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医疗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4&A=6&rec=361&run=13

医疗队伍新中国建立前,辖区内有药房、诊所16处,有曹永健、曹家明、

镜堂、李兰生等有声誉的医生22人,他们均为坐堂行医。1953~1956年,临淄

第三区(今辛店)联合诊所医生46人。1965年,每个大队都配有卫生员1~3
人。
1968年,农村卫生员改称赤脚医生。1981年赤脚医生改称乡村医生。1981年前

村居卫生室多为集体所有。1982年,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农村医疗机构
向着
多种形式发展, 个体私营诊所(卫生室) 发展迅速,2004年,全街道个体
(私人)
卫生从业人员71人, 区中医院所辖行政区域管理的基层卫生所(室)卫生
技术
人员 59人。区中医院2004年医务人员发展到200余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70
人,
副高级职称18人,中级职称56人。
技术与设备新中国建立前,中医诊断技术是依靠望、闻、问、切四诊法,

床根据病因病机及疾病种类,灵活运用中医的辩证方法治疗疾病。西医诊断
一般
应用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等普通检查器械,仅能开展小病、小伤的治疗。

中国成立后,中医、西医的诊断和治疗逐渐运用现代医学仪器,并创出了中
西医
结合的医疗道路,其仪器和设备也越来越高级、先进。区中医院由辛店分院
改组
时只有50mAx线机、显微镜、心电图机等简单医疗设备。1986年5月后,陆续
购进
了一大批高档医疗器械。医院的医疗器械设备水平有了更大提高。
名医介绍
淳于意(前216~前140),临淄人,当过齐太仓长,故称谓仓公。(详
见人
物篇)李华堂(1801~1874)清代安乐店人,与其后世李文贞、李云鹄、李
树基
祖孙四代都是有名气、有影响的中医,四人皆以中医妇科为专长。李华堂、
李文
贞(清代秀才)以坐堂看病为主,自备部分治妇科病的专用中草药。华堂、
文贞
因医病水平高,远近病患者都慕名而来,平时很少外出看病,李文贞曾因战
乱到
过南方几省作过游医。李云鹄(1869~1947),尤擅长中医妇科,1930年自设

药铺,既看病又卖药。李树基(1918~1995),继承祖传医德医术,自学考
取中
医师职称,仍以中医妇科为专长。祖孙四代医病不分贫富,以济世救人为传
统医
德,深得本村及周边地区人们的赞扬。被称之为“中医世家”。
曹永健 东夏村人,字顺之,生于清道光年间(约1837年)。永健自幼
聪明
好学,尤喜钻研中医,青年时,医术便闻名四方,求医者络绎不绝。他在为
患者
精心治病的同时,结合多年实践经验,广采中医名方,写成《合医集成》及
《药
方四诊要决》 两书。 民国初年,在金岭镇东1000米处,曾立有一石碑,碑
的正
面刻有“三世名医”四个镏金大字,为时任益都县知县的黄景龙亲笔手书,
碑的
背面是清举人王之惠撰写的碑文。此碑所记“三世名医”乃指曹永健、曹贻
翰、
曹东亭祖孙三代。因其行医百余年,为方圆几十里乡民百姓治愈无数疑难病
症,
深得远近乡民爱戴,故立此碑。
曹贻翰 曹永健之子,字墨斋,生于清咸丰初年(约1855年)。贻翰自
幼受
家庭熏陶,热爱中医事业,博览医典,求教民间医人,医术日臻成熟,在运
用祖
国传统医术治病方面有超群之处,乡间传说,神巫不及。贻翰曾赴益都县龙
庄镇
马庄为一村妇治病,药到病除。这户人家为大家门户,为表谢意,随将所藏
奇石
一尊相赠,并用双骡驮至曹宅。此石残体至今尚存。
曹东亭 曹永健之孙,字子山,号半仙,生于光绪初年(1878年),毕
生从
医,深得乡民爱戴。由于行医已历三代,积有许多良方秘方,东亭尤擅妇科、

儿科,在治疗疙瘩、瘤、疮方面也有独到之处,堪称曹氏一绝。东亭为人谦
和、
朴实, 把脉诊病细心认真, 深受方圆几十里百姓的称赞,尤其是在益都县
西乡
(现青州文登、郭庄一带)声望甚高,山区时常有人或牵小毛驴或抬轿来夏
庄请
东亭为其治病。据说在民国初年,曾为临淄南马坊于府治过疑难病,主人感
激不
尽,曾赠名扇一把,上有清翰林于疏枚的亲笔题诗。后为毛托村石可论治愈
顽疾,
主人赠玉石茶壶一把,以表感谢。类似事例不胜枚举。
曹传钵 曹永健之四代曾孙,字莲生,生于1924年。自幼受中医世家之
熏陶,
终生从医孜孜不倦,建国后,在南仇公社医院中医科供职,后在大武镇医院
任职。
于1984年退休回故里,仍为乡民治病排灾,深受乡民好评。
曹永健、曹贻翰、曹东亭、曹传钵祖孙四代都享有高寿,寿命均在80岁
以上。
当地称之为中医世家。
曹家明 字德馨,朱家庄人,生于1882年,卒于1967年,享年85岁。家明

幼聪明,勤奋好学,儒医兼学,文医并茂,造诣尤深。20岁后,即从事儒书
教学,
先后20余年, 边教儒书边行医。 至日寇入侵后,遂辞教专医,在本村设立
“仁术
堂”行医卖药。家明心术仁慈,宽以待人,谦虚谨慎,对日夜繁忙的行医毫
无烦
倦之心,诊治精而细心,其高尚医德,得到乡邻的赞誉。1953年,赴王朱行
医,
改为“同仁堂”,1955并入辛店联合诊所。1954年,被县卫生协会派往广八
区防
治麻疹大流行达3个月之久。
家明擅长中医内科,尤精于中医妇科和痘疹。在内科方面,多推崇李东
垣的
《脾胃论》,以固后天之本、扶正祛邪为治疗大法。在妇科方面,崇拜并运
用傅
青主的治疗大法,以气血为本。在痘诊方面,辩证灵活,随机应变,根据病
人的
体质和发病的不同阶段,分别采用透发、清解、攻下、补气、补血等不同的
措施,
辩证施治。著有《评注傅青主男科》《随意集》。
王家成行二,矮槐村人。生于1900年,卒于1967年,终年67岁。
家成自幼俭朴好学,为人诚实。少年时,偶得重病,生命垂危,经多方
求医
诊治,才得幸免。由此,他深感旧社会求医取药之难。
1937年,便将自己种的粮食去集市卖掉,买回《外科正宗》等书,发愤
攻读,
立志学医,济世救人。家成擅长中医外科,在治疗疮疡痈疽等疾病上有独到
之处。
1942年,本村陈继太患“跗骨疽”,曾多次到周村等大医院治疗,均无效果。

经家成用内服“阳和汤”,外用“三棱针”和局部贴敷蟾皮等药剂,两个多
月治
愈。本村刘洪书,脚面浮肿疼痛难忍,多方求医,治疗无效,特邀家成治疗,

用梅花针打刺,再用活蜘蛛吸吮患处,数日治愈。自此,名声远扬,四方求
医者
甚。
家成医德高尚,割疮上药从不收费,药用完了,卖了自家的粮食买药,
为人
治病,在当地群众中享有较高威望。
1954年,家成加入了辛店联合诊所。曾多次被评为市区卫生系统先进工
作者。
1967年春,不幸身患肝癌,但仍带病坚持工作,至临终前两个月,还坚守在
工作
岗位上为群众治疗疾病。
李尧春字景塘,辛店街村人,生于1901年,卒于1951年,享年50岁。擅长

医内科,世代为医。
尧春自幼聪慧,少年从父学医,20岁时即在辛店地区行医,已颇有名声。
1928年,在辛店开设“永生医院”,内设病床10张,专为远程病人之用,来
诊者
络绎不绝,床无虚位。
日寇侵华之后,尧春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益临边区人民政府,任助
理员,
以行医为名, 做社会工作, 历时两年。王砚田叛变后,因关系中断,而后
去申
桥(今凤凰镇)行医。1947年,回辛店继续行医,在当地医界有较大影响。
1948年,临淄解放,为了加强党和政府对卫生工作的领导,建立了群众
性卫
生组织——临淄县卫生工作者协会,尧春被推选为协会主任。
尧春一生学习勤奋,潜心研究《内经》,精于伤寒,勤于实践,热心为
病人
服务,深受群众的拥护和爱戴。1950年,被选为临淄县各界人民代表大会主
席,
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李兆玉字兰生,原籍潍县沟西乡白杨埠村,后定居辛店,生于1907年,
卒于
1967年,享年60岁。
兆玉早年毕业于坊子南埠高等小学,留校任职员两年,后从胶东医院经
理张
先生学医,甚得其法。
兆玉幼年家境贫困,生活坎坷,但他坚韧不拔,勤奋好学,为求济世救
人之
术,孜孜不倦,悉心钻研中西两法,尤以中医内科为著,其造诣颇深。
民国20年(1931年),在合顺村开设“保元药房”。兆玉为人治病,不
分贫
富,一视同仁,处方用药,力求节俭,求诊者拥门接踵。外出应诊无暇日,
经常
至晚方归,被其救治的病人不计其数。
解放后,先后担任县卫生协会委员、卫生协会副主任、三区卫生协会主
任等
职。以后参加了三区(今辛店)卫生所、朱台卫生所等公办医疗单位。
李荣光1925年生,辛店街村人,中共党员,主治中医师,曾任区中医院
门诊
部主任,区第十届人大常委会常务委员。1990年退休后一直坚持在医院中医
妇科
专家门诊工作。
荣光少年从父(其父李尧春,字镜堂)学医,勤奋好学,攻读中医典籍,

学根基厚实,善治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症。在临床诊疗中重视整体
治疗。
处方用药,博采众长,自立成方,疗效显著。在妇科病诊治方面,依据妇女
其生
理特点,重在辩证施治,以“调气血、和脾胃、舒肝气、补肾气”为基本治
疗原
则。对不孕症本着“种子必先调经,经调易受孕”的原则,经前着手调经活
血,
经后补肾益精,健脾益气,舒肝解郁调冲任,以少腹逐瘀汤加减和自拟“补
肾种
子汤”加减治疗不孕症,疗效甚佳。对习惯性流产,胎儿发育不良症,从孕
前着
手补肾健脾养血固冲,用补肾固冲汤,孕后以保胎治疗,用寿胎丸加味亦获
满意
疗效。对产后受凉、身疼,用自拟“产后身疼汤(丸)”疗效显著。荣光在
当地
有较高声誉。被评为市优秀知识分子,区优秀党员,区先进卫生工作者。
郑茂莹1935年生,凤凰镇召口村人,大专学历,主治医师,曾任临淄区
人民
医院朱台分院副院长、院长,临淄区中医院院长,中国中医药学会会员,世
界华
人交流协会会员。
1996年退休后, 继续在临淄区中医院内科专家门诊坐诊。从事内科临床
40年
来,勤奋好学,持之以恒,深究中西医理论,师古不泥古,依古方之义,拟
己方
之药,融中西药理论于一体。在数十年的临床实践中,坚持辩证施治相结合、

代研究与传统认识相结合、辩证用药与药理研究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的学术
观点
和治疗方法,灵活确立标本,活而不乱,根据病情演变,审证求因,以究其
本切
合病机,施方效捷。多年来,他在治疗心脏血管病、胃肠道疾病、肝胆疾病
等内
科疑难杂症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取得
了显
著成效,以清热解毒、益肝和胃、健脾补肾之法治疗乙型肝炎,取得了较好
的效
果。多年来,郑茂莹以治病救人为宗旨,对医术精益求精,热心为人民服务,

病人如亲人,得到了当地医务界同仁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好评。
孙维福1938年12月生,稷下街道孙家营人,大学本科学历,副主任医师,

国中医学会会员,淄博分会理事,淄博市名中医评选委员会委员,淄博市首
届名
中医,曾任恳利县医院西宋分院业务院长、党支部书记,区中医院副院长、
副书
记。退休后继续在中医院内科专家门诊坐诊。
孙维福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对常见病、多发病、危重病、疑难杂症的
中医
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对阑尾炎、颈椎病、腰椎病、眩晕症、神经性
头痛、
心脑血管病、肾病、妇科杂病的治疗都有独到之处。其先进事迹多次在省、
市、
区电台、电视台宣传报道。他很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撰写论文50余篇,
《加
味大黄牡丹皮汤为主治疗阑尾炎80例》等30余篇论文先后在省、市级以上医
学刊
物上发表或在学术会上交流,参加编写出版的医学专著有《黄河医话》《中
医常
见病百家谈》《疑难杂症求医指南》《高粘血症》。
1994年8月, 参加了淄博市委组织部组织的淄博市拔尖人才第二批出国
参观
学习访问团, 对朝鲜等国家地区进行为期二周的参观访问。 连续多次被评
为临
淄区“最佳优秀服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