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辑校舍与教学设备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4&A=3&rec=583&run=13

校舍 民国初期,全县高等小学和乡村国民学校的校舍,除少数由地方筹资
或私人捐款兴建外, 多是利用庙宇、 祠堂或借用民房。设备简陋,危房甚多。
1935年,民国县政府提倡地方集资改建学校,并统一制发了学校规划图样。县立
6处小学, 有5处新建校门,4处新建教室,3处扩建操场,2处新建礼堂。百余处
乡村小学改建或新建校舍。全县校舍总面积约6万平方米。后经战争破坏严重。
建国后,各中学均按规划新建。各小学仍沿用原来校舍,虽然每年国家都投
资扩建新房,改造危房,但仍满足不了教育发展的需要,不少学校仍然是“黑屋
子”、“土台子”,直接影响教育质量和学生的身体健康。据1979年统计,全区
农村中小学校舍9272间,坚固适用的只有1760间,占总校舍的19%;危房1947间,
占21%; “黑屋子”3245间,占35%;需维修的2320间,占25%。1979年秋,山东
省政府把临淄区列为全省校舍改造重点县区之一。 全区共投资974.8万元,其中
国家投资138.1万元, 占14.2%; 乡镇及群众集资828.4万元,占85%;其他投资
8.3万元,占0.8%。共新建学校202处,建校舍4559间;12处学校新建教学楼12座;
310个学校新建大门; 各校共新修院墙6735米, 新建厕所1860间, 购置新课桌
29300张,凳子58609条。全区18个乡镇的382处中小学,均达到了“六配套”(教
室、办公室、伙房、宿舍、厕所、院墙、大门、活动场地) 标准,校舍总面积增
至18.2万平方米, 为1936年的3倍多。1983年,受到山东省教育厅、财政厅的表
彰。

教学设备 县立初级中学只有简单的仪器、标本和挂图。小学教学设备更差,
唯有西关小学设有自然试验室。
建国后,各中学教学仪器和教具,由省教育厅无偿分配,逐步配套。小学的
实验仪器、教学用具、体育卫生用具和图书资料,除由国家拨款逐年购置一部分
外,多靠自制。从1979年起,全区着手仪器配套和实验室的建设。1982年,共筹
集资金247857元,购置仪器140种11980件,自制教具160种15700件。经省、市检
查验收,全区达到省仪器配套验收标准的小学271处,占小学总数的80%;联中48
处, 占联中总数的94%,其中有中心实验室11处;仪器配套合格的乡镇13个,占
乡镇总数的80%,被山东省政府命名为“仪器配套合格区”,出席了省仪器配套,
实验室建设表彰大会。同时,电化教学设备也从无到有发展起来。据1985年统计,
全区有幻灯机、投影器38台,录音机58部,16mm电影机2部,磁带录象机8台,彩
色电视机12台,电子计算机2台,总价值51000元,仪器配套和电教设备的发展,
有力地促进了教学和教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