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作物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4&A=3&rec=81&run=13

粮食作物
1.冬小麦。栽培历史悠久,明清时期,已是县内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秋播
夏收,遍及全境,产量较低,亩产不足百斤。1936年,全县种植33万亩,较集中
区域分布在齐故城遗址内外及县境东部和南部, 平均亩产120斤。 1956年种植
33.6万亩, 平均亩产156.2斤。此后面积逐年扩大,1971年种植439279亩,平均
亩产238.8斤。1978年种植452814亩,平均亩产500斤,总产达2.26亿斤。并出现
了亩产800斤以上的高产地块, 著称者有:葛家庄、刘家寨、傅家庙、东关、韶
院村、田家庄、东古城、督府巷、石佛堂、县农场等单位的高产地段。1983年农
业内部结构调整, 种植424586亩,平均亩产600斤,总产2.55亿斤。1985年种植
395122亩,平均亩产554斤,总产2.19亿斤。
2.春小麦。1965年引进,在傅家、光明两实验队试种,亩产360~400斤。此
后县内有零星种植,1977年后少有种植。
3.荞麦。建国前在山台地或无水浇条件的地片里,遇旱夏播失时,有零星种
植。建国后逐年减少,60年代后,极少种植。
4.春大麦、草大麦。建国前多在沟底、崖边零星种植。建国后逐年减少。60
年代即不再种植。
5. 谷子。 种植历史悠久,清代即是县内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多为春播。
1936年播种13万亩, 平均亩产190斤,总产2475.2万斤。1955年播种151177亩,
平均亩产235斤, 总产3552.66万斤。 此后播种面积逐年下降,到1981年只播种
752亩。1985年播种2551亩,平均亩产315斤。
6.黍谷子、黍子。清末就有小面积种植,遍及全境。多为春播,亩产百斤左
右。建国后播种面积一度见增,1958年后,逐渐减少,1985年已很少有人种植。
7.高粱。清代就是县内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多为春播。粮秸兼用。1936年
全县种植面积11.8万亩, 平均亩产160斤。产区多分布于县境北部涝洼地区。抗
日战争时期, 日伪军限种高杆作物, 面积有所减少。 1951年种植面积恢复到
137766亩,平均亩产174斤。1956年栽培面积大减,全县只播种45395亩。70年代
初,曾一度推广夏播杂交高粱,产量虽高,但质量较差,很快淘汰,仍恢复种植
传统品种。 1976年,全区种植面积为6977亩。1985年种植5192亩,平均亩产359
斤。
8.玉米。清末传入临淄,民国期间只有零星种植。1936年栽培面积为5550亩,
遍布全县。多为春播。1942年后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并渐习夏播。1949年栽培面积
88280亩,平均亩产159.4斤,成为县内主要粮食作物之一。1965年推广杂交玉米,
当年播种149893亩,平均亩产246.6斤。1980年种植424582亩,平均亩产489斤,
总产两亿斤以上。1981年,种40亩高产试验田,最高亩产达1078斤。1985年种植
373874亩,平均亩产681斤,创历史最高产量。
9.大豆。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清末即居主要粮食作物地位。粮、油兼用。
1936年种植16.5万亩,平均亩产123斤。夏播面积占麦田面积的90%以上。春播多
与高粱、 玉米间作。 1952年种植209013亩, 以后面积逐年减少。 1984年播种
16741亩, 多与夏玉米间作。1985年种植面积回升到20482亩,平均亩产241斤,
创历史最好水平。
10. 绿豆。清末有零星种植,均为夏播。1936年全县种植较普遍,但面积甚
小。1940年种植面积下降。建国后逐渐恢复,多种于崖边路旁,亩产200斤左右。
1958年后,面积又逐年减少,1982年后面积虽有回升,但仍种植拘于地头崖边。
11.豌豆。1965年引进试种,当年间作6万亩,平均单产465/亩(间作面积)。
有的用作绿肥压青。1970年后逐年减少。
12. 地瓜。民国初年有少量种植,1936年栽培5000亩,主要分布于县境南部
和西部丘陵地区,全部春栽。1956年后,栽种面积逐年扩大。60年代初,曾倡栽
芽瓜,推广窝地瓜,最大栽培面积达14059亩(1966年) ,因用种量特多,几年时
间即改回原栽培法。 1969年栽151279亩, 遍及全境。1970年后面积逐年减少,
1985年全区栽种11046亩,多集中于边河、王寨等山区乡镇。
13. 水稻。民国初年有少量种植,主要分部于渑水、康浪河上游的东石桥、
西石桥之间。供本地食用或间有出售者。1942年,日伪县署曾强圈民田引乌河水
到土桥、 温家岸一带种水稻300余亩,以失败告终。建国后稻田面积有所发展,
产区主要分布于东、西石桥、温家岸、土桥、齐家庄子、王青、彩家桥、吴家桥、
李家桥、刘地官庄等村。1956年种植889亩平均亩产130斤。1958年,在梧台、淮
阳、 路山等公社进行稻改,种植7099亩,平均亩产300斤。后因缺水,减少了种
植面积, 1965年栽植面积1205亩,平均亩产362斤。1973年后,地下水位急剧下
降,河渠干涸,80年代水稻绝迹。
纤维作物
1.棉花。清末已有种植,零星遍布全境。均为春播。产品供当地农民纺线织
布用。 1936年种植面积3500亩,平均亩产皮棉23斤。1950年种植12450亩,平均
亩产皮棉23斤。此后面积逐年减少,1960年种植不足千亩。1969年种植面积回升
到13498亩, 平均亩产皮棉55斤。1971年后,又趋下降,1985年种植2092亩,平
均亩产皮棉78斤。
2.苘麻。清末多在村头路边低洼闲散地里零星种植,产品供当地纺经或制绳
用。建国后种植较多,1965年后又趋减势,1985年栽培面积30亩。
3.大麻。清末多在园边、宅旁空闲地里零星种植,全是春播。据1936年调查,
乌河沿岸种植较多。产品主要用于纺绳或捻线纳鞋底用。1960年后,种植面积有
所扩大,1964年达1200亩。1970年后逐年减少,1985年只栽培25亩。
4. 红麻。1965年从浙江、江苏引进,抗逆性强,产量高,一般亩产300斤以
上。纺绳捻经并可织麻袋,1985年种植280亩。
油料作物
1.芝麻。清末有零星种植,供当地做香油和食用。1936年种植百亩左右。开
春播种,纯播或和棉花间作,亩产50斤左右。建国后,种植面积逐年增加,1956
年达540亩, 平均亩产92斤。 1969年种植825亩, 平均亩产113斤。1985年种植
2713亩,平均亩产97斤。
2.花生。清末有零星种植,主要分部于淄河沿岸沙壤地带,产品供当地食用。
1936年种植5000亩, 亩产120斤。 1937年后, 因战祸面积减少。1956年恢复到
1977亩, 平均亩产201斤。此后,受单一抓粮食生产思想的影响,到1978年,种
植面积下降到223亩。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种植面积,逐年回升,1985年
达到8091亩,亩产306斤,总产247.4万斤。
3.蓖麻子。民国期间有零星种植,旱春播为主。建国初期面积有所增加,多
种于沟坡、地边及闲散地中。1978年后逐年减少,1985年只见于崖边、渠旁。
4.油菜。50年代初引进,未能推广。1976年再次引进试种。有春油菜和冬油
菜两种。 春油菜是芥菜型门源油菜,共种植52亩,平均亩产155斤;冬油菜与小
麦间作,由于播种过晚,实播579亩,成活仅6亩,亩产43斤。1979年后,冬油菜
与小麦间作面积增加,分布于齐陵、朱台、皇城、孙娄等公社,1983年种者大减,
1985年已无人种植。
菸草
1.晒菸。民国初年始有种植,当地销售。20年代被烤菸代替。
2.烤菸。1916年由潍县引进,春下秧夏栽培。1923年美籍道格等三人来东安
次村传授种菸技艺。产品去潍县二十里堡出售。收入高出一般农产品,故很快推
广开来。1932年,全县普栽,种植4万亩,成为县内主要经济作物之一。1936年,
种植10万亩, 平均亩产250斤。英、美等国商人来辛店设点收购。建国后继续发
展, 1956年达147280亩,亩产175斤,总产2577.4万斤。1960年后,面积逐年减
少。1965~1970年,种植面积保持在9万亩左右。1985年,面积只有21767亩,平
均亩产280斤,总产6069.5万斤。
3.香料烟。1965年引进试种,质量差,商品率低,70年代中期绝迹。
水生作物
1.藕。清末有零星种植,春种冬收。民国期间有所发展。主要分布于渑水、
康浪河上游。鲜藕除自给外运销益都(青州)、临朐等地。抗日战争时期,面积大
减。建国后逐渐恢复。1958年后又有减少。70年代曾一度回升。1985年因大部藕
滩枯竭,只有零星种植。
2.苇。有悠久的栽培历史。主要分布于渑水、康浪河、乌河沿岸。以质竖而
细著称,是县内一大经济作物。抗日战争时期苇田遭破坏,产量大减。建国后虽
有所恢复,但1958年后又逐渐减少,从70年代起,地下水位下降,苇田大片干涸,
1985年只在乌河中段有少量栽培。
3.荸荠。30年代初始有少量种植。主要分布于督府巷、东、西石桥、彩家桥、
李家桥、温家岸、齐家庄子一带。产品县内销售。建国后栽培面积逐年减少。60
年代已绝迹。
4.水葫芦。70年代初引进,在湾塘内种植,作猪饲料用。70年代末随水塘面
积逐年缩小而减少,1985年已无人再种。
蔬菜
1.韭菜。清末有零星种植,民国初年,为县城周围种园户的主要商品菜之一。
1936年普及全境。一般四、五月份上市。建国后种植面积不断增加,1970年后,
蔬菜基地队以保护栽培法冬育韭青,新年、春节上市。1980年后,除满足当地需
要外,还运销东营、张店等地。1985年各乡镇冬季均有韭青上市。
2.白菜。栽培历史悠久,清以前以菜农种植为主。民国期间逐步普及,集中
产区分布于县城东部、南部和愚公山周围村庄。除满足本地食用外,运销青岛、
济南等地。 建国后栽培面积逐年扩大。70年代达万亩。1985年种植2.6万亩,亩
产8500斤,总产22100万斤,成为区内主要商品菜之一。
3.辣菜。清末就有种植。民国初年发展为当地主要蔬菜品种,集中产区分布
于县境东部和南部。除满足当地食用外,运销济南、青岛、博山等地。建国后逐
年发展,70年代与小麦、玉米间作,一年三熟。收益大增,1985年全区普遍种植。
4.莴苣。清末有少量栽培。民国期间有发展。建国后种植渐多。60年代末发
展成为县内蔬菜主要品种之一。1980年后逐步发展为春、夏两季栽培,常年供应
市场。
5.芜荽。清末有少量种植。建国后栽培面积逐渐扩大。60年代末,蔬菜队冻
藏收储,新年、春节供应市场。1985年做到四季有鲜芜荽上市。
6.大葱。清末即普遍种植。民国期间发展不大。建国后发展较快。1965年前
后,种植面积达2000亩左右,1985年栽培5000亩,平均亩产5200斤,多销于区内。
7.芸豆。清末有少量种植。民国期间成为商品菜品种之一。建国后种植渐多,
产品销于当地。60年代境内普遍种植,70年代发展成为区内主要蔬菜品种之一。
1985年菜农用保护栽培法,5月中旬可以上市,除满足当地供应外,并运销东营、
张店等地。
8.芹菜。清末始有种植,多为春种。建国后有所发展。60年代中期蔬菜基地
队改为夏种,晚秋窖藏,新年、春节上市。1982年后发展成为区内主要蔬菜品种
之一。并创薄膜暖畦种植法,1985年,严冬亦有鲜芹菜供应市场。
9.辣椒。清末有少量种植,民国期间普及。多尖形椒,60年代中期又引进圆
形椒, 70年代发展成为区内主要蔬菜品种之一。1985年用保护栽培法,5月份鲜
椒即可上市。
10. 茄子。清末已有种植,民国期间种植较普遍。建国后有发展,1956年发
展成为县内主要蔬菜品种之一。60年代中期,种植多集中于蔬菜基地队,尤以城
关、辛店两公社为大宗。80年代菜农有以“小拱棚”或“塑料大棚”保护栽培者,
5月初上市,除满足本地供应外,运销东营市。
11. 豆角。清末就有种植,民国期间为县内主要蔬菜品种之一。建国后有较
大发展。多为春种。70年代末又兴“架豆角”,80年代又与西瓜间作,延长了供
菜时间。
12. 蕃茄(西红柿)。1936年始见种植,多用作庭院花卉观赏。建国后扩种田
间,1956年成为县内主要蔬菜品种之一。60年代普及全县,城关、辛店一带尤为
集中。1982年起,用保护栽培法,5月中、下旬即可上市,1985年产品运销东营、
青岛、济南、天津、北京各地,还有远销东北者。
13. 甘兰。1956年始有种植。60年代中期发展成为县内主要蔬菜品种之一。
春种,多集中于蔬菜基地队。70年代末又引进早熟品种,80年代初采用地膜栽培,
上市时间提前二十天左右。除供应本地外,运销东营、张店等地。
14. 菜花(花椰菜)。1964年引进,多集中于蔬菜基地队。70年代发展成为区
内主要蔬菜品种之一。入秋栽培,秋末冬初上市。1984年,有的菜农选晚熟品种,
冬季保护栽培, 5月上中旬上市。1985年,发展到8000亩,除供当地食用外,并
运销东营、张店等地。
15. 菠菜。清代即普遍种植,是区内主要传统蔬菜品种之一。60年代发展成
为春、秋两季栽培。70年代菜农大量冬存,新年、春节供应市场。80年代又兴小
麦畦间套作菠菜,产量大增。
16. 大蒜。清末始有种植,民国期间为县内主要蔬菜品种之一。建国后以红
皮蒜为良种,并部分生产蒜台。60年代蔬菜基地队种植面积有增加。70年代稳定,
80年代又稍趋发展。
17. 蒜黄。建国后始有培育,发展不快。1985年蔬菜专业户培育量增多,供
本区食用。
18.扁豆。清代多零星种植于院边、村头、园边。建国后无多大发展。
19. 金针菜。民国期间有种植,分布于县境东南和南部。因战乱园地遭到破
坏,到1949年所剩无几,后逐步绝迹。
20. 红萝卜。民国初年有少量种植,建国初期种植见多。早春上市,多为商
品菜出售。
21. 萝卜。清末始有种植,民国期间普及。有纯作也有和胡萝卜间作者。建
国后栽培面
积逐年扩大,成为县内主要蔬菜品种之一。1985年除满足当地供应外,还运销东
营等地。
22. 胡萝卜。清末有栽培,夏种。民国期间种植较普遍,集中产区分布于县
境北、东、南三面。1956年发展成为县内主要蔬菜品种之一。70年代种植面积有
减,80年代较为稳定。
23. 山药。栽培历史悠久,春种秋收。民国期间种植较普遍。是县内主要蔬
菜品种。建国后,种植面积逐渐扩大。60年代中期,产品除供当地食用外,并部
分外销。80年代蔬菜专业户多有集中种植者。
24. 马铃薯。民国期间始有种植。建国后种者逐年增加。1965年遍及全境,
成为县内主要蔬菜品种之一。麦后上市。80年代,蔬菜专业户成片种植,并推广
阳畦薯,使上市时间提前15~20天。
25. 圆葱。建国后引进,种植面积较小。60年代起种植面积不断增加,70年
代前后发展成为区内主要蔬菜品种之一。
26. 苔菜。建国初期始有种植,60年代发展成为县内主要蔬菜品种之一。70
年代栽培面积有增加,1983年后,面积有所减少。
27. 茼蒿、小茴香、甜菜。民国期间始有种植,建国后无大发展。到80年代
只有菜农少量种植。
瓜类
1.西瓜。清代就有种植,民国期间有发展,遍及境内。淄河沿岸所产品质最
佳。运销胶济铁路沿线。抗日战争期间面积缩小。建国后逐渐恢复,到1956年,
种植面积比民国时期有增加。 1982年起,推行地膜栽培,6月下旬上市。后又以
“小拱棚” 栽培,6月中旬上市,产区遍及齐都、皇城、北羊、齐陵、永流、敬
仲、孙娄诸乡镇。1985年栽培29055亩,平均亩产4552斤,总产13226万斤,运销
青岛、济南、天津、北京、沈阳等地,成为区内重要经济作物之一。
2.银瓜。民国初年有种植,后逐步发展成为县内主要瓜类品种之一。产地多
分布于淄河沿岸。建国初期有发展,50年代末面积减少,80年代又有回升,销售
当地及张店、东营等处。
3.甜瓜、脆瓜。清末就有种植,民国期间种植较普遍,尤以淄河沿岸较集中。
抗日战争时期面积大减。建国后种植升降不一,1980年后,栽培者日多,只在本
区销售。
4.黄瓜。清代有零星种植,民国期间种植较普遍。建国后发展成为县内主要
蔬菜品种之一。多春种。60年代中期发展秋黄瓜,使供菜时间延长到10月上旬。
70年代中期,西门农科队用温室培育,新年、春节上市。也有用地膜加“拱棚”
培育者,可于5月下旬上市。运销东营、青岛、济南等地。
5.方瓜。1840年始有种植,民国初年逐步普及。遇荒年往往以方瓜代粮。抗
日战争时期面积有所增加。建国后普及。1960年面积最大,80年代后,种户虽多,
但面积缩小。
6.冬瓜。种植历史悠久,遍布全境,多种于宅旁园边。建国后无大发展。60
年代中期蔬菜基地队有成片种植者,7、8月间上市。80年代已无大片种植。
7.西葫芦。建国初期始有种植,60年代普及,是县内主要蔬菜品种之一。80
年代初以地膜加“小拱棚” 栽培,5月初上市,供当地食用和运销东营、张店等
地。
8.丝瓜、瓠子、南瓜。有较长的种植历史,遍及全境。多在院内,墙边,园
边零星种植。建国初期无大发展,60年代后菜农有成片种植者。
药材
1.红花。1956年引进,因产量小,价格低,故推广缓慢。1985年自给有余。
2.牡丹。60年代初引进试种,作药用,经济收入较低,1985年维持自给。
3.桔梗。70年代初引进,生长繁茂。1982年始有成片种植者。1985年除供当
地药用外,还有少量外销。
4.黄芪。1982年引进,生长良好,1983年种者增多,1985年区内自给有余。
5.冬花、生地、白芷。1966年后引进,1985年区内自给。
6.芍药、牛籽、元参、薏苡仁。70年代初引进试种,生长良好。但因经济价
值不大,难以推广。1985年已无人种植。
蕈类
1.瓶菇。70年代中期,尹家村和西关始有人栽培。因成本高收入低,80年代
初先后停止生产。
2.香菇。70年代初引进培育,进入80年代,种植专业户日多,主要供当地食
用。
3.凤尾菇。1982年引进,发展较快,1985年四季都有鲜菇上市。
其他作物
1.苕子、草木樨、田菁。分别于1965~1967年引进。用于压青或作饲料。由
于工本费大,1973年后无人再种。
2.甜叶菊。1982年引进试种,生长良好,种者日多。1984年销路不畅,1985
年面积大减。
3.甘蔗。1983年引进试种,由于气候不适应,质量太差,故停止种植。
4.靛(靛青)。清代就有栽培,30年代有发展,作染料用。建国后,被化学染
料代替。60年代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