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古代人物传略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4&A=3&rec=758&run=13

吕 尚 原姜姓,名尚,字子牙,《史记》说吕尚是东海上人,《吕氏春秋》
说吕尚是东夷之士。再据《尚书·禹贡》中:“海岱惟青州,夷既略,潍淄其
道,莱夷作牧”一句分析,可断定吕尚是潍河、淄河流域一带的夷族士民。其先
祖伯夷掌管四岳有功,封于吕(今河南宛县)子孙从封地改姓,故名吕尚。
吕尚饱学,深明兵法战策,但家极贫。曾去殷商都城朝歌求仕,不成,乃辗
转去陕西,在渭水兹源钓鱼为生。约在公元前1123年(帝辛三十一年),当他80岁
时,遇见了西伯侯姬昌,姬昌认定他是当代难得的贤才,便礼聘他为专管军事的
“师”,又因为吕尚是自己祖父生前日夜想望的人,便又尊称为“太公望”。姬
昌死,儿子姬发继为西伯侯,尊吕尚为“师尚父”。姬发立十一年,在吕尚的辅
佐下, 消灭了殷纣王, 建立了西周王朝,即位为周武王。为了镇压东方的蒲姑
(今博兴)、奄(今曲阜旧城东)、莱(今高密、昌乐)、纪(今寿光)等夷国,开拓山
东疆域,封吕尚为齐侯,都营丘,是为齐太公。
吕尚至齐地后,简化礼仪,循应民俗,提倡工商,发展渔盐,齐国于是民附国固。
吕尚著有《阴谋》三卷 (一说三十六卷) 、《阴符钤录》一卷、《金匮》二卷、
《六韬》六卷。
晏 婴 (?公元前500年)字仲,谥号“平”,故后人也称其为晏平仲,或尊
称为晏子。春秋时莱州夷维(今山东省高密县)人。公元前556年,父晏弱(谥号桓
子) 死后,他继任齐国正卿,历仕灵公、庄公、景公三朝,执政近五十年,是春
秋时期和管仲齐名的政治家。
他为了齐国的长治久安和繁荣昌盛,提出了四项治国主张。
第一,任人唯贤,不私于亲;诛不避贵,赏不避贱。
第二,赋敛上,要权有无,均贫富;遇有歉收荒年则免征,正常情况下也只
能“耕者十取一焉”。
第三,主张“君商渔盐”,国家努力发展渔盐优势,以增加国库收入,减轻
人民负担。
第四,弛除严刑苛法。当时齐景公奢侈残暴,草菅人命。晏婴多次以“省刑
罚,则民不怨;薄赋敛,则民知恩”的道理规谏景公。
晏婴以节俭力行著称于世。他身为辅相,仍“食不重肉,妾不衣帛”、乘敝
车、驾驽马”,甘居闹市陋室;妻老而丑,齐景公情愿把年轻貌美的爱女给他,
他都拒绝了。
晏婴不仅竭力规谏国君,而且也要求下属经常给自己提意见。有一个名叫高
纠的在他身边做官,一连三年没有过失,晏婴却把他辞退了。别人劝阻时,晏婴
说:“我是个很平庸的人,经常会有这样那样的过失,可是高纠和我在一起三年
了,却从来没有指出过我的过失,象这样唯诺怕事的人是要辞退的。”
晏婴能言善辩,是个杰出的外交家。他出使晋、楚、鲁、吴、卫等国,每次
都能不辱使命,不损国威地完成任务。“晏子使楚”的故事至今传为外交史上的
佳话。
战国中叶,有人收集其言行,辑成《晏子春秋》内、外篇,凡8卷,215章。
齐桓公 管 仲 鲍叔牙
齐桓公 (?公元前643年)吕(姜)姓,名小白,是春秋时吕(姜)氏齐国第十五
代国君。在他在位的43年内(公元前685前643年),他选贤任能,改革政治,发展
生产,通货积财。在国富兵强的基础上,积极推行“尊王攘夷”的政策,救亡扶
危,以顺讨逆,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管 仲 (?公元前645年)亦称管夷吾、管敬仲。(颖上今安徽境)人。春秋时
杰出的政治家。
鲍叔牙 (?公元前644年)临淄人,春秋时齐国大夫,以知人善交著称。管仲、
鲍叔牙多年友善,叔牙深知管仲有非凡的治世才能,始终如一地礼让、尊重、信
任。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成语“鲍子遗风”、“管鲍之交”,便是源于他们二人的
友谊故事。管仲曾叹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齐襄公在位时(公元前697前686),荒淫无道,随意诛杀,人人自危,纷逃国
外。公子纠由管仲、召忽二人辅佐逃往鲁国;公子小白则由鲍叔牙辅佐逃往莒国。
公元前686年, 齐国内乱,襄公被杀,国内无君。逃往国外的公子纠和小白都率
兵回国争位。两方相遇,管仲一箭射中小白身上的铜制衣带钩,小白趁势诈死,
骗过了管仲,麻痹了鲁军,兼程直入临淄,赖高等重臣的拥戴,得立为国君,
是为齐桓公。这时,鲁庄公方率鲁军护送公子纠行至乾时(今临淄区西境)地方,
齐桓公亲自率军迎战,大败鲁军,并尽夺鲁国汶阳之地。
鲍叔牙深怕鲁国因向齐国谢罪而杀害管仲,便暗地送信给鲁国说:“管仲是
齐国国君的死仇,齐国国君必要亲手杀死他。”鲁国新败,只得囚送管仲回齐国。
小白做了国君, 念念不忘一箭之仇, 日夜想杀管仲。鲍叔牙先见桓公贺喜说:
“管仲天下奇才,齐国得到他,岂不可贺。”桓公切齿道:“我恨不得食其肉,
寝其皮,焉能用他! ”叔牙正色劝说道:“难得的是臣下忠于其主啊,如果你重
用了管仲,以他的加倍忠心和才能,可以替你射得天下,岂射钩可比呢? ”桓公
点点头说:“好吧,我暂且听你的话,先不杀他”。一日,齐桓公欲拜叔牙为相,
鲍叔牙诚恳地辞谢说:“主公如果只想管理好齐国,有高和我就够了。如想建
树王霸天下的不世功业,那非用管仲不可! ”桓公沉吟说:“那我得先试探一下
他的学问再说。”叔牙摇摇头,进言说:“非常的人,必须以非常的礼节相待才
行,天下的人知道主公尊贤礼士,不计私怨,会有更多的人来齐国效忠尽智! ”
齐桓公恍然大喜,即命人择定吉日良辰,用“郊迎”的大礼,亲自迎接管仲并同
车进城。桓公与管仲一连谈论三日三夜,句句投机,即拜管仲为相国,且尊称为
“仲父”,言听计从,专任不疑,常嘱左右:“国家大政,先禀仲父;有所裁决,
任凭仲父。”近臣易牙,竖刁想内外用事,单怕管仲。乃合词进谗说:“现在什
么事也由仲父发号施令,齐国人怀疑好象没有君王了。”桓公当即叱斥道:“我
和仲父比如身躯与手足,只有充分信赖仲父,我才能成为一个完好的国君!”
齐桓公听从管仲的意见,不断在士中选用人才。宁戚出身农牧,一经赏识,
便委以国政,用为大司农。因此,很快便在他周围聚集了象管仲、鲍叔牙、高、
朋、宁戚、宾须无、东郭牙、王子成父等大批杰出人才。
桓公在管仲的谋划下,对内政、经济、军事都进行了有效地改革,使齐国很
快富强起来。
桓公和管仲依据中原形势制订了切合时宜的霸业方针尊王攘夷。尊奉周朝王
室,可以挟天子以命令诸侯;攘除夷狄侵扰,是中原各国的共同心愿,可以团结
诸侯, 可以立德树威。从公元前681年开始,齐桓公在这一旗帜下向外发展,取
得了极大成功,雄霸中原三十多年。
公元前645年, 管仲、朋等人相继死去,桓公不听管仲遗言,又起用佞臣
易牙、 竖刁、开方。公元前643年,桓公病重,三人乘机作乱,自己也被断食饿
死。诸子争位,内乱发生,尸体停放六十七天始得收敛,齐国也由此中衰,失去
了霸主地位。
田穰苴 生卒年代不详,春秋末期齐国著名军事家,以严法治军,克敌制胜
而知名于世。因曾居官大司马,故历史上多以司马穰苴称他。
齐景公时,燕、晋联兵侵齐。晋国出兵攻打阿(今山东东阿县) 、鄄(今山东
定陶县) 。燕军则进入河上地区。齐兵屡败,景公甚为忧虑。相国晏婴便把还是
平民的田穰苴推荐给景公。景公破格用为将军率军拒敌。穰苴考虑到自己出身微
末,骤为大将,将士必不服。军令难行,便请求景公派一德高望重的大臣作监军。
于是景公便派最受宠信的大夫庄贾作监军。当下约定明日正午在军门集会,整点
出兵,各不相误。
次日午前,穰苴先到营中,使人催促庄贾。是日,庄贾的亲朋友好都为他设
酒送行;庄也自恃景公宠信,留连欢饮;使者连催,全不在意。穰苴等到日影西
移,便登坛号令,申明纪律。日已平西,庄贾始徐驱而来,穰苴俨然端坐,问:
“监军为什么违期迟到? ”庄贾拱拱手说:“亲朋备酒送行,所以晚到。”穰苴
勃然拍案,正色说:“作大将的,从接受任命时起,就要忘掉家庭;临阵决战,
就要舍死忘生;赏功罚罪,就要忘掉私亲。如今大敌压境,举国忧心,怎能安闲
饮乐?若临敌应战,岂不误事!”便问军政司,违期迟到当得何罪。答曰:“当斩”。
穰苴便喝令刀斧手,将庄贾捆绑了,牵出辕门斩首示众。庄贾的随从人等急去景
公处报信求救。景公即派另一宠臣梁丘据疾车传谕赦令。穰苴说:“将在外,君
命有所不受。”又问军政司营中驰车当得何罪。军答道:“当斩”。吓得梁丘据
抖作一团,连称奉命而来。穰苴说:“虽然君主使臣不可杀,但军法不可不执行。”
乃下令毁掉车子,砍杀驾车马匹,代替使臣受法。于是大小三军,无不畏服。穰
苴率兵直出,晋军闻风逃遁;燕人才待渡河北去,齐兵乘势追杀,斩首万余,全
胜而归。齐景公亲到城外迎接,并拜他为大司马,使掌兵权。
田穰苴在研究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军事实践,总结成了《司马穰
苴兵法》,但未编结成书。到了战国齐威王时,才派人整理成《司马兵法》一卷
五篇,流传至今,成为中国古代军事史的宝贵遗产。
齐威王 名因齐,田齐桓公田午之子。公元前356年继位,死于公元前320年,
在位三十六年。以善于纳谏用能,励志图强而名著史册。
因齐初立,见吴越两国俱称王,自己不甘居下,也便自称“齐王”。
据《史记》记载,威王初即位,日事酒色,不理政事。以致韩、魏、鲁、赵
等国都来入侵,出现了“诸侯并伐,国人不治”的局面。但他虚心纳谏,立即振
作起来,下定了“不飞则己,一飞冲天;不鸣则己,一鸣惊人”的决心。平民邹
忌以鼓琴求见,劝威王用贤臣、除奸佞,恤民养战,经营霸王大业。威王见邹忌
是个人才,三个月后就用为相国,加紧整顿朝政,改革政治。
即墨(今山东平度县东南)大夫,勤理政务,荒地得垦,人民富饶,不为人正
直、不善结纳近臣,故时有毁言谤语;阿城(今山东阳谷县东北)相反,田地荒芜,
仓库空虚,防务松驰,但对阿大夫却日有美言。齐威王派人查得真情,立即召回
二位大夫,当众给即墨大夫加封万户土地的封赏;对阿大夫则处以烹刑。由是,
齐国上下震动,人人不敢隐过饰非。
威王还下令全国:不论朝廷大臣、地方官吏或老百姓,能当面提出君主过失
的,得上赏;用书面指出君主过失的,得中赏;在广众中议论君王过失的,得下
赏。由于广开言路,不一年,弊除政清,齐国大治。
齐威王决心王霸天下,他铸鼎声称:“皇考孝武桓公、恭哉大谟克诚。其唯
因齐,扬皇考昭统,高祖黄帝,迩嗣桓文,朝问诸侯,合扬厥德。”在这里,他
表示要以黄帝和齐桓公以及晋文公的功业来发扬乃父桓公(田午)的令名令德。
他精选郡守,加强边防。使南子守南城拒楚,田守高唐拒赵,黔夫守徐州
拒燕。用种首为司寇以安境内;用田忌为司马,孙膑为军师,教兵习战,以谋征
伐。他把这些人才看作比夜光珠还要珍贵的国家至宝。
公元前353年和前341年,齐国出兵救赵救韩,进行了历史上著名的桂陵战役
和马陵战役。两次打败了强大的魏国,而雄霸东方。
孙 膑 战国时杰出军事家。齐国阿(山东聊城地区)人,是春秋时期著名兵
法家孙武的后代,原名孙宾。少时,曾与魏人庞涓同从鬼谷子先生王栩学习兵法。
庞涓任魏国将军后,忌其才能,把他骗至魏国,构陷罪名,处以膑刑 (剔去膝盖
骨),故又称孙膑。后经齐国使臣淳于髡秘密救回齐国,齐威王用为军师。
孙膑认为“举兵绳之”、“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是战争的重要意义和
主要目的。孙膑对孙武的“知彼知己百战百胜”的军事思想作了补充和发挥。他
强调在战争中,要具体分析敌我双方条件和其他客观因素,做到“知天”、“知
地”、“内得其民之心,外知其敌之情”。在战术上,他主张“营而离之,并卒
而击之”。他治军严明,坚持“赏不逾日,罚不还面”。由是上下用命,每战必
胜。
公元前353年(周显王十六年) 魏惠王令庞涓侵赵,围赵都邯郸。赵向齐国求
救。齐威王用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军救赵。田忌要直奔邯郸,孙膑制止说:
“我料定邯郸守将平选不是庞涓对手,不等我军到,邯郸就被攻破。与其徒劳远
涉迎战强敌,不如声言要攻打魏国要地襄陵,庞涓必回军救援,我们便可在半路
上以逸待劳打败他。”田忌依从了。果然,平选连战皆败,望援不到,举城投降。
庞涓正要乘胜进兵,忽闻齐兵进袭襄陵。大惊说:“襄陵是安邑门户,襄陵失守,
安邑不保! ”便急忙回军。行至桂陵,与齐兵遭遇,慌乱接战,死伤两万,大败
而回。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桂陵战役。“围魏救赵”的成语由此产生,围魏救赵
的战法也为历来兵家所研究运用。
公元前341年(周显王二十八年) ,魏国又派太子申和庞涓率军十万攻韩。韩
哀侯又使人向齐国求救。齐威王和群臣议论不决。孙膑独持异议说:“魏国恃强,
前次侵赵,今又略韩,来年也会伐齐。坐视韩国败亡,是助长魏国气焰,必须去
救;但是,魏才出兵,韩亦未至败危地步,我若出兵,是替韩国迎战强敌,所以
先不救为好。”威王问:“那该怎么办呢? ”孙膑说“为齐国着想,应先答应出
兵,使韩国知道有外援而必尽全力抵抗魏军。然后我们再出兵攻击疲惫不堪的魏
军,救危在旦夕的韩国,这样便可用力少而收功大。”齐王和众臣无不悦服。韩
国果然全力抗拒魏军,但连战皆败。于是再次向齐国催请救国。威王仍用田忌和
孙膑率军救韩。孙膑建议说:“以前救赵,未到赵国;今天救韩,仍不去韩国,
我们要攻敌人必救的地方。现在只有直趋魏国都城大梁。”庞涓连战皆捷,忽接
齐兵入境警报,便立刻收兵回魏。孙膑利用魏军悍勇善战轻视齐国的心理,因势
利导。于进军路上逐日减少军灶,表示齐军怯战,日有逃亡。庞涓回到魏国边境,
齐兵已前走了,便使人于齐军安营处,查数军灶,日少一日。庞涓大喜,认为齐
兵惧战已逃亡过半,便兼程追赶。孙膑时刻使人探听庞涓行程,屈指计算设伏兵
于马陵山道山谷险地。一战,全歼魏军十万,射杀庞涓,生擒魏太子申。这就是
历史上有名的马陵战役。齐国声威,再次震惊诸侯,孙膑亦因此名显天下。
1972年,山东省临沂银雀山汉墓中发现了《齐孙子》即《孙膑兵法》竹筒。
经整理考证, 得知《孙膑兵法》分上下两编、30篇,1.1万多字,是我国古代军
事著作的一份珍贵遗产。
齐宣王 田辟疆,公元前320年(周慎靓王元年) 继齐威王为田氏齐国第五代
国君。卒于公元前301年(周赧王十三年),在位二十年。
公元前314年, 燕国发生内乱,他乘机发兵干涉。只50天就攻占了燕国都城
蓟(今北京市),几乎灭亡了燕国。
他见到西方秦国招揽贤士,得人而治,越来越强大的情势,便也着意文化事
业的发展。他说:“寡人忧国忧民,因愿得士以治之。”(《战国策·齐策》),
他不惜耗费巨资招致天下各派文人学士来到齐国“稷下学宫”,使稷下学宫进入
鼎盛。《史记·田敬仲世家》中说:“宣王喜文学游说之士,自如驺衍、淳于髡、
田骈、接予、慎到、环渊之徒七十六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是
以齐稷下学士复盛,且数百千人。”见于记载的著名人物,还有儿说、告子、驺
、宋、尹文、彭蒙、季真等人;儒家大师孟轲长住稷下30多年;集百家大成
的荀卿,15岁就来齐国,是稷下学宫中资格最老的一位导师,曾三为祭酒,充任
学宫最高领导。
稷下学宫。它集中了儒、墨、道、法、兵、刑、阴阳、农、杂各学派的学人,
著书立说,开展学术研究,形成了前所未有的百家争鸣,创造了我国灿烂的“先
秦文化”。
田 单 临淄人,战国末期光复齐国名将。
公元前284年(周赧王三十一年) ,燕国上将军乐毅伐齐,长驱直入,攻破临
淄。齐王逃奔莒州,偏安一隅。田单也率族人由安平城(今临淄皇城营村东南)
东走即墨(今山东平度东南),适即墨守将战死,被推为将军。田单和士卒一起劳
作,日夜修筑防守工事,并把宗族中青壮男女编入行伍以充战备。乐毅连下齐城
七十多个,唯即墨与莒州二城,犄角策应,得以确保。
田单决意恢复齐国,单恨乐毅在齐。公元前279年(周赧王三十六年) ,燕昭
王死,燕惠王立,惠王与乐毅曾有旧怨。田单乘机使人到燕国进行反间。扬言乐
毅将要背离燕国,拥兵自立为齐王。惠王果然中计,以骑劫代乐毅为将。骑劫至
军,尽废乐毅法度,燕兵多怨,上下离心。田单又以约降为名,骤出精兵与千条
火牛突袭燕兵。混战中,骑劫被杀,燕兵大乱。田单乘势追杀,一举收复七十余
城。这时齐王已死,太子法章在莒州已被拥立为齐襄王。田单派人把他迎回临
淄。襄王对田单说:“齐国危而复安,亡而复兴,都是叔父你的功劳啊! ”遂用
为相国,封安平君,食邑万户。
淳于意 (约公元前205?)临淄人,西汉初期著名医学家,因曾任齐太仓长,
故人们尊称他为“仓公”或“太仓公”。
淳于意自幼热爱医学,曾拜公孙光、公乘阳庆为师,学黄帝、扁鹊的脉书、
药论等书,精于望、闻、问、切四诊,尤以望诊和切脉著称。
淳于意为使自己专志医术,辞去官职,不营家产,长期行医民间,对封建王
侯却不肯趋承。赵王、胶西王、济南王、吴王都曾召他做宫廷医生,他都一一谢
绝了。因常拒绝对朱门高第出诊行医,被富豪权贵罗织罪名,送京都长安受肉刑。
其幼女淳于缇萦毅然随父西去京师,上书汉文帝,痛切陈述父亲廉平无罪,自己
愿意身充官婢,代父受刑。文帝受到感到,宽免了淳于意,且废除了肉刑。
淳于意诊断疾病,注意详细记录病案。他将典型病例进行整理,写出了中国
医学史上第一部医案《诊籍》。
针灸技术,在《诊籍》中已见有效地应用。
淳于意不但是一个著名的医学家,而且是一位热心传播医学的教育家。他广
收弟子,精心传授。据《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就有宋邑(临淄人)、冯信
(临淄人)、唐安(临淄人)、高期、王禹、杜信等6人。
医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序文中说:“上古有神农、黄帝、歧伯;中古
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仓公;下此以往,未之闻也。”
左 思 (约公元250305年)字太冲,临淄人,西晋时著名文学家。父亲左熹,
出身小吏,做过太原相、弋阳太守,后升殿中侍御史。左思少时,曾学过钟繇和
胡昭的书法,也学过鼓琴。其代表作为《咏史诗》和《三都赋》。咏史诗,名为
咏史,实则述怀,托古讽今,对当时的门伐制度有所讥刺,有着深刻的现实的社
会内容。清朝大诗人沈德潜称《咏史诗》为千秋绝唱。《三都赋》构思十年乃成。
一时京城豪贵之家竞相传抄,洛阳纸张为之昂贵。左思由此,名倾“太康文坛”。
左思的诗文,后人辑为《左太冲集》。
左  (?公元300年)字兰芝,临淄人,西晋时女文学家。
左少即好学,工于诗文。晋武帝闻其名,于公元272年(秦始八年) 召入宫
中,初拜修仪,后封贵嫔。因姿容丑陋,不得宠爱,但却以才德受到礼重。
左一生写了大量的诗赋,据传,有文集四卷,惜已散失。现存诗、赋、颂、
诔赞二十余篇,大都是应诏颂人咏物的作品。
左自幼丧母,与父亲、哥哥相依为命,以至成长。后来被迫入宫,永别了
亲人、失去了自由、绝缘情好欢娱。满腔悲愤抑郁之情,使她凝注而成“愁思之
文”。《答兄感离诗》字里行间,流露出了对兄长左思的耿耿情怀。诗曰:
自我离膝下,倏忽逾周期。迢迢浸弥远,拜奉将何时? 披省所赐告,寻玩悼
离词。仿佛想仪容,欷不自持。何时当奉面?娱目于书诗。何以诉厥若?告情于
文辞!
左禀性娴静温厚,在尔虞我诈、阴谋倾轧的宫庭生活中,更加养成她在矛
盾夹缝中求生存的本能和与人无争的性格。《啄木鸟》诗便集中地表明了她的处
世态度和对人生的追求。诗文是:
南山有鸟,自名啄木。饥则啄木,暮则巢宿。无干于人,惟志所欲。性清者
荣,性浊者辱。
左把许多妇女形象引进文学领域,为她们立传、唱赞歌。如《狂接舆妻赞》、
《齐杞梁妻赞》、《孟轲母赞》、《班婕妤赞》等,在赞赋中歌颂了接舆妻等人
的高洁和忠贞,表现了她对传统“男尊女卑”观念的否定。
附:左墓碑文
左字兰芝,齐国临淄人,晋武帝
贵人也。永康元年三月十八日薨。
四月廿五日葬峻阳陵西徼道内。
父熹,字彦雍,太原相。弋阳太守。
兄思,字泰冲。
兄子,□字英□。
兄女,芳,字惠芳。
兄女,嫒,字纨素。
兄子,□奇,字骠卿,奉贵人祭祠。
嫂翟氏。
①文中□者,为残缺模糊不辨字。
②文中标点系编者加注。
贾思勰 我国古代著名农业科学家,祖籍今山东省寿光县。约生于公元五世
纪末的北魏孝文帝时期,曾任北魏高阳郡(治所在今高阳村)太守。
史载, 他为官清廉, 生活节俭,重视农业生产,有广泛的农业知识,著有
《齐民要术》。
《齐民要术》共10卷、92篇,约11万多字,集周、秦、汉至北魏农业生产知
识之大成。它全面总结了六世纪以前,我国黄河下游农业生产的基本经验,是研
究我国农学史的重要文献,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农业科学巨著之一。
房玄龄 (579648)名乔,字玄龄,号乔松,临淄人。幼时聪敏好学,博览经
史,长于书法。
房玄龄18岁中进士,任城县尉。唐兵入关后,归李世民,任秦王府记室,
随李世民东征西战。李世民即位后,任命他为宰相,历封邢国公、魏国公、梁国
公。
房玄龄执政20年之久,一直是竭忠尽职。他时时提醒唐太宗牢记隋朝覆灭的
教训,重视劳动人民的作用。劝太宗减轻赋税、裁汰冗员、澄清吏治、修订法律,
使唐初很快出现了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
公元637年(贞观十一年) ,唐太宗诏封房玄龄等14位开国功臣为世袭刺史。
玄龄认定这种裂土分封的世袭制度必然会导致“重裂山河,下扰百姓”而不利于
国家的安定统一。便上书唐太宗,极力谏止。公元648年(贞观二十二年) ,唐太
宗决意对高句丽进行一场宣扬国威的侵略战争。年已70,重病不起的房玄龄闻讯
后,口念表文,由儿子代写奏章,痛陈不义战争的利害。太宗见表后遂中止出兵。
卒后,太宗令其陪葬“昭陵”,谥号“文昭”。
晚年, 他与褚遂良重撰《晋书》130卷,《高祖实录》20卷,并与颜良时,
吕才等撰《文思博要》1200卷,目12卷。《晋书》流传至今,是研究晋代历史最
资借鉴的重要文献。
段成式 字柯古,临淄人,唐代文学家。系唐朝开国功臣段志玄裔孙,约生
于公元798年(唐德宗十九年),卒于公元863年(唐懿宗咸通四年)。官至太常少卿,
博闻强记,能诗善文,在文坛上与李商隐、温庭筠齐名。因三人均排行十六,故
时人号其诗为“三十六体”。一生著述甚多,有《酉阳杂俎》20卷、《续杂俎》
10卷、《卢陵官下记》20卷、《汉上题襟集》3卷、《鸠异》1卷、《锦里新闻》
2卷、《破虱录》1卷、《诺臬记》1卷。其《酉阳杂俎》为唐人笔记中著名作品。
其所著诗词,《全唐诗词》和《全唐诗》中,收录30多首;其所著文,《全唐文》
中,收录11篇。清人辑有《段成式集》。
其父段文昌,唐穆宗时(812824)宰相,著有《食经》一卷。其子段安节,唐
代音乐家, 官朝议大夫,著有《乐府杂录》、《琵琶故事》各1卷。安节小段公
路亦跻身文坛,著有《北户杂录》3卷。
薛凤祚 (15991680)字仪甫,号寄斋,临淄区金岭镇人,清初著名的天文学家、
数学家。
薛凤祚少攻儒学,中秀才。明熹宗天启年间(16201627),他远游保定府定兴县,
从鹿继善和孙奇逢学“陆王”之学。后跟魏文魁学习中国历算,继而又就教于意
大利传教士罗雅各(天启二年来华,曾与修《崇祯历书》);复去南京投师泰西天
文学名士波兰人穆尼阁和德人汤若望(又名道未,曾与修《崇祯历书》)。他集众
师之长,尽得西方历学之精要,终于成为学贯中西,以历算知名海内的天文学家。
薛凤祚著述甚多,除汉译穆尼阁所著《天步真源》、《天学会通》之外,数
学方面有《比例对数表》、《三角算法》、《比例四线新表》;天文历法方面有,
《太阴太阳诸行法》、《交食法原》、《交食表》、《历年甲子》、《求岁时》、
《西域回回术》、《今西法选要》、《今法表》、《日食诸法异同》、《求黄赤
道度及率总数》、《历法立成》、《新法密率》、《日月食原理》、《五星交食
表》。此外,在物理、水利、医药等各个方面亦有撰著。1664年,薛凤祚将其一
生研究成果汇集为《天学会通》80卷,刊行于世。《清史稿·艺文志》将该书分
著为正集、考验、致用三大部分。
薛凤祚综合整理介绍了中、西、回(阿拉伯)天文学。他的《太阴太阳诸行法
原》、《求岁时》两书,对太阳、地球、月亮的运行规律,黄道、赤道的夹角,
都作了深入地研究和详尽地阐述。他经过实地观测和精密地计算,求出的地球绕
太阳一周需要的时间,较现在举世公认的时间仅差13分37秒。另外,他还测定出
太阳并不是西方天文学家所说的“恒星”,而是每年以52秒的速度运行着的自转
的恒星。他对“回历”,“木、火、土”三星的运行规律,也都有深入地研究和
精辟的见解。
薛凤祚在天文理论的研究中,采用了当时较为先进的“第谷体系” (第谷·
布拉赫15461601,丹麦天文学家)。他首先引进了欧洲的数学尖端对数。
薛凤祚的卓越成就,受到当时学者的高度评价。《清史稿·畴人传》把他列
于首位,称他“不愧为一代畴人之功首”。清代著名历算家梅文鼎说:“近代知
中西历法而有特解者,南则王寅旭(锡阐)、杨子宣,北则薛仪甫,特当为之表率”。
王友询 (?1742)字梅若,临淄区路山乡王家桥村人。1712年(清康熙五十一
年) 武进士。后由殿前侍卫外调为兴汉镇游击。清康熙五十九年用兵西藏,王友
涧奉命建设直达西藏的台站。1723年(雍正元年),青海罗卜藏丹津倡乱,奉提督
岳钟琪命,驻防天青茶汉哈达,因招降1600余人,论功赏加都督佥事衔。雍正五
年, 用为参将随军进入西藏。 回军后,升潼关副将,代署兴汉镇总兵。1736年
(乾隆元年),调署西宁总兵。期满,实授贵州安笼镇总兵。安笼一地,汉苗杂处。
王友询广加恩柔安抚,以致境内安然。乾隆六年,又调古州镇总兵。乾隆七年十
月病故。
王友询工书善画,长于诗歌。其诗苍凉悲壮,有岑嘉州(参)遗风。著有《西
征纪略》《苗蛮全图》、《教练辑略》、《阅史约记》。一时称为儒将。
附:王友询誓师诗
漠漠风沙独立营,昨朝先自请长缨。
平明队伍须齐整,秣马加刍励劲兵。
崔昌龄 (约17521835)字锡武,临淄区西古城村人。昌龄自幼多病,18岁起,
便从父亲学医,精研了张仲景的方药,博阅了历代医家著作。20岁上,爱女死于
痘疹。从此,他励志研究痘疹一科。中年以后,就经治多效,医声逐渐远播,年
治愈婴儿达百多人。南迄徐州、泰安、东至滨海,越境延诊者来往不绝。
晚年,昌龄总结50多年的实践经验,将痘疹的气运、病因病机、诊断、治疗,
著为4册, 定名为《保赤摘要》。《保赤摘要》强调了外因的作用,从病因的角
度上认识痘疹病的形成和发展。在学术见解上承袭了金朝名医刘完素《素问玄机
原病式》中以运气变化来统论诸病的理论。该书取诸家之长,结合临床实践,奏
以有效验方,是一部痘疹科,理、法、方药较为完整的专著。它以“四宝堂藏版”
于1832年(清道光十二年)刊行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