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上乡概况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3&A=5&rec=36&run=13

池上乡位于博山区的东南部。乡政府驻地池上距博山城40公里。东与李家乡
接壤,西与下庄乡相连,南以鲁山主峰为界与沂源县相望,北与源泉镇毗邻。总
面积104.7平方公里。耕地11,525亩,林地44,147亩,1983年粮食总产9,707,549
斤。 共有3,926户,14,813人。除回族20人外,均系汉族。全乡共辖27个村民委
员会,分29个自然村,即:东池、西池、向阳峪、车峪、板山、李家块、甘泉、
鹿疃、王疃、西陈疃、东陈疃、常家峪、小里、聂家峪、连树峪、下小峰、中小
峰、河南峪、大里、陡沟、上小峰、下郝峪、中郝峪、上郝峪、七峪、东赵、吴
家台、店子、花林。乡政府机关因驻池上村而得名。
乡政府驻地池上,抗日战争时期建制为池上镇,属博山县五区所辖。1940年
日本侵略军侵占该地后,改建为池上、李家两镇联合办事处。1944年池上解放后,
改为池冯区,属博山县人民政府领导。1958年撤区并乡,成立人民公社,同年六
月将池上、李家并为池上公社。1963年调整区划,分别建立池上公社。1984年山
东省人民政府以(84)鲁政函60号文件批准,博山区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
请示报告,同意将池上公社改建为池上乡。
境内纯属山区,岭峦起伏,地势东南高西北低。鲁山、黑峪坪山、志公坪、
八宝山、大寨山、笛鸡山、甘泉坪、大固堆山、板山崖、二郎山、三山等山峰林
立,海拔大都在700米左右,其中以鲁山最高,是淄博市最高山峰,海拔1,108.3
米,是博山与沂源县的界山。以淄河为界,南部均为沙石山,北部均为青石山。
发源于店子村的东溜岭根和花林村的东西两倒沟的淄河,由东向西贯穿全境。另
有发源于车峪、向阳峪、上郝峪、上小峰的四条季节性河流,流经境内,注入淄
河。境内南部小峰溜和花林溜,有石英矿两处。
境内水源有地下水和地表水两种。地下水分布于淄河以北板山和大寨山之前。
水质均良好,在12度左右,可供农业灌溉和人畜用水。地表水均为自然降水,无
外来河水补充,水质良好,主要分布在淄河流域。
境内土壤有五种: 一、白炭土,表土质地为轻壤,面积约1,640亩;二、红
壤土,表土为中壤,面积约912亩;三、沙壤土,面积约l,666亩;四、石碴土,
面积约2,156亩;五、粗砂土,面积约5,158亩。以上土壤有利于各种农作物的生
长,前三种土壤保水保肥性能较好。但五种土壤均土层紧实,有机质含量低,缺
磷素。需逐年加深活土层,增施有机肥和磷肥,进行秸杆还田,改善土壤理化性
状。
农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其次是大豆和谷子、高梁、地瓜、花生等。建国
初, 粮食亩产约200斤,1983年增加到1,070斤,总产970万斤。1983年扩种经济
作物3,000亩,蔬菜瓜果1,000亩。中药材是该乡的特产,有桔梗、双花等,面积
2,000余亩, 每亩纯收入400元以上。农业总产值290万元,工副业总产值114.79
万元。
林业生产有较大发展。 现有木材林38,074亩,计6,091,840株,经济树247,
696株。 其中苹果树46,340株,年产80万斤;板栗树58,410株,年产10万斤;山
楂48,867株,花椒52,360株。林业总收入279,504元。
建国前,全乡有车峪、向阳峪、板山三个村,一遇干旱,人畜用水无法解决,
全乡水浇田廖廖无几。建国后,大搞水利事业,建花林水库一座,库容15万立方
米;塘坝21座;大口井44眼,深井六眼,配套动力100台,计1,919.2马力。有效
灌溉面积5,748亩。地下水年采量480立方米。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满足了全
乡人畜用水。
建国前无乡办企业。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只有制修厂、拖拉机
站两个企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乡办企业有了较大发展,先后办起了石
灰厂、 建筑队、 琉璃料器厂、安瓶厂。年产值70万元。村办企业六个,年产值
7.3万元。专业户、重点户66户,年收入7.2万元。汽车七辆,大小型拖拉机56台,
计888马力。
交通运输发展很快。池(上)源(泉)公路、池(上)三(叉)公路纵贯乡境。党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各村之间修筑公路,相互贯通,总长达20公里之多,村村
能通机动车。并修建池上大桥。修盘山营林路10公里。
文教卫生事业蓬勃发展。 建国初, 全乡仅有七处初级小学,在校学生不足
200人。现有高中一处,联中两处,小学14处,共有学生3,200人。幼儿教育园、
所发展到16处。医疗卫生条件也有了较大提高。建国前,只有一处私人开设的中
药铺。现有博山区医院池上分院一处,医护人员26人,床位25张;村办卫生室26
个,医护人员38人。改变了过去缺医少药的状况,大大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健康水
平。
乡内设有广播站、文化站、影剧院、科技阅览室、图书室,村办图书室16个,
陈疃村新办文化大院一处。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革命纪念地有:八路军驻博办事处遗址,池上烈士祠。古建筑有:顺德庙、
八卦池、鲁山大雄宝殿、二郎山庙。

东池

位于博山区的东南部。距博山城40公里。南临淄河,北依池(上)三(叉)公路
和池(上)李(家)公路,西靠淄河。地处鲁山北麓、大寨山之前。建国前,多数民
房为破陋草房,现大部农户已建新房。设一村民委员会。为池上乡人民政府驻地。
村西建一大桥与西池村相连。 共201户,786人。耕地456亩。主产小麦、玉米、
蔬菜。经济树有苹果、板栗、杏、梨等。1983年总产值259,351元,人均收入235
元。
《鹿氏族谱》载:“元末之时,鲁地数遭兵燹,烽烟四起,疫病流行,人民
死亡流离,遂致地旷人稀。吾二世祖纲、绅、瞻、睦四公于洪武七年迁来,居青
州府益都县孝妇乡之东南隅,即今之博山县鹿疃庄也。七世掌财迁居池上庄。”
又据《笼水赵氏族谱》载:“始祖平,明洪武初由枣强迁居颜神镇。十四世绳祖
迁居池上庄。”据此,明代嘉靖年间已有此村。明崇祯元年(1628年)《重修顺德
庙碑记》、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重修志公庙碑记》,均载“池上庄”村名。
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载村名为“池上”。
据该村71岁老人赵玉柏讲:村西北有一水池,名八卦池,池边原建有顺德庙。
该村因处水池上方,故名“池上庄”。清光绪二十九年,池上河水泛滥,将村冲
为东、西两片。该村因位于东片,故名“东池”。

西池

位于博山城东南40公里。北依公路,东临淄河,地处鲁山北麓。建目前多数
民房是破陋草房, 现100%的农户建了新房,居住条件有了很大变化。设一村民
委员会。 共180户,8,60人。耕地6055亩。主产小麦、玉米、蔬菜。村东建一大
桥与东池村连接。 村西新建一池塘。 经济树有苹果、 板栗等。 1983年总产值
316602元,人均收入337元。
《鹿氏宗谱》载:“一世庆仙,冀州人也。生于元,卒于明。明洪武七年,
二世纲由冀州枣强县迁来山东益都县西南界鹿疃庄。传至七世掌财迁池上庄。”
《丁氏宗谱》载:“吾祖于洪武七年由枣强县迁于山东省淄川县道凯庄。十二世
凤山迁居池上庄。”《焦氏族谱》载:“吾祖之居此也,以十世应举祖为始,计
今已四百余年矣……。 十五世学纯迁居池上。”据此,以上诸姓分别于明嘉靖、
清康熙年间在此定居。明崇祯元年(1628年)《重修顺德庙记》、清康熙二十二年
(1688年)《重修志公庙碑记》,均载村名为“池上庄”。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
《博山县志》载村名为“池上”。
据前顺德庙道人韦志宜讲:因村西北有一八卦池,村处池上方,故名“池上
庄”。清光绪二十九年,山洪将村冲为东、西两片,该村位于西片,故名“西池”。
西池是著名烈士鹿清军的故乡。

向阳峪

位于池上乡政府驻地西北三公里。地处大寨山主峰之前,纯属山区,地势高
峻。设一村民委员会。共36户,136人。耕地125亩。主产小麦、玉米、谷子、高
梁、地瓜。经济树有苹果、山楂。1983年总产值59,306元,人均收入343元。
建国前至“文革”期间,人畜用水奇缺。现已有机井一眼,解决了人畜用水。
《笼水赵氏世谱》载:“始祖平,明洪武初由枣强迁居蒙阴薄板台。以避乱
迁于颜神镇。十五世炳光,后居鹿疃庄。”《鹿氏宗谱》载:“吾祖兄弟四人,
明洪武七年由冀州枣强县迁来山东益都县西南界鹿疃庄,十七世万进迁居鹿疃后
峪。”据此,赵、鹿二姓分别于清康熙、乾隆年间在此定居。
该村村民赵东汉讲:早年有蔡姓在此居住,以姓氏取村名为“蔡家庄”。后
遭水灾,蔡姓他迁。鹿、赵、管诸姓相继迁入,给邻村李家种地,故村名曾叫过
“李家峪”。后李姓败落,又改村名为“鹿疃后峪”,属鹿瞳村辖,是鹿疃庄的
一部分。民国二十年(1931年)开始独立,村名为“后峪”。1982年经区政府批准,
改村名为“向阳峪”。

车峪

位于池上乡政府驻地池上东北四公里,处大寨下之下。地处山区。建国前,
大部民房破陋, 现90%以上建了新房。设一村民委员会。共97户,361人。耕地
291亩。 村南新建一扬水站,村北建一机井。主产小麦、玉米。经济树有桑、苹
果等。1983年总产值116,935元,人均收入230元。
《赵氏家谱》载:“始祖思贤,自直隶枣强县于明初迁泉河头,十九世清贵
迁居车峪庄。”《翟氏支谱》载:“始祖翟钟,明初自冀州枣强县迁居西河镇,
八世祖孟朴迁居邀兔崖,十五世祖士田,于光绪四年迁居车峪庄。”清同治十三
年(1874年)《刘氏谱碑》载:“洪武年间自枣强迁发以来,上古太祖颜城居住,
二十世序荣祖迁居车峪。”据此,以上诸姓当分别于清末在此定居。
据该村74岁老人翟作文讲:早年村旁山神庙有明碑载:“青州府益都县孝妇
乡鹿疃社车峪村”。据传,明代曾有车姓在峪定居,故名为“车峪”。

板山

位于池上乡政府驻地池上以东3.5公里。 地处板山崖之阳,处山地。建国前
民房破陋, 现在90%以上盖起了新房。设一村民委员会。共82户,330人。耕地
484亩。 村西新建一池塘。主产小麦、玉米。经济树有桑、苹果、杏等。1983年
总产值159,324元,人均收入364元。
《鹿氏宗谱》载:“吾二世祖纲、绅、瞻、睦四公由冀州枣强县于明洪武七
年同被迁来,居博山鹿疃庄。五世昆迁居板山庄。”据此,明天顺年间已建村。
明崇祯元年(1628年)《重修顺德庙碑》、清康熙九年(1670年)《颜神镇志》、康
熙二十二年(1683年)《重修志公庙碑》、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均
载有板山村名。
据该村干部鹿道华讲:相传该村建于大板崖之下,故名“板山”。

李家块

位于池上乡政府驻地池上以西三公里,地处山区,地势高峻。设一村民委员
会。 共115户,388人。耕地403亩。主产小麦、玉米,其次高梁、谷子。经济树
有苹果、柿子、软枣等。1983年总产值126,711元,人均收入223元。
清咸丰三年(1853年)《关帝圣君祠碑》载:“李家块庄旧有关帝圣君祠,由
来百余年矣。”《笼水赵氏世谱》载:“始祖平,明洪武初由枣强迁居益都颜神
镇。十七世祖立太、立刚迁居李家块庄。”《狄氏族谱》(抄本)载:“一世进才,
自莱芜县孝义村迁居李家块,今已传至十二世”。据此,清代已建村。清乾隆十
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已有“李家块”的庄名记载。
据传,立村之前因邻村李姓有一大块土地在此,故名为“李家块”。

甘泉

位于池上乡政府驻地池上以西3.5公里, 甘泉坪之麓。地处山区。建国前大
部民房破陋,现90%以上盖上了新房。设一村民委员会。共197户,748人。耕地
559亩。村东建有两个池塘,容水3,000立方米。主产小麦、玉米。经济树有苹果、
板栗、山楂等。1983年总产值315,213元,人均收入326元。
《鹿氏族谱》载:“吾二世祖纲、绅、瞻、睦四公由冀州枣强县于明洪武七
年同被迁来,居住在青州府益都县之东南隅,即今博山县鹿喹庄也。五世祖洪泽
居甘泉庄。”《鹿孝坚墓碑》载:“鹿公讳孝坚,字幼川。大明益都县孝妇乡东
南甘泉人也。万历丁酋科十六名举人,戊戌连捷三十三名进士。”据此,明代天
顺年间已建村。清康熙九年 (1670年) 《颜神镇志》、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
《重修志公庙碑》、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均先后载村名为“三
泉庄”和“甘泉”。
据该村61岁农民鹿山清讲: 因村旁有三个泉口、 其水味甘,故初命村名为
“三泉庄”。后因三泉季节性干涸,遂演变为“甘泉”。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两次袭击日军的“甘泉庙战斗”,就发生在这里。

鹿疃

位于池上乡政府驻地池上以西2.5公里,淄河北岸。南依池(上)三(叉)公路。
建国前民房均为破陋草房, 现90%以上农户盖起了新房。 设一村民委员会。共
217户,767人。耕地565亩。主产小麦、玉米,其次地瓜、高梁。经济树有苹果、
柿子、软枣等。1983年总产值301,842元,人均收入293元。
《鹿氏族谱》载:“始祖讳明,洪武二年由山西洪洞迁直隶枣强,族人同来
甚伙,地狭人众,暂处于此。后分投他处,而吾始祖通,则由枣强迁青州鹿疃。”
据此, 明初已建村。 明崇祯元年 (1628年) 《重修顺德庙碑记》、清康熙九年
(1670年)《颜神镇志》、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重修志公庙碑记》、民国二
十六年(1937年)《续修博山县志》、民国二十六年《鹿氏支茔碑》,均有“鹿疃”
村名的记载。
据该村81岁老人刘树生讲:明洪武二年,陈氏迁此定居,定村名“陈林店”。
后被洪水冲毁,陈氏他迂。明洪武七年,鹿氏迁此定居,又以姓氏命村名“鹿疃”。

王疃

位于池上乡政府驻地池上以西1.5公里。 地处大寨山之下前坡。东与东池村
接壤,西与鹿疃村为邻,南依池(上)源(泉)公路。公路从村前通过。建目前民房
破陋,现90%以上村民建了新房,居住条件已有了很大变化。设一村民委员会。
共127户,451人。耕地290亩。主产小麦、玉米、苹果等。1983年总产值161,288
元,人均收入255元。
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赵氏墓碑》、明崇祯元年(1628年)《重修顺德庙
碑》,均载有“王家疃”。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重修志公庙碑》、清乾隆
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均有“王家瞳”字样。据此,明代万历年间即已
建村。
据传,明万历之前已有王姓居住,故以姓氏命村名为“王家瞳”。后王姓无
传,遂改名为“王疃”。

东陈疃

位于池上乡政府驻地池上以东1.5公里,大寨山东南麓,淄河北岸。池 (上)
李(家)公路从村前穿过。建国前,民房多为破陋草房,现90%以上农户盖起了新
房, 居住条件有了较大变化。设一村民委员会。共125户,463人。耕地470亩。
主产小麦、玉米,其次谷子、高梁、地瓜。经济树有杏、苹果、花椒、核桃、桑
树等。1983年总产值173,529元,人均收入255元。
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陈氏墓碑》载:“十二世祖讳德才,自益都县岳
阴庄迁于常山岭之下定居焉,赐名日陈疃。”陈氏现已传至二十五世。据此,明
代万历年间即已建村。明崇祯元年(1628年)《重修顺德庙碑记》、清康熙二十二
年(1683年)重修志公庙碑》、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顺德庙碑》均有“陈疃
庄”村名的记载。后因该村处西陈疃之东,故名“东陈疃。”

西陈疃

位于池上乡政府驻地以东一公里,大寨山南麓。地处山区。南依池 (上) 三
(叉)公路及淄河,东与东陈疃连接。设一村民委员会。建国前,民房多为破陋草
房, 现90%以上农户盖了新房,居住条件有了较大的变化。共129户,468人。耕
地366亩。 主产小麦、玉米。经济树有苹果、柿子、软枣等。1983年总产值144,
703元,人均收入227元。
《笼水赵氏世谱》载:“始祖平,明洪武初由枣强迁居蒙阴薄板台,以避乱
迁于益都颜神镇。十二世镇汝迁居陈疃庄。”《顾氏抄谱》载:“清远祖自顾家
东坡迁此,今已传至五世”。据此,明末已形成村落。明崇祯元年(1628年)《重
修顺德庙碑记》、清康熙二十二年 (1683年) 《重修志公庙碑》、清乾隆十八年
(1753年)《博山县志》、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顺德庙碑》,均有“陈疃庄”
村名。
据74岁老人徐承奎讲:村以陈姓得名。后因人丁繁衍,分为两个村,曾名为
“小西庄。”后因该村位置偏西,故又以方位命村名为“西陈疃”。

常家峪

位于池上乡政府驻地池上以东1.5公里。地处山区。29户,110人。属东陈疃
村民委员会辖。 耕地100亩。主产小麦、玉米,其次是地瓜、高梁、谷子,林业
产品有刺槐木、柏木、苹果、花椒、杏等。
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陈氏墓碑》载:“十三世祖德才,自益都县岳阴
庄迁于常岭之下定居焉……二十二世升端、升成居常家峪庄。”《王氏支谱系图》
载:“明洪武初年自枣强迁淄,占籍于沣泉乡杨家庄居住,即今之窍桥也。高祖
考,讳思荣,自淄邑鸾桥迁居益都县常家峪庄,今已传至十二世。”据此,清乾
隆年问以前即有此村。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载有“常家峪”字样。
村侧有《常氏墓碑》(已毁)载有“常家峪”庄名。据传,常姓来此较早,故
名为“常家峪”。

小里

位于池上乡政府驻地池上东南2.5公里。南靠淄河及池(上) 三(叉)公路,地
处山区。设一村民委员会。共91户,317人。除五户回族外,均系汉族。耕地234
亩。主产小麦、玉米,兼种中草药。1983年总产值104,336元,人均收入249元。
《般阳孙氏长支家谱》载:“我先世直隶之枣强人。明洪武四年,献、默祖
来淄邑西南隅岜山庄,遂居焉。十三世世潭,子佃盛,自莱芜英掌庄迁居小里。”
据此,清康熙年间即已建村。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民国二十六
年(1937年)《续修博山县志》,均载有“小里庄”。
据传,因从村西小石桥至村东大石桥相距不足一华里,因村小,人少,故名
为“小里。”

聂家峪

位于池上乡政府驻地池上东南三公里。地处山区。建国前民房均为破陋草房,
现80%以上农户盖起了新房。设一村民委员会。共85户,337人。耕地232亩。主
产小麦、玉米,其次高梁、谷子、地瓜。经济树有杏、山楂、苹果等。1983年总
产值103,734元,人均收入216元。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聂氏族谱》载:“我
聂氏迁于明洪武四年,居于长山县韩家庄,即今二十里铺是也。八世仲,按此支
言,自枣强迁于徐雅……十五世迁居聂家峪。”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及民国二
十六年(1937年)《续修博山县志》,均载有“聂家峪”村名。
据该村村民聂长顺讲:当地出土的石碣上有“明天启聂三学”等字样。这说
明明朝末年有聂姓在此居住。故以姓氏命村名为“聂家峪。”

连树峪

位于池上乡政府驻地池上以东2.5公里。距东陈疃村一公里,属东陈疃村辖。
地处山区。共15户,60人。耕地40亩。建国前民房均破陋,现全部盖起新房。主
产小麦、玉米、地瓜、谷子等。经济树有杏、梨、软枣、苹果等。
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陈氏墓碑》载:“十二世祖讳德才,自益都县岳
阴庄迁于常岭之下定居焉……二十二世升阶迁居连树峪。”
该村村民王远洪讲:王姓自陈疃迁居连树峪,现已传至七代。据此,清嘉庆
年间即已建村。据传,清初有东陈疃村陈姓在此看山植树,后来树株长满山溜,
树树相连,故名为“连树峪。”

下小峰

位于池上乡政府驻地池上以西5.5公里, 处鲁山主峰西北侧。建国前民房均
破陋, 现大部农户盖起了新房。设一村民委员会。共321户,1,144人。耕地1,
038亩。 地处山区。主产小麦、玉米,其次地瓜、高梁、谷子。经济树有苹果、
柿子等。1983年总产值426,737元,人均收入271元。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陈氏祖茔碑》载:“博山花林陈氏,明洪武间自枣
强迁青州陈林店”。据陈氏后裔讲:早年陈林店被洪水冲毁后,先人便分别迁居
下小峰、花林两地。据此,明初即已建村。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民国二十六
年(1937年)《续修博山县志》,均载有“下小峰”村名。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
《重修关公、二郎庙记》载村名为“高峰三庄”。
因该村位处上、中两小峰村之下,故名“下小峰”。

中小峰

位于池上乡政府驻地池上以西六公里。处鲁山主峰西北侧。建国前,大部民
房均破陋, 现90%农户建了新房。设一村民委员会。共122户,453人。耕地391
亩。主产小麦、玉米,其次谷子、花生、地瓜。经济树有苹果、梨、杏等。1983
年总产值141,830元,人均收入245元。
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观音庙碑》载:“大清国山东青州府益都县孝妇乡
鹿疃社高峰庄,古有观音堂一所,不纪年载……”又据《宋氏族谱》载:“明初
宋氏始祖自直隶枣强迁淄川县董家庄,又从董家庄迁居中小峰。”宋氏已传至十
九世。据此,明代中叶已有此村。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重修志公庙碑》、
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 、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 《重修二郎庙碑》均载村名为
“高峰庄”、“小峰庄”和“高峰三庄”。清乾隆十八年(1 753年) 、民国二十
六年(1937年)《续修博山县志》亦载此村名。
据村民刘同财讲:因该村地靠鲁山主峰西侧,山峦起伏陡峭而得名“高峰庄”。
又因处上、下两村之间,故得名“中小峰”。

河南峪

位于池上乡政府驻地池上东南三公里。地处大固堆之阴。建国前,民房均破
陋, 现大部村民盖起了新房。设一村民委员会。共35户,129人。耕地95亩。主
产小麦、 玉米, 其次花生、 地瓜、 高粱等,并种植中草药。1983年总产值为
42214元,人均收入244元。经济树有苹果、桃、软枣等。
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载村名为“蔡家庄”。据此,明末即已
建村。
据该村76岁村民孟兆祥讲:据传,明洪武年间有蔡姓在此定居,即以姓氏取
名“蔡家庄”。清代中叶蔡姓绝嗣,因村处淄河南岸姚峪口,故改村名为“河南
峪”。

大里

位于池上乡政府驻地池上以南三公里。南依池(上)三(叉)公路。地处八宝山
西麓。建国前多数民房为破陋草房,现大部农户建了新房。设一村民委员会。共
159户, 575人。耕地425亩。主产小麦、玉米,其次花生、谷子、地瓜等。1983
年总产值272,507元,人均收入362元。经济树有苹果、板栗、柿子和中药材等。
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杜氏墓碑》载有“青州府益都县孝妇乡鹿疃社大
里”字样。据此,明万历年间前已建村。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续修博山县志》,均载村名“大里庄”。
据谚村89岁老人尹作云讲:从村西小石桥至村东大石桥,相距一华里多,村
中人口较多,故名为“大里。”

陡沟

位于池上乡政府驻地池上东南三公里。地处八宝山之前。设一村民委员会。
共151户, 524人。耕地474亩。主产小麦、玉米,兼种中药。1983年总产值254,
803元, 人均收入332元。经济树有苹果6,000株,其次是桃、柿子等。工副业有
制修厂。
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尹氏墓碑》(已残)载:“尹公,山东青州府孝妇乡
鹿疃社陡沟村人也。 ” 清乾隆十八年 (1753年) 《博山县志》、民国二十六年
(1937年)《续修博山县志》,均载有“陡沟”村名。据此,明崇祯年前已建村。
该村75岁老人李景广讲:因该村位于地势较陡的山沟中,故名为“陡沟”。

上小峰

位于池上乡政府驻地池上以西10公里。处鲁山主峰西北麓。地处山区。建国
前民房破陋, 现大部农户建了新房。 设一村民委员会。共126户,448人。耕地
313亩。 主产小麦、玉米、花生等。经济树有板栗、苹果,山中有弥猴桃。1983
年总产值147,790元,人均收入218元。
《赵氏族谱》载:“始祖思贤,明初自直隶枣强县迁于泉河头。十八世俊一
迁于上小峰居住,并葬于此地。”据此,赵氏当于清末在此定居。其时,早已形
成村落。
据传,在此以前,早有牛、宋等姓在此定居。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 (重
修志公庙碑》、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观音庙碑记》,均载为“高峰庄”。清
康熙九年(1670年)《颜神镇志》、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重修二郎庙碑记》,
均载村名“小峰庄”。清嘉庆十五年 (1810年) 《重修二郎庙碑记》又载村名为
“高峰三庄”。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续修博山县志》载村名为“上、中、下
三小峰”。因该村位处中、下两小峰庄之上,故名“上小峰”。

下郝峪

位于池上乡政府驻地以南3.5公里, 处鲁山北麓,地处山区。设一村民委员
会。共82户,295人。建国前民房均破陋,现多数已建新房。耕地174亩。主产小
麦、 玉米,兼种花生、地瓜等。经济树有苹果、板栗等。1983年总产值127,802
元,人均收入341元。
《陈氏家谱》载:“始祖讳光先,自岳阴迁居郝峪庄。现已传至十三世”。
《孟氏世谱》载:“七十二世兆山,自淄邑孟家块迁居郝峪庄。现已传至七十五
世”。据此,该村陈、孟两氏当分别于明万历、清光绪年间在此定居。明崇祯元
年(1628年) 《重修顺德庙碑记》、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 《博山县志》,均有
“郝峪”村名的记载。
据该村85岁老人郝先发讲: 前已毁村西《九圣堂碑记》 载有明代时村名为
“董家庄”。后董姓外迁,郝姓较多,遂改村名为“郝峪”。后因该村位处上、
中两郝峪村之下,故名为“下郝峪”。

中郝峪

位于池上乡政府驻地池上以南4.5公里, 处鲁山主峰之阴。地处山区。设一
村民委员会。共64户,244人。耕地1,065亩。主产小麦、玉米,兼种花生、地瓜、
谷子和药材。 经济树有软枣、柿子、苹果等。1983年总产值145,411元,人均收
入439元。
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二郎神庙碑》载有领袖人物“杨勋”的字样。清乾
隆《杨氏祖茔碑》 载: “吾祖自明代以来,世居于此”。《李氏墓碑》载有:
“始祖讳明,二世祖讳兆伦”。现李氏在该村已传至七世。据此,明代已建村。
据该村67岁村民李同明讲:现村南侧为古代旧村遗址。杨姓早年曾定居于此。
因该村位处上、下两郝峪村之间,故名为“中郝峪”。

上郝峪

位于池上乡政府驻地池上以南五公里,处鲁山主峰之阴。地处山区。设一村
民委员会。共88户,341人。耕地182亩。主产小麦、玉米,其次花生、地瓜和中
药材。经济树有苹果、板栗等。1983年总产值154,243元,人均收入331元。
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白氏续修世谱》载:“我白氏宣和七年(1125年)辽
亡金兴,干戈扰攘,避乱于青郡之右刘家坞。……立典祖康熙年间迁居霍峪。”
在此之前,早有翟、张两姓在此定居。
据72岁老人杨凤桂讲:现村南为古代“破村子”遗址。据传,明代即有杨姓
在此定居,后各姓相继迁来,遂形成村落。据此,明末清初即已建村。因该村地
处下、中郝峪两村之上,故名为“上郝峪”。

七峪

位于池上乡政府驻地池上东南三公里,处志公坪之阴,淄河沿岸。设一村民
委员会。共86户,334人。耕地303亩。村西建小池塘四个。主产小麦、玉米、花
生和中药材等。 经济树有苹果、桑、桃等。1983年总产值119,384元,人均收入
273元。
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聂氏族谱》载:“明洪武四年,始祖忠义自枣强县
迁居长山县韩家庄,即今二十里铺是也。八世仲迁于徐雅,十世有新、夏迁于七
峪。”《马氏族谱》载:“明初自章丘后坡迁居七峪庄”。据此,明初即已建村。
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载有“七峪”字样。
据78岁老人聂怀其讲:原村曾名“响水台”、 “隆泉村”,均以村南有一
山泉而得名。后山泉干涸,遂又以村处七条山峪之口,取名为“七峪”。

东赵庄

位于池上乡政府驻地池上东南6.5公里, 处二郎山之阴、黑峪坪西麓。地处
山区。南依池(上)三(又)公路。设一村民委员会。共317户,1,233人。村南新建
一蓄水池。 耕地1,067亩。主产小麦、玉米,其次花生、地瓜和中药材等。经济
树有苹果、板栗、花椒、桃等。1983年总产值411,548元,人均收入247元。
《王氏谱系图》载:“始祖守信,元初迁此定居。”据此,元代已建村。清
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续修博山县志》均
有“赵庄”村名的记载。
据81岁老人丁东昌讲:现村西有古庄“上耩庄”、“下耩庄”。明初被大水
冲毁,居民便在此定居,遂取名“找庄”,以记寻找吉地之意。早年村西有一古
墓碑,镌有“找庄”村名。后演变为“赵庄”。
村中现存古槐一株,考古工作者鉴定为“唐槐”。
1982年经区政府批准,更名为“东赵庄”。

吴家台

位于池上乡政府驻地东南八公里,处柴山之阴。地处山区。设一村民委员会。
共163户,637人。耕地481亩。主产小麦、玉米、花生和中药材。经济树有板栗、
苹果等。1983年总产值223,777元,人均收入269元。
《吴氏祖茔碑》 载: “吾吴氏始祖于明初迁此定居,取庄名为吴家台。”
《张氏墓碑》载:“我张氏先祖世系三支之根本也。原系七世祖茂堂,自邹平县
东门里迂来吴家台村。 ” 清康熙九年 (1670年) 《颜神镇志》、清乾隆十八年
(1753年)《博山县志》,均载有“吴家台”村名。据此,明代已有此村。
因该庄座落在一平展高阔的土台之上,又因吴姓迁来最早,人口最多,故名
为“吴家台”。

店子

位于池上乡政府驻地池上东南九公里,处黑峪坪之阳。池(上)三(叉)公路从
村中穿过。 设一村民委员会。共157户,586人。村东新建一池塘。耕地452亩。
主产小麦、玉米,其次花生、中药材、地瓜等。经济树有苹果、板栗等。1983年
总产值222,637元,人均收入279元。
《张氏祖茔碑》载:“张氏之由来,自明成化年间由枣强县迁至南岳阴村,
已历八世。至九世佑祖绪文迁来宫家店。”《尹氏墓碑》载:“始祖益谦公自元
末由山西洪洞县迁山东益都县孝妇乡大庄社孤山庄。十五世祖万福始徒居是庄”。
据此,张、尹两氏当于明末清初在此定居。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三元行宫庙
碑》载村名“宫家店”。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载村名为“公家店”。
该村党支部书记周国祥讲:初立村时,相传有宫姓在此定居开店,故名“宫
家店”。后宫姓失传,遂改村名为“公家店”。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以后,又
简称为“店子”。

花林

位于池上乡政府驻地池上以南七公里,处二郎山南麓,淄河上游。地处山区。
设一村民委员会。共313户,1,213人。村北新建一水库,总库容15万立方米。村
西新建两池塘。耕地883亩。主产小麦、玉米,其次花生、地瓜、高梁和中药材。
经济树有苹果、 板栗,山中有野生弥猴桃。1983年总产值434,398元,人均收入
262元。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陈氏祖茔碑》载:“博山花林陈氏,于明洪武年间
始自枣强迁青州府陈林店,后自陈林店迁花林。” (据考,陈林店在今鹿疃村河
南。) 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三山庵》碑文载:“今有齐境都邑之界花林庄西
南古刹三山庵一座,圣像褴褛,草宇倒塌。”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
载有村名:“花林。”据此,明万历年问即已建村。
据85岁老人花明来讲:村南有大、小两条山峪,峪中多果树。春季繁花漫山
遍野,故名“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