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耕作制度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4&A=3&rec=82&run=13

耕制演变 《齐民要术》记载了临淄谷类作物、纤维作物、油料作物的栽培
方法; 第三卷记载了蔬菜栽培方法,由此可以佐证,在北魏时期,临淄 已经具
有了门类较为齐全的农业种植业。耕作制度也发展为一年一作、三年四作、二年
三作的多种作物轮作制。到1840年基本沿袭旧制。当时的粮食作物以小麦、高粱、
谷子、大豆为主,搭配黍子和绿豆种植;经济作物有芝麻、花生、棉花、麻类、
瓜类和蔬菜。花生多分布于淄河两岸。到1911年前后,粮食作物又引进了玉米、
地瓜。沿渑水一带开始种水稻。经济作物又引进了菸草。耕作制度二年三作面积
占总面积的70%,一年一作面积占25%,一年二作面积甚小,并多集中于县城周围。
30年代后,菸草栽培面积逐年增加,井灌面积有所扩大,生产条件有所改善。
1936年, 作物总播种面积870277亩, 其中粮食作物有758577亩 (占总播面积的
87.2%),经济作物总种植面积11.17万亩(占作物总播面积的12.8%)。耕制一年二
作者9.57万亩, 占总面积的11%;二年三作者66.14万亩,占总面积的76%;一年
一作者11.31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13%。
1937年,日寇入侵后,战祸连绵,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粮食平均亩产不
过百斤,经济作物面积大减。
建国后,农业生产得到迅速恢复,耕制以二年三作为主,适当扩大一年一作
面积。1949年二年三作面积75.3万亩,占总播面积的75%;一年二作面积14.05万
亩, 占总播面积的14%;一年一作面积11.04万亩,占总播面积的11%。农作物总
播面积复种指数达156.6%,粮田复种指数达160.8%。粮食作物播种836457亩,占
作物总面积的96.2%;经济作物栽培33239亩,占作物总面积的3.8%。此后几年中,
经不断进行农田水利建设,增施肥料,推广作物良种和改良种植技术,扩大经济
作物种植面积,促进农业得以较快地发展。1957年粮食作物总播872259亩,占作
物总播面积的86.4%;经济作物栽培137639亩,占总播面积的13.6%。耕制一年二
作和一年一作面积扩大。计一年二作面积29.02万亩,占总播面积的25%;二年三
作面积63.85万亩, 占总播面积的55%;一年一作面积23.22万亩,占总播面积的
20%。 农作物总播面积复种指数为164.5%,粮田复种指数为161.5%。粮食作物平
均亩产236.1斤。
1960年,调整种植业内部结构,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到786799亩,占总播
面积的87%,经济作物栽培面积118963亩,占总播面积的13%。到1965年,粮食总
播面积达813642亩(占总播面积的87.5%),经济作物总栽培面积116210亩(占作物
总面积的12.5%)。耕作制度也有了明显地变化:一年二作面积扩大为34.48万亩,
占总播面积的29%;二年三作的面积67.77万亩,占57%;一年一作面积16.65万亩,
占14%, 作物总播面积复种指数为166.3%,粮田复种指数为165.1%,粮田平均亩
产328.1斤。
进入70年代后,机耕、机播面积扩大,施肥量不断增加,农业技术日渐提高,
水浇条件逐步改善, 耕作制度又有了相应地变化。1970年一年二作面积32.84万
亩, 占总播面积的13%;二年三作面积50.86万亩,占总播面积的48%;一年一作
面积22.25万亩,占总播面积的21%。作物总播面积复种指数为163.2%,粮田复种
指数165.5%。粮田平均亩产396.1斤。1975年,作物总播种面积1058730亩,其中
粮食作物947086亩(占总播面积的89.5%),经济作物总播111644亩(占总播面积的
10.6%) 。耕制一年二作面积增为58.8万亩,占作物总播面积的55%;二年三作面
积减为29.93万亩,占总播面积的28%;一年一作18.17万亩,占总播面积的17%。
作物总播面积复种指数为169.1%, 粮田复种指数为182.9%。粮田平均亩产776.7
斤。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进行农业内部结构调整。1980年秋开始进行农
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试点工作。全境划为三个大区:中部平原为粮菜高产区;
北部洼地为粮油经济作物区;南部山丘为粮菸经济作物区。根据种植业区划方案,
进行种植业内部结构调整,耕作制度再次更新。1980年作物总播面积997036亩,
其中粮食作物总播面积940365亩(占总播面积的94.3%),经济作物总播面积56671
亩(占作物总播面积的5.7%)。耕制一年二作者65.23万亩,占总播面积的65%;二
年三作者24.08万亩, 占总播面积的24%;一年一作者11.04万亩,占总播面积的
11%。 粮田平均亩产886斤。 1983年,作物总种植面积958850亩,粮食作物面积
884657亩, 平均亩产1107斤。经济作物种植76354亩。1985年,进一步调整作物
布局,大力发展多种经营,扩种经济作物。农作物总播面积908991亩,其中粮食
作物总播面积809822亩(占作物总播面积的87.5%)。经济作物种植总面积为99169
亩(占作物总播面积的10.9%),其中蔬菜栽培面积达48347亩,占经济作物总播面
积的48.8%; 西瓜栽培29055亩,占29.3%;菸草21767亩,占21.9%。耕制一年二
作者64.8万亩,占作物总播面积的70%;二年三作者21.3万亩,占23%;一年一作
者6.48万亩,占7%。作物总播面积复种指数为160.9%,粮田复种指数为193.1%。
粮田平均亩产1167斤,总产48802.31万斤。经济作物中,瓜、菜两项收入达5756
万元,占多种经营收入的25.7%。
轮作 作物轮作,历史悠久。禾谷类与豆类轮作较为普遍的是二年三作。即:
小麦→大豆→谷子(高粱)或小麦→菸草→谷子(高粱)。
30年代后,三年三麦一烟一豆的轮作方式〔小麦→菸草→小麦→大豆→谷子
(高粱)→小麦〕,遍及全县。
齐国故城遗址周围,地肥水足,多采用一年二作方式,即小麦→大豆。播早
熟大豆,收获后再种小麦。
50年代后,禾谷类作物与豆类作物轮作的面积有所扩大。1952年大豆播种面
积近21万亩, 占粮食作物总播面积的24%;1956年,小麦、菸草、大豆轮作面积
147280亩。
60年代中期后,一年二作面积继续扩大,二年三作面积逐年减少。1965年,
禾谷类作物与大豆轮作的面积减为91365亩,占粮食作物总播面积的11.2%。粮食
作物与菸草轮作面积下降到92278亩。 1975年禾谷类作物与大豆轮作面积下降到
26120亩,粮食作物与菸草轮作面积回升为119684亩。
1980年, 禾谷类作物与大豆轮作面积回升到3万亩;粮食作物与菸草轮作面
积18007亩;粮食作物与瓜菜类轮作面积3847亩。
1985年,禾谷类作物与大豆轮作面积2万亩;粮食作物与菸草轮作面积2万亩;
粮食作物与瓜菜轮作面积3万亩。
间作 建国前,有极少数混播地块。如谷子地里带高粱,以谷子为主;棉花
地里带芝麻,以棉花为主。山区间有谷子地里带豇豆者。
建国后,有大豆玉米混作,以大豆为主,可视为间作的雏型。
有计划地进行作物间作, 始于1953年。玉米间大豆,间作方式多为2∶2或1
∶2。 1956年间作种类增加,又有地瓜、玉米间作;马铃薯、玉米间作;谷子、
高粱间作; 棉花、芝麻间作。主要作物间作面积:玉米间作大豆9万亩,占玉米
种植面积的74.6%; 地瓜间作玉米4.5万亩,占地瓜种植面积的79.6%;马铃薯间
作玉米110亩,占马铃薯种植面积的84%。
60年代初,间作注意了因地制宜。玉米间作大豆,在城关、路山、皇城等地
力较好的公社,多采取2∶2的间作方式;地力较差的公社,则采取2∶4的方式。
地瓜间作玉米, 就形式讲是1∶1,但株数有所不同。肥地玉米亩留苗500株,次
地亩留苗400株。1964年,玉米与其他作物间作,已成为区内主要栽培制度之一。
种类有地瓜玉米间作;玉米大豆间作;玉米与瓜类间作。间作方式,肥地多1∶1
或2∶1,次地2∶2或1∶2。1965年又试验推广小麦、豌豆间作;小麦、苕子间作;
小麦、波菜间作;西瓜与甘兰间作。
70年代, 农作物间作进一步发展。1971年,19.8万亩春田。除高粱4万亩纯
作外,其余全部实行间作。有春地瓜与菸草间作;春地瓜与高粱或谷子间作。高
粱与谷子混作。 1975年,玉米间作大豆16万亩,间作方式分别是2∶1、3∶1、5
∶1。 春地瓜间作菸草,取4∶2的间作方式;春地瓜间作玉米,肥地以4∶2的方
式,次地取间沟方式。还有春地瓜间作大豆,春大麦间作马铃薯,马铃薯间作春
玉米,春小麦(墨西哥)间作春油菜,小麦间作冬油菜。
进入80年代,间作技艺更加深化。玉米间作大豆,每年均在15万亩左右,占
玉米栽培面积的36%, 间作方式取2∶1或3∶1,视地力条件差异而定。同时又新
推行西瓜与花生间作。西瓜与玉米间作。1983年,又有玉米地里同穴隔行间作大
豆者,选“东懈一号”豆种,可收玉米大豆同熟之效。1985年,玉米间作大豆14
万亩,占玉米播种面积的37.5%。至此,粮、粮间作,粮、菜间作,菜、菜间作,
瓜菜间作,粮、瓜间作等多种间作方式,均已沿习成制,成为区内主要栽培制度
之一。
套作(套种)
1.1962年,始在路山公社东召大队试验麦田套种玉米中熟、晚熟品种,共套
种129亩。麦收前15天下种,获增产11%的成果。1963年,继续试验,1964年全面
推广,麦田套种夏玉米1.5万亩,占夏玉米总播面积的12.3%。路山公社大路一大
队,共套种夏玉米34.5亩,平均亩产294.9斤,比夏直播玉米增产28%。收获整地
后, 于9月26日播种小麦,比夏直播玉米地播种期提前12天。1965年,麦田套种
夏玉米4.5万亩,占夏玉米总播面积的30%。1970年,麦田套种夏玉米达16.5万亩,
占82.5%。1975年麦田套种夏玉米32.4万亩,占89.3%。1980年开始套种早熟玉米,
麦收前3~5天套种。 1982年套种37.5万亩,占夏播玉米面积的93.8%。套种期分
别是: 晚熟品种5月20~25日套种;中熟品种5月28日前后套种;早熟品种5月30
日前后套种。 1985年麦田套作玉米35万亩,占夏玉米总播面积的94%。平均亩产
681斤,创历史最高水平。
2. 麦田套作菸草与菸田套作小麦。1966年部分生产队在小麦畦宽90厘米100
厘米的畦脊上套种菸草。麦收前10~15天栽培,产量高,质量好,但栽培用工用
时多。1965年,部分生产队,在菸草棵顶剩下3~5个叶时,套种小麦,使菸茬小
麦播种期提前7~10天,争得播种适时。
3.西瓜套种花生。1982年,有人在地膜西瓜摘收前,套种伏花生,取得成功,
一年两收,不误种麦。
4.多种多收。三种三收。1972年,城关公社傅家大队小麦、半春玉米、夏玉
米套作,亩产粮食1673斤。1974年,皇城公社于家大队,在33亩地内进行小麦、
半春玉米、大白菜套作,平均亩产小麦620斤,玉米550斤,大白菜7000斤。崖付
庄、高家孝陵、张家庄、葛家庄、刘家寨等单位,均曾有过三种三收田。
三粮一菜。1976年,区农科所做成大小相同的畦,大畦播小麦,小畦种菠菜。
收菠菜后播春玉米(制种) ,收麦后种早熟玉米。小麦亩产922斤,春玉米(制种)
亩产310斤,夏玉米亩产551斤,菠菜亩产515斤。
二粮二油。1976年,区农科所进行小麦间作油菜,收油菜后套种夏玉米间大
豆试验, 获小麦亩产978斤,夏玉米亩产537斤,大豆亩产210斤,油菜籽亩产47
斤成果。
作物保护栽培
1. 阳畦育苗。1965年,推广蔬菜阳畦育苗,可使其上市时间提前8~10天。
70年代初,冬季用阳畦培育韭菜成功;以阳畦培育地瓜苗,省工、省燃料并无病
壮苗。1980年用阳畦育早西红柿、早甘兰、莴苣、茄子,使其上市期提早25~40
天。1985年,西瓜也有采用阳畦育苗者。
2.地膜覆盖。1980年,引进试验地膜覆盖技术栽培西瓜,收省工、省水、早
熟、 优质、高产之效。1981年示范推广地膜西瓜800亩。1982年地膜西瓜栽培面
积达7177亩,占西瓜栽培总面积的44.8%,平均亩产5277斤,较露地西瓜增产67%,
并可提早10~15天上市。 同年地膜覆盖技术用于西红柿栽培,亩产1.2万斤,比
露地栽培增产50%, 并提早10~15天上市。1983年后,地膜覆盖技术被广泛用于
蔬菜生产。到1985年,又增地膜黄瓜、茄子、甜椒、大蒜等。
3.小拱棚。1978年,西门蔬菜专业队用小拱棚生产西红柿。使之上市期提前
一个月。此后,小拱棚西红柿迅速发展,1982年达1500亩。到1985年,小拱棚又
被用于甜椒、辣椒、西葫芦、红萝卜种植。
4. 地膜加小拱棚。 1981年, 以地膜加小拱棚试种西瓜4亩,1982年推广到
393.6亩,1983年发展到1500亩。同年以地膜小拱棚培育西红柿250亩。1984年地
膜小拱棚西瓜发展到3500亩, 西红柿发展到800亩;1985年,地膜小拱棚西瓜近
万亩,西红柿达2400亩。
5.土温室。1978年前后,各蔬菜基地队先后建造土温室,用于培育西红柿、
黄瓜、芸豆等。1983年起,蔬菜专业户也开始建造土温室,并增加了芹菜培育。
1984年全区土温室总数达220个,1985年发展到836个。有的蔬菜专业户在土温室
内再加地膜覆盖技术,使新菜上市期再提前5~7天,并收减少病害之效。
6.塑料大棚。区内第一座玻璃蔬菜温室于1958年在区农场建成。1972年后,
城关公社西门蔬菜专业队和东门二队先后各建造一座,用于培育冬季黄瓜、西红
柿,因亏本拆除。
1976年,城关公社的西门、东门、南门、东关、南马、辛店公社的单家、东
王、西王都建了塑料大棚。依靠自然光能,栽植黄瓜、西红柿、芸豆等,产品一
般四月底即可上市;晚秋延迟栽培西红柿、黄瓜、甜椒、菜花、芸豆等,十一月
底仍有鲜菜。到1985年底,区内塑料大棚逐步被土温室代替。
合理密植
1.粮食作物
小麦。30年代用单腿耧或双腿耧条播,平均行距48~54厘米,亩用种量12~
18斤,亩成穗15~18万穗。1952年,用一尺双腿耧条播,平均行距40~45厘米。
1956年推广后夏庄、傅家庙等单位的密植增产经验,以十行马拉播种机或“一尺
耧”套耧、靠耧播种。全县共播种密植小麦36.1万亩,占小麦总播面积的88.1%。
1965年, 普遍采用畦播。小畦宽1米,“六寸耧”播4行,大畦1.8~2米宽,播8
行。畦间留25厘米的套种行。亩用种15~25斤。傅家生产队用“济南二号”麦种,
亩播18斤, 收获594斤。70年代,用机引播种机,先是每畦9行,后改为8行和12
行, 行距15厘米。亩用种量15~28斤。1975年平均亩产396.6斤。1980年后,多
用8行机引播种机, 行距15~18厘米,少数地片畦播16行。一般田亩成穗28~34
万穗,高产田34~38万穗,山区旱田18~28万穗。到1985年,用种量、播种方式
无大变化,亩产达554斤。
玉米。 1952年,亩留苗1500~1700株,平均亩产134.6斤。1957年前后,缩
小株距, 一般亩留苗2000~2500株。 早熟矮棵品种亩留苗2500棵,晚熟高棵的
“金皇后”苗留苗1800~2000株,平均亩产160.5斤。1960年后推广双杂交玉米,
亩留苗2500~2700株。1965年,早熟双杂交玉米亩植3000棵,中熟双杂交品种亩
留苗2700~3000棵,晚熟双杂交品种亩留苗2200~2500株。“等行距”种植为主,
行距60~70厘米, 株距3045厘米,亩用种量3~5斤,平均亩产246.6斤。1970年
前后,又推广玉米单交种。晚熟品种亩留2600~2800株,中熟品种亩留苗3000~
3300株,早熟品种亩留苗3500株。种植方式有“等行距”和“大小垄”。1975年
亩产达419.1斤。 1980年前后,推广株型紧凑的单交种。中熟品种亩留苗3400~
3600株, 早熟种亩留苗3800~4000棵,平均亩产489斤。1985年推广株型紧凑的
高产单交种,晚熟品种亩留苗3800~4500株,中熟品种亩留苗4200~4800株。早
熟品种亩留苗5000棵,平均亩产681斤。
地瓜。 建国初期,亩栽1800~2000棵,平均亩产396斤左右。1956年实行密
植, 亩栽2500~2800棵, 平均亩产488.8斤。 60年代初期,夏地瓜亩栽3000~
3500棵。 1964年平均亩产490斤。70年代,春地瓜亩栽3000~3300棵,夏地瓜亩
栽3800~4000棵,平均亩产728.4斤左右。到1985年底无大变化,平均亩产达772
斤。
谷子。 30年代亩播种量1.5~2斤, 亩留苗1.8万~2万株, 亩产190.4斤。
1949年,亩留苗2万株。平均行距48厘米,平均亩产216.2斤。1956年,合理密植,
亩留苗2.5万~3万株, 平均行距36厘米,亩产230斤。60年代无大变化。1970年
亩留苗3万~4万株,平均行距30厘米,亩产245.6斤。1985年亩留苗4.2万株,平
均行距28~30厘米,亩产315斤。
高粱。30年代,亩播种量3斤,亩留苗1800~2000株,平均行距45~60厘米,
亩产160斤左右。 1956年,亩留苗2000~2200株,平均行距45~60厘米,平均亩
产154斤。1965年,亩留苗2500~3000株,行距仍为45~60厘米,平均亩产201.2
斤。70年代,继续增加密度,亩留苗3300~3800株,行距40~50厘米。杂交高粱
达4000株。1975年平均亩产300.2斤。
大豆。 30年代以前,春、夏大豆皆纯作。亩播种量8~12斤。大、小垄播种
方式, 大垄宽45厘米, 小垄宽35厘米,亩留苗1.8万株,平均亩产123斤左右。
1956年推广间作,纯作者亩植25000株,平均亩产156.2斤。1975年后,纯作大豆
已不复存在。
2.经济作物
菸草。 30年代, 亩植1000~1100株, 行距85~95厘米。亩产250斤左右。
1956年,栽培制度改革,以“等行距”和“大小垄”栽培,平均行距85厘米,亩
植1500棵,平均亩产175斤。60年代中期,亩植1600~1700株,行距80~85厘米,
亩产206斤左右。 70年代, 栽植密度达亩植1800~2000株,亩产166斤左右。至
1985年,植株密度变化不大,平均亩产达280斤。
西瓜。三十年代前,亩栽300~500棵,产3000斤左右。1949年后,逐步加大
密度, 1957年亩栽600棵,1980年亩栽700棵,1984年亩栽800棵,平均亩产4250
斤。1985年,密度增加不大,平均亩产达4552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