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生产救灾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4&A=3&rec=503&run=13

建国后,党和政府组织农民治山治河,兴修水利,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和病虫
害的防治,至六十年代,已提高了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但同时对发生的不可抗
拒的自然灾害,则迅速组织力量,及时做好生产救灾,使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在三年恢复时期,由于频繁的自然灾害和长期战争的破坏,给人民的生产、
生活带来很大困难。临淄县委、县政府领导全县人民从发展生产入手,积极进行
抗灾。 1950年至1955年,国家贷给灾区小麦种子10万斤,玉米种11500斤;提供
生产周转资金3.2万元;发放无息贷款11.22万元,贷粮376724斤;扶持农民打井
5500眼; 贷放水车866部。同时,国家发放救灾款17.09万元,粮81128斤;群众
互济借粮118000斤,解决了灾民14436户,49211人的吃饭、穿衣困难。
1959年至1961年的三年困难时期,国家发放救济粮5644万斤 (包括益都县、
下同) ,救济款129万元。设疗养院590处,住院16749人;设病号食堂999处,就
餐者35496人,组织医疗队下乡,医治各种病人27193人,度过了严重困难。
1964年7月31日暴雨成灾,皇城、敬仲、淮阳、梧台、城关等公社的159个大
队,16.9万亩农田积水达60厘米,86个村庄被洪水围困,倒塌房屋8204间,受灾
人口7.86万人。 县委、县政府立即组织196名干部、20名医生,分赴重灾区抢险
救灾。 发动社员3万余人,挖排水干沟60条、支沟565条,疏通排水沟382条,排
除农田积水13万亩。 国家拨发救灾款6.1万元,发放救灾布3.75万尺,棉花4200
斤,衣服2050件,帮助贫困灾民建房644间。
1972年春,边河、王寨公社旱灾严重,麦苗干枯,夏播困难。区、社两级派
出60余人的工作队,拨出4万元增置抗旱工具,发动万余名劳力抗旱。经120天的
抢救, 保麦田8000亩,保春苗1.5万亩,夏播6200亩,做到有灾不荒,有灾不减
产,全年亩产粮食达500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