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地方病防治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4&A=3&rec=622&run=13

黑热病防治 建国初期,县内流行面较大,政府拨款,对黑热病人免费治疗,
用斯锑黑克剂注射,取得了满意效果。1956年秋县防疫站,举办了有50人参加的
黑热病防治训练班。1957年夏,以训练班学员为骨干,在全县进行了黑热病线索
调查, 共检查9600人,发现两个黑热病患者。同时,全县组织了130人的灭蛉专
业队,为180名可疑患者的家庭及四邻灭蛉两次。对2名黑热病患者及可疑病人,
分别进行了治疗,均获痊愈。1958年后,未再发现过黑热病。
疟疾防治 建国前每年夏、 秋季都有疟疾流行。 1946年不完全统计患者达
2300余人。病程一般长达四、五十天,且易复发。1950年起,县卫生院重视防治
疟疾,发动群众架蚊帐,填污水坑,消灭蚊虫;对现症病人给予阿的平、奎宁等
药物治疗,都收效较好 。1965年起,推行了氯喹、伯氨喹三日六日等不同疗法。
同时做到,每发现一名病人,公社卫生院确诊后,由农村卫生员送药到人,严格
执行“二不”、“五到” (不捎药、不留药;人到、药到、水到、工作到,看服
到口) ;及时为病家及四邻连续三天药物灭蚊;对休止期病人进行抗复发治疗;
易感人群每年二次预防服药。1975年起,对现症病人的治疗改为氯喹、伯氨喹八
日疗法。1985年,全区未发现疟疾病,经山东省卫生防疫站检查验收,认为临淄
区的疟疾病已基本消灭。

地方性甲状腺肿防治 甲状腺肿多发于山区和淄河两岸的村庄。1976年普查,
共检查375646人,查出现症病人76107名(患病率23.37%) 。女性多于男性。其原
因为饮食中缺碘所致。为便于治疗,对患者分类建立了病历卡片,由公社卫生院
统一管理。区政府拨款免费使用碘制剂治疗。并推广食用含碘食盐,收效甚好。
到1980年,治愈52728人;1981年治愈17952人;1983年尚有3508人未愈,多为混
合型。1985年已基本控制。
地氟病防治 该病系饮用高氟水所致。患者多分布于高阳、朱台、路山、皇
城等乡的18个自然村。1977年进行普查,检查16269人,查出氟斑牙患者11219人
(患病率为69.52%)。未发现氟骨症患者。经卫生部门建议,省、市、区政府拨款
为18个村全部打了深水井,到1985年仍有两个村的井水含氟量超过正常标准。
狂犬病防治 建国前,多次发生狂犬咬伤人畜,被咬伤者,绝大多数因感染
狂犬病救治无效而死亡。1980年3月2日,辛店公社王朱大队发现一只外来狂犬,
接连咬伤7只家犬, 12个人。6月底5处公社的16个大队发现狂犬,咬伤29人及若
干禽畜。 由于及时注射了狂犬疫苗,没有引起发病。1980年5月31日,区革命委
员会发出预防狂犬病的紧急通知。1981年春,有两人被狂犬咬伤,抢救无效死亡。
是年6月, 区成立预防狂犬病领导小组。组织农林、兽医、公安、卫生防疫等部
门,对全区家犬进行普查登记和预防注射。凡接受预防的家犬,挂牌示别,未接
受者一律捕杀。到10月,全区22731只家犬中,已有21302只接受了预防注射,同
时捕杀414只。1983年,又发现1名狂犬病人。1985年再次进行家犬普查,预防注
射。
流行性出血热防治 1983年始于边河公社发生此病, 患者3人,1984年,散
发于全区各乡、镇,患者254人,死4人。1985年发病130人,死亡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