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业余教育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4&A=3&rec=571&run=13

农民业余教育 民国时期,农民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开办民众学校。
1918年, 临淄县成立通俗教育讲演所,1929年,所内附设民众学校2处,全
县各级学校附设民众学校11处。民众学校以“授予年长失学者以简易之知识技能,
使适应社会生活”为宗旨,设识字、常识、珠算(或笔算)等科。
1930年底,通俗讲演所与县图书馆合并,改组成立县民众教育馆,附设民众
学校2处,各招男女生1个班。乡村小学附设民众学校50余处,学生2000人。1936
年,县民众教育馆增设民众夜校1处,并规划第二、第四区为民教区,专设民校2
处(干河头、宋家庄),兼办民校80班。令十五至四十五岁民众入校学习,但多数
民众无力读书求知,民众教育多流于形式。抗日战争期间,临淄县抗日民主政府
组织青壮年利用冬闲时期学习文化,开展“冬学”运动。1940年统计,抗日根据
地内设妇女识字班68个,学员3559人,青年夜校64处,学员2064人。分别使用自
编《妇女识字课本》、《青年夜校读本》和《冬学课本》,学习抗战道理和文化
知识。
1946年, 临淄县人民政府提倡大办成人教育,各地设立午学184处,夜校87
处,学员9600人。还利用黑板报、读报组、文化岗等形式,配合土地改革运动,
进行思想教育和文化学习。1948年,农民教育继承老解放区传统,开展冬学运动,
以识字扫盲为重点。 1949年冬,开办民校204处,其中午班189个,夜班201个,
学员13442人,教职员202人。
建国后,农民教育由冬学逐步转为常年民校。1951年,全县常年民校270处,
学员12851人。另有分散学习组47个,学员388人。1952年下半年,全县推广“速
成识字法” ,举办速成识字班99个,学员3236人。同年还设立常年民校308处,
冬学文化班297个,政治班67个,参加学习的共28221人。出现了建国后扫盲教育
的第一个高潮。1995年,农民业余教育配合农业合作化运动,举办记工学习班。
1956年3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扫除文盲的决定。县、区、乡各级政府
普遍成立扫盲协会,发展会员3830人。组织青年扫盲队员11404人,发动44967人
参加学习, 占青壮年文盲半文盲总数的50%。其中记工班522个,学员15470人;
普通班447个,学员12431人;分散学习小组1001个,学员7078人;包教包学9988
人。 当年有5500人达到扫盲毕业标准。至1957年,累计扫除文盲14526人。在青
壮年脱盲后, 随之办起业小班93个,学员1606人,业中班2个,学员88人。农民
业余教育呈现经常化、制度化、系统化。
1958年,在“大跃进”的形势下,各级各类农民业校和红专学校均有很大发
展。但由于片面追求“高指标、高速度”,表面轰轰烈烈,实际效果不高。三年
经济困难时期,农民教育陷于停顿状态。
1962年至1966年初,随着国民经济的好转,农民业余教育有所恢复。1965年
1月统计,全县参加学习的21504人,其中政治班267个,学员5187人;技术班158
个,学员3081人;扫盲班398个,学员5187人;业小班237个,学员4549人;业中
班203个,学员3500人。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农民教育停办。
1976年后,农民教育开始恢复。到1978年,扫除青少年文盲9396人,扫除壮
年文盲21369人。1979年经过验收,农民青壮年文盲率由解放初的90%下降为3.3%,
成为本市第一个基本无盲区。
1978年后,随着农民文化水平的提高,农民教育工作重点,由文化学习为主
转移到以技术学习为主。一是开办各种业余文化技术学校。1985年办起48处,56
个班,学员2812人。其中业小班2个,学员81人;业中班3个,学员93人;技术班
51个,学员2651人。二是举办各类职业教育讲座和短训班。自1983年至1984年,
先后举办了农学、养鸡、蔬菜种植、西瓜栽培、缝纫等技术教育短训班及讲座多
期, 有34388人参加学习。齐家终村文化技术业校,根据商品生产需要,先后举
办果树管理、汽车维修、葡萄栽培及经济管理等长短班,促进了两个文明建设。
全村工农业总产值,由1982年的50万元提高到1985年的140万元。
职工业余教育 临淄的干部职工教育始于1939年。临淄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
后, 即举办训练班,对干部进行教育。1941年9月,清中专员公署教育科成立清
中教育大队,对临淄县撤至博兴、辛集一带的县、区、乡村干部七百多人进行培
训,5个月后分批送往清河专员公署分配工作。
1949年底,临淄县政府创办县直机关干部业余文化补习学校一处,设教学班
一个,专职教师一人,学员60人。1952年,该校举办速成识字班2个,学员77人。
1953年,机关学校设普通班(初小)、中级班(高小)各一个,学员70人。在辛店设
立高小一个班、 学员35人。1955年下半年,辛店职工教育发展到初小1个班,高
小3个班, 初中2个班,学员共415人。1956年,全县共有初中4个班,400人,高
小班3个, 348人,初小班2个,173人,入学干部占干部总数的70%,入学职工占
职工总数的40%以上。
1958年,全县出现了一大批“红专学校”、“红专大学”、干校和机关干部
业余大学。干部职工教育规模扩大,入学人数剧增,但人数不固定,实际效果不
佳。
1963年,干部职工教育采取地区办学、分片设点的办法,在职工集中的辛店、
西关两地分别成立职工业校,有24个单位的266名职工,分别参加了初中(4个班)
和高小(2个班)学习。1964年,机关干部学校发展到初中3个班,学员163人。
“文化大革命”开始,干部职工教育停办。
1977年,各厂矿企业开始举办各类技术业务学习班。1982年,开办职工业余
学校, 对“文化大革命” 期间高中、初中毕业的工人进行文化、技术补课。至
1985年, 全区有2429人,参加初中文化补课,已合格者1818人,合格率74.8%;
1522人参加技术补课,已合格者1393人,合格率91.5%。
新时期的干部教育逐步走向正规化、 经常化。1985年有116人参加大专院校
学习,68人参加各类中专学校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