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辑 音乐 舞蹈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4&A=8&rec=643&run=13

音乐 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表明, 东夷族人很早就发明了自己的音乐,
即韶乐。齐国继承和发展了东夷族的韶乐。韶乐在后世演变成宫廷舞乐,成为天
子宗庙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集诗、乐、舞为一体的综合古典艺术,是中
国宫廷音乐中等级最高、运用最久的雅乐。由它所产生的思想道德典范和文化艺
术形式,一直影响着中国的古代文明,因而韶乐被誉为“中华第一乐章”,相传
孔子在齐闻韶,竟“三月不知肉味”。
战国时代的齐国音乐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韩非子·内储说上》:“齐宣
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显然是一个相当大的乐队。在战国刻纹铜器中也可以
看到吹竽笙伴舞的场面。据《史记·苏秦列传》记载:“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
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犬、六博、蹋鞠者。”在山东沂南出土的
汉画像石中就有乐队伴奏的场面。可见音乐在当时民间的普及程度是非常惊人的。
清末民初,临淄境内主要流传有《赶牛山》《四大景》等百余首民歌以及《泰山
望景》《小游湖》等20余支吹打乐曲。1938年,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三支
队十团创作了《血雨腥风》《光荣胜利属于我们》等优秀抗战歌曲。当地群众创
作有《卖扁食》《送郎参军》等流行小调。
1950年,临淄籍中国著名二胡演奏家陈振铎取材临淄民歌改编出二胡独奏曲
《寒鸭戏水》。陈振铎一生还创作了《雨后春光》《兰花花》等二胡独奏曲近50
首, 均取材于临淄民歌。1956~1982年间,文化馆曾3次对民间音乐进行发掘整
理,从中选出60余首曲目汇编成集。其中部分较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分别被编入
《中国民间音乐集成》(山东卷)、《中国民间器乐曲集成》。1979年,李淦创
作的《盼望四个现代化》 《唱稀奇》 参加了全省民族民间唱法会演,并发表于
《农村演唱》杂志中。
80年代,有多件作品在省以上演出中获奖或在刊物上发表。其中《姑娘今天
来相亲》 《桃花开》《社员高举大寨红旗》3首歌曲由中国唱片社录制成唱片,
在全国发行。韩雷声创作的歌曲《故乡的湖》在全国征歌“鸢飞奖”中获一等奖,
并在《农村大众》 报上发表。 李淦的《编苇席》获国家文化部等七部委联办的
《当代农民之歌》创作奖。李淦、刘亮创作的童话剧《小白羊和小黑羊》音乐在
省儿童剧电视录像赛中获一等奖。路平创作的舞蹈音乐《童年和明天》在省文化
厅组织的文艺汇演中获二等奖。
90年代后,临淄的音乐创作有了较大的发展,创作水平也有所提高。韩雷声
创作的《共和国忘不了宝塔山》在上海歌声音乐笔会上获一等奖;《爸爸要去入
保险》在全国征文活动中获三等奖,并收入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吉祥之声》
歌曲集。路平的《太阳不能忘月亮不能忘》等作品被收入《全国教师声乐作品荟
萃》。陈玉琛、常立仁等创作的《大山东》在全国第九届群星奖山东省选拔赛中
获二等奖。至2002年,有《腾飞吧,辛店》《我学妈妈来洗衣》等许多新歌曲在
市级以上演出中获奖。上百首歌曲相继发表于省以上各种报刊和歌曲集。
舞蹈 早在春秋时期, 齐国就将原被用于祭祀的舞蹈, 变成供宫廷享乐的
“房中舞”。齐景公时代出现了“撞钟舞女”,并把“女乐”作为礼品送给鲁国
的执政大臣季桓子。在长岛出土的战国时代刻纹铜器残片上,保留有优美的舞蹈
场面。在济南无影山、章丘女郎山、临淄郎家庄和热电厂等地的战国墓中都出土
有制作精致的陶舞俑。在山东地区出土的汉代画像石中保存有许多舞蹈艺术的资
料。
20世纪70年代,区文化馆创作的《花边舞》在市文艺会演中获优秀节目奖,
后加工为《喜为祖国织春光》参加省歌舞会演,获编导奖和演出奖。1985年,石
玉玲创作的歌伴舞《小鸭子》、董金芳创作的《小青蛙》、朱廉津编导的《回娘
家》、齐敬昌编导的《幸福在哪里》等作品,在省歌伴舞会演中分别获得一等奖
和三等奖。儿童舞蹈《甜》在省小飞天舞蹈大赛中获创作奖和表演奖。
2001年元宵节期间,由刘斌、常立仁等人创作辅导的、以齐国历史故事“文
王访贤”为体裁的大型古装歌舞《踏歌》的演出,引起当地群众的极大关注,并
多次在中央、省、市电视台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