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辑 治山改土与施肥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4&A=8&rec=113&run=13

治山 新中国成立前, 临淄山丘区得不到治理。1957年,县委县人委先后发
出学习莒南县厉家寨和黄县下丁家治山治水经验的通知,全县统一规划,在山丘
地区整修“三合一”水平梯田,挖鱼鳞坑、造林育草、闸山沟、修谷坊、建水库、
打旱池,取得较好效果。临淄较大规模的治山活动,始于1970年。是年,王寨公
社整修梯田107万平方米。1971~1972两年的冬春,全区统一组织力量治山,共建
成梯田192万平方米。 1974年冬,出动万名劳力,建成梯田13 3万平方米。1975
年冬, 建成梯田933万平方米。其中边河一个公社,就出动劳力3000名,建成梯
田167万平方米。从1976年开始,全区分两个战区:一是“金山战区”,有边河、
王寨、 金岭、大武、淮阳、梧台、城关、皇城、路山等公社的1.2万余人围绕金
山、卧虎山、大山、土山等铺开战场,整修“大寨田”。二是由路山公社16个大
队的6000余人绕凤凰山整“大寨田”,即“凤凰山战区”。经过三个冬春的苦干,
全区共整修“大寨田”1067万平方米,并修建了田间水利配套工程。
1982年全市山区工作会议后,临淄区制定了长期和近期治理规划,到1990年,
全区治理面积37平方千米。1990年后,治山工作注重把小流域治理与“四荒”开
发有机结合, 突出生态环境建设和提高经济效益。 到2002年,山丘区治山面积
100平方千米,整修水平梯田600万平方米,植树造林1400万平方米,建旱井旱池
7000个,塘坝30座,蓄水500万立方米,扩大浇地面积333万平方米。
50年代, 齐陵镇齐家终村全村5条山沟种满了山楂、柿子、枣树、杏树等果
树。每年山果收入十几万元,人均百元。1958年大炼钢铁,伐树烧柴。1975年,
毁林整大寨田,果树被砍光,出现了“山上光秃秃,山下不见树,下雨发大水,
冲垮田和路”的惨像。1982年,党支部、村委会制定了荒山治理近期和长期规划,
成立70多人的专业队,并投资20万元,种植果树40万平方米,建成速生丰产林27
万平方米,水土保持林80万平方米,修路9千米、环山水渠16 00米。经过20多年
的艰苦奋斗,达到了水土不流失,林、农、副业得到全面发展。
改土 主要有深耕改土、整地改土和科学施肥培肥地力三种方式:
深耕改土 1936年前后, 农田一年一次耕刨。深度达13厘米~16厘米左右。
新中国成立初期,用畜力耕地者增多,耕深处16厘米。1956年,高级农业社土地
连片,耕地用改良犁,耕深达16厘米~20厘米。70年代后,以机耕为主,耕深24
厘米~28厘米,打破了原犁底层,改善了土壤物理性状,提高了土壤肥力。90年
代后,旋耕面积逐年扩大,旋耕一般在16厘米~20厘米。旋耕能破除土壤板结,
对小麦出苗有利,但不利于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整地改土 1956年, 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土地连成片,为整平土地创造了有利
条件。 本着小动大不动原则,进行小面积整平,共计整平3亿平方米。1958年,
过深的翻地,打乱了土层,结果事与愿违。1964年起,以社队为单位,进行渠路
林网统一规划,以县社路为径,机耕路为纬,划方整地,渠井配套。此后,年投
工200万个,15年实现了耕地成方、渠井配套、排灌结合的规划。1990~2002年,
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全区建成2亿平方米高产高效田。
培肥地力 1979年,进行全区土壤普查,全区一、二级地占耕地面积的50.6%,
三级地占42.3%, 四级地占7.1%。根据土壤普查结果,有机质含量较低,氮素不
足,严重缺磷、缺微量元素。此后,根据土壤主要养分状况,因土种植,因土施
肥,因土灌溉,进行土地的合理利用。80年代后期推广配方施肥、按需施肥,采
取多种形式扩大秸秆还田面积,如小麦高留茬、麦稂还田、玉米秸直接还田等,
强化种养结合,培肥地力。
施肥 主要有人畜粪尿、 堆沤肥、土杂肥、作物秸秆、饼肥、圈肥,化肥、
生物有机肥和生物菌肥。
人畜粪尿 20世纪30年代, 多与圈肥沤制,晒干砸细铺施或以耧串施。60年
代,多数单积人粪尿沤制浇麦或配制“四合一”肥料,即用人粪尿与耕畜粪和土
按比例加入水混拌后,密封发酵而成。80年代,多用于经济作物追肥,并改干施
为液态施肥。堆肥和沤肥都以作物秸秆、青草、落叶等为主料,与少量人畜粪尿
混合积制。
土杂肥 包括炕洞土、 烧土、墙土、磨道土、老街土、湾塘泥、草木灰等。
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土杂肥施用数量差异较大。20世纪80年代后,因重施化肥,
加之土杂肥积制、施用费时费力,施用减少。
饼肥豆肥 20世纪30年代, 饼肥多用于烟草的基肥和追肥。新中国成立后,
主要用于烟草、瓜果菜栽培。1954年国拨烟草用豆饼5638吨,1965年国拨烟草用
豆饼2492吨,70年代后,复合肥代替了饼肥,以后豆饼均用作饲料和食品工业原
料,极少作肥料。1949年前后把大豆煮熟晾干作小麦、玉米追肥。60年代也有用
炒过的大豆作西瓜、西红柿的基肥,以提高品质、增加产量。
作物秸秆 临淄区秸秆资源丰富, 秸秆施入农田中有三种形式:饲养牲畜过
腹还田、堆沤造肥和直接还田。自1974年始,推行秸秆直接还田,1981年大面积
推广, 以后逐年增多,到1985累计6亿平方米。遏制了土壤钾素消耗,增加了土
壤有机质。秸秆直接还田方式有小麦高留茬、麦穰盖秋收作物和玉米秸秆切碎还
田。 90年代,随着机械化水平提高,麦穰还田和高留茬达95%以上。2001年,全
区玉米秸秆还田, 占玉米播种面积的62%,小麦高留茬和麦穰还田占麦田面积的
97%。
圈肥 20世纪30年代,圈肥多下栏发酵后作基肥或追肥施用。新中国成立后,
随着大耕畜的增加,圈肥施用量逐年增加。60~70年代,平均每万平方米施38吨
左右,80年代后大力发展养殖业,圈肥增多,1985年平均每万平方米施圈肥49吨。
90年代,牛、猪、鸡等形成规模养殖,提供了丰富的圈肥资源。猪、鸡粪主要用
于瓜菜生产,牛粪多用于粮食生产。至2001年,全区大棚蔬菜平均每平方米施猪、
鸡粪7.5千克左右。
化肥 1923年, 美国人在孙娄乡东安次村(今属稷下街道)将化肥用于烟草
生产,德国人来推销“狮马牌肥田粉”(硫酸铵),因增产效果明显,使用者日
多。1953年,境内大力提倡施用化肥,当时的氮肥有硫酸铵,磷肥有过磷酸钙。
1955年,全县销售硫酸铵740吨,主要用于小麦追肥。60~70年代,化肥工业发展
迅速,推广施用的氮素化肥有硫酸铵、硝酸铵、尿素、氨水、碳酸氢铵等,磷肥
有过磷酸钙、钙镁磷等,钾肥有硫酸钾、氯化钾等。1965年引进氮磷钾复合肥,
施用面积逐年扩大。70年代引进磷酸二铵。
1979年开始,据土壤养分分析结果,合理施肥。80年代,首先在小麦生产上
增施磷肥以协调氮磷比例。以后又提出了配方施肥原则:稳氮增磷补钾、补微量
元素。 1991年, 全区施用化肥2.2万吨(折纯量) ,其中氮肥1.43万吨,磷肥
3491.3吨, 钾肥740.7吨, 复合肥3534.7吨。 2001年,全区施用化肥2.38万吨
(折纯量),其中氮肥1.28万吨,磷肥2659吨,钾肥1099吨,复合肥7264吨。施
肥量逐年增加,各元素配方比例更趋合理。从2000年开始,全区大力发展绿色食
品和无公害蔬菜生产,为保证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逐步推广了生物有机肥和生
物菌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