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革命遗址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4&A=3&rec=725&run=13

临淄青年学生抗日志愿军训团成立旧址 临淄县立第二小学,位于县城西关,
即今西关小学。抗日战争初期,三支队十团的前身“青年学生抗日志愿军训团”,
就在此诞生。
1937年“七七事变”后,临淄县教育界进步人士李人凤、陈梅川、崔栋生等,
响应共产党的号召,与共产党员李世光(李曦晨)、李清桂于10月以临淄县立第二
小学为基地, 组织起120人的“临淄青年学生抗日志愿军训团”。这是临淄地区
的第一支抗日武装。 1938年7月,奉命编为“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支
队第十团”。
十二中队创建旧址 石家毛托小学,位于今大武乡石家毛托村西北角。抗日
武装十二中队,就在此处创建。
1937年冬,原辛店通惠小学校长石潇江和进步教师、青年石一宸等十余人,
与中共山东省委派往长山中学的领导人廖容标、姚仲明取得联系,开始组建抗日
武装。 1938年2月13日晚,在石家毛托小学宣布起义,拉向黑铁山。这支队伍被
授为“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五军第十二中队”,同年夏季,改编为“八路军山
东人民抗日游击第三支队八团二营”。
矮槐树战斗遗址 矮槐树村, 位于齐故城西南,南紧傍胶济铁路。1938年1
月5日, 李人凤率领学生军训团,在矮槐树村与合顺店村之间伏击了沿胶济铁路
东犯的日军先遣分队,击毙日军分队长吉田藤太郎,打死打伤日军十余名,缴获
日军军旗、手枪、指挥刀、图囊、望远镜等战利品一宗。
这次战斗,打响了清河平原抗日第一枪,也是日军入侵山东境内遭到的第一
次武装打击。
三支队兵工厂遗址 抗日战争初期,临淄青年学生抗日志愿军训团迅速扩大
为抗日武装, 为适应战争急需,于1938年2月,建立了军械修理所。“军训团”
整编为三支队十团后,军械修理所扩展为自制武器弹药的工厂,后改为三支队兵
工厂。
兵工厂旧址,处今北羊乡郑家辛村西一所宅院内。厂址面积长20米,宽17米。
现存北屋四间,土砂轮半个,当时铸造的生铁炮一尊。
临淄一大队创建遗址 位于高阳乡上河头村, 乌河北岸。1938年4月,共产
党员许云轩为扩大抗日武装力量,将临淄四区召口、中埠、上河、高阳一带的地
方武装, 编为一大队,6月,又奉命编为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三支队特务
二营。1939年秋,又被编为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支队基干一营,成为三支队的主
力之一。
苇子河会议遗址 苇子河村位于齐故城北15公里,今敬仲镇西部。
1938年10月,日本侵略军占领武汉以后,回师华北,进行所谓“整肃作战”,
对平原地区进行扫荡,胶济铁路沿线各县城均被敌人占领。清河区的部分部队已
转移到胶济铁路南的山区活动。面对这急剧恶化了的形势,中共清河特委根据上
级指示,在苇子河村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由清河特委书记霍士廉和三
支队司令员杨国夫主持,特委成员赵明新、李云鹤及临淄县委书记马巨涛、寿光
县委书记张文韬、广饶县委书记相炜、长桓县委书记孙铁民、益都县委书记胡维
鲁,以及高苑、桓台、长山等地的共产党员一百余人参加了会议。会上,由霍士
廉传达了省委书记郭洪涛关于《目前战争形势及我们当前任务》的报告,研究部
署了发展武装,建立群众抗日团体,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准备坚持长期艰苦斗争
等各项任务。会后,迅速扭转了清河区的局势。所以说这次会议,对建立清河区
抗日根据地,发展壮大抗日武装,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
岳家庄伏击战遗址 岳家庄处于齐故城北6公里,村西依东辛公路(原辛石公
路),系临淄北去必经之处。1939年2月上旬,十团以三个连的兵力,配合民兵抬
枪队,在此发起了阻击日军北进的伏击战。歼敌百余人,击毁敌汽车七辆。
这次战斗是十团进行反“扫荡”的战斗之一,不仅给日军以沉重打击,而且
大大鼓舞了人民群众抗日救国的斗志;同时对提高清河区军民坚持抗战的信心起
了重要作用。
临淄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遗址 大夫店位于齐故城西北19公里,今朱台乡东
北部。
1939年7月7日,临淄县在大夫店村召开了各界社会名流和群众团体代表大会,
经过民主酝酿协商,选举了王兴国(伏伯言)为县长。下设秘书、民政、财粮、司
法、教育五科,后又设了武装科。这是清河区第一个抗日民主政府。对发动人民
群众支援抗日战争,巩固革命根据地起到了重要作用,曾获得清河区抗日模范县
之称。
北海银行清河分行地下印刷所旧址 位于今北羊乡许家庄东北角,为地下洞
室建筑。在地下10米深处,分两室,一为印刷车间,长7米,宽4米,高3米左右;
二是休息室,在印刷车间西北,长6米,宽3米,高2.5米左右,与印刷车间相通。
两室四周墙壁用砖石砌成,水泥填缝;室顶呈拱形,用水泥密封。设有两个洞口,
其一在离印刷车间东南40米处的许绍先家旧楼内的西墙下;另一处位于休息室西
北15米处的许同芳空闲院内的西屋里。另外还设有两个通气孔,分别通向村外的
两口水井内。
地下印刷所, 建于1940年7月,11月份开始印刷“益寿临广流通辅币”,票
面为一角、五角、一元。1941年4月,由于环境恶化,转移外地。
印刷所在此期间,约印制票额一千万元左右,流通在广饶、寿光、邹平、长
山、临淄、桓台、高苑、博兴、蒲台、垦利等县的市场上,对巩固抗日根据地,
从经济上战胜敌人,保障人民群众利益,起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