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职业教育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4&A=3&rec=569&run=13

临淄县乙种实业学校 1912年创办于临淄县城西关广化寺,以蚕科为主,学
制三年,招收初小毕业生。1926年,改称临淄初级职业补习学校,并增加农科内
容。1930年改组为县立第二小学。在开办期间招生9级,学生220人。
农业中学 1958年全县创办农业中学38处,42班,学生1734人。翌年减为10
处,1148人。1961年,除城关农中外,全部停办。
1964年,随着“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的推行,农中又发展为15处,
在校学生1201人。1966年初,有农中22处,在校学生2335人(其中农高中生127人),
教职工103人。农中在校生人数占全县中等学校在校生总人数的56%。
“文化大革命”期间,除城关农中外,大部改为普通中学。1978年后,又逐
渐恢复。1985年,全区共有农中两处(城关农中、罗家农中) ,初中班6个,学生
314人,教职工27人。
附:城关农业中学
城关农业中学座落于临淄县城西关三村,是1958年建立起来的一所社办农业
中学。实行长短结合,灵活多样的学制。长期班学制三年,初中设政治、语文、
数学、农业基础知识,高中增设物理、化学、农业机械。根据农村生产需要,还
先后补充过农村应用文、农村实用数学、簿记、农用机电、拖拉机、小麦栽培、
黄菸栽培。农村杂字、农村卫生等十几种自编教材。教学坚持理论结合实际,课
内系统学习理论和工农业基础知识,课外到固定场地实习,假期也布置一定的实
习、试验和科普宣传任务,让学生结合劳动完成。短期培训班,学习时间一至三
个月不等,学习内容、人数根据实际需要确定。社队的某些特殊需要,学校也尽
量满足。如生产队需要会计,学校就设会计课。
校内辟有农场,学生可从事粮食、蔬菜和养殖业劳动和实验。校外还设固定
挂钩单位,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学习农业机械的操作和修理。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做
到自食其力。 仅校内劳动一项,到1964年6月,已累计生产粮食58000斤,蔬菜3
万斤,黄菸700斤,生猪80头,积累资金19900元。学校经费基本自给。
城关农中的办学宗旨,是为农村培养技术人才。面向农村招生,学生毕业后
仍回农村。 该校从开办至1966年,共培养初中毕业生524人,高中生62人,短期
班470人。其中任社队干部的80人。成为技术骨干的350人,被群众誉为“庄户学
校”。1960年,该校代表出席全国文教群英会,荣获周总理亲书的“先进单位”
奖状。1962年,又出席全国半工半读座谈会,受到中共中央领导同志接见。《人
民日报》、《大众日报》多次撰文介绍该校办学经验,《大众日报》还为该校专
门发表了社论,以示提倡推广。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城关农中继续坚持农业中学办学方向,建立起拥
有30台缝纫机的缝纫厂,并开始试行四年制。
农业技术学校 1982年,在中等教育结构改革中,将区立第八中学改为农技
中学。1984年又将区立第七中学改为农技中学。分别称临淄区第一、第二农技中
学。教学内容除学习普通中学文化课外,增设农学、农技和乡镇企业管理等专业
教材,修业期限三年。面向全区、定向招生,毕业后回原单位,或报考对口农业
院校。
1985年,两校共有农高中班10个,在校学生445人。
城镇职业学校 1985年,在区立五中、十一中及南仇镇中学,各设职业高中
班一个, 招收非农业人口的初中毕业生150人,修业年限暂定二年。化工专业,
连同齐鲁石化公司普通中学附设职业高中班,共有教学班15个,在校学生604人。
学生毕业后,由区劳动局安排就工或待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