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辑 纺织 服装工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4&A=8&rec=170&run=13

临淄纺织服装工业历史悠久。桐林田旺遗址出土的纺纶、骨针和陶器片上的
麻布纹迹表明,临淄纺织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以前。春秋战国时期,齐
国即能生产素、绢、纨、毂(纱)、绮、绡及锦等高级彩色提花织物,以“桑蚕
女红”闻名,号称“冠带衣履天下”。当时,齐国生产的重锦、文锦、罗纨绮缟
和精美刺绣为各诸侯国所推崇,行销各地。汉代,全国设从事纺织品加工的服官
两处,临淄乃其一。临淄服官(又称齐三服官)专制冰纨、方空毂(纱)、吹絮
纶等精细织物, 为皇室制作春、夏、冬三季服装。公元7年,临淄织工开始试制
并使用织花机代替手工刺绣。东汉末年至南北朝期间,北方频遭战乱,临淄桑蚕
丝绸业遭到破坏。唐宋时代又有所恢复。清朝末年,临淄开始有家庭手工土布生
产, 居民着装主要靠家庭手工缝制。 民国时期,临淄纺织服装工业有所发展。
1921年, 土纺粗布达到60万匹。1931年,临淄设立4家成衣局,对外加工定制中
式服装。1933年,民国县政府投资1.25万元,建立“民生纺织厂”,有工人14名,
织布机6台,年产白布1000匹,产值2.23万元。1948年,临淄又先后建起“德兴”
“双茂永”等服装店,开始生产中山装等新式服装。
新中国成立后,全县纺织服装业有了较快发展。1954年,各成衣局相继组成
服装生产合作组,后又合并成服装生产合作社。1962年,临淄鞋业生产合作社组
建。1970年,建成临淄被服厂和临淄鞋帽厂。1977年,临淄染织厂建成,开始生
产机织布。1981年,临淄城关羊毛衫厂建成。此后,辛店针织厂、城关古城羊毛
衫厂及临淄针织厂等企业先后建成。1985年,全区有纺织服装工业企业10家,年
加工主要产品棉布139.42万米, 羊毛衫5.51万件,服装3.35万件,实现产值426
万元。1990年,淄博第六棉纺厂成立,开始生产精梳棉纱。1994年后,一批起点
高、规模大的企业如淄博华丰企业总公司、北金集团纺织公司及临淄皇城羽绒服
厂等相继建成投产。同时,全区纺织服装工业还从国外引进了络筒机及倍捻机等
先进生产设备。1997年,全区已形成棉纺、毛纺、丝织、针织、刺绣、棉布、服
装及巾被等8大系列、上百个花色品种的纺织服装工业产品,实现产值6593万元。
1999年,山东虎山集团研制成功远红外丙纶短纤维。淄博爱美心服装有限公司专
门从事服装出口加工生产。同时,临淄天齐丝绸制品有限公司等一大批纺织服装
以及鞋帽加工私营企业也相继建成投产。
2002年,全区有纺织服装工业企业33家,产品有7大类300余个花色品种,年
销售收入3.58亿元。
纺织 春秋战国时期, 临淄即有手工纺织业。清朝末年,临淄开始有土布纺
织业户从事手工纺织及手工印染,主要为农耕自然经济的补充,家庭式生产,有
集市交易。1916年,临淄织布工匠所织染的“爱国棉布”在国货博览会上获得二
等奖。1921年,临淄土布年产60万匹,约值70万元。1936年,开始生产自由布及
条格布等。1938年,日军侵占临淄,工厂关闭。新中国建立后,全县仍有不少农
户自纺线、自织土布,直至1975年才全部停止。
1977年,临淄染织厂建成。此后,齐都、金岭两公社棉织布厂相继建成。至
1985年,全区有纺织工业企业3家,年产各色床单布及棉线白布358万米。1986年
以后,全区针织业和丝绸纺织业先后发展起来,共有针织厂5家,丝绸企业1家。
主要生产羊毛衫、腈纶衫、装饰绸及人丝美丽绸等产品。1987年10月,全区第一
家具有中型企业规模的纺织厂动工兴建,定名为淄博第六棉纺厂,1990年正式竣
工投产,其产品精梳腈棉纱出口至韩国。1995年,山东世纪康美业有限公司成立,
有远红外纤维生产设备一套, 产品为丙纶远红外短纤维。2000~2002年,全区纺
织工业先后开发出纯棉40支、精纺纯棉、精梳腈棉系列产品以及“金麒麟”名牌
针织布等产品。
2002年,全区纺织工业能生产精梳棉纱、丙纶短纤维、梭织布、无纺布、针
织布、毛巾被及人丝美丽绸等几十种产品。有生产企业28家,职工5124人,年销
售收入3.22亿元。 其中,限额以上棉纺织工业企业1家,职工1500人,年工业总
产值8337万元,销售收入1.78亿元,利润负98万元,利税228万元。
棉纺 全区机械棉纺织工业始于1986年。1990年,淄博第六棉纺厂建成投产。
1991年, 生产棉纺纱锭2.22万锭。1993年,淄博第六棉纺厂投资550万元,引进
日本村田公司NO.T-11自动络筒机1台。 1999~2001年,淄博第六棉纺厂又先后投
资600万元, 引进意大利SAVIO公司ORION-M自动络筒机两台, 购置国内先进的
FA506细纱机两台。 至2001年底,全区棉纺工业先后开发出纯棉纱、混纺纱、纯
化纤纱、棉化纤纱、丙纶短纤维及细旦可染短纤维等品种229个。
2002年,全区棉纺工业主要有腈纶丝、丙腈纶、短纤维、棉花加工、腈纶毛
条、 皮棉加工及棉纱纺织等企业7家,从业人员1806人,年销售收入1.65亿元。
其中,淄博星团纺织有限公司有职工1500人,年销售收入1.2亿元。
染织布 清朝末年, 临淄即有土布生产。民国期间,土布生产者增多,质量
提高。1933年,民国县政府投资兴办“民生纺织厂”。现代机织布生产自70年代
开始。1977年,临淄染织厂有1511m-56自动织布机100台,1511m-50织布机64台,
年生产能力240万米。 1985年,有固定资产原值187.3万元,职工510人,完成产
值327.4万元, 利润16.2万元。1992年10月,临淄色织布厂(原临淄染织厂)对
漂染车间进行技术改造,产品逐步过渡到外贸出口为主,销往日本、美国、德国
等国家和香港地区。同年,齐都镇棉纺织布厂建成,年产量达到22万米。2001年,
临淄宇中祥纺织品有限公司建成, 主要产品为白棉布和床单布,固定资产152.6
万元,职工283人,年工业总产值420万元。
2002年, 临淄色织布厂投资500多万元,分两期对织造车间和漂染车间进行
了改造, 新上剑杆织机20台,200千克开口式、箱式染色机两台,进一步扩大了
生产规模,年实现利润10万元。是年,全区染织布工业有生产企业6家,职工356
人,年销售收入2407万元。
丝绸 原始社会末期, 临淄人就学会了养蚕织帛。夏商时期,已能缫制出较
细的丝,织出向纨一样较细织物并有暗花纹绮。春秋战国时期,已能生产彩色提
花织物等高级品种。汉代,临淄服官有织工数千人,每年费银数万两。公元7年,
临淄织工试制成功了织花机,为开辟古代丝绸之路做出了贡献。东汉末至南北朝
时期,北方战乱纷争,临淄丝绸业遭到严重破坏。唐宋时代,蚕丝业有所恢复,
临淄等地植桑、养蚕、缫丝及织造日渐兴盛。
新中国建立以后,特别是人民公社时期,全县植桑养蚕业又有所发展,有少
量缫丝于集市货卖,用于纺织成丝线,编制发网等。也有少量丝绵业户用于丝绸
棉袄内絮。1984年,孙娄乡董褚村建丝绸厂一家,购置梭丝织机70台,以化纤丝、
人造丝为主要原料,生产装饰绸、人丝美丽绸两种产品。其中,以纯棉人造丝生
产的人丝美丽绸为最佳,无静电,可做高档服装里料。1996年产量达70万米。此
后,永流乡石鼓、孙娄乡韩家及辛店镇杨家坡等村丝织厂也建成投产。
2002年,全区有丝绸织造厂5家,职工130人,有梭160型(即幅宽1.6米)丝
织机140台,年产装饰绸及美丽绸140万米,销售收入1050万元,利税21万元。
服装 明清时期, 临淄是以家庭手工作坊方式生产服装,式样有对襟或大襟
式单褂、长袍及棉袄等。1931年,临淄出现了几家私营成衣局,以加工为主,少
量出售。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县先后建起“德兴”“双茂永”“新兴”“建新”
等数家私营作坊,生产学生服及中山服等服装。1954年,临淄缝纫生产合作小组
成立,1956年转为服装社,1970年定名为临淄被服厂,县属集体企业。有裁剪机、
熨烫机以及电动缝纫机等设备,年产服装5.17万件,并有猪皮及牛皮劳保手套出
口。1979年,临淄被服厂开始生产化纤、毛料及呢绒等中高档面料的中山服、西
服及旗袍等多种套装, 产品达百余种。 其中,礼花牌绣花内衣打入国际市场。
1982年,全区服装业出现了以针织布为原料加工服装的企业——临淄区针织厂。
之后,有多处私营服装企业成立,可制作各种面料的中西式服装,并逐步创立了
自己的品牌。其中,路山被服厂与香港合资后,成立淄博爱美心服装有限公司,
购置了先进的生产设备,服装产品以出口为主。
20世纪30年代,临淄始有鞋帽生产。新中国成立之初,先后有数家鞋帽店开
业。五六十年代,临淄鞋帽生产合作社成立,70年代初建成鞋帽厂。1982年后,
全区鞋帽业逐步转向私营化。一些来自南方的工匠自立门面,手工制作精美的各
式男女皮鞋及皮带等产品。2002年,敬仲镇新建淄博奥冠实业有限公司,生产布
胶鞋及休闲鞋等产品。另外,还有路山金盾劳保用品厂一家,主要生产施工安全
帽,有职工13人,年产45万顶。是年,全区服装及鞋帽加工工业有主要生产企业
5家,从业人员545人,能够生产运动服、羽绒服、西服等各式服装及新式鞋类,
年产服装达10万件,各类布胶鞋等10万双,年销售收入3688万元。
针织布服装 1982年10月, 临淄区针织厂建成,建筑面积达1.25万平方米,
有各种针织缝纫机68台, 职工122人。1985年,生产各种针织服装2.82万件,实
现产值50万元。与此同时发展起来的还有城关、辛店、敬仲及高阳等多家针织服
装生产企业,产品有腈纶衫及羊毛衫等。1989年,淄博第四针织厂(原临淄针织
厂) 年生产能力达到50万件,乡以上独立核算的针织企业有职工297人,工业总
产值333万元。1994年12月,淄博第四针织厂被齐鲁乙烯塑编厂兼并。1995年6月,
更名为淄博金麒麟制衣有限公司。1997年,公司生产的“金麒麟”牌运动衣被评
为中国体育用品博览会金奖。2000年,全区生产各类针织布服装34万件。2002年,
全区针织布服装工业有职工260人,实现销售收入1000万元。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梭织布服装 临淄梭织布服装工业起源于辛亥革命之前。当时居民所着开襟、
长襟、单衣及棉袍等服装多以当地手工纺织土布制成。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
一批原籍临淄的工人自青岛携机回到临淄,参加了中共清河专区的军工服装生产。
新中国建立后,全县服装业先有生产合作小组,后建成服装社。1966年,辛店服
装社有缝纫机20台,锁边机一台,开始批量生产服装。1970年更名为临淄被服厂。
1980年,临淄被服厂建起单面生产楼一座,建筑面积1780平方米,有各种生产设
备163台,年产值203万元。同年12月,临淄被服厂收归市第二轻工业局管辖,更
名为淄博服装七厂。与此同时,齐陵、路山、孙娄及北羊等乡镇建起数家服装厂,
生产西服及工作服等各种梭织布产品。1989年,全区服装工业具备年生产各类服
装19万件的生产能力。1992年,淄博服装七厂年产服装16.5万件,路山、金岭及
南仇等乡镇服装厂生产36.5万件。此后,全区有多家具备较强产能力的私营服装
厂建立, 有的年加工生产高档西服套装达1.5万套。1999年,淄博服装七厂改制
为股份合作制企业, 更名为临淄利华服装厂。 同年,全区梭织布服装实际生产
12.73万件。
2002年,全区梭织布服装工业有北羊羽绒服厂、路山爱美心服装厂、临淄恒
利雅制衣有限公司及临淄利华服装厂等企业, 从业人员183人,年销售收入2838
万元。 其中, 有限额以上企业两家,年销售收入2539万元,利润95万元,利税
151万元,工业总产值2705万元。
鞋帽制品 1931年,临淄鞋帽店建立。1933年,产布鞋2670双,产值4560元。
1955年,临淄鞋帽生产合作社成立,手工生产布鞋、棉鞋及布夹帽等产品。1970
年, 临淄区鞋帽厂建成,有职工238人,生产条绒底棉袜及布夹帽。1972年,开
始生产牛皮劳保鞋。1973年,临淄鞋帽厂从青岛购进300克立式注塑机1台,开始
生产塑料凉鞋和注塑布鞋。1976年,生产牛皮劳保鞋和磨光猪皮生活鞋。1986年
后, 全区鞋帽业发展起多家私营工业企业。 1996年, 全区产布鞋38.17万双。
1998年,淄博皮鞋三厂(原临淄鞋帽厂)产皮鞋3万双,工业总产值134万元,销
售收入45万元,1999年后停产。
2002年,全区有数家鞋帽私营企业。年产皮胶鞋10万双,加工皮鞋万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