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3&A=5&rec=67&run=13

淄河

淄河发源于博山区原山,另有支流发源于鲁山北麓。是博山区境内最长的河
流。 横亘东、西,蜿蜒曲折。全长148.4公里。该河流经本区和淄川、临淄三区
入广饶县境内小清河入海。该河虽系长流河。但季节性很强。雨季水势凶猛丰溢,
旱季时断时流。有时潜流露出地表,故自古即有“淄河十八漏”传说。
该河历代汛期经常山洪暴发,泛滥成灾。清雍正八年(1730年),淄河大水,
沿河田舍淹没,多数村庄深受其害。即国民党统治时期,沿河居民每逢雨季,也
不堪其苦。
淄河古称淄(亦作甾)水。《禹贡》载:“潍淄其道”。淄河汉代以前已有记
载。至清代,始改淄水为淄河。《括地志》载:“俗传云:禹治水功毕,土石黑,
数里之中,波若漆,故谓淄水也。”

孝妇河

孝妇河古时有孝水、笼水、陇水、泷水、袁水各名。发源于博山区凤凰山南
麓的灵泉庙。其源清澄静沏,可鉴毛发。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载:
“笼水古名孝水。齐孝妇颜文姜事姑至孝,远道汲水,不以寒暑易心,感得灵泉,
生于室内。文姜常以缉笼盖之。姑怪其需水即得,非意相供,值姜不在,私入姜
室,去笼观之,水即喷涌,坏其田宅,故俗亦呼为笼水。”《水经注》载:“陇
水南出长城中,又作泷水。”宋熙宁六年《增修孝妇庙碑》载:“目其地曰颜神,
水曰孝水。 ” 由此可见,宋代已名为孝水,后又演变为孝妇河了。民国二十年
(1931年)《博山乡土志》载:“陇水、泷水自昔无定。后人好异,独喜缉笼之说。
袁水古有是名,取义不可考。”河名诸说纷纭,莫衷一是,但今人均呼为孝妇河。”
淄博市的河流, 除淄河外,孝妇河是第二条大河。该河全长117公里。流经
永济桥受支离、柳林二泉水北流,东合范河再北受沙沟河、倒流河、石臼河诸水,
入淄川区境,会般水经长山、邹平、桓台,入小清河合流东北入海。
建国前,河床淤塞。每值雨季,洪水为患;建国后,区人民政府拨款石砌河
岸,河床展宽加深,人民群众不再以水灾为苦。现孝妇河畔岸柳成行,游人如织,
景色宜人。
孝妇河以有传奇式美丽的传说吸引着游人。自古至今,诗人名士吟颂它的诗
句仍脍炙入口。
孝妇河是博山八景之一,素有“孝水澄清遗妇泽”的诗句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