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经济思想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4&A=8&rec=661&run=13

齐国的经济思想肇始于太公,发展于管仲,作为一个完整的经济理论体系完
成于战国威宣之世的稷下先生之手,具有务实、开放、多元化等基本特征。其中,
务实性是齐国经济的一个鲜明特征。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因时因地制宜。姜太
公时期从特定的国情出发,制定了“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劝女工,极技
巧”的优先大力发展工商经济的战略,从而为后来齐成为东方大商业国奠定了基
础。春秋时期,桓管根据新情况,在继承太公政策的同时,又制定了大力发展农
业的方针,把农业与工商业同视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其次,开放性是齐国经济的
最大特色。从太公立国开始,就没有画地为牢,自我封闭,而是放宽眼光,将齐
国以外的广大地区和许多诸侯国都纳入本国经济发展体系之中。桓管之际不仅继
承了太公这一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经济政策,而且给这一政策注入了更大的活
力,达到了强国、富民、“朝天下”的目的。再次,多元化是齐国经济的另一大
特点。就是始终不变地坚持本末并重、农工商并举的多元化经济发展纲领,推行
农、林、牧、副协调发展的大农业体系,使齐逐步发展成为春秋首霸,战国称雄
的大国。
姜太公的经济思想 姜太公经济思想的核心有两点:其一,重点发展手工业,
即捕捞业、煮盐业、丝麻纺织业。其二,积极开展商贸活动。《史记·齐太公世
家》载:“太公至国,修政……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史记·货殖列传》:
“太公劝其女工,极技巧,通鱼盐。”《盐铁论·轻重》:“昔太公封于营丘…
…通利末之道,极女工之巧。是以邻国交于齐,财畜货殖,世为强国。”
太公受封的齐地,背濒渤海,富有鱼盐之利,且交通发达,既有海路,又有
四通八达的内陆交通。太公因地制宜,制定了发展商工之业,谋取鱼盐之利的方
针。通过发展手工业,为发展商业提供了充足的货源,并以其丰富的手工业品和
鱼盐换回了粮食等生活必需品。大力鼓励外商来齐国经商。从齐立国一开始,商
业便受到齐国君主的高度重视。
《管子》 的经济思想 在中国古代经济思想中,《管子》经济思想的丰富性
首屈一指。流传下来的《管子》一书,是先秦诸子中的著名典籍。由战国时期稷
下学者托名管仲所作。24卷,76篇,大都涉及经济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农本思想 认为农业是人们的生活之源。 “一农不耕,民有为之饥者”。把
粮谷称为“司命”。只有以农为本,才能富国、安民、强兵。“农事胜则入粟多,
入粟多则国富,国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虽变俗易习,驱众移民,至于杀之
而民不恶也”。
禁末思想 本与末通常指农本, 工商末。认为“禁末”是富国的必由之路。
“工商竞于刻镂,女事繁于文章,国之贫也……工事无刻镂,女事无文章,国之
富也”。
抑商思想 《管子》 主张的抑商是抑制私商的恶性膨胀和兼并活动,而非抑制一
般性的商品交换行为。其办法是由国家经营商业。主张在政治上限制商人,防止
他们取得政治权利,“度爵而制服……百工商贾不得服长鬈貂”。在经济上,防
止大商人获取暴利,“塞民(豪民)之养(羡),隘其利涂”。
轻重理论 《管子》 的轻重概念包括的内容十分广泛。从广义上讲,大到军
事、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的措施,具体到“作算术”“树五谷”“烧山林”
“逐禽兽”等,都要权衡其轻重。狭义上是指国家控制商品流通的理论和措施。
晏婴的经济思想 晏婴的经济思想基本上是对管仲经济思想的简单继承。 其
闪光点主要在于主张宽恤爱民,反对统治者的横征暴敛,以此促进社会经济的发
展。他提出:“俭于藉敛,节于货财,作工不历时,实民不尽力,百官节适,关
市省征,山林陂泽,不专其利。”即要求统治者对农、工、商、泽诸业实行宽恤
政策,这对遏制统治者的巧取豪夺,减轻人民的困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有益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