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教育经费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4&A=6&rec=313&run=13

清末,书院、儒学和学堂的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于学田租金、官款补充、
地方
捐款和学生缴纳。私塾学校靠学生缴纳。
民国时期,教育经费主要来源于地丁、附捐、学田租金和基金利息。
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根据地的学校经费实行公办民助,教师的生活费和补贴
由抗
日民主政府支付。其他费用由乡、村自筹。
新中国成立后,1949~1951年国拨教育粮,从1952年起拨款。1954年起,

据政务院指示,实行国家拨款和地方筹措两条腿走路的办法。随着国民经济
的发
展,国家逐年增加对教育事业的投入。1958年后,民办教师数量猛增,辛店
辖区
的民办教师自1954年至1986年数量一直多于公办教师。辛店公社农中的教师
基本
上全为民办。1975年全公社教师总数为198人,其中民办教师136人,占教师总

的68.5%, 农中和小学的民办教师的工资,由公社和生产大队负担,国家只
发给
少量补助费(开始每月补助3元)。
自1985年,基础教育实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体制。新时期中国
教育
经费主要来源于“财、税、费、产、社、基”六条渠道,即以财政拨款为主,

之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对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收取学费和对义务教育
阶段
学生收取杂费,发展校办产业和勤工俭学,支持集资办学和捐资助学,建立
教育
基金的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新思路。
国拨教育经费即财政拨款。 20世纪中期按每班每月3元的办公费拨给学
校,
作为公用经费,国家负担公办教师工资。后国家规定区财政预算内教育拨款
的增
长应高于经常性收入的增长。 自1988年起, 财政拨付的教育事业费以平均
每年
18.7%的速度递增。 (后附“辛店1956~2004年国拨教育经费情况统计表”)

店公社1971年国拨为3.29万元,2004年增长至692万元。2004年是1971年的210倍。
征收教育费附加从1986年起,先后开征农村教育费附加和城市教育费附
加。
城市教育费附加按“三税”的2%~3%,由税务部门征收;农村教育费附加乡
镇按
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征收,1990年以前基本是由乡镇政府定指标,由教育部
门自
己到单位收取,其征收数额得不到落实。为保证农村教育费附加的足额征收,

政府每年下发关于征管工作文件,向乡镇下达当年征收任务,实行乡征乡管,

年进行一次检查并设立教育费附加执法员,保证了教育费附加的按时足额征
收,
专款专用,成为教育经费的重要来源之一。辛店镇(街道)自1991年正式由
镇财
政拨入中心校, 当年拨入17.23万元,1998年为最高年份,拨给镇教委的数额

67.19万元, 至2002年已不再收取教育费附加,1990~2001年共拨给镇教委教

费附加492.87万元。
为保证渠道畅通,区政府成立了区教育发展基金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
室,
对征收的教育费全部按时上缴区财政,单设帐户,由区教育发展基金办公室
统一
管理使用,全部用于发展教育事业。
学杂费从1953年开始, 向学生收取一定数额的学杂费,各校留10%自用,

余上交区(县)教育局统一管理使用。“文化大革命”期间停止收取。文化
大革
命后各校收取学杂费全部留校自用。1981年,山东省统一规定每学期每生按
城市、
县城、 乡村之不同,高中分别缴3元、2.5元、2元,初中分别缴2.5元、2元、
1.5
元, 小学分别缴2元、1.5元、1元。1986年起《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规定,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不收取学费,只收少量杂费。
勤工俭学与校办产业新中国成立以来,就注重学校开展勤工俭学活动。
如:
学生收拣废品,夏季拾麦子,秋季拔草,校外打工,种植养殖等,以增加学
校收
入,减轻学生经济负担。在70年代,农村学生的勤工俭学收入解决了学生的
学杂
费和书费,学生上学不花钱。勤工俭学收入成为学校经费的主要来源之一。
“文
化大革命”结束后,各校办起了“小工厂”“小农场”,校校有生产园地和
劳技
教育基地。 区政府制定了发展校办产业和勤工俭学的优惠政策, 鼓励其发
展,
1992年发展到高潮。辛店中心校利用政府对教育的优惠政策,与企业联办了
临淄
塑化厂、临淄特种润滑油门市部、辛店化工贸易公司、宏盛机械密封件厂、
辛西
塑料厂、临淄塑编厂、宏盛实业公司等。辛店中心小学在校内办了针织厂、
肉联
厂及校外沿街商品房出租,安乐店小学办了辛东润滑油供应站,王朱小学、
仉行
小学都办了商品门市部。增加了经济收入,改善了办学条件,对教育事业的
发展
起了积极作用。
社会集资、捐款在义务教育实施之前,农村村镇每年从公益金中提取部
分资
金,主要用于民办教师工资和校舍修建。1980~1985年靠社会集资改变了学
校的
“黑屋子” “土台子” , 更换为符合标准的课桌凳,实现了校校无危房。
1980年
实施义务教育以来,辛店街道(镇)社会集资、捐款累计达586.39万元。乡
镇政
府组织的大型捐款活动,辛店(含大武)共组织6次,其中有3次在大武中学
和辛
店中心小学分别立了集资、捐款“功在千秋”“万古流芳”纪念碑,记载了
集资、
捐款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