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山陶瓷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3&A=5&rec=70&run=13

陶瓷是博山的传统工业,历史悠久。生活在这里的先民,在与大自然作长期
的斗争中,已经学会制造和使用陶器。据考古工作者多次考证,远在新石器时代
已经有了陶瓷生产。
大汶口文化时期至商周,制陶手工业由烧制泥质灰陶,和夹砂陶,进而开始
烧制白釉陶器。到了秦汉,陶工们又掌握了铅釉制作技术。烧出了黄色、绿色陶
器,博山的制陶技术有了新的发展。以后历经南北朝、隋、唐,制陶手工业进一
步发展,博山已经开始烧制黑釉陶器,并能生产青釉陶器,产品光洁晶莹,烧制
水平又有提高。这是博山陶向瓷由陶向瓷过渡的重要时期。
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有“相传自宋代即有用煤炭下层之土制
粗罐盆碗以供乡人需用”的记载。博山《薛氏世谱》亦有“始祖讳德祥,字云堂。
捐员外郎,陶于八陡。故于宋仁宗六年”的记载。根据上述考证,博山的陶瓷业
在宋代已盛极当时。北宋早期,淄川县颜神(博山)大街南首、北岭、坡地、万山
和疙瘩湾(今福山村)都相继设窑厂。至宋熙宁年间,博山的窑户集资曾于北岭村
建窑神庙。当时大街南首窑场生产的雨点瓷、茶叶末釉问世,北岭窑和坡地、万
山窑厂开始生产白地黑花瓷器。由此可见当时盛况。
金天会年间,金兵攻陷淄州(今淄川),博山沦为金朝统治,陶瓷业一度中落,
因系民生所需,不久即恢复生产。因博山为当时重镇,设有巡检司,故窑业发达,
品种增多,产品可与磁村窑厂媲美。所产白釉、黄釉剔花佳品,与北方同时期名
窑相比互相伯仲。金正大年间,战乱频仍,陶瓷业一度受挫。
元代,博山陶瓷业无大发展。后因天灾和兵燹,陶瓷业遭到严重破坏,前代
优秀技艺失传,窑厂亦相继衰败。
明代洪武年间,明统治者从现在的河北省冀州枣强等地大量移民,博山业陶
瓷者寥若晨星。当时的颜神镇(今博山)相继置抚按行台、青州道兵备佥事和青州
府捕盗通判,博山窑业日渐恢复。据志书记载:明嘉靖年间,“陶者以千数”,
“其利民不下江右之景德镇”。随着人民生活的安定、社会经济的恢复,新的原
料资源的开发,陶瓷业空前繁荣。
清代,博山陶瓷业开始用牛碾粉碎原料,用手摇轮成型泥坯,自然干燥产品
的技艺。还有用“馒头窑”烧成的较大作坊。仅山头和窑广两村即达60处,福山
村亦有14处。依此为生的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二。连同务店、八陡、万山等地以陶
瓷为业的达二百余户之多。出现了“其民多贩瓷器”,并以税务街为陶瓷产品的
销售中心。清顺治年问,博山周围数十里乡村窑场九处,当时颜神镇设窑货市,
山头、西河两村窑货设市所。清乾隆、道光年间,山头村业陶瓷者集资新建窑神
庙于村北,博山业陶者集资重修北岭窑神庙。陶瓷业不减当年。
民国, 博山陶瓷业为200余户,年输出值在数十万元以上。至“九一八”事
变前,博山陶瓷业有大小窑厂达190座,产量总值近100万元之多。“九一八”事
变后,销路滞涩,生产时作时辍,呈衰颓景象。
“七七”事变后,博山沦陷,陶瓷生产停顿达半年之久。1938年始局部复工。
自此,日本帝国主义直接经营陶瓷生产,掠夺我国资源。
博山的陶瓷,由来悠久。1960年建石马水库时,即发现有古陶片、石斧、鹿
角化石等文物出土,属史前的龙山文化。1954年至1960年在峨嵋山前后,先后发
现出土的陶罐、陶豆、折口尖底罐、涂彩壶等文物多件,经鉴定证明为战国遗存。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发动内战,博山陶瓷业大部停产。
1948年3月博山获得最后解放。 陶瓷工业生产在党和政府领导下,迅速地恢
复和发展。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陶瓷企业相继建立,生产技术不断地改进,各
个生产工序的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仅从过去的山头镇上百多个私营窑厂组织起
来的博山陶瓷厂, 即拥有职工达5,000人,产品畅销30多个国家。今天的博山已
初步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陶瓷工业基础。
博山的陶瓷,人们不仅以它的造型新、质量好而赞誉,更为它的社会主义现
代化的宏伟蓝图而欢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