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4&A=5&rec=330&run=13

【概况】2006年,全区经济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全年财政收入完成12亿元,占
预算的11123%,增长2903%。其中,城市维护建设税7067万元,增长1814%;
教育费附加收入3698万元, 增长1484%;排污费收入377万元,增长1088%;
城市水资源费收入1520万元, 增长1568%;灶内财政收入1074亿元,增长30
67%。 灶内财政收入中工商税收897亿元, 增长295%;契税及耕地占用税
2871万元,降低2445%;行政性收费和其他各项收入218亿元,增长4487%。
财政支出完成1402亿元,占预算的11757%,增长23%(扣除上级专款,下同)。
其中, 城市维护费6743万元,增长1435%;教育费附加支出3387万元,增长12
08%;排污费支出459万元,增长219%;城市水资源费支出1061万元,降低21
06%(结转下年支出较大) ;矿产资源补偿费支出35万元;灶内财政支出1218
亿元,增长2629%。按现行财政体制计算,2006年全区共分得财力134亿元,
加上年结转3886万元,上级专款5843万元,全区总财力1437亿元;实际支出14
02亿元,结转下年支出3549万元,收支相抵,净结余17万元,实现了当年财政
收支平衡,并略有结余,连续26年实现财政收支平衡,14个乡镇(街道)也全部
实现了当年平衡。

【财源建设】是年,区财政局认真执行稳健的财政政策,灵活运用财政杠杆,科
技三项、企业挖潜改造共支出1560万元,提高了企业生产和科技创新能力。兑现
奖励资金2300万元,重奖有突出贡献的单位,促进了各行各业快速发展。代表淄
博市参加省级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示范县招标并顺利中标, 获得300万元无偿资金
扶持。重点支持了齐都药业、欧木纸业等企业的一批高科技环保项目,增强了企
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强化征管机制建设,税源动态监控机制不断完善,各项收入
实现了应交尽缴,确保了财政收入及时足额入库。

【财政保障】按照“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原则,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规模,
优先保证工资正常发放,并及时兑现统一补贴4328万元,提高了职工收入水平,
规范了收入分配秩序。强化社保资金的筹集和管理,困难群众得到及时救助。加
大社保基金的征缴力度,全年各项基金总收入413亿元,支出272亿元,增强
了社保基金自我平衡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
安排再就业资金400万元, 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等支
出240万元, 落实了各项再就业优惠政策,促进了就业和再就业。发放失业保险
790万元,救助下岗职工3500人。拨付培训资金389万元,培训下岗职工778人。
认真落实上级政策,将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190元提高到220元,发放低
保资金400万元,救助低保对象267万人,解决了困难群众的生活问题。发放计
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资金5958万元,促进了基本国策的落实。拨付资金15亿
元,保证了齐都路、102省道、齐鲁化工区道路等全区重点工程建设的资金需要,
并对历年重点工程欠款进行了归还;实行了公开招投标和项目专管员制度,确保
了工程质量;强化工程预结算审查,审减额309万元,审减率1226%,提高了财
政资金使用效益。安排专项资金,大力宣传齐文化,深入推进科普村村通工程,
促进了文化兴区、科技强区战略的实施。确保了公检法司等政权建设支出的需要,
维护了稳定发展大局。

【扶持新农村建设】根据全区新农村建设“十策”的部署,2006年对新农村建设
的投入达到4800万元,截至年底已落实资金6459万元,完成计划的135%。加大对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 按照每个村务中心补助5万元的标准,对已验收
合格的30个村务中心补助150万元。支付资金562万元,保证了“村村通自来水”
工程的顺利实施,全区农村通自来水率达到了100%。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扶持力度。
农业综合开发投入资金608万元,完成了1000万平方米农业综合开发和土地整治,
并对往年项目进行了维护。 财政投入410万元,推广良种、良法种植,提高了农
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扶持林业生产支出189万元,完成了山区绿化、生态林建设
等项目,改善了生态环境。实行了直补资金发放“一折通”,为每个农户设立了
“惠农补贴资金专户”,全年发放对农补贴资金126215万元。其中,粮食直补
资金6266万元,农资涨价综合补贴资金63555万元,补贴小麦种植农户106
万户, 增加了农民收入。大力扶持“一池三改”(建1个沼气池,改厕所、改厨
房、 改圈),落实资金515万元,改善了农民生活条件。投入资金72万元,扶持
搞好“新世纪青年农民”和“阳光工程”培训,培训农民7800人,提高了农民就
业技能和创业能力。 加大对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力度。财政支出700万元,
上划乡镇卫生院经费为区级管理并实行国库集中支付, 并投入资金149万元,专
项用于乡镇卫生院改造和村级卫生室建设,改善了农村公共卫生条件。各级投入
资金1440万元,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标准由5元提高到15元,最高补偿额由1
万元提高到15万元,提高了农民参合积极性,全区参合农民达3453万人,累
计支付基金1620万元,有效地解决了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拨付农村
低保金50万元, 4053名特困群众得到救助。安排资金180万元,专项用于救灾防
灾,健全了突发事件应急机制。认真落实“两免一补”(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对
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免杂费,补助贫困生生活费)政策,兑现
资金9176万元,救助贫困学生1242名。对高速路两侧秸秆禁烧,补贴资金80万
元,保护了农村生态环境。

【财政改革】深化部门综合预算改革。召开了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动员大会,对全
区预算单位会计人员、乡镇财政所人员进行了专题培训,并在编制2007年部门预
算时实现了新旧科目的顺利衔接,为“实转”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以信息化技术
为支撑的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不断深入,组织召开了全区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动员大
会,制定下发了改革方案,同步启动了区级福利补贴、银行账户清理,为实现规
范的预算管理、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奠定了基础。全区所有行政事业单位、预
算内外资金全部实现了国库集中支付。不断提高直付的比重,零余额账户管理、
财政资金封闭化运行效果明显。 全年网上支付8438笔,支付资金802亿元。其
中,直接支付资金6亿元,占支付总额的75%,有效地避免了财政资金被挤占挪用
和损失浪费现象的发生。政府采购成效显著。全年完成政府采购金额147亿元,
列全市第一位, 节约资金1768万元,节支率1076%。进一步提高大宗采购、工
程类采购的比重,工程类采购完成128亿元,占政府采购支出的8718%。不断
扩大采购范围,将新农村建设纳入采购领域,取得了良好的公共效益。对粮食改
制企业23辆公务用车实行了公开拍卖,实现收益48万元。

【财政监管】加强征管机制建设,各项非税收入实现了应收尽收。严格执行“票
款分离”“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建立了源头控制、支用审批、监督检查相结
合的征管模式,提高了征管的质量和效率。区级非税收入完成49亿元,比上年
增长2709%, 有效提高了政府宏观调控能力。认真贯彻《财政违法违纪行为处
罚处分条例》,财政监管的力度进一步加大。与区物价局采取调账、进点相结合
的方式,对全区65个行政事业单位的收费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年审检查,共涉查资
金172亿元,查处违纪违规资金105万元。联合区纪检监察、审计部门开展了全
区行政事业单位非税收入检查,涉查资金12亿元,清查上缴财政资金159万元,
并对违纪行为处以罚款15万元。大力推进会计诚信建设,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
建设, 培训会计人员6430名;扎实推进财务会计信用等级考评,2户企业通过验
收。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情况进行了调查,制定实施了《临淄区规范基本建设和
资产购置管理办法》,有效遏止了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不严、资产流失等现象。开
展了规模以上企业产值认定和会计信息质量检查,节约财政资金92万元,查补漏
税51万元。

【干部队伍建设】坚持集体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原则,在重大事项的决策上,定
期召开班子内部民主生活会,提高了决策科学化程度。组织召开了党风廉政建设
工作会议,层层签订责任书,在明确岗位廉政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世界观、人
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在思想上筑牢防线。实行政务公开、首问负责制,制定了多
项便民措施。开展爱心献功臣、救助下岗职工等活动,干部职工积极捐款捐物,
争相奉献爱心。设立助学基金,资助了皇城镇中心小学两名贫困学生。与朱台镇
朱北村结成帮扶对子。局机关保持了淄博市齐鲁化学工业区国家税务局新办公大
楼(刘宝臣摄)省级文明机关的荣誉称号,并受到上级表彰40多项,40多人次被
各级嘉奖,做到了单项工作争第一、整体工作创一流。 (王红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