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辑祝、祭礼仪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4&A=3&rec=745&run=13

祝庆
1.点茶。男儿成婚,亲戚朋友要备礼品祝贺,称“点茶”。因关系厚薄而礼
分轻重。有喜帐、鸡、鱼、肉、酒、馒头等,也有直接送钱的(称喜资)。
2.送路。女儿结婚,亲戚朋友家备礼祝贺称“送路”。礼品轻重亦因关系厚
薄而定。一般有被面、服饰、脸盆、暖水瓶、屏、匾、首饰及现金等。
3.过生日。六十岁左右称“庆寿”。建国前富家大户多于长辈生辰日大摆排
场,收礼宴宾。1949年后,较普遍的作法是:不管长幼,到生日这天阖家吃水饺,
个别户有亲戚登门祝贺。70年代农村老人庆寿活动渐多,80年代机关、厂矿也渐
兴此风,到时亲朋好友,沾亲带故,各备礼品,登门祝贺。
4.送粥米。已婚女子分娩,第五天或第七天(县城一带忌七日)娘家备米、面、
鸡蛋等食品和一块衣料前往抚慰,称“送粥米”。邻居、亲朋送鸡蛋、油条、点
心、叫“送月子”。皇城乡还有“圆耳朵”习俗,即于婴儿出生的第十二天,外
婆包上九十九对水饺,为婴儿做十二晌。
5.度满月。婴儿满月,外婆接到家中住几天或一月。传统习惯,去外婆家时,
女婴额上点墨,回来改点以粉,叫“打狗”,俗话说“黑狗去,白狗来,带她姥
娘家的官粉来”。男婴则反之。另外,婴儿返回时,外婆要为他剪落胎发,备馒
头若干,让他带回分赠给“送月子”的亲朋、邻居,称“分铰头馍馍”。1949年
后,废“打狗”,其余习俗在农村仍沿续着。
6.祝百岁。婴儿出生第一百天,外婆带上面条(称百晌汤)和一条缝着绒穗的
裤去为他祝福,“穗”谐“岁”音,称“祝百岁”,亲友祝贺,多送几尺花布,
主人待以盛宴。
7.温锅。有人新房落成或迁入新居,亲友携带礼品到场聚饮,称“温锅”。
8.祝贺。家中有人入伍参军,或考取大专院校、晋级提拔,亲友要登门祝贺,
主人设宴,尽欢而散。
祭祀
1.垒七。旧俗,人死后第七天黎明,家祭奠致哀,称“垒七”。此后每七天
一次,一般“五七”而毕,也有垒到“七七”的。建国初期尚沿旧俗。推行火化
后,此俗渐废。
2.百飨。人死第一百天傍晚(皇城乡一带多于中午)亲属儿女备供品祭奠,旧
时有的扎上摇钱树,纸箱,纸柜焚化坟前。建国后逐渐废止。
回族对死者的纪念,做“七日”、“四十日”、“百日”。
3.家祭。旧时农历年除夕,在正房中设祭,请列祖列宗回家团聚,称“请家
堂”。晚八、九点钟后,为他们焚纸送行。1949年后废止。
4.忌日。汉族人死后,每到周年,子女要备供品到坟前祭奠,称“上忌日坟”。
推行火葬后,到时请出死者骨灰盒,摆供品祭奠,以示怀念。
回族,除做周年外,还做“名纪”。
5.四季祭。旧俗,每年都要上坟祭祖,春季于“一百五”(寒食傍晚);夏季
于农历六月六之前;秋季在农历七月十四或十五日;冬季在农历十月一日。现农
村习春秋两季祭。
6.祭后稷。传统习惯,在田间吃饭,先舀一勺汤浇奠地上,意在不忘后稷。
今已无人再行了。
7.祭碾磨。旧俗农历除夕夜,除祭奠天地外,并在井台、石碾、石磨、粮囤、
车辕前摆供祭奠, 意在酬劳它们一年的辛苦。 1949年后,逐步废止祭供,只贴
“乐门钱”或福字于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