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城市布局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4&A=8&rec=678&run=13

形制 故城由大城和小城两部分组成。大城南北近4.5千米,东西近3.5千米,
是官吏平民及商人居住的郭城。小城衔筑在大城的西南方,其东北部伸进大城的
西南隅, 南北两千米余, 东西近1.5千米, 是国君居住的宫城。两城总面积达
15.5平方千米, 基本符合“三里之城, 七里之郭”的古代建城规矩,此正所谓
“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
城门 据《齐记》记载,齐城有13门,现已探明的有11处,其中小城门5处,
大城门6处。小城门道宽8.2米~20.5米,长25米~86米。大城门道宽11米~17米,
长19米~34米。
城墙 现仅存一些残垣断壁, 经考古钻探考证,城墙早在西周时期就存在,
春秋、战国、秦汉时又多次修补。系夯土筑成,由于随自然地形而筑,四周不很
规整。 大小两城总周长21.43千米,其中小城周长约7.28千米,墙基宽多在20米
~30米之间, 最宽处达67米;大城周长14.16千米,墙基宽17米~43米。其中大
城西墙南端与小城北墙交接的一段保存较好,已建房保护。
街道 城内道路纵横交错,已探明有10条主要交通干道。其中,小城内3条,
大城内7条,绝大部分道路与城门相通,应是齐故城内早期的主要交通干道。
排水系统 齐故城排水系统的布局是根据城内南高北低的自然地势, 经过周
密设计和科学安排的。探明有三大排水系统,4处排水道口。同时又在大小城南、
北城墙外挖有很深的护城壕,与淄河和系水东西沟通,使其水系相连,四面环绕。
小城排水系统在西北部,自桓公台东南方向起,经桓公台的东部和北部,通过西
墙下的排水口,流入系水。大城内排水系统有两条。其一在大城东北部,沿东墙
北流,通过东墙下的排水口注入淄河。其二位于西部,由一条南北和东西河道组
成,经大城西墙排水口流入系水。此处的排水道口已于1980年发掘清理,东西长
43米,南北宽7米,深3米,用天然巨石垒砌而成,水口分上下3层,每层5个方形
水孔,孔内石块交错排列,水经孔内间隙流出,人却不能通过。
手工业作坊 故城内已探明有冶铁遗址6处,炼铜遗址两处,铸钱遗址两处,
制骨遗址4处。
冶铁遗址 大小城之中均有,其中规模最大、遗物最丰富的是位于韶院村西、
刘家寨村以南的冶铁遗址,面积约40万平方米。遗址北部有许多夯土基址,曾在
此发现过汉“齐铁官丞”“齐采铁印”等封泥,当是汉代的官属冶铁及“铁官”
所在地。
炼铜遗址 主要在小城南部和大城的东北部, 发现有铜渣、炉渣、烧土等。
铸钱遗址 主要在小城的南部和大城东北部, 曾出土过“齐法化”刀币和铸范、
汉代“五铢”钱及钱范、“半两”石质钱范、王莽铜制货币“大泉五十”母范等。
制骨作坊遗址 范围较广,主要在大城东北部,比较集中的有4处,即今崔家庄东
北、河崖头村西南、东古城村以南、田家庄东北。这里残骨余料遍地皆是,遗物
十分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