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生态农业建设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4&A=8&rec=145&run=13

20世纪70年代末,全区实施了植树绿化、节水灌溉、秸秆还田、立体种植、
高产开发、“三废”治理、农产品加工等多项工程建设和生产开发,创立了朱台
镇西单村“种养加配套发展,产供销一体化服务”生态经济良性循环的农村经济
发展模式。1990年,区委区政府作出“推广西单经验,建设生态农业区”的战略
决策,并成立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制订了发展规划。1993年,临淄区被国家七
部(委)批准,确定为全国生态农业建设试点县(区),时间从1994~1998年,
历时5年。
1994年,区委区政府调整充实了临淄区生态农业建设领导小组及办事机构。
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和办事机构。此后,在国家生态农业建设领导小组办
公室和南京环科所专家的指导下,对1991年制定的《临淄区生态农业建设总体规
划》进行了部分调整和完善。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建设情况对个别建设内容进行
了及时的调整和充实。 为确保总体规划的落实,区委区政府多方筹集资金,5年
中,累计投入到生态农业建设的资金达到9.9亿元,比原计划增加5.4亿元。结合
区情,制定并落实了《临淄区农业生态环境管理暂行规定》《临淄区农田“三灌”
工程管理办法》《关于严禁焚烧作物秸秆的通告》等。通过区广播电台、电视台、
举办培训班、开设专题讲座等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共举办区级生态农业基础
知识培训班4次, 发放材料1800份。 举办各类专业培训30多次。 培训技术骨干
1420人次, 培训农民3万人次,全区2500人获得《绿色证书》。区生态农业建设
规划涉及植树绿化工程、农田水利工程、秸秆资源化利用工程、农产品商品基地
建设工程、15万亩高效立体种植开发工程、无公害农产品开发工程、工业污水和
城市生活废水处理工程、人口数量控制与质量建设工程、乡村建设优化工程等11
个工程。每项工程都纳入年度岗位目标考核。到1998年,11项建设工程全部如期
完成,在涉及的32项指标中,完成和超额完成30项,基本完成2项。
1998年,全区生态农业建设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农业总产
值达9.4亿元, 比基期值5.3亿元(1991~1993年三年平均值,下同)增加4.1亿
元,平均年增长15.5%;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185元,比基期值增加2038元,
平均年增长35.5%; 农产品商品率由基期值的69.4%提高到86.4%。全区粮食总产
34.3万吨,蔬菜总产110万吨,完成计划的141%;肉蛋奶总产5.2万吨,完成计划
的99%。 每个农业人口平均生产粮食0.95吨,蔬菜3.06吨,肉蛋奶0.14吨。全区
工业废水处理率达98%, 废气治理率达73.6%,环境设施有效运行率达98%以上。
饮用水源和农灌水质达标率100%。全区林木覆盖率达21.6%,增长4.3个百分点。
小流域治理率由25.5%提高到84%。农作物秸秆还田率由41.6%提高到74.3%。土壤
有机质含量由1.25%提高到1.28%。

附:全国生态农业试点村——西单村
朱台镇西单村位于临淄区西北部边缘。 1978年前,这个有285户1099人的村
庄,人均收入不足90元,工值仅有0.19元。80年代,西单人借助改革开放政策,
开拓创新,艰苦创业,走生态农业之路,逐步实现了“农业机械化、能源沼气化、
水利喷灌化、环境生态化”,创建了“种养加工、贮藏运销、服务一体化”的平
原生态农业模式。1982年,西单村学习借鉴兄弟单位发展庭院经济的经验,进行
了新村规划和新村建设, 每户院前建有156平方米的藕池,院内池前种葡萄,葡
萄架下建猪圈,猪圈上边建鸡舍,形成了院前及院内的立体种养模式。不仅美化
了环境,而且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仅此一项,户均收入达2000多元,高者可
达6000元。
1987年后,相继建设了规模为600头肉牛和300头奶牛的养殖场,2500头生猪
和2500头瘦肉型良种猪养殖场, 1万只鸡和6000只鸭的家禽养殖场,每年可向社
会提供鲜奶750吨,商品猪7000头,鲜蛋225.2吨,成为齐鲁石化公司的副食品主
要供应基地。同年,建起8000立方米的青贮池,将玉米秸秆全部加工为青贮饲料,
用于发展畜牧业,实现了农牧业的良性循环。1989年,投资80万元,建起了包括
4个地上罐和4个地下罐,总容量为2200立方米的沼气池,畜禽粪便全部入池发酵,
日产沼气500多立方米, 供全村群众和村办企业取暖、烧水做饭、淋浴等用气,
年可节约优质煤600吨。 沼渣、沼液则用于肥田、喂猪和养鱼。不仅使农作物秸
秆得到多次利用和增值,而且改善了农村生活和生态环境,形成了农业内部的良
性循环。1990年,西单村的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486.7万元,集体固定资产达1070
万元。 全村人均纯收入1400多元,实现户均“11吨”,即4吨粮、1吨葡萄、2吨
蒜、 1吨藕、2吨生猪和1吨牛。农产品商品率达97%,每个劳动力年创产值31167
元。 是年6月,展示西单村生态农业建设的电视专题片《青春的土地》被译成英
文版,在国际农村教育研讨会上展播。1991年5月,西单村发展生态农业的事迹,
被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成科教片在全国播映。
西单村利用原旧河沟开挖了一条2000米的环村河,村前3.33万平方米的人工
湖与环村河相连,可发展河湖淡水养鱼,在村南湖边建起样式别致新颖的亭台,
在村北建起了15万立方米的游乐假山。沿环村河栽植了16米宽的护村林,林外开
辟了26.67万平方米的果园。 村内房前屋后和街道两旁植上花卉苗木,优化了整
个村落生态环境。
西单村发展生态农业的经验,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党和国家领导人李
鹏、李德生、宋平、雷洁琼、孙孚凌、姜春云、吴官正及国家部委和省市各级领
导先后前来视察,给予高度评价。西单村先后被评为省级农业先进单位、省级文
明村、全国生态农业试点村,并获得世界环境生态农业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