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庄乡概况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3&A=5&rec=37&run=13

下庄乡位于博山区的东南部。乡政府驻地下庄距博山城29公里。东与池上乡
为邻,西与南博山镇相连,南与沂源县接境,北与郭庄乡接壤。总面积42.5平方
公里。耕地7,565亩。林地2,632亩。粮食总产量6,263,200斤。共2,718户,9668
人。全乡共辖10个村民委员会,设10个自然村,即:下庄、南上庄、上结老峪、
下结老峪、东瓦峪、西瓦峪、杨峪、五老峪、马家沟、郑家。乡政府机关因驻下
庄而得名。
乡政府驻地下庄,建国前曾建为下庄镇,隶属博山县第四区;建国后曾建制
为下庄区。 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隶属南博山公社。1984年2月,山东省人民政
府以[84)鲁政函60号文件批准,同意博山区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请示报告,
将原下庄村改建为下庄乡政府机关驻地。
境内遍地皆山,峦峰耸立。地势南高北低。主要山岭有罗圈崖、西寨、刘家
估堆、福山顶、三府山、瓦泉寨、马地峪顶、松仙岭、松子崖。其中三府山是博
山和沂源的界山。
境内水源有地下水和地表水两种,淄河支流仅在汛期有水,水要水源依靠地
下水。地下水水质较好,硬度在12度左右,可供工农业和人畜用水。
境内土壤有两种: 一、褐色土壤,面积约2,837亩;二,红白沙土壤,面积
约3,374亩。 以上土壤适种小麦、玉米等作物。土质松散,需逐年加深活土层,
增施有机肥和磷肥,进行秸杆还田,改良土壤。
农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其次谷子、大豆、高梁等。粮食产量由建国前的
亩产210斤左右, 增加到1,092斤。 乡内有蔬菜118亩, 年产值10万元。木材林
2300亩,约有树150万株。经济树以苹果、花椒、桃为主,共323亩,约5,000株。
年产值50万元。
建国前,本乡各村一遇干旱,人畜用水便无法解决,水浇田更是廖廖无几。
建国后, 大搞水利建设。在五老峪建有水库一座,库容达120万立方米,全乡各
村打机井12眼, 新建排灌水渠三条,有效灌溉面积达1,000余亩。有力地促进了
工农业生产,解决了全乡人畜用水的困难。
乡办工副业原有建筑队、花炮厂、机械修配厂、饲料加工厂等,年产值60万
元。本乡是新设乡,工副业尚属空白。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鼓舞下,有待
大力发展。 村办企业现有10个,年产值60万元。专业户64户,重点户180户,年
收入115万元。
交通运输较方便。博(山)临(沂)公路穿越本境,是淄博通往临沂地区的必经
之途。各自然村的土筑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改变了过去交通闭塞的情况,
方便了群众。
文教卫生事业有了较大的发展。建国前,仅有两处小学,学生40余人。现有
初中一处、 小学八处,在校学生1,387人,教职员工65人。医疗卫生条件也有了
明显改变。建国前,仅有私人开设的两处药铺;现博山区医院北博山分院的医务
人员常来巡回医疗;各村都建有卫生室,医护人员30余人。为广大群众就医治病
提供了方便。
乡内设有广播站、文化站、电影队等,还设有邮电所、供销社、代销点等。
较好地活跃和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和物质生活。
革命纪念地有:1938年杨峪战斗遗址和抗日战争时期,博山县政府驻地下瓦
泉。古遗址有杨峪村“猿人灰坑”。

下庄

位于博山区的东南部,距博山城29公里。是淄博通往临沂地区的必经之途。
地处玉皇山下。建国前,绝大部分民房均破陋,现村民已大部建了新房。现为下
庄乡政府驻地。设一村民委员会。共912户,3,283人。耕地2,779亩。主产小麦、
玉米,其次谷子、大豆、高梁等。工副业有建筑队、地毯厂、贸易货栈等。年产
值20万元。
《任氏祖碑》载:“粤稽吾任氏原籍青郡之地,邑名乐安。始祖讳全,于明
洪武初迂于益都县西南乡下庄。”清康熙九年(1670年)《颜神镇志》、清乾隆十
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续修博山县志》,均载有
“夏庄”字样。据此,明代以前已有此村。
据传, 该村与上庄同处博山通往沂源的交通孔道。两庄相距2.5公里。平时
由博山南去叫上去,自沂蒙来博山叫下来。“下庄”较“上庄”在下,故名“下
庄”。后来,村民以为“下”字含有“下风”等无进取向上之义,故改名为“夏
庄”。1982年地名普查时,为与“夏家庄”村名相区别,仍恢复原名“下庄”。
下庄是革命烈士石玉山、任传芝、李明海的故乡。老红军干部、山东纵队二
大队军事部长薛云亭同志,牺牲在这里。

郑家

位于下庄乡政府驻地下庄以北三公里, 地处丘陵。设一村民委员会。共279
户,1,093人。耕地778亩。主产小麦、玉米。工副业原有地毯厂、建修队等。年
产值10万余元。
《郑氏族谱》载:“吾祖原籍山东高密县。东汉末年迁往直隶冀州。于洪武
三年由冀州枣强迂往青州府邀兔崖。 始祖讳桓, 迁郑家庄定居。”清康熙九年
(1670年) 《颜神镇志》、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 《博山县志》、民国二十六年
(1937年)《续修博山县志》,均载有“郑家庄”村名。据此,明初即已形成村落。
据传,明代初年由直隶冀州迁来定居的络绎不绝。郑姓迁来最早,人口最多,
故名“郑家”。

东瓦峪

位于下庄乡政府驻地下庄以南0.5公里。地处山区。设一村民委员会。共140
户,5l3人。耕地365户。主产小麦、玉米,其次地瓜、花生等。工副业有地毯厂、
羊毛衫厂、石棉瓦厂等。年产值约五万元。
《谢氏族谱》载:“吾谢氏广祖于明洪武初年迁往益都县洋浒崖庄,崇祯三
年又迁于夹兰峪定居。”清乾隆十八年 (1753年) 《博山县志》、民国二十六年
(1937年)《续修博山县志》,均载有“瓦峪“村名。据此,明末已建村。
据传,该庄原多土石构筑的茅草屋。庄中有谢天儒者,为当时青州府衡王赏
识获宠,招为郡马,给资经商致富,遂将庄中住房全部改建为瓦房。因该庄处山
峪下方,故名“瓦峪”。相传,古代曾名“夹兰峪”。后因庄中有一条自南而北
的河流分割,故分为东、西两个“瓦峪”。该村位处河东,故名“东瓦峪”。

西瓦峪

位于下庄乡政府驻地下庄以南1.5公里。地处山区。设一村民委员会。共189
户,711人。耕地502亩。主产小麦、玉米,其次大豆、谷子、地瓜等。工副业有
羊毛衫加工厂、地毯厂、冰糕厂等。年产值10万余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为振兴农村经济,于1984年10月与夏家庄镇夏家庄村结为姊妹村。
《谢氏族谱》载:“吾谢氏广祖于明洪武初年迁往益都县洋浒崖庄,崇祯三
年又迁于夹兰峪定居。”清乾隆十八年 (1753年) 《博山县志》、民国二十六年
(1937年)《续修博山县志》,均载有“瓦峪”庄名。据此,明末即已建村。
据传,该庄原多土石构筑的茅草屋。庄中有谢天儒者,为青州府衡王赏识获
宠,招为郡马,给资经商致富。遂将庄中住房全改建为瓦房。该庄处山峪下方,
故名“瓦峪”。相传,古代曾名“夹兰峪”。后因庄中有一条自南而北的河流分
割,故分为东、西两个“瓦峪”。该村位处河西,故名“西瓦峪”。

杨峪

位于下庄乡政府驻地下庄西南两公里。地处玉皇山下,与西瓦峪毗邻。设一
村民委员会。 共266户,1,039人。耕地1,117亩。主产小麦、玉米,其次谷子、
大豆、花生等。工副业有螺丝厂、地毯厂。年产值约10万元。林业发展较快。党
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已改为以林为主的林业村。
《马氏族谱》载:“吾先世原籍真定府枣强人也,洪武年间迁发章丘。始祖
讳标,二世祖桐年、桐春,三世祖讳升,定居南博山。星祖始居青杨杭。十四世
祖元成,字美亭,迁于杨峪定居。”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民国
二十六年(1937年)《续修博山县志》,均载有“羊峪”字样。据此,当立村于清
初。
因该村傍山倚峪,夏秋两季绿草如茵,村民多以牧羊为业,故名“羊峪”。
后因村名不雅,改名为“杨峪”。

五老峪

位于下庄乡政府驻地下庄以南三公里。地处马地峪顶山麓,与下结老峪村相
邻。 设一村民委员会。共140户,495人。耕地322亩。主产小麦、玉米,其次花
生、地瓜等。工副业尚空白。为振兴农村经济,已改建为林业村。并种植苹果、
山楂、葡萄等果树。兼种黄烟和中草药等。
《孙氏世谱》载:“吾始祖浩自明初由冀州迁居颜神镇南西石马,大海祖又
移居杨峪。延至十二世祖玉塘,始迁至五老峪。”据此,清代初年即已形成村落。
据69岁老人孙廷钧讲:该庄位处山峪中,相传村民迁来时,即有五位高龄老
人健在,均已近耄耋之年,一时传为佳话。当时尚无村名,又有五位精神矍铄的
老人居此,故名“五老峪”。

南上庄

位于下庄乡政府驻地下庄东南两公里。北与下庄毗邻,南与蒙阴县松仙岭接
境。 设一村民委员会。共295户,1,033人。耕地652亩。主产小麦、玉米,其次
谷子、大豆、地瓜、花生等。工副业仅有地毯厂,收入甚微。为振兴农村经济,
因地制宜,改为林业专业村。
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续修博山县
志》,均载有“上庄”村名。据此,清初已形成村落。
该村与“下庄” 同处博山与蒙阴往返的交通孔道上,两村仅距2.5公里,又
因地处“下庄”以南。平时,由博山去蒙阴叫“上去”,故名“南上庄”。

马家沟

位于下庄乡政府驻地下庄东南三公里。地处山区。设一村民委员会。与五老
峪毗邻。共66户,269人。耕地171亩。主产小麦、玉米,其次地瓜、花生等。无
副业。为振兴农村经济,因地制宜,改为林业专业村。
《张氏族谱》载:“吾张氏始祖鹏,原籍北直枣强人。明洪武三年徙居淄川
县渭头河庄,住般水之阳。乾隆初年,五世祖讳宽,又徙居马家沟庄居住。”清
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续修博山县志》,
均载有“马家沟”宇样。据此,清雍正年问已形成村落。
据传,该庄先有张、王、李等姓居住,后又迁入马姓。因马姓人丁繁衍,该
村又处山沟,故名“马家沟”。

上结老峪

位于下庄乡政府驻地下庄以南五公里。 地处山区。设一村民委员会。共168
户,699人。耕地500亩。主产小麦、玉米,其次地瓜、花生等,工副业有机械配
件加工等。自1984年10月,为振兴农村经济,改为以果为主的专业村。
《张氏族谱》载:“吾张氏始祖讳鹏,原籍北直枣强人。明洪武三年徙居淄
川县渭头河庄,住般水之阳。乾隆初年,五世祖讳宽,又徙居马家沟庄定居。台
祖定居于上结老峪。 ” 清乾隆十八后 (1753年) 《博山县志》、民国二十六年
(1937年)《续修博山县志》,均载有“结老峪”字样。据此,清乾隆初年已形成
村落。
据72岁退休干部张廷圣讲:该庄早年村民多从邻庄五老峪迁来,两庄村民来
往频繁,团结互助。因五老峪高龄老人很多,对结老峪的村民多方帮助,故结老
峪村民常邀五老峪的老人前来,以便承受他们的教益。后取团结老人之义,取名
“结老峪”。后因人丁繁衍,该庄位处山峪上方,故名“上结老峪”。

下结老峪

位于下庄乡政府驻地下庄以南五公里。地处山区。设一村民委员会。共87户,
365人。耕地197亩。主产小麦、玉米,其次地瓜、花生等。无副业。为振兴农村
经济,自1984年10月,改为以林果为主的专业村。
《张氏族谱》载:“吾张氏始祖鹏,原籍北直枣强人。明洪武三年徙居淄川
县渭头河庄,住般水之阳。乾隆初年,五世祖讳宽,又徙居马家沟庄居住。子安
祖定居于下结老峪。 ” 清乾隆十八年 (1753年) 《博山县志》、民国二十六年
(1937年)《续修博山县志》,均载有“结老峪”字样。据此,清乾隆初年已形成
村落。
据72岁退休干部张廷圣讲:该庄早年村民多从邻庄五老峪迁来。两庄村民来
往频繁,团结互助。因五老峪高龄老人很多,对结老峪的村民多方帮助,故结老
峪村民常邀五老峪村的老人前来,以便承受他们的教益。后遂取团结老人之义,
故名“结老峪”。后因人丁繁衍,该庄位于山峪下方,故名“下结老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