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乡概况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3&A=5&rec=35&run=13

李家乡位于博山区的东南部,乡政府驻地李家距博山城50公里。地处淄河上
游。东部和南部与沂源县毗邻;西部与池上乡接壤;北部与淄川区峨庄乡接境。
总面积51.51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9,509亩,林地25,082亩。粮食总产665万斤。
共2,471户,有9,183人。全乡共辖30个村民委员会,含32个自然村。即:李家、
北场、大马石、虎林、西坡、石臼、泉子、雁门、紫峪、冯家、营子、戴家、东
台、韩庄、东庄、廉家峪、东南峪、柳沟、新峪、小南峪、师家峪、大南峪、塔
子、杨家、池埠、北崖、桃花岭、东白石、苇园、杏树峪、平安峪、铜井。乡政
府机关因驻李家而得名。
乡政府驻地李家,193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博山县抗日民主政府在此成立。
当时李家为池冯区所辖。1944年将李家、池上改建为博山县政府所辖的池上、李
家联合办事处。 1958年3月撤区,建李家乡;当年10月成立人民公社时,将池上
乡、李家乡并为池上公社。1963年调整区划时,将池上、李家分开,正式建制为
李家公社。1984年2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以(84) 鲁政函60号文件批准,博山区实
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请示报告,改建为李家乡。
全乡地处山区,岭峦起伏。地势东高西低。乡政府驻地李家,北有油篓寨、
蟠龙山、雁门寨,南有燕尾山、福山、南坪,东有太平山等。东西向季节河流一
条,流入池上乡境内。
境内土壤有两种:一、红粘土,二、砂土。以红粘土为主,约占面积的70%
以上。红粘土有利于多种农作物生长,只因土层紧实,有机质偏低,磷素较缺,
需逐步加深活土层,增施有机肥和磷肥,进行秸干还田,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农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其次谷子、杂豆、高梁等。每亩单产已有建国前
的200斤,提高到800斤以上。另外,充分利用荒山、发展多种经营,种植桑树、
苹果、 梨、杏、柿子、软枣、花椒等,约占地550亩,计157,606株,年产135万
斤。每当夏、秋两季,果实累累,为全区果品及养蚕基地之一。其中柿饼出口日
本、香港等地。年产值约175,375元。
全乡水源奇缺,粮食年年歉收。夏秋阴雨连绵,群众都以山洪为苦。建国后,
大兴水利,经过开渠截流,洪水高峰期注入淄河。并在乡内东南部的北崖村以东
建兰竹湾水库,有效灌溉面积5,000亩。荒山覆盖率已达34,000亩。
乡办企业有农机厂、砖瓦厂、地毯厂、果脯厂、建筑工程队、拖拉机站等。
年总产值达741,544元。 其中地毯已进入国际市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新建灯具厂、喷雾器厂、木器加工厂、果脯厂等,工副业年产值95万元。发展专
业户325户,重点户700户,年产值57万元。
交通运输发展很快。建国前,这里山路崎岖,尽是羊肠小道,运输全靠人背
驴驮。建国后,各村之间都修了土筑公路,四通八达。博(山)李(家)公路给群众
带来了方便,扭转了交通闭塞的局面,支援了工农业生产。
文教卫生事业有了较大发展。 建国前,全乡仅有三处小学,学生110人。现
有高中一处, 初中四处,小学25处,在校学生2,024人。建国前,乡境内只有私
人开设的两处小中药铺。现有卫生院一处,医护人员23人,床位l5张,各村设有
卫生室30处,医护人员41人。
乡内设有广播站、电影队、文化站等,丰富了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革命遗址有清咸丰年间淄川农民起义领袖刘德培营居处福山庙。稀有树种有
韩庄观音寺银杏树等。
1942年曾发生抗击敌人的雁门寨激战。我人民子弟兵以一个班的兵力,击溃
敌军三个营的进攻。

李家

位于博山区东南部,距博山城50公里。现为李家乡政府驻地。供销社、乡农
机厂均设于此。 设一村民委员会,共138户,488人。耕地517亩。主产以小麦、
玉米为主。林业发展较快。经济树有苹果、桃、杏等。工副业有建筑队。
193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博山县抗日民主政府设此村。
《司氏墓碑》载:“吾始祖讳公,由大明初年自枣强县迁居于淄邑查王庄。
因户口蕃盛,难以共耕,让祖又迁孝妇乡李家庄定居,已延至十世。”据此,明
万历年间在此定居。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 《博山县志》、民国二十六年(1937
年)《续修博山县志》,均载有“李家”村名。
据58岁村干部陈心和讲:该庄地处山溜中心,明代李姓先来定居,故名“李
家庄”。后简称“李家。”

北场

位于李家乡政府驻地李家西北四公里。地处蟠龙山脚下。村有深沟三条,村
民居住较分散。 设一村民委员会,共128户,438人。耕地559亩,主产小麦、玉
米。工副业有建筑队。经济树有柿子、软枣等。
《张氏祖茔碑》载:“吾先祖自明初由枣强县迁于淄邑渭头河,曾祖福松于
明末迁益都县孝妇乡北场。”
据该村63岁村民李玉昌讲:“明代我祖先即从淄川口头南股迁来定居,今已
延至十一世。”据此,张、李两姓分别于清初在此定居。
该庄早年原名“石臼北场”,与石臼原是一村。因为是石臼北侧一较大场园,
故名“石臼北场”。清光绪二年(1876年)碑碣载有“以连年干旱,凿井得水,人
烟淅繁,故与石臼分为两庄”等字样。自此命名为“北场”。

大马石

位于李家乡政府驻地李家西北1.5公里。 地势西高东低。村民居住集中。共
73户,287人。设一村民委员会。耕地3l8亩。主产小麦、玉米。经济树有梨、杏、
柿子、软枣等。
《刘氏祖碑》载:“大清同治末年,十五世祖讳文福,由淄川县池板村迂来
定居。”据此,清代同治年间即有此村。
当地多处残碑均记有“大磨石”宇样。又据71岁村民刘永道讲:该庄西山溜
产磨石原料,土人多制磨出售谋生,故名“大磨石”。后讹为“大马石”。

虎林

位于李家乡政府驻地李家西北两公里。地处油篓寨东南脚下。地势西高东低,
成斜坡形。设一村民委员会。共78户,302人。耕地340。亩主产小麦、玉米。经
济树有梨、杏、软枣、柿子等。
据《赵氏家谱》(四卷)载:“始祖思贤,吴氏,明初自枣强县迁于泉河头庄”,
“四世恋, 行一,字古锐,迁虎林”。据此,明成化年间建村。清乾隆十八年
(1753年)《博山县志》已有“虎林”村名的记载。
该村地处石臼溜西北坡,原山坡杂草丛生,森林茂密,西溜有一深洞,藏有
猛虎。因村处林中,有虎患,故名“虎林”。

西坡

位于李家乡政府驻地李家西北2.5公里。 地处油篓寨脚下。地势西高东低,
设一村民委员会。共62户,213人。耕地282亩。主产小麦、玉米。经济树有柿子、
软枣、梨、杏等。
据该村67岁村民姬德厚讲:“本村姬姓都是从泰安府汶上县姬家沟迁来定居
的,今已延至十五世”。据此,清雍正年问已形成村落。因庄与石臼毗邻,先为
一个村,故曾名“石臼西坡”。后姬姓人丁渐繁,居住村之西山坡上,又命名为
“姬家西坡”。后简称“西坡”。

石臼

位于李家乡政府驻地李家西北三公里。地处雁门寨酉麓,地势东高酉低。设
一村民委员会。共46户,201人,耕地235亩。主产小麦、玉米。经济树有杏、柿
予、软枣等。
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关帝庙碑》载:“皇图永固,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据此,明代嘉靖年间即已形成村落。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关帝庙碑》也有
“石臼庄” 村名记载。 清乾隆十八年 (1753年) 《博山县志》、民国二十六年
(1937年)《续修博山县志》,均载有“石臼”村名。
据75岁村民田启法讲:该庄建村较早,因村旁遗有原始捣米工具大石臼,故
以此命名为“石臼”。

泉子

位于李家乡政府驻地李家西北三公里。地处雁门寨脚下,紧依石臼村。设一
村民委员会。共99户,340人。耕地393亩。主产小麦、玉米。经济树有柿子、软
枣、梨、杏,山楂等。
《周氏族谱》载;“始祖廷瑚,明洪武初自直隶枣强迁居山东青州府益都县
孝妇乡卢家台庄,后又迁泉子定居。距今已有十世。”
据该村70岁村民张圣标讲:我始祖名法成,从淄川县坡地村迁来定居,迄今
已十世。据此,清代即已建村。该村东隅有一山泉,水势旺盛,常年不竭,故命
名为“泉子”。

雁门

位于李家乡政府驻地李家西北四公里。地处雁门寨主峰西侧,地势较高,居
民分散。设一村民委员会。共80户,188人。耕地201亩。主产玉米、谷子。经济
树有椿芽、柿子、软枣、梨、山楂等。
据69岁村民张洪申讲:该庄原隶属泉子村。1942年伪四师驻该村时,勒令雁
门与泉子分村。因此地处雁门寨下,故名为“雁门村”。后简化为“雁门”。

紫峪

位于李家乡政府驻地东北四公里。地处该乡边缘。地势较高,山岭纵横。处
雁门寨之东麓、 太平山之西,北邻淄川区峨庄乡。设一村民委员会。共149户,
522人。耕地665亩。主产小麦、玉米。林业发展较快,经济树有桑、杏、柿子、
软枣等。
《李氏族谱》载:“始祖蓝庭公,自明初由枣强县徙居山东青州府益都县孝
妇乡李家窑。明嘉靖年问,又徙居紫峪。”
据76岁村民李恒周讲:该村所处山坡,系紫色砂砾土质,故得名“紫峪”。

冯家

位于李家乡政府驻地李家以西2.5公里。地处李家乡西端,是博(山) 李(家)
公路停车站。设一村民委员会。共125户,455人。耕地447亩。主产小麦、玉米。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贺氏祖茔碑》载:“青郡二十五里王村庄,吾祖
之故里也。明末乃因人众岁饥,祖约二三兄弟,移来博邑冯家庄,寄迹数年,遂
家焉。”清康熙九年(1670年)《颜神镇志》、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续修博山
县志》,均载有“冯家”字样。据此,明末即已建村。
据村中84岁老人王光山讲:该村相传杨姓定居最早,有已毁杨氏墓碑为证。
继之,冯姓迁来垦荒卜居。因冯姓人口繁衍为大族,故以姓氏命名为“冯家”。

营子

位于李家乡政府驻地李家以西两公里。地势北高西低。设一村民委员会。共
106户, 393人,耕地44O亩。主产小麦、玉米。村北建小水塘一个。北峪曾出过
铁矿。
《赵氏族谱》载:“始祖思贤,明洪武初由直隶枣强迁山东青州府益都县孝
妇乡泉河头。 十四世祖成兴,宇子久,后居营子庄。”清乾隆十八年 (1753年)
《博山县志》载有“营子”字样。据此,清初已有此村。
据68岁村民张立增讲:该庄因北方有一大片土地,为张家茔地,曾取名“张
家茔子”。“茔”与“营”系谐音字,后人因庄名不吉,故改名为“张家营子”,
后又简称“营子”。

戴家

位于李家乡政府驻地李家以西1.5公里。 地处沿河,地势平坦,居民集中。
系博(山) 李(家) 公路停车站。地毯厂、果脯厂均设此村。设一村民委员会。共
163户,606人。耕地689亩。主产小麦、玉米。工副业有建筑队。林业发展较快。
《赵氏族谱》载:“始祖思贤,明洪武初由直隶枣强县迁山东青州府益都县
孝妇乡泉河头。四世祖栾,生三子,一子居戴家庄。”据此,明代天顺年间,赵
姓已来此定居。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载村名为“戴家”。
据62岁村民赵玉怀讲:早年该庄与赵家庄本是一个庄。因赵姓及戴姓逐渐增
多,并分住东西,故庄东叫戴家庄,庄西叫赵家庄。后赵、戴两姓不断联姻,以
戴姓较多,又合称为“戴家庄”。

东台

位于李家乡政府驻地李家东北O.5公里。 地势北高南低。设一村民委员会。
共60户,225人。耕地287亩。主产小麦、玉米。林业发展较快。
《陈家林墓碑》载:“十世祖久伦、久安兄弟两人,于清初从淄川北岳阴迁
此定居”。据此,清初即已建村。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已有“东
台”的村名记载。
84岁村民陈心亮讲:早年因该村地处东沟,曾取名“东沟村”。后因避洪水
之患,迁于庄东高地一土台上营居,改名为“东台村”,后又简称“东台”。

韩庄

位于李家乡政府驻地以东一公里。北倚雁门寨,南靠小河。所处地势平坦。
设一村民委员会,并辖塔子村。共189户,696人。耕地764亩。主产小麦、玉米。
工副业有建筑队。经济树有桑树、柿子、软枣、苹果等。
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赵氏墓碑》载有“明故显考赵二公讳卿”字样。
据65岁村民范洪元讲:1978年在村西建拖拉机站时挖出铜币,币面有宋代熙
宁、宣和年号。清乾隆十八年 (1753年) 《博山县志》、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
《续修博山县志》,均载村名为“韩庄”,据此,建村年代约在明代以前。该庄
系韩姓早来定居,故以姓氏命名为“韩庄”。

东庄

位于李家乡政府驻地李家东北1.5公里。 地处雁门寨脚下,地势北高南低。
设一村民委员会。共73户,292人。耕地377亩。主产小麦、玉米。林业发展较快。
经济树有柿子、软枣等。
《李氏族谱》载:“始祖蓝庭公,自明初由枣强县徙居山东青州府益都县孝
妇乡李家窑。十五世祖大州,字锡九,移居东庄。”据此,清初已有此村。清乾
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已有“东庄”村名记载。
据该村78岁村民任宫乃讲:该村自清代前期相继有各姓氏大量迁未定居,在
东山溜建立村落,故命名为“东庄”。

廉家峪

位于李家乡政府驻地李家东北两公里。地处雁门寨东麓。地势西高东低。设
一村民委员会。共80户,274人。耕地299亩。主产小麦、玉米。工副业有建筑队。
经济树有柿子、软枣、杏等。
《李氏族谱》载:“始祖蓝庭公,明初由枣强县徙居山东青州府益都县孝妇
乡李家窑。十一世京泰祖继迁廉家峪。”又据该村村民李玉石讲:1958年在廉家
林挖土方,发现一砖,刻有“山东益都县怀德乡三泉社廉家”字样。据此,明万
历年间已有人在此定居。
据82岁老人李恒坤讲:因该村廉姓在此定居较早,故以姓氏命名为“廉家峪”。

东南峪

位于李家乡政府驻地李家东北两公里。地处太平山之阴。村有东南向深沟。
设一村民委员会。共36户,131人。耕地104亩。主产小麦、玉米。经济树有柿子、
海棠、软枣、核桃等。
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刘氏族谱》载:“明洪武年间,自直隶枣强迁发以
来,太祖居颜城已久矣。九世祖发财,迁南峪开荒谋生,遂定居焉。”据此,明
代隆庆(1567年) 以前已有此村。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 《博山县志》载村名为
“南峪”。
据该村李润文、刘绪芝讲:该庄早年迂来之户,以刘姓最早,故名“刘家南
峪”。简称“南峪”。后又有李、任等姓继续迁入。以庄址位处山峪之东南,故
名为“东南峪”。

柳沟

位于李家乡政府驻地李家东北四公里。地处太平山西麓。设一村民委员会。
共47户,159人。耕地192亩。主产小麦、玉米。林业发展较快。经济树有柿子、
软枣、杏、栗子等。
《李氏族谱》载:“始祖蓝庭公,明初由直隶枣强徙居山东青州府益都县孝
妇乡李家窑。二世祖文峰,三世祖大胜,迁柳沟定居。”据此,李氏于明初在此
定居。
据82岁老人李汝珍讲:该庄因座落在一条东北方向的山溜中,沟内柳树茂密
成荫,故取名为“柳沟”。

新峪

位于李家乡政府驻地李家以东4.5公里。 地处太平山脚下,与杏树峪相连。
设一村民委员会。共55户,236人。耕地175亩。主产小麦、玉米。林业发展较快。
据苇园村《谭氏寿域碑》载:“清光绪初年,族兄殿楹始自石门迁博、临接
壤之兰竹垦荒为生,嗣此,族人逐渐各自迁居。相为依倚者,曾几何时,杳无人
烟之区,今已俨然村落。”据此,清代光绪年间建村。
据72岁老人谭玉升讲:该庄早年系一片荒无人烟之地,遍地兰竹丛生,后有
人烟,即以此定名为“兰竹村”。后乡人口头误为“拦住”。延至1940年,群众
认为此名不吉,改称为“新庄”。后又因地处山峪,于1982年经博山区人民政府
批准,改名为“新峪”。

小南峪

位于李家乡政府驻地李家以西三公里。地处燕尾山脚下。地势东高西低。设
一村民委员会。共38户,142人。耕地172亩。主产小麦、玉米。尚有少量柿子、
软枣等经济树。
《李氏族谱》载:“始祖蓝庭公,明初由枣强县徙居山东青州府益都县孝妇
乡李家窑,后迁紫峪庄。八世祖宗颜迁南峪定居。”据此,明嘉靖年问已有人在
此居住。
据62岁村民高义常讲:该庄地处山区,土地都是小块山地。杨姓先来种地为
生,故曾名“杨家块子”。后高姓继续迁入,因人口繁衍故又改名为“高家南峪”。
因该村位于庄南一条较小的山谷之中,为与大南峪村有所区别,故命名为“小南
峪”。

师家峪

位于李家乡政府驻地李家以南2.5公里。 地处燕尾山之东南山峪。南与池上
乡东赵接壤。属大南峪村民委员会辖。共19户,64人。耕地74亩。主产小麦、玉
米。有杏、软枣、柿子等少量经济树。
据李家乡乡办企业干部师明友讲:我祖先原籍博山石炭坞村。清道光十三年
(1833年)因常在此地打猎谋生,遂定居该地。后以姓氏命名为“师家峪”。

大南峪

位于李家乡政府驻地李家西南两公里。地处燕尾山之东。村中有一条东西向
深沟, 沟上有石桥两孔。 设一村民委员会,辖师家峪。共131户,478人。耕地
525亩。主产小麦、玉米。林业发展较快。
清光绪三年(1877年)《袁氏族谱》载:“始祖讳彦中,济淄邑庠生。吾祖系
北京海岱门首人,洪武四年隶籍南京龙卫庄所百户张宾旗下。至永乐靖难后,随
驾至北京,蒙迂于淄川,名日袁家庄子。吾祖之来南峪,二世子开、子友二祖所
自始也。迄今已十二世。”据此,当于明初在此定居。
据59岁村民范慎民讲:该庄位于南方的一条大山峪之中,故名“大南峪”:
因早年有袁姓先来定居,曾名“袁家南峪”,后演变为“大南峪”。

塔子

位于李家乡政府驻地李家东南2.5公里。地处三山之阴,深沟两侧住有居民。
属韩庄村民委员会辖。共13户,53人。耕地60亩。主产小麦、玉米。有经济树柿
子、软枣等。
据75岁村民范其勤讲:该村建村较晚,范全增一家在清同治末年(1874年)由
韩庄来此定居,现已三代。
该村原属韩庄村的一条塌子溜。因三山山后崩塌,石沙堆满山溜,故名“塌
子”。后住户渐多,因村名不雅,故改为“塔子”。

杨家

位于李家乡政府驻地李家以东两公里。地处福山之阴。倚山傍水,水源充足。
东有泉水,西有河水,常年不竭,地势平坦。设一村民委员会。共120户,475人。
耕地378亩。主产小麦、玉米。经济树有柿子、软枣、花椒、桑树等。
村东石崖上刻有: “明万历丁酉杨清峰书” 、“福寿”、“源头活水”、
“龙泉”等字样。《吴氏族谱》载:“高祖讳宗潘,明代由吴家台迁徙于此。”
据此,明万历年间建村。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已有“杨家”村名
的记载。
据该村80岁老人吴鼎贡讲:该庄杨姓迁来定居最早,建有一楼二厅四厢房。
现遗迹尚存。故以杨姓命村名为“杨家”。
福山庙系咸丰年间农民起义领袖刘德培营居处。

池埠

位于李家乡政府驻地李家以东两公里。地处南坪之阴,倚山傍水。设一村民
委员会。共134户,490人。耕地415亩。主产小麦、玉米。林业发展较快。
《崔氏世谱》载:“吾崔氏始祖讳汝正,自大元开国,祖居莱邑城北石马庄
……十二世兴祖住匙蒲庄。”清康熙九年(1670年)《颜神镇志》、清乾隆十八年
(1753年)《博山县志》,均载有“匙蒲庄”的村名。据此,崔氏当于明嘉靖年间
在此定居。
据70岁村民崔德公讲:相传早年村东有一片涝洼地带,地中有一较大的水池
呈匙子状,遍地蒲草丛生,故村名为“匙蒲”。后演变为“池埠”。

北崖

位于李家乡政府驻地李家以东2.5公里。 地处南坪之阴,倚山傍水。设一村
民委员会。 共106户,417人。耕地332亩。主生小麦、玉米。林业发展较快。村
东建有小水力发电站一座。
《关帝庙碑》载:“在乾隆年间,东固山有坤一李公者,为庄于此,始独建
焉。”据此,清代乾隆年问(1736年)即已建村。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
志》载村名为“北崖”。
据该村67岁村民焦念尊讲:该村因靠淄河上游之北侧,河北岸有一巨大石崖,
高达30米。故以此命名为“北崖”。

桃花岭

位于李家乡政府驻地李家以东三公里。地势较高。共21户,87人。耕地57亩。
主产小麦、玉米,兼有小量经济林。
据该村60岁村民郭友周讲:清光绪初年,有谭佃德和谭佃成两户从淄川西石
门迁来,定居于山溜下,现已六代。据此,当于清光绪年间建村。该村地处山岭,
盛春季节,桃花似锦,故取名为“桃花岭”。

东白石

位于李家乡政府驻地李家以东四公里。地处该乡边缘。砂质山溜。设一村民
委员会。共29户,97人。耕地65亩。主产小麦、玉米。荒山面积较大,林业发展
较快。曾出产石英矿石。
据78岁老人谭玉贵讲:我曾祖谭振玉,于清代光绪元年(1875年),从淄川西
石门迁来定居,现巳六代。据此,清光绪年间已有此村。据说,该村山溜口有块
巨石,形如石碑状,其石座落该村东隅,故得名“东碑石村”。
1948年解放后,以为“碑”字不雅,遂将“碑”改为“白”。自此,村名为
“东白石”。

苇园

位于李家乡政府驻地李家以东4.5公里。 地处太平山脚下。村西是兰竹湾水
库。设一村民委员会。共22户,81人。耕地57亩。主产小麦、玉米。经济树有蜡
条等。
《谭氏寿域碑》载:“清光绪初年,族兄殿楹始自石门迁博、临接壤之兰竹
峪垦荒为生。嗣此,族人逐渐自迁居,相为依倚者,曾几何时,杳无人烟之区,
今已俨然村落。”据此,清代光绪年间建村。
据55岁村民谭秀刚讲:该村沟内有一口水井,井周围系大片涝洼地带,苇草
丛生,故名“苇园”。

杏树峪

位于李家乡政府驻地李家以东4.5公里。 地处太平山脚下,与新峪村相邻。
设一村民委员会。共22户,82人。耕地57亩。主产小麦、玉米。经济树有杏树等。
据苇园村《谭氏寿域碑》载:“清光绪初年,族兄殿楹自石门迁博、临接壤
之兰竹峪,垦荒为生。嗣此,族人逐渐各自迁居,相为依倚者,曾几何时,杳无
人烟之区,今已俨然村落。”据此,清代光绪年间即已建村。
据72岁村民谭玉升讲: 该庄原属兰竹峪, 1948年解放后,改称“新庄”。
1963年又分村,因村内杏树茂密成林,故命村名为“杏树峪”。

平安峪

位于李家乡政府驻地李家以东4.5公里。 四周环山,所处地势较平坦。设一
村民委员会。共3l户,118人。耕地78亩。主产小麦、玉米。林业发展较快。
《刘氏族谱》载:“始祖讳文元,自淄邑于光绪初(1875年)携眷迁此定居。”
据此,清光绪年间即已建树。
据80岁村民刘光全讲:早年土人迁此定居时,因庄西有一小山岭,一头大,
一头较小, 形如棺材。以地处山峪,故群众称庄名为“棺材峪”。1940年伪新
四师吴化文部常来此峪骚扰,殴打群众。乡人为盼安居乐业,故改村名为“平安
峪”。

铜井

位于李家乡政府驻地李家以东4.5公里。 地处太平山脚下。系建国后新搬迁
的村址。设一村民委员会。共52户,167人。耕地150亩。主产小麦、玉米。林业
较好。工副业有石棉瓦厂。
《赵氏族谱》载:“始祖思贤,明初自直隶枣强县迁于山东青州府益都县孝
妇乡泉河头庄。十七世立京、立诚祖迁居同井。”据此,清末已有此村。
据55岁原大队书记李绪文讲:早年因于姓迁来最早,故以姓氏命村名为“于
家峪”。因庄旁有一洞,在洞中挖井可得铜矿石。故取名为“铜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