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辑货运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4&A=3&rec=181&run=13

明、清时运期,临淄系农业区,运出小麦、豆饼和手工业品,运进日用百货。
进出货物品种少,运输量小,多由人、畜运往广饶县石村码头。1904年胶济铁路
建成通车,货物进出多依铁路,境内只有货物流通的短途运输,年货运量在10万
吨左右。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货物运输量逐年增多。1950年,
货运量19万吨, 周转量31.2万吨公里;1958年货运量达22.2万吨,周转量108.3
万吨公里。1964年后,由于胜利油田的开发和齐鲁石油化工基地的兴建,货运量
大增,货物流向也由原来的农副产品和日用百货,增至为沙石、砖瓦、水泥、煤
炭、石油、化肥、沥青等建筑材料和化工产品。1966年货运量达185.32万吨,周
转量673.98万吨公里。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交通运输执行了统一货源、统
一运价、统一结算的“三统”办法,限制了民间运输力量的发展,1975年货运量
降为168.84万吨。1978年以后,取消了“三统”的限制,建立起多渠道少环节的
货物流通体制。专业运输、企业部门运输和民间集体、个体运输力量迅速扩大。
1985年, 货运量235.5万吨, 周转量4037万吨公里, 分别为1950年的12.4倍和
129.4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