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党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4&A=8&rec=374&run=13

临淄是山东省建立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较早的地区之一。1926年秋,中共山
东省地方执行委员会派党员耿贞元到临淄大路庄(今敬仲镇朱家庄)、呈羔、白
兔丘一带秘密发展党员10余人。是年冬,在白兔丘建立了临淄第一个党支部——
中共白兔丘支部委员会, 负责人高新成。1927年4月,中共张店地方委员会的邹
光忠、 王明智在临淄的中埠、南金召一带发展党员40余人,5月成立中共铁山特
别支部委员会, 李清贵任支部书记。1931年4月,又建立了中共临淄特别支部委
员会, 直属中共山东省委领导,时有党员5人。1932年,在省立四师入党的崔家
碾村崔广欣回到家乡开展党的活动,成立了中共崔家碾支部委员会。
1938年春开始,为适应抗战的需要,遵照中共山东省委指示,积极谨慎地恢
复那些与党失掉联系的党组织和党员的组织关系,反对关门主义,注重发展新党
员。先是在抗日武装中和二区、五区发展党员,建立党的组织,10月建立中共临
淄县委后,开始大量吸收乡村干部和群众团体中的积极分子入党,至1940年底,
全县党员发展到7044人,建立区党委5个,党支部185个,党组织得到了较大发展。
1941年2月, 临淄县独立营营长王砚田叛变投敌,开始在临淄各地大肆屠杀、残
害共产党员和革命干部,临淄党组织遭受严重破坏,县委县政府被迫转移到博兴、
广饶一带活动。至1942年5月,全县党支部尚存43个,党员639人。1942年下半年,
中共临淄县委开始与幸存的党员秘密取得联系,逐步把一些村庄的党组织恢复起
来。至1945年,先后恢复和重建了5个区党委,59个党支部,有党员1124人。
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临淄县委坚持在与国民党进攻的斗争中发展壮大党的组
织,至1948年底,全县建立起党委7个,党支部103个,党员发展到1336人。
1950年1月, 县委根据中共山东分局《关于公开党支部的通知》,逐步将全
县135个基层党组织全部公开, 并公开地进行党纲、党章的宣传教育和公开地进
行党建活动。结合民主建政,在县、区、乡各级政府和县直各部门及企事业单位,
建立起了党的基层组织。1951年11月,开展大规模的整党运动,对党员进行关于
党章和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的教育,并在教育的基础上进行审查,对不够党员条
件的和混入党内的阶级异己分子、蜕化变质分子,区别不同情况分别作了处理。
对新接收的共产党员必须是成分好,历史清楚,对党忠诚,有实际的阶级觉悟并
表现积极,愿意遵守党纲党章,符合党员标准的八项条件,党的队伍进一步纯洁
和壮大。到1956年底,全县发展到党委6个,党支部245个,党员3177人。1957年,
全县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执行党的第八次代表大会确定的路线,党的组织建设稳
步发展。至1965年,全县发展到党委9个,党支部417个,党员4091人。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各级党组织被诬蔑为“资产阶级司令部”
而普遍受到冲击,大批领导干部受到批判斗争,大批党员干部受到排斥和打击,
全县党的组织生活被迫停止,各级党政机关陷入瘫痪状态。1969年12月,建立中
共临淄县革命委员会核心领导小组。 1970年7月,全区开展整党建党工作,各级
党组织开始重新建立,党的组织生活开始恢复。至1971年,全区有党委15个,党
支部548个,党员6941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区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全会确定的路线、方针、
政策,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经过拨乱反正,肃清极“左”
思想的影响,加强了党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全区各级领导班子按照党的干部
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和德才兼备的标准,多次调整、
充实。严格贯彻“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发展党
员做到了有计划、有措施、手续完备,并认真进行培训考察,从而保证了党员质
量,改进了党员年龄和文化知识结构。至2002年底,全区共有党委39个,基层党
支部1037个,党员发展到2260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