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4&A=6&rec=1&run=13

辛店街道,位于淄博市临淄腹地。东邻齐陵街道及青州市,北接稷下、
雪宫、
闻韶街道, 西依金岭镇,南连南王镇。境域东西长12千米,南北宽4.6千米,

面积48.7平方千米。 辖11个行政村, 20个社区(其中4个社区为企业社区) 。
2004年底有人口50534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6710人。
辛店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数千年来,辛店的先民们繁衍生息在这片古
老的
土地上,创建了辉煌灿烂的人类文明。公元前1046年周朝建立,次年姜尚受
封于
齐, 建立齐国, 都设临淄,辛店为齐国之中心地带。《战国策·齐策》记
载:
“临淄之中七万户……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
挥汗
成雨,家敦而富,志高气扬。”足见当时境内之繁华。
辛店地处温带, 地理坐标为北纬36°45′~36°49′,东经118°12′~
118
°20′。境内地貌南高北低,西南部为丘陵低山,东部和北部为山前平原,
最高
处海拔297.4米, 最低处海拔51米。土壤从南到北,由高到低,依次分布着
淋溶
褐土、褐土、潮褐土,土层深厚,自然肥力高。
辛店自然资源丰富。 农、 林、 牧可利用土地为61867.9亩,占总面积的
83.4%。
境内气候四季分明, 光照充足,年均日照时数2441.4小时,年日照百分率57
%。
年平均地温16.1℃, 年平均降水632.2毫米。地下水资源较为充裕,境内大武

全市重要水资源地之一。矿产资源主要有石灰石、铁、煤。石灰石分布在王
朱村
以西大虎山、二虎山和窝托、上庄、东夏、西夏一带山丘上。铁矿分布在淄
河两
岸地下400~600米处。煤分布在于家店、毛托村一带。铁、煤储量虽少,但
具有
一定开采价值。
进入21世纪,辛店街道以“党建统全局,工业立街道,开发齐文化,建
设文
明城”为战略,以建设文明、开放、富裕、发达的省级经济强街道为总体目
标,
进一步解放思想,真抓实干,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
令人
瞩目的成就。 2004年, 完成生产总值21亿元, 同比增长38.9%,完成财政
收入
4436万元, 同比增长43.1%,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5533元,同比增长14.96%。

济综合实力位于临淄区前列。
辛店地灵人杰,英雄辈出。近现代以来,辛店人民敢于反抗压迫、抵御
侵略、
追求真理、前仆后继。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
会主
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无数革命前辈、仁人志士,不怕牺牲,勇于斗争,乐于
奉献,
用自己的生命、鲜血和汗水谱写了辛店历史的壮丽篇章。1927年春,石家毛
托石
潇江在省二师(现曲阜师范大学)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辛店最早的中共党
员。
1938年1月, 石潇江在中华民族最危急时刻,响应党的号召,在自己的家乡
组建
了辛店地区第一支抗日武装——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十二中队。1938年1月
5日,
临淄青年学生抗日志愿军训团在境内矮槐村附近伏击了东犯的日军先遣分队,

响了清河平原抗日第一枪。 1940年4月,中国共产党在辛店地区建立了最早
的党
组织——临淄县三分区委。自此,辛店的抗日斗争出现了新局面。在八年抗
日战
争和三年解放战争中,辛店人舍小家,顾大家,积极参军参战,支前拥军,
先后
有49名烈士为了捍卫民族尊严,为了新中国的诞生,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
们是
民族的英雄,人民的功臣,辛店的骄子。新中国建立以来,辛店人民在各级
党组
织领导下,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他们在不同岗位上,发挥着自己
的聪
明才智,尽职尽责,争先创优,创造了辉煌业绩,获得了党和政府的表彰、
奖励。
建国以来, 据不完全统计,获得区委、区政府以上集体荣誉669次,其中国
家级
10次、省级56次、市级268次。获区委、区政府以上个人荣誉838人次,其中国

级9人次、省级63人次、市级275人次。
辛店农业历史悠久,为产粮重地。然而在旧社会,农业生产发展缓慢,
广大
农民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新中国建立后,党和政府领导农民进行了土地改
革和
农业合作化运动,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了较快发展。建
国初
期,粮食亩产仅有64公斤,1966年粮食亩产达241.8公斤,为建国初期的3.78
倍。
数十年来,辛店人民为改善生产条件,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开展了大规模的
农田
基本建设,整平地面,开挖水井,配套机井,修建水渠,对境内山、水、林、
田、
路进行综合治理,取得显著成效。农业机械和先进的农业技术在境内全面推
广使
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逐步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
了农
民的生产积极性, 农业生产上了一个新台阶, 农民生活有了显著的改善。
2004年
辛店粮食亩产881公斤,总产7106吨,瓜菜总产7999吨,水果总产512吨,家禽

殖达10万余只,年产蛋915吨,生产各种肉类1237.2吨。
辛店交通便捷, 是古今重要的交通枢纽。公元311年,横贯全省的东西
大道
途经境内于家店、 矮槐村、辛店街村、山王村4个村庄。1903年,建成开通
的胶
济铁路穿越街道东西,境内长12公里。1975年12月竣工通车的辛泰铁路(现
为临
泰铁路) ,以辛店为始发站沟通了全省南北运输。现境内有专线铁路9条,
全长
81.4公里。1965年12月,省内第一条柏油公路在辛店建成。1993年途经辛店的

青高速公路竣工通车。另有公路干线博临路、河辛路直通辛店。境内村村通
公交
车,形成了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络。
街道城区和村(居)建设规划有序,日新月异。根据市、区城市总体规
划,
街道实施东移、西工、南开的发展规划,即生活区向东发展,改善居民居住
环境,
工业项目向西部齐鲁化学工业园区集中,搞好旧城的开发建设,完善基础设
施配
套,开发南部城区建设潜力。村(居)建设纳入街道总体规划,以旧村改造
为基
础,建设项目齐全、市政设施配套、功能协调、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居住小区。

2004年, 人均住房面积达32.65平方米。一个道路整洁宽阔、四通八达、楼房

立、绿树成荫,集工业、商贸、饮食服务为一体的新兴街道已初具规模。
辛店工业发达。手工业发端较早,从境内窝托汉齐王墓出土的文物说明,

店的手工业在汉初已处于较高的发展水平。新中国建立后,百业俱兴,辛店
工业
进入发展时期。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街道充分发挥靠近齐鲁石
化这
一优势,依托齐鲁石化,拓宽服务领域,发展配套产业,拉长产业链条,膨
胀产
业规模, 努力提高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新建了王朱碳素厂等一大批工业项
目。
1987年辛店工业产值达1002万元,从业人员4897人。1989年辛店被评为市级发

乡镇企业先进单位。1990年工业产值突破亿元大关。20世纪90年代后期,辛
店进
行了以实行股份制为主要内容的企业体制改革,极大地激活了企业活力,工
业进
入快速增长时期。工业内部结构日趋合理,门类不断增加,逐步形成了以化
工为
龙头,塑料、生物工程、纳米材料三大高新技术为重点的工业格局。进入21
世纪,
街道坚持科学发展观,抢抓机遇,乘势快上,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工业实现
跨跃
式发展。 2004年,街道有工业企业495家,从业人员1.45万人。工业已成为辛

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辛店商业繁荣。古代齐国姜太公的“通商工之业,便渔盐之利”的政策,
使
当时临淄“市租千金,人众殷实,钜于长安”。至抗日战争前,辛店铁业、
木业、
煤业、烟草业、酒业、土产杂品业、药业、餐饮业等已具有一定规模,可谓
商家
云集,交易兴旺。日本侵华后,民不聊生,商户生意萧条,陷于困境,多被
迫停
业。建国后,党和政府实行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政策,辛店商业再次兴起。
1952
年, 大小商户已达200余家,从业人员300余人。1956年6月,国家完成对资本

义工商业改造,辛店商业呈现以国营、集体商业为主体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体系。
1978年后,经济政策调整,实行多种经营成份、多种流通渠道、多种经济形
式的
商业体制,辛店商业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至1985年,各商业网点1300
个,
经营商品达1000余种。1993年国家进一步加大商品市场调节力度,商品市场
得到
快速发展。2002年,辛店国营、集体商业全部改制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
民营
商业企业。 自此, 辛店商业更具活力,日益繁荣。2004年底,辛店注册商
户达
2222家,从业人员3954人,注册资金总计13564.9万元,年营业收入7.48亿元。
新中国建立后,教育、文化、科技、体育、卫生、邮电等事业发生了巨大而
深刻
的变化。1949年,辛店仅有小学4处,在校生181人。建国后,教育得到空前
发展。
1993年,辛店在全区率先实现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1994年,辛店各学
校实
现了校舍、内部设施、师资三配套目标。1990~2000年,辛店以建设教育强
乡镇
为目标,不断加大资金投入,不断改善管理措施,教育整体水平明显提高。
1995
年,辛店成人教育中心校被评为山东省农村成人教育规范化学校。2000年辛
店跨
入全市教育强乡镇行列。进入21世纪,街道以实现教育初步现代化学校为目
标,
以建设计算机网络为重点,以改变校容校貌为中心,全面实现了“校校通”
工程。
2002年辛店成教中心成为全市第一家农村成人教育初步现代化学校。2003年
辛店
成为第一批淄博市教育初步现代化乡镇。2004年,辛店拥有小学5处,中学1
处,
在校中、 小学生2813人,在职教师214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14人,中
级技
术职称教师187人。辛店文化源远流长。古代即有“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
筑、
弹琴”之说,音乐、舞蹈、曲艺、书画、杂耍、灯展、焰火等民间艺术代代
相传,
并涌现了一批造诣颇深的文化艺术人才。辛店文化是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中改革开放、重商务实、以人为本、富裕人民的思想内涵已与辛店现代
文化
融为一体。 辛店 1951年建立起临淄第一家文化站。1952年在境内宽宏街建
成全
县第一个专业书场。1975年建立电影队。80年代,大部分村居建起文化活动
中心,
居民的文化活动丰富多彩。2004年,辛店齐文化协会建立,研究与开发齐文
化开
始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新中国建立后,科技工作受到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
视。
60年代,政府设有专职农业技术员,负责科技工作,各村建有农业技术队,
农业
先进科学技术得到广泛推广应用。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辛店科
技队
伍得到快速发展,科技人员的地位和待遇有了明显提高。先进的科学技术和
管理
措施在各行各业得到普遍应用, 为辖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004年底, 辛店有各种专业科技人员2500人, 其中具有高、中级职称科技
人员
300余人。 临淄是世界足球的起源地,辛店是体育之乡。体育教育被列为学
校重
要课程,群众性体育活动得到广泛普及。村村建有活动场地,部分村(居)
建有
高档次的灯光球场、游泳池和旱冰场。1993年辛店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
位。
1999年荣获山东省城市体育先进单位。在旧中国,辛店医疗条件非常差,虽
有少
量中医坐诊、行医,但无法控制疾病传染病流行和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建
国后,
卫生事业得到快速发展。1953年,辛店建立第一个诊所。1958年建立了辛店
地段
医院。1969年开始,境内推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村村建有卫生室,设有卫
生员。
1980年12月,临淄区医院辛店分院提升并改称为区中医院,为辛店主要的医
疗单
位, 全面承担辖区的防疫、保健、医疗等任务。2004年,中医院有医护人员
200
余人,具有高中级职称74人,床位110张。街道计划生育成绩显著,“属地管
理,
单位负责, 居民自治、社区服务”的计划生育经验在全市推广。2004年,有
2.1
万村民享受新合作医疗制度待遇, 有城市低保213户,农村低保53户。辛店
近代
意义的邮政通讯始自清末民初,始称邮政分铺。1919年,辛店设县中华邮局
辛店
分柜,1931年改称辛店邮局。建国后,邮电事业得到快速发展。1958~1965年,
辛店开展公社、大队集资办邮电活动,部分村居安装了固定电话。1985年在
辛店
建成了第一座程控电话楼, 并引进了先进设备。 1993年装机容量达5500门。
2000
年,辛店电话入户率达82%,闭路电视普及率达94%。2004年境内有投递段11
个。
市区投递点1238个,农村投递点788个,固定信箱38个。程控电话普及到户。
以史为鉴可知兴衰。回顾辛店发展史,有顺境,也有坎坷,有生机勃勃
的发
展时期,也有徘徊不前的艰难。辛店的发展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
旧中
国,生产力的发展受到严重阻挠和破坏,也就没有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从新
中国
建立初期至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辛店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健康快速。1958年
开始
的“大跃进”,片面追求高速度、高指标,严重背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辛店
也和全国一样遭受重大损失。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是
中华
民族史上的一场浩劫,辛店深受其害,严重影响了辛店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中共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重新确立了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辛店的发展步
入了
快车道。今天的辛店可谓人杰地灵逢盛世,政通人和百业兴,是历史上最好
的发
展时期,但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的进程中,辛店也面临着环境
污染、
收入差距扩大、就业不足等诸多忧患。辛店人民定会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
忧患
意识,积极应对各种矛盾和挑战,扎实工作,勇于开拓,敢于创新,知难而
进。
回顾历史,岁月峥嵘,展望未来,豪情满怀。小康路上再跨越,辛店崛起定
有时。
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一个社会和谐、经济繁荣、人民
幸福、
环境优美的辛店必将早日展现在我们面前,辛店人民的事业必将一年比一年
更加
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