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博山乡概况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3&A=5&rec=34&run=13

北博山乡位于博山城东南部。乡政府驻地北博山距博山城22.5公里。东与崮
山、郭庄乡接壤;西与石马乡和莱芜市的常庄乡为邻;南与南博山镇毗连;北与
岳庄乡相倚。总面积34.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253亩,林地面积14,678亩。粮
食总产量11,O86,254斤。共有4,772户,17,202人。全乡共辖11个村民委员会,
含八个自然村。即:北博山、洪山口、谢家店、朱家庄、盆泉、南沙井、北沙井、
西沙井。乡政府因驻北博山而得名。
乡政府驻地北博山,建国后曾分别为岳阳区、五区、六区所辖。1958年成立
人民公社时,由郭庄乡和北博山乡合并建为郭庄人民公社,公社驻地郭庄。1968
年公社机关由郭庄迁至北博山村。1982年省政府以鲁政发(1982] 153号文件更名
为北博山公社。1984年2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以[84] 鲁政函60号文件批准《博山
区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请示报告》,同意改建为北博山乡。
全乡多系丘陵,西高东低,林木丛生。主要山有博山、紫罗山、金牛山、北
岭、九龙山、恨虎山、洪福山、猫头山、南平山等。全乡土地肥沃,水源丰富,
是博山区粮食主要产地之一。l958年曾出席全国和华东地区农业先代会,受到国
务院的嘉奖。
乡内水源有地表水和地下水两种。地下水多分布于南沙井、西沙井一带,多
为砂岩层水, 水质硬度在2 8度左右,可用于灌溉。淄河支流经乡境内沙井、盆
泉、谢家店,注入石马永库。
乡内土壤有两种:一、褐色土壤,面积为11,000亩;二、白炭土壤,面积2,
200亩。 两种土壤适于种植小麦、玉米等作物。土质松散,需逐年加深活土层,
增施有机肥和磷肥,进行桔杆还田,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农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其次谷子、大豆、地瓜等。建国前,粮食亩产仅
100~200斤左右;建国后,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科学种田,1983年粮食亩
产达830斤。
经济作物主要有大白菜、 苹果、花生、土豆等。大白菜面积为800亩,年产
800万斤;苹果树7,000株,年产40万斤;花生10亩,年产1,000厅;土豆300亩,
年产90万斤。
建国前,本乡各村在干旱季节,人畜用水无法解决,水浇田更是寥寥无几。
建国后,大搞水利建设。现有电灌站14处,大方塘一个,小方塘20余个,大口井
22眼, 深井37眼。有效灌溉面积约5,690亩。有力地支援了工农业生产,全乡人
畜用水也得到了切实保证。
乡办企业有玛钢厂、 粮食加工厂、建筑工程队等。年总产值l20万元。党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又新建了工具厂。多种经营发展迅速,出现了专业户、重
点户980户, 个体经营的大小拖拉机70多台,汽车10余辆。交通运输极为方便。
辛(店)泰(安)铁路沿乡界穿过,邀兔崖火车站距乡政府驻地北博山仅三公里。谢
家店铁路大桥雄伟壮观。博(山)沂(源)公路横穿乡境南北。各村间均有简易土沙
石公路连接,形成了公路网,改变了过去靠人力、畜力搞运输的落后面貌。
文教卫生事业有了较大发展。 建国前,仅有私塾两处,小学两处,学生100
多人。现已有中学两处,小学八处,在校学生2,455人,教职员工120人。实现了
青少年无盲乡。建国前,全乡缺医少药,仅有几家中药铺。现有中西医分科、医
疗设备齐全的北博山分院一处,医护人员70余人,床位60张。各村均有卫生室,
医护人员20余人。这对防病治病,保证人民的身体健康,起到了良好作用。
乡内设有供销社、旅馆、饭店、食品站、邮电所、广播站、文化站、电影管
理站等。现已有四个村有了电影队,丰富活跃了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
革命纪念地有北博山烈士祠。古建筑有古朴典雅的九龙山吕祖庙。稀有树株
有朱家庄和九龙山的虎皮松。古遗址有盆泉村古窑址。风景游览区有金牛山。
金牛山,又叫紫谷峪。上有东、西两洞:西面会仙洞,东面紫谷洞。二十年
代,乡人在山上修建了东、中、西三亭,呈鼎足之势,风景秀丽。

北博山

位于博山区的东南部,距博山城22.5公里。地处博山之阴。设一村民委员会。
共有761户, 2,873人。耕地2,388亩。主产小麦、玉米,兼产蔬菜。交通运输方
便。工副业有玻璃厂、汽车配件厂,年产值五万元。1980年与博山电表厂联营,
生产电表,年产值14万元。
《王氏族谱》载:“明洪武初,吾始祖玉爵自直隶枣强迁于山东青州府益都
县孝妇乡之北博山,遂居焉。”清康熙九年(1670年)《颜神镇志》及乾隆十八年
(1753年)《博山县志》均载:“兴隆观,在城南五十里辰巳山,创自元文宗天历
二年。”又载,“辰巳山,居辰巳方向故名。山南为南博山庄,山北为北博山庄。”
据此,元代已形成村落。
据80岁老人王秀璋讲:村中原有碑碣,多为明嘉靖以前所立。据传,村旁之
辰巳山古称“博山”,元代于山巅建有兴隆观,故村名曾叫过“兴隆观”。后以
此名不雅,遂以该村所处博山的方向,命名为“北博山”。

洪山口

位于北博山乡政府驻地北博山以北两公里。地处洪福山麓。设一村民委员会。
共607户, 1,985人。耕地1,150亩,主产小麦、玉米。工副业有砖瓦厂、石灰厂
等,年产值93万元。
《翟氏族谱》载:“相传吾翟氏之始祖于明洪武初,由直隶省冀州迁安徽省,
又迁山东省青州益都县西河庄。 八世祖迁朱家社之洪山口庄。 ” 清康熙九年
(1670年)《颜神镇志》、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博山县志》,均载“县东南三
十五里洪山口庄。”据此,明隆庆年间即建此村。
据传,因该村位于洪福山之前,故命名为“洪山口”。

谢家店

位于北博山乡政府驻地北博山以东一公里。地处丘陵。交通方便。设一村民
委员会。 共277户,1,088人。耕地553亩,主产小麦、玉米。工副业有沙场、石
料厂、衡器修理门市部、饭店等。年产值70,000元。
《谢氏族谱》载:“吾始祖讳失考,相传明洪武初年自枣强迁于青州益都县
之杨寨,继迁孝妇乡之上庄。十三世祖讳林自瓦峪于康熙年间迁于谢家店定居。”
清康熙九年(1670年)《颜神镇志》、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均载
谢家店村名。
据该村谢良和讲:此村谢氏迁来最早,曾在大道旁开店。故以姓氏取村名为
“谢家店”。

西沙井

位于北博山乡政府驻地北博山以西七公里处。地处丘陵。设一村民委员会。
共252户, 900人。耕地730亩。主产小麦、玉米。工副业有缝纫厂等。党的十一
届三中全会以来,工副业发展很快,新建木业社、建筑维修队等。年总产值15万
元。该村的木本桂花遐迩闻名。
据《张氏族谱》载:“吾始祖讳权,洪武初年自枣强迁于颜神后峪庄,后迁
莱芜县之张家台。迨至八世祖讳从教,自张家台迁于盆泉社西沙井庄定居焉。”
又据清同治十二年《徐氏族谱》载:“吾族相传自洪武初年由冀州迁往青州府益
都县八陡镇东庵。始祖讳让吾。七世祖讳丰盛,字父灿,由八陡镇东庵迁居盆泉
社西沙井庄定居。”据此,明正德年间即建村。清康熙九年(1670年)《颜神镇志》、
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均载村名为“沙井”。
掘该村75岁老人张冠三讲:相传古代此处水源奇缺,后经乡人在淄河上游的
沙滩中凿井得水,故取村名为“大井”志庆,亦称为“沙井”。因村位于“沙井”
以西,遂取村名为“西沙井”。

南沙井

位于北博山乡政府驻地北博山以西七公里。共359户,1,335人。地处丘陵。
耕地892亩。 主产小麦、玉米。工副业发展较快。主要有建筑队等。党的十一届
三中全会以后,又新建了鞋厂、安瓶厂等。年产值13万元。
《于氏族谱》载:“始祖讳明来,自明初由枣强迁居青州城。吾二世祖富业,
自青州城再迁于孝妇乡盆泉社沙井庄。”又据《于氏祖宅墓碑》载:“公讳达,
字大道。青州益都巨族。父讳杰,娶王氏,生公于盆泉社沙井庄。”据此,明初
(1368年) 已建村。清康熙九年(1670年) 《颜神镇志》、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
《博山县志》,均载村名为“沙井”。
据谚:村84岁老人苏印生讲:相传,从前此处水源奇缺,后经乡人在淄河上
游的沙滩上凿井得水,故取名“大井”。又称为“沙井”。因该村位于“沙井”
以南,遂命名为“南沙井”。

北沙井

位于北博山乡政府驻地北博山以西七公里处。地处丘陵。设一村民委员会。
共80户,272人。耕地192亩。主产小麦、玉米。条编是该村的传统工艺,是本村
主要副业。年产值两万元。
清同治十年(1871年)《笼水栾氏族谱》载:“始祖讳大公,于元代时西迁于
博邑,及其老矣,卜阡于峨嵋山之侧焉。天顺元年(1329年)勒石,累世祭扫,奉
为始祖之墓。十三世谦,住博山县沙井庄。”据此,栾氏当于明崇祯二年 (1629
年) 在此定居。清光绪元年(1875年)《续修栾氏族谱》载:“吾始祖不可考,由
直隶冀州明初即迁居颜神镇之大街,后又迁于水峪庄。吾八世祖讳之翰,始自水
峪庄迁于盆泉社北沙井庄定居。”据此,当建村于明隆庆年间。又据该村清乾隆
三十八年(1773年)《续井碑记》载:“且夫凿井而饮,因农家之份;造井得水,
亦理势之常也。何以志为?褒杨而得之易者,三庄之义气也。”清康熙九年(1670
年) 《颜神镇志》、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均有“沙井”村名的
记载。
据该村村民栾尚问讲:自古当地水源奇缺,后经乡人在淄河上游的沙滩上凿
井得水,遂取名为“大井”志庆。又称为“沙井”。因该村位处沙井以北,故名
为“北沙井”。

朱家庄

位于北博山乡政府驻地北博山以北四公里。地处丘陵。设四个村民委员会。
共1,401户, 4,916人。耕地3,994亩。主产小麦、玉米。工副业有泡花碱厂、砖
厂、包装厂、建筑工程队和条编等。年产值93万元。
《丁氏宗谱》载:“吾祖四公子,于洪武七年由冀州枣强县迁于山东省淄川
县道凯庄同居。洪武八年,迁于颜神镇安居。六世应振,字简廷,郡庠生,自八
陡迁居朱家庄。”据此,丁氏当于明弘治年间(1488年)在此定居。清光绪《续修
丁氏族谱》载:“始祖明洪武初年(1368年)自冀州迁于青州府益都县朱家庄定居。
始祖讳昆,故后,卜葬于庄西茔田。”清康熙九年(1670年)《颜神镇志》、民国
二十六年(1937年)《续修博山县志》,均分别载有“朱家庄”宇样。村中原有明
成化、清乾隆年间之碑碣,均载有“朱家庄”的村名。
据该村82岁老人郑振连讲:相传明代以前,先有朱姓在此定居,故以姓氏命
名为“朱家庄”。

盆泉

位于北博山乡政府驻地北博山以西四公里处。地处丘陵。设一村民委员会。
共1,050户, 3,445人。耕地3,129亩。主产小麦、玉米、大白菜等。工副业有建
筑工程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运输业蓬勃发展。年产值达210万元。本
村还有传统工艺石雕、木刻等。
清光绪《王氏族谱》载:“始祖勉泰,字车峰,号甫安。洪武初同弟持模公
自直隶枣强迁于青州府临淄县孙娄庄。又迁于益都县颜神镇今博山淄井。四世祖
富迁居盆泉。”又据清同治四年(1865年)黄石坞村《魏氏碑谱》载:“魏氏始祖
由盆泉迁此。”据此,明景泰年间(1450年)建村。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
县志》载:“在常熟川东南青龙山下半亩园塘似盆形,盆泉庄因是取名。”清康
熙九年(1670年)《颜神镇志》载村名为“盆泉”。
据该村84岁老人魏传科讲:相传明代本村已有魏、王两姓在此定居。因村南
有一山泉,形如盆子,故命村名为“盆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