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和范公祠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3&A=5&rec=92&run=13

出博山城越东关到秋谷口,有一座古朴典雅,人称“桥上流水、桥下行人”
的石桥,名后乐桥。紧接后乐桥的荆山西麓,巍然屹立在范河畔有一组颇具民族
风格的古建筑群,名“范公祠”。范公祠重檐八角、朱窗四明、回廊曲栏,古色
盎然。祠后一石方,传为范仲淹读书台,也称晒书台。祠前有一泉,名范泉。泉
出地表,池深三米,方二十余平方米。青石甓砌、围以石栏。水势涌盛,泉如贯
珠,汩汩上冒,洁净透明。旧时,泉出池而南北分流,南导入因园 (清现实主义
诗人赵执信别墅) , 曲折回还, 注范河。北流分两支,一穿怡园绕清音阁泻于
“鸢飞鱼跃”池,一折西越后乐桥入东关。这就是桥上流水的水源。要知道“后
乐桥”和“范公祠”名称来历,还得从北宋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范仲
淹说起。
范仲淹(989—1052) 字希文,北宋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苏州吴
县人。少时家贫,断齑划粥、刻苦立志、勤奋学习。他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进
士及第。范仲淹从小生长在农村,十分了解和同情人民疾苦。他居官期间,“内
刚外和”,富贵贫贱毁誉欢戚,一不动心。做了许多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的
好事。宋仁宗宝元三年(1040),西夏攻延州,他和韩其同任陕西经略副使。他在
边防,爱抚士卒、改革军制、加强国防工事。“威德著闻、夷夏茸服”。因他兼
职龙图直学士,人称“龙图老子”。夏人也称他为:“范老小子,胸中有数万甲
兵。”庆历三年(1043)他任参知政事,主张革新政治、整顿武备、重视农业、减
轻徭役,遭到守旧派的反对,罢去执政。范仲淹为官清廉、生活俭朴,“非宾客
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但他泛爱乐世,士多出其门”。正因为他宽大
的胸襟、高尚的情操,才写出了“岳阳楼”那样脍炙人口的文章中那“先天下之
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绝句。皇佑二年(1050)范仲淹调知青州,居官清廉、
遗爱在民。时值荒年,他开仓赈济人民,百姓都感激不尽。据传当时青州府一带
“红眼病”流行,他亲身求教于民间医生,寻得秘方,配成眼药,无偿地施给四
方群众。很快地制止了“红眼病”的传播。
清王士祯《香祖笔记》(卷九)载:“今益都县西南百八十里颜神镇城东秋谷
有范公祠。泉清冷,出祠中,东北流,合城西之笼水,亦名:‘颜娘泉’。……
盖文正幼随其母,流寓长山,读书长白山中,又往来秋谷……皆其孤贫流寓时读
书之迹。”清康熙三年(1664)孙廷铨《颜山杂记》载:“读《宋史》知:仲淹少
孤,育于长山朱氏,因名朱说,尝读书长白山醴泉寺。秋谷接近长白,实为胜地。
伏读栖寻,其有由然。秋谷为文正寄迹,非宦迹也。”清乾隆十八年(1753)《博
山县志》载:“范泉上相传文正公微时读书于此。后人立祠祭之”。民国二十年
(1931)《博山乡土志》载:“荆山西麓有清泉上溢,昔人因宋朝范仲淹曾栖止其
处,随以范泉之名。泉上并建有范公祠堂。藉以景仰前贤,示范后世。”据以上
大量史志资料记载,范仲淹幼时曾寄读于此。他幼时流寓颜神之因,民间流传着
这样一种说法:范仲淹幼时,其父出外经商,流寓颜神,病危,母子来探。后父
病 故, 母子贫困,无资返回原籍。因遂改嫁长山一朱姓商人。范仲淹随养父
姓,名朱说。仍寄读于长白山西峰下醴泉寺。后进士及第,遂归宗复原名范仲淹。
博山旧八景中曾有“秋谷高风贤址在”诗句传世。也是为了学习范仲淹的“先天
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操。泉命名为“范泉”;河命名为“范
河”;桥命名为“后乐桥”。并在范泉上方建祠堂,命名为“范公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