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卷 齐文化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4&A=8&rec=654&run=13

齐文化是齐地先民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长期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
精神文化的总和。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是在融入中国早期东夷、
姜炎、商、周等多个民族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各种文化的多元复合体,具
有开放、务实、兼容、变革等文化特征。
早在齐太公封齐建国时,就采取因夷俗、简夷礼的政策,更多地保留了东夷
滨海文化的特点。另一方面,以太公为首的姜炎贵族,在转徙东进过程中,受到
商文化的巨大影响,自身文化面貌发生变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带有大量商文化
因素的姜炎文化,成为齐文化形成的重要渊源之一。至于周文化,在周初“普天
之下,莫非王土”的情势下,对齐文化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春秋前期,齐
桓公在管仲的辅佐下, 对内实行改革, 稳定局势,通货积财,富国强兵;对外
“尊王攘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登上霸主尊位。在文化上促进了西周以来
东夷文化与周文化在齐地的融合,使齐文化在长期的东西文化交流、融合中更具
活力,并真正成熟起来。春秋末期,晏婴在为齐相的数十年中,坚持以礼治国,
以更现实、更注重实际的态度倡导民本思想,提出一系列保民、爱民措施和主张。
坚持义利并重的价值观念,使齐文化崇尚功利的特色在价值取向上愈益鲜明地呈
现出来,促进了周文化在齐国的进一步渗透、融合,为齐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
了基础。威宣之际,扩置稷下学宫,各国学者纷至沓来,各学派之间展开各种形
式的讲学、研讨、争鸣活动,使稷下成为当时的文化教育中心和学术争鸣之地,
也使齐文化的发展达到鼎盛时期。
齐文化的发展历时800余年, 虽然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文化
特点,但仍有一些共同的特征,表现出迥异于其他地域文化的鲜明特点,可概括
为三个方面:其一,经济上更注重物质生产,提倡农商并重。太公时期因地制宜,
制定了“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劝女工“极技巧,宜桑麻”等经济政策,
使齐国的鱼盐、纺织、畜牧等得以迅速发展。桓公称霸,进一步发展这条政策。
田氏代齐,继续坚持农商并重,致使威宣之时,临淄成为“车毂击,人肩摩,连
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敦而富”,人口数十万的商品经济发达的商业
城市。 其二, 在政治上坚持尊贤尚功的灵活用人机制。太公立国时就鲜明提出
“尊贤而上功”,齐桓公不记管仲箭杀之仇,齐威王烹阿大夫而赏即墨大夫等,
都表现出齐国在用人上举贤不避卑贱,尚功多由事绩,只要需要,均可重用,出
现了一批为齐国建功立业的名将、重臣。其三,在学术上兼容并包,表现为多变
性和融合性。太公实行修道术、尊贤智、尚有功策略,与老子的道家思想颇为接
近;管仲提倡富国强兵,为后代法家之先祖;晏婴力倡节俭,任贤爱民,儒、墨
思想兼而有之。战国时期,稷下学宫汇集了道、法、儒、名、兵、阴阳等百家之
学,各种思想纷纷亮相齐国舞台,全面呈现出齐文化兼容并包的特色。这种学术
思想上的百家争鸣,兼容并包,是齐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齐国社会稳定、
经济繁荣的必然结果。
公元前221年, 秦统一中国,齐国灭亡。统一后的齐文化在秦文化的建构过
程中,获得了新的发展际遇,经历了颇具戏剧性的变化。在统一后的初期,齐文
化以其阴阳五行、神仙方术、齐地儒学等鲜明的文化特点,为秦所重用。后期,
秦、齐文化的冲突加剧,“焚书”由齐儒生之议引发,“坑儒”所杀多为齐方士,
齐文化受到严重的打击和摧残。但由于秦祚甚短,齐文化以其巨大的生命力仍直
接影响了汉初文化的建构,得以在汉初获得迅速的繁荣和发展,并融入到中华民
族文化中,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