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辑 教学设备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4&A=8&rec=598&run=13

实验室建设 民国初期, 各校自制教具活动已有开展,但具体教学设备情况
无考。1932年,省督学徐元良视察临淄教育,报告全县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仪器
设备情况是:县立初级中学有图书室2间,仪器标本室1间,教学设备有理化仪器
20余件, 图书杂志470余种,挂图及其他教学用具均不足用;县立小学图书挂图
等教具均有设置;区、村立小学,除个别学校外,因经费关系相差尚远。
新中国建立后,国家从1953年开始对中学教学仪器实行计划供应,由省教育
厅统一订购,无偿配发各校,逐步配套。1962年后,各中学的教学仪器由省教育
厅和昌潍专署文教科负责,分配各县文教局。然后本着“缺啥发啥”的原则,下
拨各校。临淄一中、二中的理化仪器能满足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的需要,临淄三
中、 四中的仪器需去外校借用。1965年,临淄二中共有常规教学仪器366件,原
值1.02万元。 临淄三中共有410件,原值6625元。1965年,省教育厅还特发给城
关农中价值5000元的教学仪器。为弥补教学仪器的不足,各中学均开展了自制教
具活动。 临淄一中地理教师牟西芳制作的“大气环流地球仪” 参加省级展出,
“德国地理模型”被省选送北京,参加全国教具展出。
“文化大革命”中,各中学教学仪器被盗、被砸,散失破坏现象严重,各校
教学仪器遗失殆尽。
1978年,区设立教学仪器管理站,与省、市相关机构形成教学仪器供应网络,
恢复各校实验室, 全面着手仪器配套和实验室建设工作。5月起,开展群众性自
制教具活动。 1979年4月,淄博市举办自制教具展览会,临淄区送展2000件,占
总数的50%, 被评为自制教具先进单位。1982年,全区达到省仪器配套验收标准
的单位达80%以上, 被省政府命名为仪器配套合格区,出席了省仪器配套、实验
室建设表彰大会。
1986~1988年, 共建成实验室189个,面积1.18万平方米;仪器室226个,面
积7925平方米。 经验收,全部达到国家规定实验室标准。新配仪器橱450个,总
容积572立方米;实验桌台1876套,新配教学仪器总值72万元。1989~1991年,与
校改同步,国办中小学校新建实验室39个。1992年起,全区开展规范化学校创建
活动,内部配备被作为重要内容,各级政府多种渠道筹集资金,进一步加强实验
室建设,按新配备标准添置教学仪器和音体美器材,教育技术装备速度明显加快。
到1996年,全区共建成各学科实验室241个,面积1.93万平方米;仪器室249个,
面积1.1万平方米;配备实验课桌凳3046套,仪器橱柜807个。区属中小学,乡镇
中学及中心小学的教学仪器配备均达国家Ⅰ类标准。共有52所学校仪器配备率达
95%, 其他农村初中和完全小学共83所达Ⅱ类标准,初级简易小学44所按Ⅲ类标
准配备,仪器配备率达90%。全区常规教学仪器总计11.07万件,总价值332.03万
元; 图书资料96.56万册, 总价值245.96万元; 音体美器材6.79万件,总价值
408.38万元。1997~2002年,全区学校围绕争创教育强乡镇、创建各类规范化学
校及实验教学普及县等工作,进一步促进了学校内部设施的配备及实验室的改扩
建。各级各类学校重视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其中,临淄二中投资40万元改造
了10个高档次实验室,金茵小学、高阳中学、皇城中学、梧台中学、敬仲一中、
敬仲二中、齐都稷下中学、齐陵二中、路山中学、召口中心小学、齐都中心小学
等都新建了实验楼和实验室, 全区所有小学的实验桌组数由原来的8组改扩为12
组,中心小学及省、市级规范化学校的实验桌全部达到25组,并全部更换为新实
验桌。按照教育部新颁标准加强了实验室的建设和常规仪器的配备。2002年,累
计投入资金87万元,有16所学校建成多媒体实验室。
2002年,全区共有理、化、生实验室及专业实验室135个,自然实验室89个,
劳技室101个,阅览室130个。区属学校、乡镇中学和中心小学及市级规范化学校
的实验室仪器及音体美劳卫器材, 全部按Ⅰ类标准配备,占学校总数的49%。农
村完全小学按Ⅱ类标准配备,占学校总数的51%。理化生实验仪器共配备35万件,
价值812万元;音体美劳卫器材26万件,价值651万元。全区中小学图书113万册,
价值380万元;教师用图书10万册,价值50万元;报刊杂志70万元。
现代教育技术装备 20世纪60年代的电化教育主要集中在区属重点学校, 其
设备也仅限于幻灯机、 投影仪等。 “文化大革命”中原有电教器材损失严重,
1977年后有所恢复。之后,全区电教工作以大力普及幻灯教学为重点,并逐步开
展电影和录像教学。全区每年举行一次幻灯教学观摩汇映会,选出较好的参加全
市汇映。1983年,临淄四中梁朝江绘制的幻灯片《透镜》获市一等奖,赴省参赛
获二等奖。1984年,加快了中小学电教器材配备步伐。随着微机的面世和在教学
中的应用,1995年,区教委提出“到本世纪末,区属学校、乡镇中学和中心小学
按一个教学班的人数每人1台装备一个微机室, 其他完全小学按两人一台装备一
个微机室,开设必修课”的具体要求。区设中小学计算机教育领导小组,各乡镇
中心校、区属学校成立电教机构,专人负责,形成电化教育管理网络。区设计算
机教育专项经费,每年拨款20万元,用于计算机软件硬件的配备。成立齐鲁计算
机公司,负责对学校的微机配备和计算机教师培训。
1998年,区教委实施“四机一幕(电视机、录音机、VCD机、投影机、银幕)
进课堂”工程。1999年,下发《关于加强教育装备及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实施意
见》 和《对全区中小学现代教育装备实行统一规划管理的实施意见》。3月,区
电教仪器站改名为现代教育技术科。2000年,全区116所中小学实现“校校通”,
于2001年2月27日通过市教委的验收,4月13日通过国家教委的验收。到年底,全
区校园网达到41个, 微机室102个, 多媒体投影教室63个, 58 6以上微机达到
3492台, 有6所学校专任教师人手一机。临淄一中、稷下小学、辛店中心小学实
现了网络终端进教室。 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总价值3600万元。 2002年,全区新上
586微机732台,新建微机室10个,校园网10个,多媒体投影教室10个,视频会议
室28个。 有116个班实现了网络终端进教室,各校用于教育现代化的资金达1200
万元。 全区已拥有常规电教器材3600台件。专任教师用微机2250台,平均每2人
一台,有43所学校达人手一机。全区学生用微机达4852台,平均每15人一台。多
媒体投影教室75个, 校园网86个,32所学校实现了网络终端进教室。9月27日,
临淄教育城域网正式开通,覆盖全区教育的所有单位,对内集管理办公、资源共
享、远程教育、视频会议、信息发布等功能,对外与互联网、教育网高速互联,
总投入达1800万元。 其中, 区政府投入560万元,学校投入520万元,电信投入
720万元。 教育城域网实现了全区教育办公自动化和教育资源共享,城乡之间、
先进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的差距缩小。

附一:旧式教育
稷下学宫 位于战国时期齐国都城临淄稷门(西边南首门) 附近。田齐桓公
午在位(前374~前357年)时创建。齐威王、齐宣王在位时进行扩置,招揽文学
游说之士数千人,任其讲学议论。有淳于髡、邹衍、田骈、接子、慎到、宋钘、
尹文、环渊、田巴、鲁仲连和荀况等著名人物。汇集了道、法、儒、名、兵、农、
阴阳等百家之学,成为当时各学派荟萃的学术研究中心,并逐渐形成了具有一定
倾向的学派,被后人称为“稷下学”,以管仲学派为主体的黄老学派居主导地位。
齐襄王后逐渐衰落。稷下学宫的设置,开学术百家争鸣之先河,对繁荣当时的思
想文化教育起了很大作用。
县儒学 是全县教育的施政机关, 又是县级正规学府。元朝时在县城东段大
街路南建立,后经多次重建、迁址、扩建修缮,到清末已粗具规模。内设学官教
谕、训导,负责全县学务,主掌春秋两季的祭孔活动。学员分为三等:由官府供
给膳食者称廪膳生,简称廪生;定员外再增加的名额称增广生,简称增生;廪生、
增生外再增加的名额称附学生员,简称附生。入学学员通过考试选取,定额由上
一级规定。设廪膳生20名,增广生20名,县附生学额为岁、科两试各取文童16名,
武童岁试取16名, 每3年两贡。县儒学经费来自学田收入。1904年停科举,县儒
学废除。其建筑抗日战争时期毁于战火。
书院 临淄最早的书院为稷门书院。 院址在临淄西关大街路北,何年建院无
考。清嘉庆年间,临淄知县郝坪将其易名为闻韶书院。1874年(清同治十三年),
在城里龙华观西侧(今齐都中学东南角)新建书院一所,仍取名闻韶书院,至此,
闻韶书院有新旧两所。 书院设院监数人,山长1人。院内讲学由山长主持。书院
每年正月招生,有两种办学形式:一是召集经童试合格或程度相当者入院,攻读
儒家的四书五经,以备应考,称“童生常课”。二是组织已入学的秀才定期来院
听讲,批阅其所做的文章及诗词歌赋,每月举行考试,成绩优秀者还发给生活费,
称“文生月课” ,主要是为应付3年一度的乡试。1903年和1906年两所闻韶书院
先后改称学堂。
今南王镇南仇村西,尚存一处宋代建立的公泉书院旧址和一通明代所立的公
泉书院碑。
社学 临淄社学最早出现在明朝初年,明嘉靖时有社学1所。1671年(清康熙
十年),有社学10所。社学聘请当地的儒生为老师。12~20岁者均可入学。学习
内容与私塾基本相同,另加历算,还要学习冠丧婚祭等。社学经费由地方凑集和
私人捐助。社学教师享受免除差役的待遇。
文社 文社多为文化兴盛地区热心教育的士绅集资, 依托寺庙古刹倡办。儒
生会集在文社,复习经书,习作诗文,以应科举。临淄文社之中以东古城村东的
修真观文社最著名。该文社由东古城附贡王昭序等人筹资在清同治年间倡办。此
外,临淄西关的三元阁文社、城东张家庄的灵松寺文社、孙娄的阳文社、韩家
庄的关帝庙文社都有一定影响。规模小的文社类似私塾。此种办学形式一直延续
到科举制度废除。
私塾 是科举制度下地方办学的一种主要形式。鼎盛时期县内私塾多达400余
所, 几乎无村不有,个别大村庄多达四五所。1916年,全县有217所。1920年仍
有180余所。抗战前夕,小学教育有较大发展,私塾基本停办。抗日战争爆发后,
部分村庄宁愿办私塾也不愿接受日伪教育,私塾曾一度重开。新中国成立后,私
塾才告绝迹。 私塾大致有3种类型:由塾师自行设馆,招收学童的,称学馆;多
户合办,聘请塾师进行教学的,称村塾;个别富家聘塾师到家教授自家子弟的,
称家塾或东馆。私塾所用教材,一类为识字用教材,一类为儒家经典书籍。此外
还有自选教材和习毛笔字一项。私塾实行复式教学,逐人教授,单科独进,学完
一门,再学一门。学生整日坐凳读书,无上下班之分,也无体育活动,学规严格,
不能背诵者,轻则用戒尺打手心,重则罚跪,学生学习生活极为单调。

附二:境内的市属及大企业子弟学校
山东淄博第七中学 1952年8月,依托临淄县第三小学旧址建校,原名山东省
临淄中学,为初级中学。1953年,在辛店城区东南郊建设新校,1956年8月,改名
为临淄县第一中学。1957年完成学校搬迁。1958年增设高中部,成为全县第一所
完全中学。10月,临淄县并入益都县,学校更名为益都县第三中学。1962年1月,
恢复临淄县治, 复名临淄县第一中学。 1972年9月, 划归淄博市教育局管辖。
1973年3月, 更名为山东淄博第七中学,为市属重点中学。1988年6月,向南征地
6530平方米。1991年,学校投资430万元完成校舍改造。1992年,向东征地2万平
方米。11月,被命名为山东省首批规范化学校。1995年撤销初中部。1996年有28
个高中班, 在校生1600人。2002年,再次向东征地2.7万平方米,学校占地达12
万平方米。新建1.6万平方米综合楼和1.4万平方米学生公寓各一栋,校舍面积达
2.95万平方米,各项教学设施均达到省内先进水平。2002年,有教学班43个,在
校生2839人,教职工183人。
学校注重教师队伍建设。2000年,实行中层干部竞争上岗、教职工全员聘任
制、专业技术职务公开竞争聘任制,形成了一支德高业精、拼搏实干的教师队伍。
共有受国家教委、 人事部表彰的全国优秀教师6人,受山东省人民政府表彰的特
级教师、 优秀教师各3人,省级以上个人荣誉47人次。学校注重教学改革与创新
实践,构建了独具特色的科学育人模式,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全国数理化、英
语、 生物奥赛成绩连续8年获全市第一。共有1000多名学生考取北大、清华等全
国名校。1993年全市理科状元,1999年全市文科、理科状元,2001年全省理科第
三名、全市理科状元均出自该校。2002年高考本科录取410人。
学校实施科学规范管理,多次承办省、市学生运动会和教学管理等现场会,
共获得省级以上集体荣誉30余项。2002年12月,被省委宣传部、省精神文明建设
委员会办公室、省总工会、省经济贸易委员会联合表彰为山东省职业道德建设十
佳单位,是全省教育系统惟一获此殊荣的单位。
齐鲁石化公司职工子弟中小学总校 位于临淄区南部齐鲁石化公司胜利路5号。
1966~1970年,由各厂直接负责办学。1970~1972年,成立山东石油化工建设指
挥部政治部教育组, 领导各学校的教学业务,学校的人财物仍归各厂。1972年9
月,成立山东胜利石油化工总厂教育处,领导中小学教育、职工教育和幼儿教育,
但各中小学校仍属各厂办学。至1976年末,共有胜利炼油厂、胜利合成氨厂、胜
利橡胶厂、第二化肥厂、机修厂等5所职工子弟学校。1979年4月,总厂决定实行
教育专业化管理。6月,成立教育处,统管中小学校、职工大学的人事、财务、教
育等工作。教育处内部实行党委领导下的处长分工负责制,学校实行党支部领导
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1985年9月,成立齐鲁石化公司职工子弟中小学总校(简称
总校),是齐鲁石化公司领导下的正处级二级单位,又是个办学实体。1985年9月
至1991年1月, 齐鲁石化公司设人事教育部,指导总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总校专
管中小学教育,职工教育划给齐鲁石化公司培训处,幼儿教育划给生活管理部属
下的幼教科,同时,总校不再负责各厂办农场小学的教育教学业务,不再代管化
工部第十建设公司学校和第二建设公司驻辛店学校的教育教研工作。
1991年1月至1993年6月,齐鲁石化公司机构改革,总校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
子,对省教委等外单位称齐鲁石化公司教育处,对内称齐鲁石化公司总校。总校
经费为齐鲁石化公司拨款,同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学杂费,由总校财务科统
一管理, 统一使用。 经费使用均执行齐鲁石化公司相应的政策和有关规定。至
2002年末,总校占地面积达25.87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1.37万平方米,固定
资产原值9600万元,净值7496万元。设校长办公室、党委办公室、工会、团委、
组织干部科、教务科、财务科、教研室、督导办公室、总务科、劳动工资科、宣
传科、保卫科、老龄委办公室、校办企业管理办公室等15个科室。下辖学校15所,
其中完全中学2所(二中、五中),初中4所,小学9所,1个弱智儿童培智班,附
设在第九小学内。在职教职工共1008人,其中专任教师882人。共有教学班级272
个,在校学生1.19万人,其中男生5952人,女生5993人。高中班33个(二中10个、
五中23个) ,学生1525人;初中班98个,学生4235人;小学班141个,学生6185
人。各中小学设置政教处、教务(导)处、总务处等业务和管理机构。
总校于1998年高标准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曾获得山东省基础教育工作先进
单位、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学校体育卫生艺术与国防教育先进单位、社会
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和齐鲁石化公司文明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高考升学率多
年保持在80%以上,先后取得省部级以上教育教学成果4000多项,5所学校跨入山
东省规范化学校行列, 2所学校被确定为山东省创造教育重点实验基地和素质教
育示范学校,3所学校被评为山东省艺术教育示范学校,6所学校被评为山东省电
教示范学校,8所学校被评为山东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中国石化集团第十建设公司子弟学校
1970年,化工部第二建设公司分建山东,成立山东省化学石油建设公司(简
称“山化建”)。1971年初,在合成氨厂(今齐鲁第一化肥厂)施工现场临时工
棚内为自带小凳的职工子弟上课。 之后,借用氨厂子弟学校教室正式招收小学5
个年级的100多名学生,化建学校初步成型。1972年5月11日,成立山化建子弟学
校领导小组, 9月29日,正式任命学校领导班子,山化建子弟学校建立。同时开
设小学、初中、高中班,学生总数400多人。
1974年,第一座办公楼建成,并相继购进教学设施、教学仪器和实验药品,
教学条件得以改善。当年输送首届高中毕业生27人。
1978年,中学教学楼竣工,学校向正规化迈进一大步。1981年,山东省教育
厅批复、下发了《十化建学校教育教学部分划归淄博市教育局管理》的文件,学
校管理逐步完善,全校教职工增加到77人。1983年,十化建公司成立教育中心,
统一管理小学、中学、技校的教育工作。1986年初,中小学合并建制,称中国石
化集团第十建设公司子弟学校。
1998年,实施“以老带新”计划,为年轻教师尽快成长铺路搭桥。1992年10
月,新办公楼竣工。1994年11月,图书实验楼正式投入使用。1997年安装微机96
台并联网。2001年9月,改造扩建高中校区,开始面向地方招生。
2002年1月,学校以模拟法人资格自立运营,在人财物管理和基层管理模式、
分配制度改革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逐步与地方接轨。截至2002年,学校有教
职工182名,专职教师148名。其中,省、市级教学能手和区级学科带头人26人,
省级骨干教师4人,市级骨干教师3人。全校共有5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315人。
其中,高中部16个班,在校学生721人;初中部17个班,在校学生795人;小学部
20个班,在校学生799人。有义务教育和高中两个校区,占地面积6.67万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配备78间普通教室,4个音乐教室,4个美术专用教室,
9个理化生实验室, 2个语音室,3个微机室,3个多媒体教室。3个教学部分别设
有教师资料室、阅览室和学生阅览室,图书馆藏书10万余册。拥有大型体育馆和
塑胶排球场。建立校园网并接入电信宽带网,教师普遍使用微机备课。
学校充分发挥企业办学和与地方合作两大优势,坚持“全面加特色,合格加
特长” 的办学宗旨,发展特色教育。两次承办全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排球赛,3
次承担市中小学百灵艺术节并获得组织奖。被6所高校确定为后备人才培养基地、
高水平运动员定点招生学校和艺体特长生输送基地。承担教育部的“中学整体优
化改革实验”和中国教育学会的“创新写作教学研究与实验”“影视文化教育实
验” 等3个国家级科研课题。被淄博市命名为市级规范化学校,艺术特色学校,
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示范单位,电化教育试点学校,淄博市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
等。被山东省命名为山东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省级规范化学校。

2002年齐鲁石化公司总校中小学概况表
┏━━━━━━━━┯━━━━━━━━┯━━━━━━━━┯━━━━━━━━┯━━━━━━━┓
┃校名 │校址 │班级 (个) │在校生 (人) │教职工 (人) ┃
┠────────┼────────┼────────┼────────┼───────┨
┃一小 │炼油厂生活区 │13 │482 │30 ┃
┠────────┼────────┼────────┼────────┼───────┨
┃二小 │大庆路157号 │14 │597 │33 ┃
┠────────┼────────┼────────┼────────┼───────┨
┃三小 │一化北路8号 │12 │523 │33 ┃
┠────────┼────────┼────────┼────────┼───────┨
┃四小 │橡胶厂生活区 │12 │453 │32 ┃
┠────────┼────────┼────────┼────────┼───────┨
┃五小 │机械厂生活区 │16 │741 │41 ┃
┠────────┼────────┼────────┼────────┼───────┨
┃六小 │遄台路30号 │20 │946 │57 ┃
┠────────┼────────┼────────┼────────┼───────┨
┃七小 │贡山小区13号 │5 │153 │16 ┃
┠────────┼────────┼────────┼────────┼───────┨
┃八小 │太公路75号 │20 │858 │50 ┃
┠────────┼────────┼────────┼────────┼───────┨
┃九小 │雪宫生活区 │29 │1432 │72 ┃
┠────────┼────────┼────────┼────────┼───────┨
┃一中 │大庆路157号 │17 │718 │75 ┃
┠────────┼────────┼────────┼────────┼───────┨
┃二中 │蜂山2路15号 │25 │1008 │111 ┃
┠────────┼────────┼────────┼────────┼───────┨
┃三中 │橡胶厂南路4号 │9 │290 │42 ┃
┠────────┼────────┼────────┼────────┼───────┨
┃四中 │二化生活区 │9 │383 │40 ┃
┠────────┼────────┼────────┼────────┼───────┨
┃五中 │闻韶生活区 │42 │1999 │197 ┃
┠────────┼────────┼────────┼────────┼───────┨
┃六中 │稷下生活区 │28 │1429 │10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