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卷 文物古迹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4&A=8&rec=670&run=13

临淄古称营丘,是周代齐国的都城,1994年被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原
始社会晚期,少昊部族中的一支爽鸠氏就开始在这里居住。此后,虞舜和夏代的
诸侯国季荝,殷商诸侯逄伯陵、薄姑氏以及西周齐国的开国君主姜太公等都相继
在此居住或建都,且代代相传,绵延数千年而不断。
漫长的岁月,悠久的历史,为临淄大地留下了大量的文物古迹。20世纪60年
代中期,省文物部门和北京大学考古实习队联合对淄河流域进行的考古调查,揭
开了临淄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工作的序幕。后李、薛家、桐林等遗址的发现,把
临淄历史推前到距今7000年的北辛文化时期。70年代初,阚家寨遗址第二次发掘
发现的西周早期地层,以及河崖头村随葬马坑下叠压着的西周中期铜器墓葬等众
多考古发现,结束了多年来营丘是否在临淄的争论,把临淄作为西周齐国都城的
年代锁定在西周早期。80年代末,后李文化的发现进一步把临淄历史推前到距今
8000年前。
临淄地下文物十分丰富,素有“地下博物馆”之称。经过多年的考古发掘,
先后出土各类珍贵文物数万件, 许多重要发现举世瞩目。春秋时期的河崖头5号
大墓与环绕周围总数多达六七百匹马的随葬马坑,享誉海内外。位于后李遗址的
春秋车马坑, 发掘出10辆古车,32匹马,被评为1990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临
淄齐国故城遗址、桐林(田旺)遗址以及临淄城南的二王冢和四王冢,都是国家
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田齐公室和王室墓地就坐落在二王冢和四王冢附近。2000
年,据航拍遥感考古技术确认,临淄境内在上世纪30年代有封土的古墓葬近3000
座, 现在地面仍保留有高大封土的有140余座。其余的2000多座尽管封土已被夷
为平地,但大部分的墓室仍保存在地下,没有封土的墓葬更是难以数计,是战国
秦汉时期临淄人口众多、经济繁荣富庶的证据。1978年,在临淄城西南原大武乡
窝托村(今属辛店街道) 发现的汉齐王陵墓,其封土直径达250米,残存高度24
米,为两条墓道的“中”字形大墓,仅墓室周围的5个器物坑就出土陶、金、银、
铜等各类文物1.2万余件。 馆藏的青铜牺尊、龙纹矩形铜镜、双龙把手簋、大铜
盂等文物,更是弥足珍贵。
临淄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5处,市级13处。临淄齐国历史博物
馆有馆藏文物两万余件,其中各类国家级文物藏品2700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