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 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4&A=3&rec=1&run=13

淄博市临淄区,位于山东省中部,鲁中山区北麓。东邻青州市,南接淄川区,
西连张店区、 桓台县,北靠博兴、广饶县。面积近668平方公里,人口50余万,
每平方公里741人,为全省人口密集区之一。
临淄, 原名营丘,公元前859年,齐献公更名临淄。周为齐国都城,汉为齐
王首府,三国时为青州治所,隋、唐时为大郡驻地,此后为县。1970年改称临淄
区,辖18个乡镇,420个自然村。
1974年,区政府机关移至辛店。辛店是70年代崛起的新兴城镇,东傍淄河,
南依群山,北靠广阔平原,居鲁中交通要冲,水源充足,地面平缓,而且地质结
构无活动断裂带,系新建城市的理想之地,现已成为石油化工新型城市。
临淄地势,南高北低,西高东低,南部系低山缓陵,北部为广阔平原,山丘
占27.9%,平原占72.1%。境内山丘属鲁山山脉,有大小山峰20余座。河流,属小
清河水系,淄河南育北发,穿越临淄东部;乌河源于本区黄山脚下,穿流西部;
还有蜿蜒曲折的十余条河流,纵贯全区,另有名泉龙池和天齐渊。气候,属北温
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均气温12.2℃,年均降水量652.9毫米,
无霜期206天,适宜自然生物的繁殖生长。
自然资源丰富。土地广阔平坦,质地良好,自古就有“膏腴之地”的美称。
汉武帝曾说:“独临淄十万户,天下膏腴地,莫盛齐者矣。”现有耕地60余万亩,
其中一、 二级土地占50%以上;垦殖率为65.8%,比全省平均高18.9%。地下水较
富裕,总储量约5~6亿立方米,水质好,易开采。地下矿藏多,西部有铁矿,储
量约1.1亿吨;中北部为煤田,储量约4.4亿吨;南部山区为石灰石矿;另外还有
铜、钴、粘土、铝土矿,都具有开采价值。

临淄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地理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自古
就以“蚕桑女红”闻名,有“冠带衣履天下”之称,近现代又是鲁中粮仓。20世
纪60年代中期,全国石油化工基地之一的齐鲁石油化学工业公司在此兴建,又成
为当今国内的新兴石油化工之城。
临淄农业生产历史悠久, 为历代产粮重地, 北魏高阳太守贾思勰所著《齐
民要术》,即是此地经验的总结。然而在旧社会,由于封建制度的束缚和频繁的
战争,致使农业发展缓慢。新中国建立后,党和政府领导农民进行土地改革和农
业合作化运动,从而使农业获得迅速发展。到70年代后期,全区基本实现了农业
机械化和水利化,拥有拖拉机5600多台,平均每万户98台,居全省首位,机耕面
积达90%以上,水浇面积达85%以上,成为重要产粮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推行经济体制改革,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多种经济,
出现了粮、瓜、菜、果丰产,猪、牛、羊、鸡兴旺的新局面。1985年,全区粮食
总产4.88亿斤,每亩单产1167斤,列全省高产县(区)之一。生猪存栏12万头,瓜
菜面积7.7万亩, 农业总产值1.6亿多元 (1980年不变价) ,是1949年的9.5倍,
1976年的2倍。 第六个五年计划期间, 向国家交售粮食4.59亿斤, 列淄博市各
区县之前。 林业发展也很快,1985年森林覆盖率为16.4%,被评为全国平原绿化
先进单位。
临淄手工业发端较早,远在春秋战国时期即为全国冶铁、纺织基地之一。西
汉时期成为“齐临淄十万户,市租千金,巨于长安”的大城市。自西晋以后,随
着政治中心的转移和战争的破坏,临淄手工业逐渐衰退。清朝末年,特别是1904
年胶济铁路建成通车后,临淄的工业又开始复苏,民国时期,略有发展,但在抗
日战争中被摧残殆尽。 新中国建立后, 因注重粮食生产,工业生产发展缓慢,
1965年工业产值515万元,仅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15%。60年代中期,齐鲁石化
公司在临淄兴建,为工业发展创造条件。从70年代起,临淄工业开始发展,中共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发展迅速,至1985年全区已有机械、化工、建材、食品、纺织、
造纸、 印刷、塑料、电子、服装、皮革、工艺品等10多个行业,841个企业形成
以建筑材料、石油化工、轻工纺织、食品加工为主体的工业体系。其中国营工业
企业7家, 区属集体企业16家,乡镇工业122家,村办工业696家。全区工业产值
16120万元,为1949年的98倍,为1965年的30倍,占工农业总产值的53%。工业产
品百余种,其中著名产品有“齐城牌”青州花边大套、“金鼎牌”液压千斤顶、
“齐都牌”葡萄糖大输液、“环球牌”鸡罐头、“山鹰牌”油毡纸、“牛山牌”
水泥、“牺尊牌”白酒及糠醛、淀粉、书写纸等,畅销全国各地,有的已进入国
际市场。
齐鲁石油化学工业公司,自建厂至1985年底,先后建起直属企事业单位30个,
生产石油产品、 化工产品61种。累计炼制原油7567万吨,生产合成氨340万吨,
生产尿素496吨;累计完成工业产值176.7亿元,实现利税76.4亿元。
交通运输、邮电、建筑和商业服务业等,均有长足的发展。胶济铁路横贯临
淄中部,辛泰铁路由辛店直达泰山脚下,18条干线公路和区乡公路交织成网,晴
雨通车,四通八达。邮政电信,在已有基础上,将通过电缆、微波实现市内电话
自动化,扩大国际间的电话、电报、电传业务。这既有利于货物的集散,又为外
部投资创造了条件。商业发达,市场繁荣,1985年商品零售额达2.17亿元,相当
于建国初期的50多倍, 为1978年的2.4倍。全区城乡人民储蓄余额1.38亿元,为
1952年的千余倍,为1978年的4.4倍。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提高。1985年,全民所有制职工年均工
资千余元,区属集体职工年均工资900余元,分别比1978年增长95.3%和100.1%。
农民收入提高更快,1985年人均纯收入528元,为1978年的4.5倍。其住房和生活
也大为改观, 50年代是“土坯墙, 泥抹光”的草房,60年是“乱石墙基,砖镶
门窗”的草顶房,70年代是“青砖墙皮,玻璃门窗”的半瓦房,80年代是“四开
大间”的砖瓦房,高标准、新式样的“锁皮厅”和小楼房,日益增多。自行车、
手表、缝纫机、收音机已基本普及;电视机、电冰箱、收录机、洗衣机正在急剧
增加。随着人民生活的提高,人口平均寿命延长,1982年人口普查统计,全区人
口平均年龄由建国前的35岁,城区延长到73.57岁,农村延长到71.15岁。

临淄是中国齐文化发祥地,战国时期的稷下学宫,开创了学术百家争鸣之先
例,形成了中国东方文化中心,对祖国文化的发展有深远影响。荀子三为稷下学
宫祭酒,孟子曾做过齐国客卿;孔子来齐闻韶,被高雅的韶乐陶醉;吴国公子季
扎对“齐风” 、“齐学”倍加赞赏;全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 就收入
齐地歌谣11首之多。 所以诗人李格非、赵执信写下赞扬临淄的“击鼓吹竽七百
年”、“千里齐风如旧闻”名句。
教育事业发展迅速, 1985年有教师进修学校1所,完全中学14所,初级中学
54所,农技、农业中学4所,小学368所,在校学生8.4万余名,入学率达98.9%。
1984年被评为山东省普及初等教育先进单位。幼儿园390所,入托幼儿1.4万名。
文化、科技、卫生事业也有很大发展。城乡普遍建立了影剧院、俱乐部、文化馆
(站)、图书室、广播站、电视室,并发掘整理了地方剧种“八仙戏”。全区有专
业科技研究所2处, 各种学术团体11个,科研项目遍及工业、农业、建筑、医疗
卫生等各个领域。1976~1985年,获区级以上科技成果奖的81项,其中市级的30
项,省级的8项。全区有医疗卫生机构44个,卫生技术人员1万余人,病床582张,
乡镇有卫生院,村村有卫生室,农村缺医少药的局面已有明显改善。地方病、传
染病的发病率大大减少,黑热病、甲状腺肿、霍乱、疟疾等病已基本绝迹。计划
生育成果显著,人口自然增长率连续3年在7‰以下,1985年被评为全国计划生育
工作先进单位。
悠久的历史,为临淄留下了大量文物宝藏,有“地下博物馆”之美誉。临淄
“齐国故城”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临淄墓群”和桐林田旺龙山文化遗址,
系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康山寺、金陵寺、西天寿北魏石佛造像和安平、高阳
故城等9处遗址, 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齐国故城已发掘的遗迹中,有举
世无双的东周墓殉马坑,巧夺天工的排水道口,奕世相传的孔子闻韶处,蜿蜒壮
观的城墙残垣等,已成为国内外游人来临淄观光的重点。齐都遗址博物馆馆藏的
2100余件重要出土文物,充分反映了古代文化的光华,如西周晚期的大铜盂,战
国时期的错银青铜牺尊,西汉时期的龙纹矩形铜镜,春秋、西汉时期的兵器高子
戈和铁甲,汉代微型鎏金编钟等,都是国之瑰宝,一级文物。这些出土文物不仅
给这座东方古城增添了风彩,而且也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宝贵资料,又为开发
旅游事业创造了条件。

临淄人民富有革命传统。北魏延兴元年,高阳农民封辨聚众千余人起义,反
抗封建统治。1861年在太平天国影响下,朱仲平率数百人的反清农民起义军起义,
号称“黑旗军”。中国共产党诞生不久,临淄就有党的活动,1926年在白兔丘、
中埠一带建立了中共党支部, 领导农民运动, 撒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火种。
1937年“七·七”事变后,临淄地区的共产党员和爱国人士,相继组建了“青年
学生抗日志愿军训团”和“抗日救国军第五军第十二中队”等抗日武装。这些抗
日武装一建立,就在共产党领导下,立即投入抗日战斗。1938年1月5日,在矮槐
树村一带伏击了沿铁路东进的日军先遣分队,首战告捷,揭开了清河平原抗日战
争的序幕,很快形成全民抗日的局面。1940年,临淄被中共清河区评为抗日模范
县。在解放战争中,临淄独立营和全县民兵,相互配合,坚持战斗,三年时间作
战百余次,歼敌2200余人,缴获各种武器1400余件。并在上级党委领导下,进行
了减租减息和土地改革运动,彻底改变了数千年来的封建制度。新中国成立后,
临淄人民仍继承战争年代的光荣传统, 为保卫祖国边疆和社会主义建设,有1.3
万余名青年参军服役。在历次斗争和保卫社会主义建设中,有1670余名优秀儿女
为国捐躯,他们的革命业绩,光照后世。
临淄又是人才辈出之地。春秋战国时,有著名军事家司马穰苴,有用火牛阵
大败燕兵收复齐地的名将田单;汉代,有著名医学家淳于意;晋代,有“尽锐于
《三都》,拔萃于《咏诗》”的太康诗人左思与其妹文学家左芬;唐代,有贤相
房玄龄,名将段志玄,文学家段成式;清代,有天文、数学家薛凤祚,武状元徐
华清,武进士王友询,著名医生崔昌龄;清末,有农民起义领袖朱仲平、农民革
命先驱贾振琨。在抗日战争时,有抗日武装的创始人李人凤、李曦晨、陈梅川、
石潇江、石一宸等;有模范县长李铁锋,英雄连长胡春梅;还有著名烈士王民贞、
甘云卿、边树生、崔英顺等50余名,他们的英雄业绩,永载史册。建国后更是人
才倍增, 仅分布于各地的临淄籍工程师以上的科技工作者就有300余人;地方地
市级、部队师级以上干部170余人。

临淄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
义建设, 取得了巨大成就。 1985年全区工农业总产值30394万元, 为1949年的
16倍。这个速度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社会所无法比拟的,充分说明了社会主义
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无比的优越性。
但在前进过程中,经历了曲折道路。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第一个五年计划
期间, 国民经济发展较快,工农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11.7%,提前一年完成第一
个五年计划指标。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由于“大跃进”,刮浮夸风和“共产风”,
以大搞群众运动的方法,代替了生产上的科学管理,使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工
业生产中, 实行全民大办钢铁,全县调集3.5万余人,土法炼铁200天,损失550
万元。农业生产中,由于不切实际的瞎指挥,造成严重减产。1959~1961年,工
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下降26.7%, 导致了三年严重经济困难。1961年农民人均口
粮218斤(包括统销粮) ,人均收入47.36元,平均每天只有半斤多粮,1角多钱,
因此有不少人因吃不饱而水肿,并出现非正常死亡现象。在三年调整中,积极贯
彻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在农业生产上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
础。工业方面实行关停并转,压缩基建战线,使国民经济主要比例关系重新趋于
协调,生产回升。1965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3374万元,比1961年增长1.5倍多。
第三、四个五年计划期间,发生了“文化大革命”,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在农村单纯强调“以粮为纲”,副业生产被当做“资本主义尾巴”而受到限制或
被割掉,致使农村经济收入下降。1970年,农民每人平均收入较1965年下降82%。
工业生产,1966年至1968年,平均每年只增长20万元,递增率为9%。
1976年10月,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进入了新的
历史发展时期,工农业生产开始上升,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临淄人
民在党中央和上级党委、政府领导下,拨乱反正,纠正“左”的错误,把工作重
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从农村到城镇逐步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认真执行了“对
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方针,在加强农业基础的同时,大力发展工业,
特别是乡镇工业, 使全区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1983年全区工农业总
产值,比1978年的14367.2万元增加1.01倍,五年时间翻了一番。
临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虽具有巨大潜力和优越条件,但也存有制
约因素。 如临淄地下水,由于自然因素和超量开采,自1976年以来,每年以1.6
米的速度下降,因而造成河、泉干涸,部分机井报废,旱田面积逐步扩大;临淄
地少人多,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数高出全省平均493人的50%多;还有能源短缺,
地方财力不足等困难。这些不利条件,制约着临淄经济的发展。
回顾历史,成绩辉煌;瞻望未来,前途无量。现全区人民正沿着具有中国特
色的社会主义光明大道,奋勇前进。富有开拓、变革精神的临淄人民,一定会用
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发挥优势,战胜困难,在改革中前进,在开放中腾飞,使古
老文化焕发青春,为石化新城增添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