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资 源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4&A=8&rec=651&run=13

临淄齐文化旅游区为山东省五大旅游区之一。旅游资源以人文旅游景观为主,
有巧夺天工的排水道口、举世闻名的东周殉马坑、星罗棋布的临淄古墓群、气势
磅礴的田齐王陵等。 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 省级5处,市区级49处。
150多座古墓葬,160余处古文化遗址,遍布全区,构成了以齐文化旅游资源为主
体的独具特色的历史文物风景名胜区。临淄旅游分为齐国故城旅游区、田齐王陵
景区、桐林田旺遗址景区、公泉峪旅游区、天堂寨旅游区、其他景区等六部分。
齐国故城旅游区 主要包括齐国故城遗址、 排水道口、孔子闻韶处、韩信岭、晏
婴冢、东周殉马坑等遗迹。
齐国故城遗址 位于今齐都镇, 是全国现存时代最早、面积最大、保存最好
的西周古城遗址,是山东省级风景名胜区,早在1961年就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
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城墙东西沿淄河、系水河岸蜿蜒而建,依据地形修筑,形成
多处拐角。城址分为大城和小城两部分。小城在大城的西南方,其东北部伸进大
城的西南隅, 两城巧相衔接,总面积15.5平方千米。大城南北近4.5千米,东西
3.5千米,是官吏、平民及商人居住的廓城。小城南北两千米,东西近1.5千米,
是国君王室居住的宫城。城内有城门13座,主要街道10条,多与城门相接。有三
大排水系统, 4处排水道口,废水和积水可通过排水沟,穿过城墙下的排水道口
流入城外的护城河。其建造之宏伟、设计之巧妙,为研究齐国乃至中国历史和城
市建设提供了非常珍贵的历史资料。
排水道口 齐国建都时, 利用淄水和系水作为东、西天然屏障,又在城南和
大城北墙外,挖掘很深的护城壕沟,使系水与淄水相连,四面环绕,形成一个完
整复杂的排水设施,将城外河流和城壕紧密地联系起来,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排水
网,使一个多达30万人口的繁华城市的废水、积水得以顺利排出,即使大雨滂沱
也安然无恙。1980年,考古工作者对齐故城大城西北部的排水道口进行发掘清理。
该处排水道口用天然巨石砌垒而成,全长42米,宽7米,深3米,水口分三层,每
层5个方形水孔, 孔内石块交错排列,水经孔内间隙,上下跌荡而流出,人却不
能从中通过,即能排水又能卸敌,为国内最早的石构排水道口。
孔子闻韶处 位于今齐都镇韶院村。 相传清嘉庆时,于城东枣园村掘地得古
碑,上书孔子闻韶处,后又于地中得石磬数枚,遂易村名为韶院。至宣统时,古
碑已无下落。 1911年另立石碑,上写“孔子闻韶处”5个隶书大字。1982年,增
加了舞乐图和简述孔子在齐闻韶石刻。春秋时期,韶乐在齐国非常盛行。《论语
·述而》 记载,公元前517年,孔子来到齐国,第一次听到韶乐演奏,连称其尽
美又尽善,竟“三月不知肉味”,成为世代相传的佳话。
韩信岭 位于齐都镇河崖头村西南200米处。相传韩信王齐,筑宫于此,故又
名“韩信宅” 。现今这里是一片地层复杂的高地,略呈方形,高出地面约4米,
面积约9万平方米。 经考古钻探试掘,发现有西周晚期至汉代的文化层,厚度一
般在3米~4米,有居住、冶铁、炼铜、制骨等遗迹存在,是齐国故城内文化堆积
最早、最厚、最复杂的遗迹。
晏婴冢 位于今齐都镇永顺村东南。 墓高约11米,南北50米,东西43米,墓
前立有明万历二十六年五月(1598年)“齐相晏平仲之墓”石碑和清康熙五十二
年、五十三年重修碑。1981年,在墓四周修建围墙保护,并镌刻清道光七年《古
代圣贤传略》所刊晏平仲像与晏氏传略石碑。临淄八景中的“古冢遗迹怀晏相”
指的就是此处。
田齐王陵景区 是以田齐王陵为核心, 由管仲墓、马莲台、稷山墓群、太公
湖等景点组成的综合性旅游区,是临淄区旅游开发的重点。
田齐王陵 位于今齐陵镇南部, 淄河东岸,由二王冢和四王冢组成。1988年
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王冢位于临淄城区东南约7.5千米的
鼎足山上。 二墓东西并列, 方基圆顶,东西长约320米,南北约190米。民间有
“齐王埋在三山口,临淄永世不为京”的传说。四王冢,俗称“四女坟”,位于
二王冢西南, 牛山东侧,东西直列,均为方基圆顶,四墓总长约700米。四王冢
自西向东除第二冢外各有小墓一座,与大冢南北相望,整个墓群状若山丘,气势
宏伟,十分壮观。
公元前391年,齐相田和迁康公于东海,篡权自立。公元前386年请为诸侯,
史称田齐。至公元前221年秦灭齐止,历经8王。其中侯剡被桓公午所杀,王建被
秦所俘虏,故二人的墓葬不在此王陵内,其余6王均葬于此,故称“田齐王陵”。
管仲墓 在今齐陵镇北山西村牛山北麓。南依牛山,北临淄水。封土高14米,
墓基东西34米,南北14米。1981年建围墙保护,刻石碑两方,一为管仲像,一写
“齐相管夷吾之墓”,背刻管子简介。墓前有“幸脱当年车槛灾,一匡霸业为齐
开,可怜三尺牛山土,千古常埋天下才”刻碑。为纪念管仲,每年农历的三月三
和九月九,当地百姓都要在牛山管仲墓前举行盛大的庙会活动。
稷山洞石墓群 稷山, 位于齐陵镇梁家终村东南,为临淄与青州市的界山,
海拔171米。 因古时山上建有后稷祠,故名稷山。1983年,群众开山采石,在石
崖上发现西汉洞石墓一座,清理出铜器、石磬、微型鎏金编钟及器物饰件等各类
重要文物70余件。后经考古调查,发现山顶有10余处此类墓葬,故称稷山洞石墓
群。 马莲台 位于齐陵镇南部的山岭之中,是一处经古代山洪冲刷而形成的黄土
台地。分为东、西两峰,东为主峰,原有庙宇。相传明代末年,天下大乱,兵匪
四起,许多地方遭到抢劫,只有这一代的乡民多次隐匿在此,化险为夷,于是乡
村父老捐款集资,在台上修建庙宇,并立石碑记载其功德,以表感激之情。庙宇
早已废圮,部分石碑仍存。
这里还是临淄区少有的自然风景区,不仅地形地貌原始奇异,山石裸露,好
似波涛起伏、一望无际的石海,而且古树参天,植被茂盛,物产丰富,风景宜人。
每到清明时分,桃花、杏花、梨花开遍满山遍野;五一节前后,槐花、石榴花、
山楂花绚丽多彩,香气袭人;金秋时节,核桃、大枣、柿子果实累累,吸引着四
方宾客。
太公湖 位于风景秀丽的牛山脚下。 2001年,区委区政府为改善淄河环境,
加快旅游资源开发,对淄河河道临淄城区段进行治理,并从太河水库引水充湖。
太公湖上下游长2500米, 宽300米~500米,蓄水能力150万立方米,工程总投资
5800万元。按照功能划分为渗滤池、荷花池、主湖区三部分。以临淄污水处理厂
净化水作为主要补充水源,提高了水资源重复利用率,实现了污水资源化。太公
湖建成后,吸引了大量的市民前去休闲、娱乐。
桐林(田旺)遗址景区 包括桐林田旺、高阳故城等古文化遗址。
桐林(田旺) 遗址 位于朱台镇桐林村和路山镇田旺村之间,是一处新石器
时代的龙山文化遗址,距今约4000余年。遗址地势高亢,水绕过其东部和北部,
西有乌河北流,隔河与路山相望,依山傍水,自然环境优越。早在原始社会时期
就是一处人烟密集的早期城镇。在考古发掘中出土的盆、杯、器盖等器物多为磨
光黑陶,胎质细腻,器表光亮。特别是呈竹节状的陶杯,制作精巧,壁薄之极,
俗称“蛋壳陶”。出土的大灰陶甗一次蒸煮的食物足够十几人同时餐用,是全国
最大的陶甗。在2001~2002年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山东境内最大的龙山文化城
址。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高阳故城遗址 位于今朱台镇南高阳村西约200米处, 呈长方形,东西约650
米, 南北约750米,南临乌河,东、西、北三面皆为平原。城址高出地面两米左
右,四周存有残垣。地下有许多建筑遗迹,并有战国及汉代瓦当出土。北魏时期
的农学家贾思勰在任高阳郡太守期间,写出中国第一部农业百科全书《齐民要术》。
1984年,淄博市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公泉峪旅游区 位于今南王镇西约2.5千米处的公泉峪风景区。包括公泉峪、
大虎山公园、蜂山公园等景点。
公泉峪 因有泉涌而闻名。 当初这里水溢成溪,出峪往东,流经南仇朱雀桥
汇入淄水。宋雍熙年间,天大旱,惟有此泉水流不息,众人纷纷前来取水,故曰
“公泉”,此山谷亦被称为公泉峪。此处三面环山,惟东曲径可通。路旁青石刻
一白虎,民间有“左有青龙戏淄水,右卧白虎镇公泉”之说。宋元丰四年(1081
年) ,天又旱,众人在此祈雨又应验,人皆以此为白龙居处,将公泉上方约200
米处的山洞题名为“白龙洞”。每逢晦明阴雨天气,这里云气蒸腾,如白龙腾空,
故又在此建白龙庙。相传亚圣孟子曾在此地讲过学,后人建亚圣祠以纪念。
蜂山公园 位于南王镇蜂山东侧山坡。始建于1982年6月,占地面积10万平方
米,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是齐鲁石化公司建设的第一座公园。公园划分为花卉
区、儿童活动区、动物区、中心游览区、休息活动区。建有花卉温室、儿童乐园、
水榭亭阁、 多功能长廊及各种园林小品。绿化面积7.6万平方米,各种观赏树木
5.2万株。园内花草遍地,绿树成荫,风景宜人。
天堂寨旅游区 位于临淄区南部, 主要景点有天堂寨、金山、边河水库、徐
旺水库、边河摩崖石刻造像等。
天堂寨 位于边河乡坡子村南部的凤凰山上, 景色秀美,空气清新,动植物
资源十分丰富。有银杏、柿子、刺槐、松柏等多种树木及酸枣、黄荆等灌木。獾、
野兔、刺猬、田鼠、蛇以及猫头鹰、喜鹊、山鸡、啄木鸟、鹌鹑、斑鸠等小动物
时常出没。山洞中流出的泉水垂直而下,清澈见底,甘甜可口。相传这里的泉水
含有多种矿物质,比一般的水要重许多,可治病养身,当地百姓称其为“金茶壶”。
在松软的土地上有许多神秘洞穴,其走向若隐若现,当地人说那是一种叫土拨鼠
的小动物的杰作。到了秋天,满山的柿子红成一片,葡萄、酸枣、海棠等野果可
尽情品尝。黄花、野菊花、紫藤等各种鲜花满山遍野,令人赏心悦目。这里山高
林密,居高临下,易守难攻,相传是明代农民起义女英雄唐赛儿的一处营寨,山
上仍保留有已废的庙宇残迹。
在凤凰山脚下保存有两尊摩崖石刻造像, 高0.7米,宽0.65米,镌刻于明成
化年间,曾被山东电视台《乡村季风》栏目作为片头播放。
金山 位于边河乡政府驻地北约1.5千米处, 海拔420米。山上苍松翠柏,遮
天蔽日,各种野花竞相绽放。特别是到了雨季,整个金山朦朦胧胧,时隐时现,
犹如仙境一般。金山主峰原有古文化遗址多处。主峰以下,十八盘中途,尚存明
天启年间修建的灵官庙。清代康熙、乾隆年间修建的玉皇殿、碧霞圣母行宫、南
天门、望海楼等,其断壁残垣至今犹存。每年正月初九和三月十五,方圆百里的
群众,前来拜佛烧香,以求平安。
其他景区 在临淄境内分散有许多零星的文物景点, 有雪宫台、梧台、安平
故城、汉齐王墓、金陵清真寺、牛山等。
雪宫台 位于皇城镇曹村以东。台高5米,南北30米,东西50米。为齐王会见
宾客、游乐欢宴之处。因处齐城雪门外而得名。《太平寰宇记》《晏子春秋》中
分别有“宣王见孟子于雪宫”“齐侯见晏子于雪宫”的记载。相传齐宣王时,齐
国无盐女钟离春冒死进谏,面责宣王奢淫腐败,宣王深受感动,纳其为正宫的故
事也发生在这里。
梧台 位于今梧台镇梧台村北。高18米,周长220米, 是齐国宫室建筑中最大
的一处夯土台基。清代诗人赵执信到此游览时写下“城西万木入天风,雨送秋声
过梧宫,总是于今萧索地,当年那更树梧桐”的诗句。自民国初年开始,这里每
年都要举办两次祭祀玄武神的香火会。
汉齐王墓 位于今辛店街道窝托村南。 民间习称“窝托冢”“驸马冢”“相
公冢” 。封土高32米,南北200米,东西250米,占地面积5万余平方米。1978年
秋,淄博市博物馆、临淄区文物部门等单位对此墓进行勘探。探明为长方形竖穴
“中” 字形大墓,墓口长约42米,宽约41米,墓室深约17米~20米。发掘了5个
陪葬坑,出土陶、铜、铁、银等各类珍贵文物1.21万件。其中的矩形铜镜、鎏金
花纹银盘、银盒等都是难得的珍品,曾先后到日本、德国、意大利等地展出,在
国内外引起极大的轰动。根据此墓的规模、形制和出土器物的年代,经有关专家
鉴定,应为汉齐王墓。
金岭清真寺 位于今金岭回族镇金南村, 是当地回族居民进行宗教活动的场
所, 也是淄博市最大的清真寺院,已有600多年的历史。院落南北58米,东西70
米。有祈主大殿、南北配殿、阿訇颂经室、沐浴室等建筑,为砖、石、木结构。
祈主大殿是该寺的主体建筑,高8米,南北长27米,面积400余平方米,相传始建
于明代。清咸丰年间毁于兵燹,徒剩残壁。后当地回民于原址重修,相袭至今。
寺内古树参天,环境优美,是淄博市重要旅游景点。
牛山 位于临淄东南部,海拔174米,为临淄名山,因山状若卧牛而得名,临
淄八景中有“春回牛山雨蒙蒙”的诗句。山的北麓有齐国名相管仲之墓。早在春
秋时期,齐景公曾登牛山,北望其国都繁华景美,因自己不能长生永享而流涕,
今存“景公流涕处”景点。明清时期,这里台阁楼榭,香火缭绕,绿树成荫,风
景秀丽。特别是春盛时节,万木葱茏,温泉之气萦绕,如雾似雨,十分迷人。每
年农历的三月三和九月九,当地群众都要到牛山举行庙会,登山进香者络绎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