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主要传染病与地方病防治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4&A=8&rec=730&run=13

霍乱 民国以前, 多用民间处方治疗,效果不明显,霍乱病人死亡率极高。
20世纪40年代初开始注射霍乱菌苗、隔离治疗霍乱病人。1950年以后,成立了领
导机构,相继在区、乡设立肠道门诊,加强检验检测,完善治疗预案,霍乱得到
有效的控制, 极少出现疫情。1984年8月24日,发现一例输入性病例,医务人员
及时有效地对其进行治疗、隔离、环境消毒,适时组织救治和流行病学调查,现
场处理小分队实行零报告制度,控制了霍乱流行。1995年9月11~16日,发生新中
国建立以来第一次霍乱爆发流行,在齐鲁石化办公楼建筑工地及路山侯屯村确诊
8名患者与1名健康带菌者。在上级主管部门领导的支持下,很快控制疫情,患者
得到有效治疗。之后至2002年底,再未发生霍乱流行。
病毒性肝炎 20世纪50年代以前, 主要呈散发状态,发病较少。1951~1960
年开始有零星病例。之后病例数量不断增加,70年代出现两次流行高峰,1971年
发病249例,1978年614例。1975年,区卫生防疫站开展系统的流行病学调查,摸
清传播的主要途径,采取了综合性预防措施。1970~1979年,实验室诊断技术广
泛应用,全区病毒性肝炎防治科研水平迅速提高。1982年发病1044例,发病率为
2.2‰。 80年代,病毒性肝炎被列为传染病预防重点,加强了各项预防措施,包
括培养群众良好卫生习惯,注射丙球蛋白和疫苗,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消毒,污
染物焚烧处理,对疫点环境进行彻底消毒等,发病数持续下降,但病毒携带者数
量不断上升。因该病基本为一经感染即终身携带,且传染性较强,所以病毒携带
者数量较多。至2002年底,每年均有发病病例。病毒性肝炎防治一直为防疫工作
重点。 麻疹 20世纪40年代前无麻疹发病情况的正式记载。50年代,麻疹发病数
居多种传染病之首,病死率也相当高。当时,发生流行后通常采取综合性防治措
施,目的是推迟发病,降低病死率,控制疫情扩散。1957年,出现第一次麻疹流
行高峰,发病2022例。1961年,第三次高峰,发病1949例。1966年,第五次高峰,
发病4263例。 1956~1966年平均发病率为5.9‰。1967年,开始推广麻疹疫苗,
当年仅发病60例。1979年麻疹疫苗被列入计划免疫程序,儿童必须接种。以后仅
接种率较低的村庄或单位有少数发病。 90年代后,每年的接种率均在99%以上,
麻疹被彻底控制。 1999年5月,皇城、北羊两乡镇部分在校学生爆发麻疹流行,
共确诊26例。市、区两级防疫人员立即赶赴疫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并采取果断
措施对7~14岁学生进行应急免疫接种, 控制了疫情蔓延。之后至2002年底,未
再出现疫情。
狂犬病 新中国建立前对此病无特效预防和治疗方法, 发病后死亡率极高。
民国时期,开始注意到狂犬病的预防问题,但管理不力,缺乏防治办法。1955年,
狂犬病被列入法定传染病管理, 之后实施了家犬免疫等措施。1956~1979年,临
淄无狂犬病发病报告。1980年3月,辛店公社王朱大队发现1只外来狂犬,咬伤12
人和7只家犬。 至同年6月底,全区5个公社16个大队发现被狂犬咬伤者29人及畜
禽若干, 均及时进行处理, 没有人员发病。当年全区共有84人注射狂犬疫苗。
1981年,狂犬疫情迅速蔓延,被狂犬咬伤人数有增无减,人用狂犬疫苗供不应求。
当年有2例发病,均死亡。同年5月,区政府成立领导小组,建立家犬免疫专业队,
组织力量对全区家犬进行普查登记和预防注射,凡未接受过免疫注射的家犬一律
捕杀。到10月底,全区2.31万只家犬中,有2.17万只进行免疫注射,捕杀414只。
1983年、1988年、1989年、1990年、1991年、1993年均有狂犬疫情,其中1989年
登记狂犬咬伤5487人,免疫注射5205人;发病14例,全部死亡。1989年后,加强
“管、免、灭”(管理传染源、预防接种、捕杀野犬)综合措施。1994年以后,
对狂犬咬伤病人全部进行疫苗全程接种,未再出现病例。
疟疾 春秋时期, 临淄境内已有出现疟疾的记载,《左传》记载:“齐侯疥
遂展期而不瘳,诸侯之宾门疾者多在齐。”意思是:齐侯病了,渐转疟疾,一年
未愈,诸侯到齐国问候。新中国建立前,每年夏秋季节均有疟疾流行,1946年,
患者达2300余人。1950年后,重视疟疾防治,发动群众架蚊帐,填污水坑,消灭
蚊蝇孳生地,对现症病人以金鸡纳霜、奎宁等药物治疗,效果良好。50年代,疟
疾发病呈散发状态。1960年和1961年,发病分别达到415人和10 37人,采用息疟
定、 环氯呱、伯氨喹啉进行了治疗。1963年再次流行,发病284例。1965年,县
政府做出安排,把疟疾列为重点预防的地方病,规定在流行季节有爆发流行苗头
时,立即以自然村为单位全民预防服药。1966年,开始对现症病人实行“氯伯三
日”或“氯伯六日”疗法,并加强现症病人的管理,每发现一名病人,必须由公
社卫生院确诊, 农村卫生员送药到人,严格做到“二不”(不捎药、不留药),
“五到”(人到、药到、水到、工作到、看服到口),及时对家院及周边环境连
续3天药物灭蚊, 对休止期病人进行抗复发治疗,易感人群每年两次预防服药,
重点村庄每年两次灭蚊。1968~1969年,卫生防疫机构撤并,抗疟措施中断,两
年疟防资料空缺,造成70年代前期疟疾发病率严重回升。1970~1973年,共报告
发病4887例,年平均发病率达3.3‰,其中梧台高达9.1‰。1975年后,对现症病
人的治疗改为氯喹、 伯氨喹8日疗法。1978年,发病率略有上升。此后防治工作
不断完善、加强,发病率一直呈下降趋势。1985年经省检查,通过了基本消灭疟
疾鉴定。此后仅1988年、1989年、1992年各出现1名病人或疑似病人。
结核病 新中国建立前, 无法解决结核病的预防和治疗问题,结核病患者病
死率较高。新中国建立后,预防和治疗工作全面展开。1961年,开始为儿童接种
卡介苗,当年接种4.75万人,以后每年春秋两季均为新生儿接种。1978年,为全
区12岁以下儿童11.78万人接种卡介苗。 1979年,区卫生防疫站设立结核病防治
科,1980年,开始对全区结核病发病情况进行普查,到1981年夏,共查出可疑病
人5885人,确诊504人。对确诊病人,均送药上门,及时进行治疗,并定期复查。
1980年后,卡介苗接种由“皮上划痕法”逐渐改为“皮内注射法”。5年1次的轮
流普种改为每年按规定年龄组接种, 即新生儿6个月内初种,小学一年级学生和
年满7周岁校外儿童复种。 1983年,区卫生防疫站建立卡介苗接种门诊。同年,
对全区结核病人进行复查,复查率为92.1%,有145人恢复健康,31人死亡。另外,
通过健康查体发现排菌病人1例,活动性肺结核病人2例。1984年,临淄区结核病
防治所成立,与区卫生防疫站共同担负全区结核病预防、治疗工作。1993年5月,
临淄区世界银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正式启动, 实施时间为9年,区结防所牵头
组织,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安排固定专职防痨人员,完善农村防痨网,对病
人实行全程督导管理,按照每个病人的实际情况确定治疗方案、治疗措施。1993
~2001年,共登记病人1.37万人,通过拍胸片和痰涂片查菌,发现活动性肺结核
病人1274例, 其中初治涂阳548例,复治涂阳201例和初始涂阴525例。按照《世
界银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手册》要求,为全部涂阳病人和部分涂阴病人(有空
洞的、粟粒型的)共763人提供了免费抗结核药物治疗,治愈率达98%以上。2002
年, 共登记病人913例,查痰730人份,确诊103例,其中涂阳病人36例,均进行
了有效治疗。
麻风病 新中国建立前, 麻风病人得不到治疗,病人受尽欺凌,家属也遭社
会歧视。 1956年春,县卫生防疫站派骨干医生去济南学习后,8~11月,举办全
县麻风病培训班,55名医生参加学习。培训班结束后,以学员为骨干开展全县麻
风病普查, 查出现症病人115人,及时采取了治疗措施。1957年,县麻风病防治
领导小组成立,开展了第一次大面积线索调查,此后线索调查成为每年的常规性
工作。1958年春,迁高阳区东单村村民至王营村,在原址建立“麻风村”,收治
麻风病人86名。同年10月,该村合并于益都县“梁孟麻风村”。住村病人边生产、
边治疗,医药费由国家承担,生活费大部分由政府补助。1962年,临淄县麻风病
防治站(1981年改称皮肤病防治站, 1982年并入区卫生防疫站)成立,进行第2
次全县麻风病普查,查出病人227人,治愈31人,死亡3人,尚有193名现症病人。
到1963年底,经治疗有显著效果的60人,有效的44人,好转的10人。治疗药物主
要为氨苯砜(D、D、S)。1966年,进行过滤性普查,查出患者263人。1970年,
进行第三次普查,查出患者271人。其中,历年治愈98人,入村治愈167人。同年,
入村治疗者转入周村麻风村。1976年,再次进行过滤性普查。1981年,全区发现
病人302人, 治愈214人,仅有现症病人2人。临淄区由麻风病中等流行区变为低
流行区,受到国家卫生部的表彰。1983年,制订实施了《1983~1992年临淄区麻
风病防治工作规划》 。1984年新确诊1名病人。1986年后,主要是追踪调查、预
防复发,对现症病人每月送药一次。1990年,经省、市考核检查,临淄区通过了
基本消灭麻风病验收。 1994年,对1例瘤型现症病人进行了“三联化疗”(氨苯
矾、 氯苯酚嗪、利福平治疗),治疗后三次采菌检查均为阴性;对5名观察期内
多菌型病人采菌检查,检查结果均为阴性。1997年,开展治愈麻风病人存活调查,
现存活治愈93人。1999年,再次开展治愈麻风病人存活调查,共调查93人,其中
死亡3人, 迁走3人。同年9月,开展麻风病高危人群线索调查,共调查1237人,
未发现新病例。2000年12月,仅有的1名麻风患者治愈康复。
流行性出血热 1983年2月16日,淄博市首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在边河公社西
崖大队被发现。同年5月,全区开展灭鼠防鼠工作。并检查了较为可疑的110人的
血清, 查出阳性5份。检查18份疑似病人血清,阳性者15份。用夹夜法对鼠类带
毒情况进行调查, 发现带毒鼠2只。1984年,疫情迅速蔓延,流行范围扩大到16
个乡镇, 全年发病253例, 死亡4人。发病最严重的是边河、王寨两乡,分别为
128例和51例。 发病季节以4~7月为最多。同年加强宣传,引起社会重视。加强
培训, 提高了出血热诊治水平。边河乡卫生院全年收治100余人,全部治愈,无
一死亡。 1985年发病130例。 1986年发病385例,分布于18个乡镇和较大企业。
1987年,出血热被列为全区地方病防治重点,采取以灭鼠为中心的综合防治措施。
同年发病147例。1990~1991年两年发病16例。1992年后继续强化以灭鼠为中心的
综合防治措施, 出血热得以控制。1994年确诊11例。1996年4月,在北羊乡东南
羊、店子两村进行鼠密度检测,密度为4.67%。1 0月,在齐都镇阚家、韶园两村
进行鼠密度检测,密度为3.67%。1998年8月,首次在全区开展出血热疫苗接种工
作。至2002年,出血热基本被控制。
地方性甲状腺肿 简称地甲病。 临淄地甲病多发于淄河两岸村庄和山区。历
史上对此病缺乏准确的记载。 1976年进行普查,共调查32.56万人,查出现症病
人7.61万人,患病率为23.37%。女性患者多于男性,病因主要是缺碘。为了便于
全面有效的治疗,对患者分类建立病历卡片,由公社卫生院统一管理,区政府拨
出专款统一购置了治疗药物,免费为患者治疗。同年,开始推广含碘食盐。1978
年,开始实行碘盐统一供应。1981年,地甲病被列为临淄区地方病防治工作重点,
开始定期对全区碘盐供应情况进行抽查检测,当年检测3604份,其中含碘2125份,
含碘率为58.95%。4月,对地甲病患者进行复查,实查2.51万人,复查率为96.2%,
共查出患者5427例, 全部以碘化钾进行3个疗程的治疗,并逐例建卡立档。1982
年,按《山东省防治地甲病考核验收方案》进行考核验收,全区除辛店公社外,
均达到省基本监控指标要求。至当年第四季度,全区有现症病人3508人,患病率
为0.88%。 1983年,辛店公社患病率降为1.99%,达到省要求。1984年4月,为全
区5.42万名中小学生服用碘油胶丸,为3508名患者服用消瘿片,效果较好。8月,
开始对全区克汀病患者进行线索调查,查出先天性痴呆症324人,先天性聋哑198
人, 其他疾病470人。同年检测食盐有碘率为61.15%。1985年后的工作重点是推
广碘盐。1987年,规定含碘量低于四万分之一的视为无碘盐。当年食盐含碘率为
83.28%。1988年,加强碘盐知识宣传,实行碘盐派销,食盐含碘率达到95.63%。
1989年,对3个乡镇的10个村进行地甲病的复查,共查1.07万人,查出患者73名,
患病率为0.68%。 当年食盐含碘率为98.10%。1990年,多次查处私盐,当年各经
销点食盐含碘率达到100%, 居民家中为97.6%。1991年后加大食盐稽查力度。对
全区地甲病患者情况进行抽样调查,患病率为0.15%,肿大率为1.02%。1993年,
开始结合婚前查体为新婚妇女服用碘油丸。同年,区政府召开全区地甲病防治会
议,要求一定要消灭地甲病。1994年,对重点人群服用碘油丸,继续加强碘盐供
应、 碘盐派销。对3个碘缺乏病观察点的在校学生和居民4703人进行了检查,甲
状腺生理肿大者135人,患病32人。全区有7.8万人服用了碘丸,占应服用人数的
95%。 1997年,加强了碘缺乏病的重点人群的碘油丸服用工作。10月,顺利通过
了省专家组的碘缺乏病控制考核验收。2002年,开展中小学生碘缺乏病流行病学
调查, 共调查学生4524人,甲状腺Ⅰ度以上肿大者382人。服用碘油丸、碘盐专
卖等工作进一步加强。
地方性氟中毒 患者多分布于召口、路山、朱台、皇城等4个乡镇的18个自然
村。 1977年, 对以上范围进行普查,查出各类斑釉症患者1.02万人,患病率为
62.80%, 未发现氟骨症患者。 同年,对全区饮用水进行检测,共检测饮用水井
801眼,水含氟超过1毫克/升的26眼,其中含氟最高的水井分布在路山公社8个村,
为1.51毫克~3毫克/升。 1981~1982年,有针对性地开展地氟病流行病学调查,
明确发病原因系长期饮用高氟水,而地下水含氟高低与地层结构有密切的关系。
1983年后,区政府投资补助,帮助寻找低氟水源,打深水井,实行除氟改水与社
会化供水。至1989年,全区除氟改水任务基本完成。1990年以后,主要是搞好水
质检测,观察水质变化情况,建立除氟改水档案,完善供水管理制度,加强除氟
改水知识宣传, 地氟病问题基本解决。2001年5月,对18个饮水高氟村进行村民
饮用水检测,结果全部合格。
头癣病 俗称“秃疮” ,多发于儿童和青少年。1956年后,群众卫生习惯逐
步改善,患者逐年减少。1977~1978年进行普查,发现患者32名,经治疗均痊愈。
1979年进行线索调查, 发现病人28名,有25名治愈。1980年4月,对全区中小学
生进行检查,发现2例,均治愈。以后未再发现头癣病。黑热病 新中国建立初期,
县内流行面较大,为此,成立了县防治黑热病领导小组。政府拨款,对黑热病人
免费治疗,用斯锑黑克剂注射,取得满意效果。1956年,举办了50人参加的黑热
病防治培训班。1957年夏,以培训班学员为骨干,在全县进行黑热病线索调查,
共查9600人, 可疑180人,确诊2人。同年下半年组织了130人的灭蛉专业队,对
180名可疑病人的家庭、 四邻及白蛉孳生地进行两次药物灭蛉。可疑和确诊者经
治疗全部痊愈。1957年后,黑热病基本消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