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广播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4&A=6&rec=327&run=13

1950年5月, 临淄县建立收音站。之后,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

淄的广播事业也由弱到强,一步步发展壮大起来,形成了初具规模的以县站
为中
心,以乡镇站为基础,以专线传输为手段,通过乡镇广播站连接千家万户的
农村
有线广播网。
1957年2月, 临淄县广播站正式向全县播音时, 有扩音机一部, 功率
300w,
用美式吉普改造的1台5千瓦发电机发电,日播音5个半小时,有喇叭141只,
唱机
一部,日本产万用表一块,又购置钟声牌录音机两台,主要利用邮电局的电
话线
路传输。1965年,全区广播小喇叭增至6500只。这一年,在全国范围内,当
地率
先实现了广播专线传输。 1963年8月,大武公社广播放大站建立。1965年10月,
辛店公社广播放大站建立。 辖区内的生产大队,村村通了广播,喇叭入户
率达
95%以上。广播站每天转播上级台、 站节目5个半小时,分早、午、晚三次
播音,
全年根据季节变化分为冬季和夏季播音时间, 夏季从5月1日至10月1日,冬
季从
10月1日至来年5月1日。 除转播上级规定的必要节目外,1970年划归淄博市
后,
又增加了转播市有线广播台的节目。
1979年, 学习张店四宝山经验,辛店公社15个生产大队集资1.2万元,更

水泥线杆及设备,首次实现广播、电话“一线两用”。同年,广播站获得省
级先
进广播站荣誉称号,站长孙奉真被评为市级广播系统先进标兵。
1982年11月9日, 由于受冰凌灾害的侵袭,区境内广播网络损坏水泥杆
30条,
线条近1吨,横担、瓷瓶等其他物资毁坏80%。在上级有关部门的领导和支持
下,
广播站工作人员积极参加区里组织的抢修活动,广播战线的干部职工奋战45
天,
修复了广播线路,于12月25日正式恢复播音。1986年后,乡镇广播站的工作
方针
和宣传任务是:(一)首先转播好上级电台的重要广播节目;(二)做乡镇
党委
的得力宣传工具;(三)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活跃群众文化生活,为“两个
文明”
建设服务。广播站转播的节目设置有:(一)新闻节目,(二)专题节目,
(三)
文艺节目,(四)服务性节目。播出节目的形式多样,有男女对播、录音报
道、
录音讲话、 配乐朗诵等。1988年底,广播站转播上级台、站节目9个小时,
其中
新闻节目1小 时35分。 上庄村民石昌勤承包了3亩地,采用广播中介绍的地
膜覆
盖技术,种上了一亩半黄瓜、西红柿、西瓜等,结果提前半个月上市,一年
收入
2000多元。群众赞扬有线广播说:“炕头上听喇叭,学技术不出门,得信息
不出
家,广播站给咱们办了一件大好事。”同时,广播的收听工具质量进一步提
高,
由舌簧、压电喇叭改用动圈音箱喇叭。大武乡是全市第一个动圈喇叭乡,被
评为
省、 市、区先进单位。1988年9月30日出版的《淄博社会科学》刊物,发表
了刘
静明、李俊友、刘业兴三同志采写的工作研究《认真搞好乡办广播节目》,
介绍
了大武乡自办广播节目的经验。
自公社广播放大站建立, 即有1名广播管理员负责抓通讯报道工作。
1972年,
公社成立了新闻报道通讯组,围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紧密配合党的工
作中
心,组织撰写稿件,做好宣传工作。当时有骨干通讯员20多人,每年在区以
上新
闻单位(报纸、 广播)发表宣传稿近百篇。1979年、1981年分别有1名通讯
员被
《淄博日报》 评为优秀通讯员,1名被市电台评为优秀通讯员。1991年后,
区宣
传部门把通讯报道任务指标分解到各乡镇,并坚持一季一次骨干通讯员例会
和特
约记者例会制度。 辖区的通讯报道工作一直保持先进,有区电台、特约通
讯员2
人,稿件采用率达95%以上。
1996年11月,临淄调频广播电台正式开播,人们开始用收音机收听节目,

镇有线广播站撤销。
辛店广播站历任站长:孙奉真、戴永祥、赵有年
大武广播站历任站长:刘兰坤、孙兰凤、
孟庆富、于清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