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辑 新技术推广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4&A=6&rec=92&run=13

合理密植技术
小麦 新中国成立初期,用双腿耧或用单腿耧条播,行距在45~50厘米
之间,
称为“大宽垄”、“板凳腿”,每亩用麦种4~5公斤,平均亩产40~50公斤。
20
世纪60年代,开始推广密植技术,产量有所提高,产量一般在80~90公斤之
间。
20世纪70年代, 改条播为畦播, 行距缩小到15厘米左右,每亩用种量7.5~
12.5
公斤, 产量猛增到200公斤以上。1980年以后,改用9行或6行机引播种机,
一般
每亩用种量为9公斤左右,每亩成穗28万~34万穗,产量提高到300公斤以上。
玉米20世纪50年代,玉米每亩留苗1500~1700株,平均亩产在60~70公斤之间。
1965年起实行密植技术, 每亩留苗2700~3000株,平均亩产提高到122公斤。
20
世纪70年代,随着密植技术的广泛使用,每亩留苗增加到3000~3300株,平均

产提高到200公斤以上。 20世纪80年代,随着引进紧凑型品种,并且采用套
种耧
播种, 种植密度不断增加,平均亩产超过400公斤。20世纪90年代,每亩平
均留
苗4500~5000株,大武镇平均亩产连续多年超过450~550公斤。
高粱 新中国成立前,每亩播种量1.5~2公斤,留苗2000株左右,行距40

50厘米, 产量不足100公斤。20世纪70年代,每亩留苗增加到2800~3000株,

均亩产提高到127.0公斤左右。 20世纪70年代,留苗密度为每亩3500株以上,

收年份平均亩产达273公斤。
谷子 新中国成立前, 亩播种量1~1.5公斤,留苗2万株左右,行距30
~40
厘米, 平均亩产为100公斤左右。 新中国成立后, 留苗密度增加, 每亩在
28000~
30000株,1958年亩产增加到116公斤。20世纪60年代,随着密植技术的推广,

高亩产达180.5公斤。
地瓜 20世纪50年代,每亩栽种1800株,亩产不足200公斤。20世纪60年
代,
随着密植技术的推广, 每亩栽种3000~3500株,平均亩产达360公斤。进入20

纪70年代,每亩栽种3800~4000棵,平均亩产最高达到380公斤。
改春播为夏播技术新中国成立后,玉米多为春播,不仅浪费土地,而且
产量
低。20世纪60年代,玉米改为夏播,由于受到干旱等因素的影响,下种不及
时,
导致玉米因生长期不足而影响产量。20世纪70年代,推行麦田套种,因为小
麦密
度大,玉米出苗不见阳光,造成苗弱,死亡率高,产量仍不理想。20世纪80
年代
后期,推行麦田预留套种行的办法,在麦收前7~10天(即5月25日~6月5日)

内套种,玉米苗出土之后,小麦开始收割,保证了苗期的整齐度,提高了玉
米产
量。20世纪70年代,地瓜、谷子、高粱也改春播为夏播,提高了土地的利用
率。
精播 半精播技术 进入20世纪90年代,根据小麦不同品种的生长特点,

广精播、半精播技术,分孽能力强的品种减少用种量,与配方施肥、秸杆还
田、
化学除草、 综合防治病虫害等措施相结合, 促进了小麦高产,平均亩产达
400公
斤以上。
分期施肥与配方施肥技术 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期内,由于受传统习
惯影
响,农作物施肥方法陈旧,缺少科学性。20世纪70年代,开始磷肥和有机肥
一起
作玉米基肥,大喇叭口时追施一次氮肥。20世纪90年代,开始推广玉米种肥
和分
期施肥的方法。 玉米播种时施用部分磷肥(或磷酸二氨),苗期施氨肥的30
%~
40%,穗期施氮肥总量的50%~60%,粒期施氮肥总量的10%。这样保证了肥
力的均
匀,有利于玉米的增产。
配方施肥是对土壤进行取样化验,根据化验结果,结合不同作物不同发
育阶
段需肥规律,实行科学施肥。1979年经过土壤普查,发现当地土壤中有机质
含量
不足,氮肥偏少,大面积缺磷、锌和其他微量元素。从1980年起,小麦播种
增施
磷肥,对农田实行稳氮、增磷、补钾加施微量元素的配方施肥方法。水利条
件差
的地块,多施有机肥,增加地力,促进了小麦产量的提高。
种衣剂拌种技术 20世纪90年代起,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采用种衣剂
拌种,
不但能防治地下害虫,也能防治幼苗期间害虫的侵袭,增产效果显著。进入
21世
纪,种衣剂使用广泛。
化学除草剂技术 20世纪80年代,对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作物进行化
学除
草试验获得成功。20世纪90年代进行大面积推广,解除了广大农民锄地的劳
累,
消除了杂草的危害。
地瓜栽培技术 新中国成立初期,地瓜多毛地栽种,刨收麻烦,产量低。
20
世纪50年代末,推广起垄栽培技术,产量提高,刨收省力。
20世纪60年代,推广窝瓜下蛋技术。其办法是把秋天刨出的小块地瓜保
存在
地窑中,第二年春天取出栽种,小块地瓜在垄脊里长成大块地瓜,产量明显
比栽
种秧苗产量高。但此技术用种量大,长成的地瓜质量欠佳,20世纪70年代被
淘汰。
20世纪50年代推广室外回笼火炕育苗技术。20世纪60年代推广大火炕育苗技
术,
20世纪70年代推广节煤火炕育苗技术。20世纪80~90年代推广太阳能酿热温床

苗技术。另外,还采用过杀菌剂浸苗技术,中耕锄草不翻蔓保茎叶,防旱排
涝防
病虫技术,脱毒种植技术。
菸苗栽培技术 20世纪60年代初,春菸苗一般在清明前后移栽,因为季
节早,
地表温度不够,菸苗生长缓慢,有时因气温低还出现萎缩现象。20世纪60年
代中
期,春菸苗改为立夏到小满之间移载,避开了低温与春旱,使旺长期延在雨
季,
有利于菸苗生长。菸苗移栽推广“四大”栽培法,即:挖大垛(菸苗出畦要
多带
泥土),刨大窝,施大肥,浇大水,提高了菸叶产量。
AnM栽培技术 花生播种后覆盖土成A形,延伸胚轴,初花中耕时使花
生行变
窄埂(n形),盛花期在窄埂两侧培土扶垄,使其变为M形,有利于果根下扎。

此法栽培,能使花生增产20%。
反季节栽培技术 按照惯例,西红柿一般在2月份育苗,3月份定植,6~
7月
份上市。后来改为8月份育苗,9月份定植,采用单杆整枝人工沾花或喷花方
法授
粉,元旦前后上市,来年5~6月份拔棵。西葫芦在10月份育苗,11月份定植,

用在膜下浇水施肥,人工抹花、吊蔓、蔬花蔬果打底叶的技术,使其在春节
前后
上市, 来年5月结束。另有多种蔬菜打破传统的种植模式,改变栽培时间,
使蔬
菜在淡季上市,提高了经济效益。
棉花 花生地膜覆盖技术 棉花、花生春天播种时,由于气温低,导致
发芽
晚。有时遇到旱情,需要浇水保苗。20世纪80年代开始推广地膜覆盖技术提
高地
温,保持土壤水分,促使种子早期发芽,延长生长期,增产效果明显。
阳畦育苗技术 20世纪60年代开始推广阳畦育苗技术。早春时节在避风
处建
畦床播种育苗,比普通方法育苗种植的蔬菜提前10天上市。20世纪80年代,
透光
地膜问世,在育苗畦上罩地膜,吸收阳光热量育苗,为蔬菜提前上市创造了
有利
条件。
塑料大棚栽培技术1976年,辛店公社单家、东王、西王等生产大队率先建起
塑料
大棚,种植各种蔬菜,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20世纪90年代初,王朱、于
家等
村又建起一批塑料大棚,种植蔬菜和其他作物,增效明显。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20世纪80年代,用地膜覆盖种植的西瓜,较露天西
瓜增
产60%以上,提前10~15天上市。用地膜覆盖技术栽培的蔬菜,比露天种植
的蔬
菜提早10~20天上市。
小拱棚栽培技术 20世纪80年代开始推广。早春把春播或越冬蔬菜用塑
料罩
起来,提高畦内温度,防止寒风侵入,能有效地促进蔬菜生长,比露天种植
的蔬
菜提前10天左右上市,增产效果明显。
地膜加小拱棚栽培技术 20世纪80年代末,地膜加小拱棚种早春蔬菜,
比露
天种植的蔬菜产量高,上市时间提前20天。
土温室20世纪80年代,推广土温室,用来种植西红柿、黄瓜、芸豆等蔬菜,
增产
效果明显。在土温室内覆盖地膜,能提高温度,减少病虫害,使蔬菜提前上
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