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4&A=12&rec=41&run=13

【概况】 年内,全区新农村建设实现新发展、新突破。农业综合效益实现新提
高。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以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品牌农业、都市农
业为着力点,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力促进了农民持续增收。累计完成
高产优质专用粮食基地2.53多万公顷,新建绿色蔬菜生产基地2000公顷,建成占
地6.67万平方米以上的日光温室、 拱园棚保护地蔬菜规模生产基地5个,推广秸
秆生物反应堆蔬菜大棚1500个,消化1000公顷玉米秸秆。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
连续5年制定奖励政策鼓励争创蔬菜名牌。 全区绿色、有机食品达到46个,国家
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2个, 粮食、蔬菜标准化基地面积达2.67多万公顷。新建、
改扩建6个畜牧规模养殖小区。实施农业龙头企业集群工程,全区固定资产100万
元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128家。其中,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规模龙头
企业达36家, 过亿元的7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18家,其中
省级5家, 加工原料来自市内基地达85%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253
家,注册资金达3.2多亿元,入社社员达8700余户,带动其他农户2.6多万户,农
民户均从产业化经营中增收近1500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是年有
92个村(社区)开展“五化”工程,其中新开工35个。完成主干道硬化168千米,
计83万平方米;完成次干道硬化116千米,计50万平方米;修建排水边沟176千米。
财政支付补助“五化” 水泥资金3000万元。区财政投入600万元用于“五化”工
程集中连片建设,基本完成了8个镇(街道)、20个片区涵盖151个村(社区)的
集中连片道路硬化。 新建“一池两改”户用沼气池1400户,建成大型沼气工程1
个, 联户沼气工程2个。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全年共完成改造和建设“农家
店” 78个,全区已新建和改造标准化农家店总计369个,实现城镇覆盖率100%、
行政村覆盖率达85%以上, 连锁化、规范化、网络化的农村商品流通网络基本形
成。完成中低产田改造733多公顷,水系绿化133多公顷、骨干道路绿化20千米、
农田林网667公顷。 加大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力度,加强乡镇环卫配套设备设施建
设,不断完善“户集、村收、镇运、区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全区城
乡环卫保洁车辆达1600余辆,运输车辆70辆,镇(街道)垃圾中转站19个,城乡
垃圾一体化处理模式,使城乡环境卫生质量进一步提高。农村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高标准建成了32个文化大院、 100个村(社区)党组织规范化活动阵地,健全完
成了17个农村(社区)公共电子阅览室,新农合参保率100%。是年农民人均纯收
入达到1.23万元。实施农村精神文明“六进”(传统美德、文体活动、科学技能、
美化整洁、 卫生健康、帮扶共建)农家活动,农村三个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5
月,全省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现场会议期间,副省长贾万志,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
各市分管农业农村工作的市委副书记、 副市长等160余人到临淄考察新农村建设
“五化”工程,对临淄新农村建设给予充分肯定。

【政策措施】 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不断加大财政对“三农”的
倾斜力度。制定出台《关于2011年度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意见》,区
财政对农村基础建设(包括农村环境整治、新农村建设“五化”工程、农村文化
大院建设、平安工程建设、“两区三村”改造建设)、农业生产(包括农业综合
开发、农业生产、林业生产、粮食直补、农民培训)、农村社会事业(包括农村
最低生活保障和社会救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救灾防灾、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农村道路建设、玉米秸秆全面禁烧和转化利用)等方面列支
资金3.19亿元进行奖励扶持,有力地推动了全区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
展。

【十大工程】 按照中央和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区委区政府制定出台《关于
深入推进“建设农村全面小康十大工程”的意见》,切实强化农业基础,加快发
展现代化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又快又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点
抓好现代农业建设工程、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农业综合开发和土地整理工程、
水利建设工程、生态绿化工程、农业机械化推进工程、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工程、
农村社保网络建设和人才培训工程、农村社会事业提升工程、农村精神文明基层
组织和民主法制建设工程。
【联手共建】 由区直部门、社会团体及其工作人员继续对选择的88个簿弱村、
每个簿弱村中10户左右的困难党员群众进行对接帮扶,搭建城市基层党组织与村
党组织“一联一”结对共建、党员领导干部与困难党员群众“一帮一”结对帮扶
的交流平台。区直部门、社会团体和驻村干部与簿弱村、贫困户建立“挂包”责
任制,落实帮扶项目100多个,帮扶资金200多万元,进一步推动了新农村建设步
伐,促进了工农城乡互动发展。 (桑 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