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生活习俗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4&A=6&rec=369&run=13

服饰清末,官员和有功名的人,参与公事或在其它庄重场合,都按当时
朝廷
规定着装。士绅及富户衣质多为丝绸制作。男子在家时穿对襟便褂,外出穿
长衫,
戴礼帽或帽甸,冬季穿丝棉或羊、狐皮袍,上套坎肩或马褂,戴风帽,脚穿
白布
袜、黑色鞋或靴。女子上衣右掩襟,袖长到指,下摆过臀,多以青、兰色为
主。
姑娘、少妇上衣下摆仅到腰间,袖短不盖手腕,多以红、绿、花色为主。有
的上
衣下摆和裤脚镶花边(俗称襕干),也有的把花边镶在膝盖上。外出或迎宾
时下
身外罩四扇长裙,脚穿镶花鞋或靴,都是大裆裤。家庭经济条件较好者佩戴
手镯、
耳环,质地因家庭经济状况不同而有区别,分为金、银、铜、玉器等。已婚
妇女
头发绾纂,有发卡、钗子等装饰,用丝网套住头发。未婚妇女梳一长辫,戴
耳环、
戒指。有的喜欢在头上插花、绑红绳、红绸打扮自己。一般经济状况的人家,

穿手工土粗布,男袍女褂都是右掩襟,穿大裆裤,扎裤腿。有的贫穷人家因
缺钱
买染料染布,多用土法染色。有的用槐花、石榴叶、黑色湾泥沤染成土灰、
土黄
色不等。一般男子穿黑色双脸鞋或浅鞋,女子穿尖鞋或靴。冬季男子多穿小
棉袄
或长袍,用扎包束腰,头戴毡帽或三大扇帽。官府的官员均留发辫,农村中
男人
也有留发辫者。

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后,废除清官服、男留长辫的习俗,女倡天足。
但民
间服饰较长一段时间仍沿用清末习俗。中华民国政府建立后的一段时间,官
绅中
男穿中山装,女穿旗袍的增多,衣服质料采用细布、丝绸、毛呢料等。劳动
者多
穿粗布,男穿对襟褂,女穿掩襟衣,大裆裤、宽裤脚扎腿,男穿圆口鞋或浅
鞋,
女穿绣花鞋。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农民衣着质料有了改善,除少数人仍穿土织粗布
以外,
绝大多数穿着衣服质料为细布。老年人、妇女多数穿大襟褂,中青年多数穿
对襟
褂,都穿大裆裤。农村姑娘、少妇多穿兰色或花格对襟上衣,梳两条发辫,
戴发
卡。穿带花宽腿裤,棉织袜,方口或圆口鞋。中、青年男子穿中山服、国防
服、
学生服。冬季外罩小大衣,留分头,戴解放帽或三大扇帽、穿球鞋、解放鞋
或高
腰棉鞋。女干部、职工多穿列宁服、剪齐耳短发。

20世纪60年代后,不论男女都喜欢留短发,穿国防服,颜色以黄、灰、
青色
为主。脚穿解放鞋、球鞋为主。从1966年至1976年大约十几年的时间内,青
年男
女以黄绿色军装为时尚,老年人以灰、青色为主。衣服质料以棉布为主,化
纤为
辅,款式单一,色彩单调。70年代末,棉布逐渐被涤纶代替,花色品种增多。
80
年代后,男女老少服装整齐,款式丰富多彩。绝大多数人穿上毛料服装和西
服套
装,冬暖夏凉。一般是男穿国防服、西服、学生服或中山装,女穿对襟上衣、

裆裤或紧身裤。少数穿“港衫”“筒裤”,冬季外罩大衣,部分穿“面包服”

“羽绒服”,穿皮鞋或旅游鞋。女穿高跟鞋、半高跟鞋、高腰皮鞋、棉鞋或
皮靴
等多种式样。

20世纪90年代,舒适方便的休闲服逐渐领导服装新潮流。春夏秋季男士
多数
扎外
腰, 衣料质量受到重视,纯棉制品受青睐。热天穿丝、麻、棉料“T恤”,
天冷
则穿毛、绒内衣、保暖内衣,外罩皮衣或鸭绒服、面包服,既讲究美观、大
方,
更注重舒适。除少数老年人外,青壮年戴帽者已少见。染发成为时尚,老年
白发
者喜欢染黑发,显得年轻、精神,青年不论男女则喜欢留长发,把黑发染成
红色、
黄色等,个别人还特意染成多种色彩或多种花样。

进入21世纪后,不论城乡男女老少,服装打扮都注重整洁美观,着装开
始重
品牌、讲款式,“浑身上下都是名牌”成为一种新时尚,呈现出多样化。

饮食本地群众历来以小麦、玉米、高粱、豆、谷物为主食,一般喜欢吃
煎饼、
窝头、锅贴(糊饼子)。改善生活时才能吃面条、水饺、蒸糕、馒头或面饼。

的用可食菜、槐花、香椿叶等用面调和,油煎成小饼称“馅食”,用黍米、
大米
掺上大枣做成直径约尺半, 厚约3寸的大糕,用刀切块称为“刀切糕”,也
有的
用黍米加枣包粽子,多在五月端午节前后食用。使用餐具多以陶质黑碗和粗
瓷碟
盘为主。

从解放后到1957年, 在农村实行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模式、 贫富悬殊
缩小。
从1955年8月, 国家实行粮食统购统销,城镇居民实行定量供应。人均每月
供应
粮食14.23千克, 其中细粮1.5千克(成品粮),食油0.1千克。1958年,刮共

风, 一平二调,全民食堂化,村民集体在“共产主义食堂”吃饭。1960年到
1962
年,由于天灾人祸,粮食缺乏,以瓜菜代粮,食品采用多加水多掺其它杂物
增加
重量,名曰“增量法”,生活用品缺乏,国家实行凭票供应。人民生活没有
解决
温饱问题。1962年,政策规定允许农民从集体耕地中留一小部分自留地自由
种植
粮菜添补生活, 农民生活有好转。 1978年后,城乡人民生活消费结构开始
发生
变化, 面饼、馒头作为主食,95%以上的城乡居民常年口粮以细粮为主,辅
以其
它食品。

1985年, 城镇居民每月人均口粮提高到15.8公斤, 全是细粮。食油提
高到
每月0.5公斤, 其它生活用品取消票证,敞开供应。多种肉类、禽蛋、鱼、
虾等
海产品、干鲜果品、蔬菜多样化,城乡居民消费量明显增加。招待客人烟、
酒、
糖、茶、干鲜水果样样俱全。餐具也兴讲究,细瓷、餐具、酒具,样样都洁
净排
场。自古以来,农民做饭烧柴草、树叶,自60年代起,部分农民以煤代柴,
有的
改烧蜂窝煤做饭。进入70年代后,部分农民使用液化汽做饭、炒菜。80年代
末,
液化汽在农村基本普及。饮水由原来的从井中取水,变为自来水管道供水。
进入
90年代后,城乡居民饮食已经由70年代的吃粗吃饱、80年代的吃细吃好过渡
到注
重营养保健。讲究营养搭配,少肉多菜,城区老人、儿童普遍喝牛奶补钙。
进入
21世纪后,城区开始用上天然气,城乡主食开始向肉、蛋、奶转化,绿色食
品引
起重视。青年双职工家庭喜欢在饭店、餐馆就餐,老年人开始回味原来的粗
茶淡
饭,喜欢吃煎饼、小米饭等粗粮食品,喜欢野菜、小豆腐等无公害食品。饮
水也
变为由电热饮水机消毒灭菌后的桶装水。不论城乡居民,不少家庭做饭已用
上高
压锅、电热锅、电磁炉、电饭煲、不锈钢组合厨具、多功能微波炉等现代化
厨具。
住房清末到民国期间,士绅富户,多建青砖瓦房“拔台子大门”,大门内两
边各
挂耳房一间,正面是影壁,影壁墙上砖刻或书写“福”字,有的写“寿”字。

二门厅房面南,两边有厢房。穿过厅房是台屋,两厢有陪房。室内安置八仙
桌、
太师椅、条几、书案、茶几、书橱等。长者住正房,晚辈住陪房,下人住耳
房。
一般农民宽裕户多为砖石基础、灰砖镶门窗、土坯墙、麦秸盖顶的土草房。
冲街
的墙壁或房基下,多砌入一块刻有“泰山石敢当”或“泰山镇宅”字样的石
刻或
砖刻,作为镇宅砖石,意思为镇压邪祟侵扰。土墙壁多用白灰抹光,也有的
用灰
土泥抹墙壁。北屋为正房,一般是盖三间,宅院较大者,正房两头各盖一低
于正
房的单间房或草棚。东西偏房和南屋都要低于正房。宅院大门是根据宅院方
位而
定,如大门在东南角,则厕所留在西南角。大门是在西南角,厕所就在东南
角。
牲畜栏圈与厕所在一起,长辈住正房,晚辈住偏房,多数睡火炕。有的炕留
有烟
道,以备冬季烧炕取暖。

贫困户多数只建一栋正房和一简陋的厨房,数辈同居一室。室内无多陈
设,
正面放一抽头桌,吃饭用矮桌、小凳、睡土炕。院门、栏圈部局同富裕户一
样。
1958年后,农村建设逐步实行“新村规划”。群众建房由村(队)统一规划,

院大小一致,规矩排列。60年代开始到70年代末,多为乱石砌房基,砖镶门
窗的
土墙草房屋,少数为砖基瓦檐,房架为木结构。80年代,普遍规划正房为4~
5间,
砖墙、缸瓦顶、房架多以铁梁、水泥檩条,玻璃门窗,水泥抹地面。名称有
“厦
屋”“锁皮厅”“一头沉”(四开间房,一头突出一间)等样式。厨房、栏
圈各
占一边。院门多建成小门楼式。一般是东西两户为一组,东户走东南门,西
户走
西南门。90年代,农村建房开始追求质量、美观和冬暖夏凉的居住效果。砖
瓦水
泥檩条房改为平顶房和二层楼住房。地面辅瓷砖、地板、墙面刮瓷或涂料,
门窗
采用塑钢或不锈钢,装有暖气、电风扇,也有不少经济宽裕户安装了空调、
太阳
能等现代化设施,住室宽敞明亮,冬暖夏凉,舒适好住。

60年代,城镇职工住房比较紧张,大部分住砖基草顶房,虽然有水、电,

用火炉取暖做饭, 条件较差。70年代后期,政府开始建筑统管房,工厂、
企业
建自管房。 据区统计局统计资料, 到1985年,人均占有住房面积8.39平方
米,
1990年人均住房面积达到9.51平方米。1995年以来,随着房地产开发商品房,

原来统管房改变为自有房,城镇居民住房矛盾紧张状况得到缓解。

2000年调查统计, 辛店地区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5.10平方米,配

地下室储藏间,自来水管道、取暖管道、闭路电视,有的还安装了煤气管道、

带网等, 设施齐全,配套合理。到2002年,人均住房面积提高到32.65平方米,
小区建设注重绿化面积,健身场地和人文景观,室内装修开始崇尚回归自然,

观舒适、和谐。

行路 20世纪30年代以前,没有机动交通工具,群众外出全靠步行。家
庭经
济条件比较好者养有驴、马一类牲畜,出远门骑驴骑马。还有条件更好者,
家里
备有马拉轿车。40年代后,自行车由城市传入农村,家庭条件比较好的村民,

少数人开始骑自行车,有的群众叫它“洋车子”,也有的叫“脚踏车”,算
是城
乡比较先进的交通工具。

20世纪60年代后,有的村(队)购买拖拉机用于农田作业,收割运输庄
稼。
拖拉机除用于农田作业外,有时也当交通工具。自行车已经是普遍出行常用
工具。
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期,有的个体户购买汽车参与货运、客运,各村
(居)
之间修通了硬化公路,解决了群众行路难的问题,有不少青年购买摩托车,
经济
条件更好者购买了轿车。20世纪90年代后,出租计程车填补了公交车运输不
能满
足群众出行需要的问题。现代化的交通工具,促进了发家致富的步伐。

20世纪末,公共交通事业大发展,不仅实现了各个乡镇之间通路通车,
开始
向村村通车方向发展。2002年,辛店地区实现了村村通车,人人出行方便,
出门
有车坐。 由个体经营的出租车事业, 从城镇发展到农村,出门坐公交车或
“打的”,
已经不是稀奇事。有的富裕户自己购买了轿车,到工作单位上班或节假日旅
游,
出门由自驾车任意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