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马乡概况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3&A=5&rec=32&run=13

石马乡位于博山区的东南部。乡政府驻地西石马距博山城20公里。东和东南
与北博山乡交界;西部和西南部均与莱芜县接壤;北与乐疃乡、八陡镇毗连。总
面积58.35平方公里。 耕地17,356亩,林地6,777亩。粮食总产量153.4万斤。共
6,660户, 23,000人。辖十一个村民委员会,含十一个自然村。即:西石马、响
泉、上焦、下焦、田庄、芦家台、淄井、中石马、东石马、蛟龙、小蛟龙。 (西
石马分桥东、桥西两个村民委员会;大、小蛟龙为一个村民委员会。) 其中,响
泉、上焦、下焦、芦家台、田庄、西石马(桥西村)原系莱芜县所辖,1950年划归
博山县。乡政府机关因驻石马而得名。
乡政府驻地石马在建国前,属博山县四区所辖。建国后,曾先后属黑山区、
淄川区所辖,分东石马、西石马两乡。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两乡合并为石马
公社。 原公社机关驻中石马, 1963年迁西石马。1984年,经山东省人民政府以
[84]鲁政函60号文件批准博山区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请示报告,同意将石
马公社改建为石马乡。
境内四面环山。北部明德山、五阳山、凤凰山、五凤山,东西横列。其中以
五阳山最高,悬崖消壁,风景秀丽。是与八陡镇的界山。南部葫芦棚、金牛山、
康山与北博山交界;西部文山、武山,是与莱芜县的界山。中部有一平坦洼地,
素有“石马洼”之称,旧志称为“常熟川”。
淄河支流的上游自西向东流经本乡田庄、芦家台、西石马,然后注入石马水
库。 石马水库容水量达1,469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一万亩左右。另有季节河
一条,出自本乡黄红峪山谷,流经中石马、东石马村南,由洪山口、北博山注入
淄河。
境内水源有地下水和地表水两种。建国前,全乡一遇干旱,就有响泉、焦家
峪、蛟龙等五个村严重缺水。建国后,各自然村都打了机井。全乡共打深井24眼。
其中1980年区政府拨款,在蛟龙及东、西两石马交界处新打深井七眼,均系石灰
岩层水,水质良好,不仅供人畜、工农业用水,还可灌溉粮田。
境内中部矿藏主要有磷矿、煤炭,以磷矿储量最丰。1978年省化工局地质勘
探队曾在乡境内全面探测。境内东部地下矿藏主要有粘土、焦宝石、石英等。
境内土壤主要有三种: 一、淋溶褐土,约13,382亩;二、褐土性土,约872
亩; 三、典型褐土,约3,490亩。以上土壤表层多为中壤,有利于多种农作物和
蔬菜的生长,但土层紧实,有机质偏低,磷素较缺,需加深活土层,增施有机肥
和磷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农作物以小麦、 玉米为主,其次谷子、大豆、高梁等。建国前,亩产约120
斤,现上升到957斤。乡内芦家台、田庄盛产大白菜。近年来,东石马、中石马、
桥东、淄井等村种植的西红柿畅销全省,深受消费者欢迎。济南出版的《市场报》:
载:石马西红柿有“含糖量高,酸味小,果肉厚,产量高,耐贮藏”等优点,被
称为石马特产。 区蔬莱公司在东石和淄井等村建西红柿基地达700余亩,对本市
区和外地的蔬莱供应发挥了重要作用。
乡内木材林700余亩。 经济林以花椒、苹果为主。花椒有一千余亩,约15万
株,年产达53万斤。苹果树650亩,约1.6万株,年产达35万斤。
由于水电方便,乡办企业发展较快。原有煤矿、铁木制修厂、被服厂、拖拉
机站、耐火材料厂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又办起了建筑工程队、香菇厂、
座垫厂、镇流器厂、建筑材料厂、饲料加工厂、装卸运输队、孵化厂等九个新厂。
年产值达340万元。村办企业22个,年产值307.7万元。专业户、重点户2,250户,
拥有汽车12辆, 大小拖拉机174台。 年收入850多万元。全乡工副业年总产值1,
400多万元。 由于工农业生产的逐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1978年
人均收入127元,至1983年上升到237元。比前增加了近两倍。
境内交通运输方便。博(山)莱(芜)公路、博(山)临(沂)公路跨越本乡两侧。
各村间土筑公路相互连接。并新修了蛟(龙)石(马)公路。博(山)石(马)公路汽车
风雨无阻。境内煤炭、耐火材料、蔬菜等物资源源不断运往各地,支援了工农业
生产。
文教卫生事业发展较快。建国前,仅有两处私塾,学生不足百人。现有联中
两处,小学11处,在校学生3,860人,教师178人。建国前,全乡境仅有两处中药
铺。现有中西医兼备、设备较齐全的乡卫生院一处,医护人员50人,病床20余张。
各村都建有卫生室,医护人员38人。解决了解放前缺医少药的困难。
乡内设有广播站、文化站、影剧院、书店、电影队等,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
化生活。
区属单位在乡政府驻地设有供销合作社、人民银行营业所、粮油管理所、食
品粮站等。古历每月的四、九日为石马大集。乡政府驻地石马已成为全乡政治、
经济、文化中心。
乡政府驻地石马,历史悠久。名泉有齐国孝妇颜文姜汲水之泉——石马泉。
古石刻有“黄红峪金碑”。距石马三公里的田庄,有清康熙年问,博邑现实主义
诗人赵执信的别墅。
乡内五阳山悬崖峭壁间,尚有古石雕“老君堂”和“志公殿”等,为区级文
物保护单位。

西石马

位于博山区的东南部,北距博山城20公里,是博(山)石(马)公路公共汽车终
点站。地处五凤山之阳。西靠博(山)莱(芜)公路,南依石马水库。现为石马乡政
府驻地。设两个村民委员会,即:桥东、桥西。共2,028户,7,322人。耕地5111
亩。地处山区。主产小麦、玉米。造林面积1,850亩。工副业:原有耐火材料厂、
翻砂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新建鞋厂、纸箱厂、煤碴砖厂、建筑工程队
等。年产值118.3万元。
《崔氏族谱》载;“由唐迄宋更数代,有讳汝正者,居莱邑之石马庄。汝正
祖以前,纪载阙如也。始祖汝正避金兵之乱,往迤北大金山。及大元开国,始复
旧居。有石马老茔谱碑可考。西石马有原碑存焉。”又载:“故唐之大姓有五,
以吾族冠芦、李、郑、王之首。”宋宣和二年(1120年)《重修黄红峪仙人洞古佛
堂碑记》已有“石马泉”的村名记载。据此,宋代已形成村落。据传,该村原名
“汲泉”,系因齐国孝妇颜文姜远汲泉水供姑饮而得名。又据村东金代开国之碑
所载,亦有“崖下庄汲泉”字样。由此可断定该村曾用“崖下”为庄名。早年曾
有“先有崖下,后有石马”之说。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莱芜县志》,已有
“西石马”的村名记载。
据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载:“县东南六十里之西石马庄南,
怪石罗列,有一石酷肖马形,故以庄名。”村中接境桥,为春秋战国时齐鲁两国
交界处。
西石马是革命烈士吕济川、吕瑞东和孙攻韬的故乡。

响泉

位于石马乡政府驻地西石马西北七公里处。地处杨峪岭之阳,座落寨顶山、
文山、武山之间的山峪中,形似葫芦。设一村民委员会。共355户,1,283人。耕
地1,145亩, 均系山岭梯田。主产小麦、玉米,其次高梁、谷子、地瓜等。造林
1,000亩。
《毛氏墓碑》镌有“大明洪武五年”字样。《高氏族谱》载: “吾始祖举,
于明洪武年间自北直隶枣强,迁于山东青州府益都县孝妇乡之高家胡同。十世延
玺祖又迁于莱芜县之响泉。”据此,明代已有村落。
据该村70岁老人高云会讲:因村外山岩之上有老泉洞,泉水下注,响如钟声,
故得名“响泉”。

上焦

位于石马乡政府驻地西石马西北六公里。地处杨峪岭之阳,座落玉顶山、寨
顶山之间的山峪中。原博(山)莱(芜)公路南北穿过。设一村民委员会。共176户,
603人。 耕地567亩,造林250亩。主产小麦、玉米,其次高梁、地瓜、谷子等。
工副业有锻造厂、修缮队等。年产值19万元。
《焦氏族谱》载:“吾焦氏始祖成,自北直隶枣强,于洪武初迁于山东章丘
刁家庄。后八世祖景信,迁于莱芜焦家峪,遂定居焉。”该村《焦氏谱碑》所记
略同。据此,明嘉靖以前即有此村。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莱芜县志》、清
康熙九年(1670年)《颜神镇志》,均载有“焦家峪”的村名。
该村72岁老人焦念信讲:因该村处山峪中,村内焦姓人口最多,故名“焦家
峪”。又因该村在下焦家峪村上方,故定名为“上焦家峪”。后简称“上焦”。

下焦

位于石马乡政府驻地西石马西北5.5公里。地处玉顶山、寨顶山之间的峪中。
原博(山)莱(芜)公路通过村侧。设一村民委员会。共148户,517人。耕地530亩。
主产小麦、玉米,其次谷子、高梁、地瓜等。造林350亩。
《焦氏族谱》:“吾焦氏始祖成,自北直隶枣强,于洪武初迁于山东章丘刁
家庄。后八世祖贵,迁于莱芜焦家峪,遂定居焉。”《焦氏谱碑》记载略同。据
此,明嘉靖前已有此村。明嘉靖二十三年 (1544年) 《莱芜县志》、清康熙九年
(1670年)《颜神镇志》,均载有“焦家峪”村名。
该村71岁老人焦其宗讲:因该村位处上焦家峪村的下首,故名“下焦家峪”,
后简称“下焦”。

蛟龙

位于石马乡政府驻地西石马以东五公里。东邻紫罗山,西依明德山。博(山)
临(沂)公路从村旁穿过。是石马乡与北博山乡、岳庄乡、八陡镇接壤处。设一村
民委员会。 共811户,2974人。耕地2,112亩,造林1,200亩。主产小麦、玉米,
其次高梁、谷子、地瓜等。工副业有锻造厂、石料厂、水泥预制厂等。石料厂设
紫罗山之阴, 系纯石灰岩, 含碳酸钙56%,石质良好,经销青岛等地。年产值
25.5万元。
《薛氏世谱》载:“薛公讳德祥,字云堂,原籍山西绛州人,……迁益都孝
妇乡,即今博山县也,居住在县东南焦岭庄,殁于宋仁宗六年。”据此,约在宋
太宗雍熙年间(公元984年)以前,此地已形成村落。
清康熙九年(1670年)《颜神镇志》及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
均载村名为“焦岭”。清嘉庆《王氏谱碑》又载村名为“蛟龙”。相传,因村西
有一高阔平坦的石坡,故得名为“薄板台”。至宋代,又因地处焦岭之麓,故又
名“焦岭”。元末,村被洪水淹没。水落后,在村西明德山雾云洞中,发现一形
似“龙”状的化石。故重建家园时,为永记创业艰辛,改村名为“蛟龙”。

小蛟龙

位于石马乡政府驻地西石马以东五公里。地处明德山麓。与“蛟龙村”相依,
属蛟龙村民委员会所辖,实际是一个村。耕地576亩。主产小麦、玉米。
《薛氏世谱》载:“薛公讳德祥,字云堂,原籍山西绛州人……迁居益都县
孝妇乡,即今博山县也,居住在县东南焦岭庄,殁于宋仁宗六年。”据此,宋太
宗雍熙年间(公元984年)以前已有此村。清嘉庆《王氏谱碑》载村名为“蛟龙”。
据67岁老干部王永坤讲:村西有一高阔平展石坡,名为“薄板台”,故以名
村。至宋代,又因地处焦岭山麓,故又以“焦岭”命庄名。元末,村被洪水淹没。
水落后,在村西明德山雾云洞中发现龙骨化石,故重建家园时,为永记创业艰辛,
改村名为“蛟龙”。后因村中人丁渐繁,又于村旁立一小村,故名“小蛟龙”。

中石马

位于石马乡政府驻地西石马以东两公里。地处凤凰山下。博(山)石(马)公路
通过村北。设一村民委员会。共1,017户,3,652人。耕地2,640亩,造林600亩。
主产小麦、玉米。工副业有铸件厂、铸钢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新建煤
碴砖厂、陶管厂、煤矿等。年产值58万元。铸铁犁铧和大酒锅是该村的传统工艺,
产品畅销省内外。“石马大锅”在国内享有较高声誉。
《黄氏族谱》载:“始祖子忠,于洪武三年自枣强迁山东青州府益都县后,
旋迁于此定居。”《陈氏世谱》和《谢氏族谱》所载略同。清乾隆十八年 (1753
年)《博山县志》载:“后魏,云寿,太昌时(公元531年)人。尝于常熟川剖土得
石,镌为佛像,建院奉之。今院中有碑溯其功德。记之者,金人也。”据此,北
魏时已有人在此定居(中石马地处常熟川)。
清康熙九年 (1670年) 《颜神镇志》 载村名为“石马三庄” 。清康熙三年
(1664年)《三官庙碑》、清乾隆七年(1742年)《关帝庙碑》,均载有“中石马”
村名。因村中原黄姓人多,故曾名“黄家庄”。后因该村位于东、西石马村中部,
故更名为“中石马”。

东石马

位于石马乡政府驻地西石马东部2.5公里。地处五阳山下。博(山) 石(马)公
路东西贯穿。设一村民委员会。共981户,3,672人。耕地2,757亩,造林1,000亩。
主产小麦、玉米,兼种蔬菜。是“石马西红柿”主要产地之一,年产量500万斤。
原有耐火材料厂一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新建煤碴砖厂、建筑工程队等。
年产值84.4万元。村东建有“朝阳湖”水塘,容水三万多立方。博山农机修造厂、
博山二中、石马联中、供销门市部、石马粮管所、银行、信用社等,均驻此村。
本村为古历二、七日集市。交通方便,经济繁荣。五阳山风景秀丽,是当地游览
处所。
据宋宣和二年(1120年)黄红峪《仙人洞碑记》载:“大宋国淄州淄川县万年
乡博山保石马泉村”。据此,北宋即巳形成村落。明嘉靖《莱芜县志》、清康熙
九年(1670年)《颜神镇志》,均载有“石马”庄名。明万历八年《五阳山碑》有
“东石马”村名的记载。
因该村处中、西石马以东,故名“东石马”。

田庄

位于石马乡政府驻地西石马西南三公里。地处赵华山(现称钱家封山)脚下。
西邻趴轱辘台。 淄河上游流经村边。设一村民委员会。共56户,196人。耕地86
亩,造林250亩。主产小麦、玉米。为季节性蔬菜基地,盛产大白菜。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莱芜县志》载:“在县东北八十里之田庄,赵秋谷
别墅也。”又载:“赵执信,号秋谷,益都人也。康熙十八年进士,官赞善。罢
职后,徜徉山林,尝寓居邑东北境之田庄。”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莱芜县
志》,已有“田庄”村名的记载。据此,当立村于明嘉靖年之前。以姓氏命村名
为“田庄”。
据该村67岁退休干部钱汝定讲:清赵执信晚年即寄迹于此,并著有《红叶山
楼诗集》传世,在他定居的门楼上亲书“红叶山村”四字,并镌石于门楼之上。

芦家台

位于石马乡政府驻地西石马西南2.5公里。 地处杏山山麓,地势高阔。设一
村民委员会。 共445户,1,548人。耕地880亩。主产小麦、玉米,盛产大白菜。
工副业有五金厂等。建国前,绝大部分民房均为破陋草房,现基本都改建为瓦房。
村中文娱活动活跃,素有“吕剧之乡”的称号。
《毛氏族谱》载:“吾祖原江南镇江人也。始祖光耀,自明洪武初年随永乐
圣驾迁直隶枣强。自枣强又迁至山左,即今泰安府莱芜县之西北鄙方安子庄居住,
后又迁芦家台。”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莱芜县志》亦有“芦家台”宇样。
据此,明代已有此村。
据85岁老人孙即厚讲:建村前,村东有一平展高阔土台。芦姓先来此定居,
人丁繁衍,故名“芦家台”。
芦家台是革命烈士郇升太和宋建义的故乡。

淄井

位于乡政府驻地西石马东南2.5公里。地处金牛山之阴,葫芦棚、康山之间。
地势低洼。 设一村民委员会。共461户,1,774人。耕地1,532亩,地处山区。主
产小麦、玉米。造林1,200亩。
《王氏族谱》载:“始祖逸泰,于明洪武年间,自直隶枣强迁居山东青州府
益都县孝妇乡淄井,遂定居焉。”据此,明初(1386年)已有此村。
该村清康熙年间碑碣,载村名亦为“淄井”。相传,该村初建时水源缺乏,
村众挖井得水,故命村名为“治井”。后又因淄水流经村南,遂取水丰人茂、源
远流长之义,将“治井”之“治”,改为淄水之“淄”,成为“淄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