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辑 抗旱 排涝 防汛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4&A=8&rec=137&run=13

抗旱 1813~1949年,临淄有特大旱一次,大旱7次,偏旱14次。1949~2002年,
临淄出现特旱年(1989年)1次,大旱年9次,偏旱年22次。60年代后,抗旱能力
不断增强。1972年大旱,小麦严重减产,春种夏播困难。区、社两级政府派出60
名干部,深入灾区领导抗灾。边河公社拨款4万元,购买抗旱工具,出动1万多人
用肩挑、车推、手提运水抗旱保苗。从3月到7月连续抗旱120天,挑干了3座水库,
2800眼旱井, 78个湾塘。经艰苦抗旱,该乡仍夺得了全年粮食单产500千克的好
收成。
1989年特旱年,全年降雨360.9毫米,是临淄200年来罕见的特大旱灾。水库、
塘坝、旱井绝大多数干涸,太河水库水干见底,地下水位下降5.77米。农田机井
报废1179眼。全区10万人奋起抗旱,开动7000多眼机井昼夜不停地浇地,1100辆
拖拉机运水, 1.5万人挑水抗旱。新打机井1228眼。经抗旱救灾,全区粮食总产
达到27.9万吨,比1998年增1.05万吨;单产686千克,创历史最高水平。
1998年,区水利水产局成立抗旱服务大队,推广了FA旱地龙喷洒剂的使用。
投资5万元购进DZD多功能电法仪,为打井单位打井找水定点,提高成井保证率。
至2002年,因抵御旱灾能力的不断增强,偏旱年份,均未对农业生产造成大的危
害。 排涝 境内易涝洼地分布在北部淮阳、梧台、敬仲、北羊等乡镇。解放前农
民也曾挖沟筑田,但只是局部治理,效果不大。新中国成立后,对涝洼地治理统
一规划,统一标准,对田、路、沟、渠、桥、涵综合治理,排涝效果显著。1957
~1959年,敬仲、淮阳、孙娄、梧台、皇城等公社投资10.47万元,统一治理涝洼。
1964~1965年, 9个公社统一行动,两年完成土石方388.9万立方米,投资14.32
万元,投工57.5万个,挖排水干沟281条,长604千米,修渠6 44条,长746千米,
治理面积6400万平方米,基本消除了涝灾。1975年冬,敬仲、淮阳、梧台、孙娄、
城关等6个公社出动3万人, 治理、疏通排水干、支沟60条,长750千米,建桥涵
500座,疏通渑水河,开挖运粮河,整平土地2667万平方米。到1976年,形成干、
支沟和河道相通的完整排水系统。后因地下水位下降,原来的涝洼地成为旱涝保
收的高产稳产田。 1991~1998年,对排水系统进行清淤、清障,恢复了原有的排
涝能力。至2002年,全区基本未出现严重内涝现象。
防汛抗洪 新中国成立后,出现特大涝灾3次,暴雨局部成灾7次。
60年代,县政府成立防汛抗旱指挥部,县长任指挥。每年汛前召开全区防汛
会议,落实防汛组织和防汛物资,布置水利工程和排洪工程维修任务。6~9月,
抽调人员昼夜值班,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层层落实。各公社、大队成立防汛抗
旱领导班子,主要领导担任防汛领导,以基层基干民兵为骨干成立防汛抢险队和
预备队。发生重大灾情,县主要领导赴灾区组织抢险救灾。
1970年后, 全区沿河和有水库的地方,在每年6月份前组织好抢险队和预备
队,按军事编制,官兵落实到人。国家大型企业组织常备队,固定防汛所需车辆
时刻待命。
1985年前,区、乡镇设防汛专用电话。1986年,水利局设电台。区防汛指挥
部成员和乡镇主要负责人配对讲机。90年代备有手机,办公室有传真机、电脑等。
1998年长江大汛期间, 区防汛办公室3次接到国家防总、省市防指从临淄区紧急
调运抗洪抢险物资的指令, 调运5000立方米块石和120万条编织袋,尽快运往九
江、武汉、岳阳抗洪抢险第一线。临淄区参加调运的人员昼夜奋战,提前完成任
务。被省防指命名为抗洪抢险先进集体。1999年投资36万元建成全区联网的“雨
情遥测系统”,并与市防办“雨情遥测系统”联网使用,有效提高了全区防汛抗
洪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