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辑 出土文物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4&A=6&rec=342&run=13

辛店街道文物丰富。
上古自更新世中期,龙山文化新石器时代,到商周青铜器,汉代铁器、
金、
银器具,从生产工具、战争武器、生活器具各个方面都有文物出土。
1975年, 在王朱村西部,现胜利炼油厂工地施工时,发现驼鸟蛋化石,
1977
年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人类研究所鉴定,为安氏驼鸟蛋化石。1973年,

行村村民在村北挖井取土时,发现化石牛角两枚。1977年经中国科学研究院
鉴定,
属更新世中、晚期犀牛角化石。1980年,于家店村村民在挖树坑栽树时,发
现一
扁平石器,文化站人员把它送到区博物馆,经鉴定该玉铲是龙山文化时期生
产工
具。
1978年秋, 淄博市博物馆同区博物馆一起,对窝托社区南汉齐王墓5个
陪葬
坑,
先后进行了抢救性挖掘。出土文物有陶、铜、铁、银、铝、漆、骨泥器及车
马器
等共计12100多件, 有许多文物是国家级珍贵文物,出土的文物数量之多,
价值
之珍贵,世之罕见。
近现代文物更是无处不在,如民国22年10月,临淄县县长樊伟于辛店烟
叶收
购站关于烟叶贸易秩序而发布的布告,刻于石碑之上,广而告之。山东人民
抗日
救国军十二中队创建遗址,在清河平原打响抗日第一枪的矮槐树村战斗遗址
等,
很多文物散布在各处。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历史变迁,文物几经转手,大量珍贵文物已不在本
区内。
如烟叶站碑刻现存上海,齐汉王墓出土的大量珍品现存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

博市博物馆和区博物馆多处地方。还有的文物甚至流失海外。
古生物化石类
鸵鸟蛋化石 1975年出土于王朱村西胜利炼油厂工地。 长18.2厘米,
径15
厘米,重425克。 1977年,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人类研究所鉴定,为
安氏
鸵鸟蛋化石,属更新世纪期。现存齐国故城遗址博物馆。
犀牛角化石 1973年,仉行村村民在村东北掘土过程中发现化石牛角两
枚。
其一, 残长76厘米, 径均8.05厘米, 重6650克;其二,残长77.5厘米,径

9.75厘米,重9250克。1977年,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人类研究所鉴定,

犀牛角化石,属更新世中晚期。现存齐国故城遗址博物馆。
玉铲 1986年,在于家店村出土。青玉器扁平,呈梯形,双面刃,上部
有一
圆孔,通体磨光, 有自然纹。长17厘米,顶宽8厘米,刃宽9.5厘米,孔径1.8

米,为龙山文化时期工具。
金属铜器类
鎏金薰炉汉代,熏香用具。1979年,在今临淄区辛店街道窝托村汉齐王
墓陪
葬坑中,出土了2件大小相近,形体相同的鎏金薰炉。口径9.3厘米,通高14.4

米,通体鎏金。弧形盖,顶饰一环钮,周围透雕盘龙二条,首尾衔接,龙身
卷曲
盘绕。子母口,曲腹,腹部有微凸起的一周纹带,饰一对铺首衔环。柄形座,

部略凸,底呈圈足状。腹部刻有左重三斤六两、今三斤十一两。造型端巧,
制作
精致,从中可以想见那些王室贵族养尊处优、风流儒雅的安逸生活。
铁盔甲1979年冬,在窝托社区南西汉齐王墓陪葬坑出土。铠甲宽52厘米,

90厘米。在1986年7月至8月间,经淄博市博物馆与齐国故城遗址博物馆同中
国社
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进行连缀复原。
盔由80片铁片组成, 主体如筒状,分4排。最上一排仅7片,下3排每排
21片,
上下透空。 左右有对称的两组上三下二的5片铁片组成的护耳。盔片形制为
上窄
下宽的近似等腰三角形和上圆下方的近似马蹄形的两种, 一般宽度在3.2~
3.7厘
米, 厚1厘米,每片上由8孔或7孔,孔眼均按一定规律排列,甲片连缀用麻
绳,
原盔内有皮革衬里痕迹。
铠甲统体为2142片铁片连缀编组而成,甲体分上下两段,上段为甲身,
前身
20排,后身24排,两肋侧部各为14排,由上而下用上平下圆如叶状形的甲片,

向排列叠压; 甲片横向由两侧向当中排列叠压,均为固定式。下段为垂缘,

身均为8排, 由下而上用长方形甲片纵向排列叠压;为自由伸缩式。肩臂部
分统
称护膊。左肩8排,右肩9排,左右臂均为上段7排和垂缘4排,用长方形甲片
组成。
甲片一般长3.2~3.5厘米,宽2.4~2.6厘米,厚1毫米,表面微凸,片上开8孔,

麻绳排列连缀,宛如鱼鳞。甲身为右开衿,用丝带系结。原体衬里有两层,
内层
为皮革,外层为丝绢,色边为织锦。
现存齐国故城遗址博物馆。
龙凤纹矩形铜镜 汉代,照明用具。1979年,在今临淄区辛店街道窝托
村汉
齐王墓陪葬坑出土了一件矩形大铜镜。此镜长115.1厘米,宽57.7厘米,厚1.2

米, 重56.5公斤。背面饰龙凤交织图案,花纹凸起1毫米,边缘饰连弧纹。
四角
及中间有5个拱形三弦钮,钮长5厘米,宽3.5厘米,高3.2厘米。柿蒂纹座,中

饰龙纹。是国内少见的大型矩型铜镜。据纹饰造型分析,系西汉王室用物。
大鎏金花纹银盘 1979年出土于今临淄区辛店街道窝托村汉齐王墓陪葬
坑内,
共3件。大者一件,高5.6厘米,口径37厘米,背面划刻铭文计47字,似秦篆
体;
小者2件, 口径皆为23.5厘米,背面亦刻有铭文,字数不等。3件银盘,皆
饰龙
凤花纹图案,花纹鎏金,构成银底金花,璀灿夺目。为秦代王宫用物。
秦王宫的用物缘何出现在临淄呢?原来,西汉时期的临淄,市租千金,
人众
殷富,是“非天子亲弟爱子不得王此”、巨于长安的商业大都市。正因为这
个原
因,公元前201年,刘邦将自己的大儿子刘肥封为齐王,建都临淄。这3件银
盘,
极有可能是作为战利品,被刘肥从长安带过来的。
金铜戈 戈是古代的主要兵器,青铜制,横刃,安装长柄及金(即戈柄
下端
圆锥形铜套) 。持之可以横击,可以钩援。铜戈长22.5厘米,胡长9.1厘米,

上近胡处贯穿一筒形金帽,为装长柄处。筒顶饰一只回首鸳鸯。金质饰云纹,

11.9厘米,重225克。于1979年在窝托社区南西汉齐王墓出土。
银豆(盒) 1979年,在今临淄区辛店街道窝托村汉齐王墓的陪葬坑内,

土了2个银盒。 这两个银盒规格相同,都是口径11.5厘米,底径6.2厘米,通

11厘米。盒体呈豆形,弧形盖,子母口,曲腹,高圈足,喇叭形底座。底座
为铜
质,盘、 盖为银质,饰凸起莲瓣状花纹,状如两花相扣。盖上铆3枚铜质兽
钮,
盖内面刻“木南”二字。其年代为西汉时期。
钫 1979年, 窝托西汉墓陪葬坑内出土钫3件。其中一件通高42厘米,
口径
11.7厘米。 素面、 顶盖,上有4个云形环钮,缘下微敛,子口。钫口微侈,

唇、鼓腹、腹饰一对铺首衔环,方圈足。盖缘镌刻:“左三斤六两”。(见
彩页)
鸡鸣戟 1979年,在窝托社区南汉齐王墓陪葬坑出土。
该戟作鸡鸣状,长胡四穿,援上近胡处贯穿一管形冒。援长16厘米,通
长52
厘米。 筒形镦, 中部饰凸带纹一周,銎如杏仁状,长14厘米,秘已朽,戟
镦总
长290厘米。现藏于淄博市博物馆。
鎏金马饰 1978年窝托西汉墓出土,为马头配饰。
铜提梁壶 1989年,王朱村西胜利炼油厂施工期间发掘出土。高35厘米,

径10厘米,足径12.3厘米,为战国时期酒器。
弩机 1979年窝托社区西汉墓出土, 长15.3厘米, 宽3.5厘米, 战争用

器。 铜铙 1979年窝托社区西汉墓出土,乐器。
铜鉴 1989年, 王朱村西部胜利炼油厂工地施工时出土, 为战国时期
生活
用具。 铜鼎 1989年,王朱村西胜利炼油厂施工期间发掘出土。高30厘
米,
口径22厘米,足高12厘米,为战国时期炊具。
铜镜 1979年, 窝托西汉墓出土, 生活用具。
铜壶 1979年,于窝托社区西汉墓出土。口径16.4厘米,通高48.4厘米,

部刻“上米”,外底刻铭文“十斗廿十七斤十二两。”
錞于 于1979年,于窝托西汉墓出土,乐器,素面,束腰筒形,上大下
小,
饰半环形钮。高49.5厘米。
铜矛 1979年, 于窝托社区西汉墓出土。矛叶长19.5厘米,宽2厘米,镦

15.4厘米。柲已朽。矛、柲、镦总长2.4米。
陶器及其他类
陶釜 1979年, 于窝托社区西汉墓出土。口微侈,尖唇曲腹、圜底。
口径
23.4厘米,高7.8厘米。
陶舫 1979年, 于窝托社区西汉墓出土。弧形盖,口径12.5厘米, 通高
50
厘米。 异形砖 1979年,于西下社区南(现热电厂厂址)城堡式古墓出
土。
罍 1979年,于窝托社区南西汉墓陪葬坑出土。通高37.5厘米,口径15.2

米, 重7.3公斤。素面,器壁较薄。小口,短颈,鼓腹,平底。上腹部饰一
对铺
首衔环,外腹镌刻铭文:齐大官畜桀人、下米等。同时出土10件,此乃之一。

考证为西汉王室用物。
陶觚 1979年,于窝托社区南西汉墓陪葬坑出土。通高44厘米,分为釜、

两体。釜高22.4厘米,口径15.6厘米,口微敛、矮颈、斜肩饰一对铺着衔环,

腹,中部饰凸棱一周,圆底。甑高23.8厘米,口径37.5厘米,敞口,圆唇,斜

微曲,下部饰一对铺着衔环,圈足,外底印几何纹,象征为箅子。
彩陶壶 1977年, 在辛店电厂出土,系战国时期陶制盛液体食物的器
具,
高37.5厘米,口径15厘米,底径15厘米,有盖,盖饰四花瓣。彩陶壶造型别
致,
反映了战国时期的艺术水平。现藏齐国故城遗址博物馆。
彩陶鼎 1977年,辛店电厂工地战国墓地出土。通高28.5厘米,腹径27.5

米,腹深12厘米。三雀形足,覆盘形盖,深黄色底,绘红黑色图案。
古玺《清河口章》 1983年于辛店电厂工地北魏崔猷墓出土。铜质方形,

纽阴刻篆书,其中一字残,现存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收藏。
弹丸 1979年,于窝托社区西汉墓出土。铅器,已锈为白色,径1.6厘米。
弹丸(西汉远射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