用八宝粥成品。
辞灶 农历腊月二十三日。 亦称小年,旧时此日傍晚要置酒给灶王饯行,称
“辞灶”。传说灶王爷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掌管各家灶
火,因而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受到崇拜。这天灶王要升天向玉帝汇报各家品行。
辞灶即把旧灶王画像焚化,并供以糖瓜(麦芽糖),意在粘住他的嘴,希望灶王
爷“上九天单言好事,下三界多带福来”。家中有出门未归的亲人不能“辞灶”。
今此俗虽未绝迹,但绝大多数家庭的厨房中不贴灶王像了。
除夕 是指每年农历腊月最后一天的晚上, 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
的意思。傍晚,家家打扫卫生,贴春联、贴福字、贴窗花、贴年画、贴门钱,有的
人家还在正堂挂上新的中堂字画,意在除旧布新、消灾祈福。传说此夜为天上诸
神下界之时,故各家在院子里或阳台上专设为供神、接神用的供桌,称天地桌,
置以香炉、供品。天黑后在各门口放上“栏门棍”,在门旁焚香,意在请进吉神,
拦住恶鬼。晚上吃年夜饭时全家要喝辞岁酒,男子要喝酒“守岁”到深夜,以示
对去年的留恋和对来年的寄托。新中国建立后,除夕习俗的形式变化不大,只是
内容多有变通。自80年代电视普及后,多为一家人吃着年夜饭看中央电视台的春
节联欢晚会节目,到零时同时燃放鞭炮,迎接新一年的到来。
回族的节日 尔代节, 古尔邦节、圣纪节等本是伊斯兰教的宗教节日,后来
逐渐发展成了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等10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开斋节 又称“尔代节”,时间是伊斯兰教历10月1日。开斋就是穆斯林们封
了一个月的斋之后,庆祝斋功圆满完成的日子。这天成年男子要沐浴洁身,穿最
洁美的衣服,拿美香到清真寺举行“会礼”,以示庆祝,同时做油香互相赠送。
古尔邦节 又称“宰牲节” ,意为“献牲”,即宰牲献祭的意思,时间是伊斯兰
教历12月10日。这天,有条件的穆斯林要宰牛、羊或驼,除宰牲外还要到清真寺
举行“会礼”。
圣纪节 是指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诞生纪念日。穆罕默德出生于571年
4月20日,即伊斯兰教历的3月12日,所以把这天定为“圣纪”。穆罕默德又是在
教历的3月13日病逝的, 因此中国穆斯林称这天为“圣忌”。这天的纪念方式主
要是举行各种形式的聚会,讲穆圣的历史及其功绩,宣扬他的高尚品质,同时为
他诵《古兰经》。
盖德尔夜“盖德尔”,阿拉伯语的音译,是“前定”的意思,时间为伊斯兰
教历9月(斋月) 27日晚。因主要活动在夜晚,俗称“坐夜”或“夜头节”。这
天群众扎松坊彩门,家家户户悬灯结彩,人们穿新衣、点美香、做油香,走家串
户互相祝贺节日安宁,请阿訇到家中诵《古兰经》,以示对亡故亲人的祷念。成
年男女都沐浴更衣,到清真寺举行拜功,有的通宵不眠,黎明前封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