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辑 传统手工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4&A=6&rec=66&run=13

辛店街道的传统手工业历史悠久,大武风匣、王朱饴糖、王朱笙子、曹
家车
辋、薛家锄在当地很有名气。但大都在建国前后因各种原因失传,现辖区内
仅存
风匣制作一行。
大武风匣清康熙三十九年(1701)有一个姓杨的木匠从外地迁来大武村
居住,
这个姓杨的木匠精通各种木工活,特别善于制作风匣。他利用当地大量生产
楸树
和桐树的有利条件,成立了木匠铺,并且收徒传授制作风匣的手艺。
大武风匣的质地木料和规格,都有严格的要求。选材用料必须使用楸木
或桐
木,因为这两种木料质量好,轻便且不易变形。把锯好的木料晒干以后,再
根据
制做的风匣所需板材尺寸的大小进行研缝。把粘接牢固的板材刨平以后,就
可制
做风匣了。
根据风匣使用的用途,规格大小分三个等级。一等大风匣主要用于冶炼、

造铁器、铜器、供铁匠使用;二等规格的风匣供普通家庭农户平时生活需用;

等小风匣主要是用于银匠、锡匠、小炉匠等走街串巷,便于携带使用。还有
可根
据用户特殊需求而制作的大小不等的各种类型的风匣。到清末民国初期,制
作风
匣的好手还有于大良、孙京玉、韩其贤、孙希荣等人。特别是于大良做的风
匣,
一直是供不应求,在方圆百里之内享有盛誉。
王朱饴糖饴糖,又称麦芽糖,是王朱村多年来的副业生产。它的起源在
清代
嘉庆年间。当初只有朱世基一家,后来发展到四五家,到民国二、三十年间,

村糖坊达到十余家。
做麦芽糖是农村很好的一项副业生产。联合几个合手的劳力,盘好熬稀
做糖
的锅头,买来几斤粘谷和小麦,就可开张营业。做糖的原料是红谷米或黍子
米和
小麦。后来也有用玉米代替粘谷的,但出糖少,质量差。一天的全作称为一
个头,
一个头约用粘谷200斤左右, 小麦25斤上下。做法是:把粘谷碾细去糠,麦
子用
温水浸泡生芽。碾好的粘谷米,放在温水里浸透。捞出放在锅上蒸七、八成
熟,
掺上麦芽,用锨搅拌均匀,叫做使饭。然后盛在缸里发酵,隔两个小时搅拌
一次,
经五、六小时后,发酵的米麦,酿出粘的米汁。把米汁从竹管中流入瓮里,
叫做
拉浆。滤完头浆,再滤二浆,然后把滤出来的汁倒在锅里煎熬,即成糖稀。
把熬
成的糖稀冷却成稀垛,可留作麦芽糖用;若把它装入篓里,可送往各地糖点
铺,
供做密食、百子糕等各种点心用。王朱的糖稀驰名周围各县,向东到青州,
向北
到广饶,向西到金岭、张店,向南到朱崖、太河,都乐用王朱的糖稀。
做麦芽糖这种手工副业用人比较多,一般需要七、八个人。有看碾碾米
的,
有打水烧水的,两个赶集买粮食的,两个卖糖送糖稀的,还有看锅熬糖稀的,

要做糖还要找临时帮工。做麦芽糖时,先把冷却的糖垛放在锅内加温,融化
成稀,
锅上放着一块木板,板上钉着几根木棍,把糖烯熬得不老不嫩,适于做糖火
候。
取出一块糖稀来,来回地捋,挂在木棍上,边捋边拔,拔得颜色变白,中有
许多
孔隙为度。然后放在糖案子上,用刀切成半尺长状如葱管的糖条。也可拧成
糖麻
花,有的外面粘上一层炒了的芝麻。做好后,放在专门存放糖的屋里,以备
出售。
王朱糖的特点,糖稀熬到火候,颜色白,内里孔隙多,吃起来酥,松脆、香
甜可
口,很受顾客的欢迎,畅销于周围几个县的大小市场。
进入农历腊月,就集中力量做糖瓜,为腊月二十三辞灶准备供品。做糖
瓜是
把融化的糖烯熬得适度,拔成长条,吹成中空外圆茶杯口粗的管状,用麻线
勒成
一个个的糖瓜。糖瓜有大小两种:小的内实不空、状如棋子;大的皮薄中空,

如拳头,形似香瓜。腊月十五以后,前来购买糖瓜的商贩盈门。做糖瓜是糖
坊最
忙的时间,人们夜以继日地干,经常晚上干到12点以后,有时打通宵。这样
加班
加点地做,糖瓜仍是供不应求,商贩常常挨号等货。农村的旧习俗,腊月二
十三
辞灶,家家户户或多或少都买上点糖瓜。群众中流传一句俗语:“情愿光着
脚丫
子,也得买上糖瓜子”。这句话充分表达了糖瓜是辞灶的必备供品,农民非
常重
视,于是糖瓜畅销一时。过了腊月二十三,糖坊都停止做糖瓜,又开始做长
条糖
和芝麻糖。它是馈送亲友的良好礼品,春节前后,销路旺盛。正月十五以后,

气渐暖,农活开始,糖坊相继结帐歇业。直到“七、七”事变,日军入侵我
国,
日伪政权横征暴敛,对粮食控制很严,原料缺乏,做麦芽糖被迫停止。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实行粮食统购统销,市场上买不到制糖原料,糖
坊停
办。
这项手工业前后持续了一百六七十年。
王朱笙子笙子也叫竹子哨, 是用两块约五六厘米长,2厘米粗的圆竹管
粘在
一起,上下两头用高粱秸芯堵塞,一面粘上用竹子制成的簧片,靠近竹管的
上端,
安上两个用细竹制成的咀子,用口吹吸,振动簧片,发出和谐悦耳的声音。
它是
根据中国古代簧管乐器笙的构造原理(古代笙的簧片是用竹子制成,现在改
用响
铜)而制成的一种简易化、大众化的儿童玩具。
一个小小的笙子,须要经过比则子(即选材量尺码)、锯竹子(截成五
六厘
米的竹管)、配箱子、粘筒子(选粗细相仿的两块竹管,粘在一起)锯口子、

门子、开门子(即在竹管的一面做好安簧片的门子)、通筒子、塞头子、抹
头子
(通去竹管内的薄膜,用高粱秸芯塞好两头,用烟子胶水把两头抹成黑色)、

簧子、上簧子(即把抢好簧片,用胶水粘在砍好门子的竹管上)、锯咀子、
削咀
子、粘咀子(用比较细的竹管做好口吹的咀子,安在靠近竹管的上端,用水
胶粘
结实)、抹缝子(最后检查一遍有无透气的地方、如有用水胶抹好)等16道
工序
才能完成。其中抢簧子(即制簧片)是个技术活,抢厚了振动不灵,笙子不
响;
抢簿了透气也不行,需要技术熟练的技工来做,一般人干不了。
王朱最初开始做笙子时,只有几家,后来发展到十几家。越做越兴盛,
到鼎
盛时期发展到40多家。笙子的品种,原来只做两根竹管的,后来增添了三根
竹管
的。做法与两根竹管的相坊,只不过多了一个木制的小头斗,竹管粘在头斗
上,
头斗的另一面安上咀子,吹起来发音比两根管的音色变化多,音量也大,吹
起来
更加和谐动听。品种增加了,销路扩大了。起初生产出来的货,只销往潍县、

村、德州、泰安等周边县市。后来做的多了,打开了销路,每年一到腊月,
顾客
找上门来订货,少者订三四万支,多者订四五十万支。每个生产制作户辛劳
一冬,
可获利钱少者百十元,多者几百元。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由于战乱,做笙
子的
手工艺失传。
曹家辋房清朝光绪年间,当时庄户人家运输工具少,作为主要运输工具
的二
把手车(两个人一前一后推的木轮车)和单人推的独轮车奇缺。王朱村的曹
氏兄
弟经过商量,觉得本地硬质木料枣树、柿子树、软枣树挺多,制作木制车轮
有十
分优越的条件。 于是从本县崖付村请来一位姓王的木匠师傅, 办起了辋房
(辋,
就是木制车轮的框子,相当于现在胶轮的车圈;辋房,就是专门制作木轮的
作坊)。
辋房办起后,生意十分兴隆,来制车辋的主顾不断。一年下来,堂兄弟俩赚
了不
少钱,家境有所好转。后来分开单独经营,年年有发展。由光绪27年开始,
十余
年两家共买地百余亩,并购置了一些生产资料,盖起了象样的房舍,家业由
萧条
转入兴旺。
王朱制辋的兴盛时期,买木料曾跑遍柿子树、软枣树多的王寨、王孔等
村子。
由于他们制作的车辋坚固耐用,质量好,不但受到本地的欢迎,还销往潍县
一带,
名声远播百里之外。制车辋余下的边角料,他们也不浪费,卖到乌河流域的
香磨
作坊,用来作烧香的原料。后因胶轮车盛行,木车辋逐渐消失。
薛家锄锄是农田耕作的主要工具之一。王朱村铁匠薛鼎宝锻打的锄,驰名临
淄南
乡、益都西乡一带,人们称作“薛家锄”。
薛鼎宝生于1847年,16岁就跟伯父学打铁。先是拉风匣,抡大锤,后学
掌钳,
很快掌握了锻打技术,成为有名的铁匠。他看到当地农民使用的锄多是笨重
不堪,
有的不是不下地,就是刨坑;有的不是粘泥,就是兜土;也有的夹茬夹草,
用起
来费工费力。于是他刻苦钻研反复琢磨,经过多次试验,改进了锄钓子的弯
度,
锄头的脊背和锄头的两肩胛及棱角,锄刃两面也力求平滑,解决了锄头以前
存在
的毛病。同时改进了锻打淬火的技术,制造出的锄头又坚又韧、不卷不崩,
坚固
锋利。这种锄头无论是在山坡沙砾地,还是低洼粘土地,使用起来,轻便顺
手,
省工省力,很受农民欢迎。名声渐渐传扬出去,薛家锄成为王朱一带的名牌
产品。
他的锄刃的背面打印“六角雪花”印记,农民争相认购,产品供不应求。
薛鼎宝的打铁生意,越做越兴隆,光找上门来的活还整天干不完,就在
家支
起炉来干,不再串四乡了。后来扩大再生产,又添了个叫薛立义的伙计。这
时薛
鼎宝的大儿子启厚年龄大点了,也跟着学打铁。薛鼎宝掌钳,薛立义拉风匣,

三和启厚打大锤,四人齐心协力地干。每天早生炉,晚熄火,除过秋过麦,
过年
过节外一年到头不停工。就是这样忙活,还满足不了当地和外来订货户的需
求。
到了夏季,他们就分成两支炉干活,一支专门打造锄刃,一支专门修理锄、
镰、
锨、镢和锻打其他家具。薛家锄最红火时,除供应王朱周围一带的用户外,
还远
销淄川、博山、广饶、青州等地。
后来薛启厚专管掌钳,他的手艺不亚于他父亲薛鼎宝。据说他打造的锄
刃,
摞起来比比大小一个样,用秤称轻重不差分毫,人们都称他父子俩为“老薛”

“小薛”。1915年,他二人相继去世,薛家打铁的生意也就停业了。但薛家
锄的
名声和他父子俩的打铁手工艺一直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