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山区历史沿革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3&A=5&rec=3&run=13

今天的博山区即过去的博山县。其地与前之博山县大致相同。
博山县建于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县治曾名颜神、颜神店、颜神镇。
关于颜神一名的由来,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清乾隆四十年
(1775年)《博山志稿》、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续修博山县志》,均载:“齐
国西南郊长城岭下之北鄙,有孝妇颜文姜居岭下,殁而有神。故后世目其地为颜
神。”
清康熙三年(1664年),太子太保三部尚书、邑人孙廷铨,用志书体例,以颜
神镇为对象,写了一部记述地方风物的《颜山杂记》。因此,博山又有“颜山”
之名。
据考,博山县命名的含义有二:
其一:博山全境尽山,几无平坦之地。博山之名具有多山之意。故民国二十
六年(1937年)《续修博山县志》载:“环邑多山也,……蜿蜒盘折,绵亘全境。”
“博处万山之中,青石关峭壁奇险,长峪道险隘屈曲。四面环山,田少山多”。
“博邑城处弹丸,带水环山,有险可守”。“邑人垦田于山,树艺于山,采矿于
山,取石于山,山无遗利矣。”清光绪年间(1875—1908)《山东通志》载:“博
山县山各险隘,称岩邑焉。”民国二十年(1921年)《博山乡土志》载:“为着县
境尽山,博山具有多山之意。”
其二:为着县东南有“博山”,故以山名县。清康熙九年(1670年)《颜神镇
志》载:“博山,镇东南五十里。”清光绪年间 (1875--1908) 《山东通志》、
1931年商务印书馆编印之《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均载:“博山,在山东博山
县东南五十里,鲁山之西。”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载:“辰巳山,
县东南四十里。 居辰巳方, 故名。下有南博山社,亦名博山。”民国二十六年
(1937年)《续修博山县志》载:“辰巳山,县东南四十里。居辰巳方,故名。山
南为南博山庄,山北为北博山庄。一称兴隆观,成立庙会,甚古。以夏历四月十
五日为会期,为农用物品商场。”北京大学教授侯仁之《淄博市主要城镇的起源
与发展》载:“取名于博山境内的博山,称为博山县。县治设在颜神镇。山在城
东南五十里, 鲁山之西。 又南十里有南博山,今有南博山公社。”民国二十年
(1931年)《博山乡土志》载:“为着县东南有博山,故以山名县”。1927年《博
山县图》标注:“辰巳山(即博山)。”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博山志稿》载:
“辰巳山,县东南四十里,亦名博山。下有南博山庄,北博山庄。邑得名以此”。
民国二十年(1931年)《今县释名》载:“博山旧为益都县之颜神镇,清置县。有
博山,在县东南五十里。隋大业九年,贼帅左才相据长白山,自号博山公,盖指
此山为名……”据此,博山一名远在隋代已形成。
博山区历史悠久,早在三千年前已经有人在这里聚居。1960年修建石马水库
时,曾挖出古陶片、石斧等珍贵文物。经鉴定,都是龙山文化遗存。
从1954年到1960年,在境内峨嵋山附近,曾先后出土了土陶罐、陶豆、折口
尖底罐、涂彩壶等文物。经鉴定证明为战国时的遗存。
齐国古长城,在春秋战国时,曾先后是齐国籍以防御鲁国和楚国的重要屏障。
《管子》载:“长城之阳,鲁也;长城之阴,齐也。”在博山境内的原山、凤凰
山、峨嵋山、荆山、围屏山、鸭嘴山等地都有齐长城的遗址。《春秋》载:“鲁
成公九年,楚人入渠丘,后竟灭莒,又灭鲁”。《齐纪》载:“宣王乘山岭筑长
城,西起齐州,东至海,以备楚。”在春秋战国时期,博山的地理位置极其重要,
它不仅是齐国国防的重要据点,而且是通向鲁国和楚国的咽喉之地。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476年),地属马陉邑。《左传·成公二年》:“晋师
从齐师,入自邱舆,击马陉。”又《左传·襄公二十五年》:“闾丘婴与申鲜虞
乘而入,行及弁中”。《史记·齐太公世家》作“马陵”。晋杜预《左传注》:
但云“齐邑”。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淄水迳莱芜谷,又北迳马陵,俗称长
峪道。 ”《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764页载:“马陉在山东益都县西南,一名弁
中谷,亦名莱芜峪,又名长峪。”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卷五上·
古迹》载:“马陉在东北五十里,今讹呼马陵。今尚有城址可辨。其东村为东马
陵,其西一村为西马陵,城址居其中。”《山东通志·博山县》:“今县东北五
十里,有马陵故城,遗址尚存。”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220年),废马陉邑,其地隶属齐郡。
秦(公元前221年--206年) 置济北郡赢县,其地属之。 (详见《中国历史地
图集·秦·山东南部诸郡》)
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19年)属泰山郡莱芜县,其北境部分地区属济南郡般
阳县。 (详见《中国历史地图集·西汉·兖州、豫州、青州、徐州刺史部》)
三国魏(公元220年~265年),南境仍属兖州泰山郡莱芜县;北境属济南国地。
晋因魏制。南朝宋时期(420年--479年),侨置清河郡绎幕县。《魏书·地形
志》:“东清河郡绎幕有陇水。”绎幕为县西北境,及济南府淄川县西南境,亦
作陇水。《续山东考古录·淄川县》载:“又绎幕,有陇水,县治当在西。或日
在今博山。”《续山东考古录·博山县》:“又绎幕有陇水,疑县北境有其地。”
《续山东考古录·杂考》:“博山县西北路有三域城村,疑侨绎幕县。见沿革。”
通过上述资料不难看出,“绎幕”也名“陇水”。陇水是绎幕县的主要地名之一,
也是今博山城的古名之一。(绎幕县治详见《域城地名考》)。
北魏因之。改清河郡为东清河郡,改绎幕县为绎姑县。
北齐(561年--577年)废东清河郡及绎姑县,其地并入东平原郡贝丘县。
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贝丘县为淄川县,归属齐郡。
唐代(618年--907年) 改制,设河南道;宋(960年)置京东东路;金(1115年)
改京东东路为山东东路。上述三代政区.均辖淄州淄川县,博山一直隶属淄川县。
《金史·九域志》:“淄川……镇三:金岭、张店、颜神店”。
元至元二年(1265年),颜神划归益都路益都县,改名为颜神镇。在镇内设巡
检司。明洪武元年(1368年)隶属山东青州府益都县。明弘治八年(1495年)建行台;
正德五年(1510年)设兵备佥事;正德十二年(1517午)设捕盗通判;嘉靖三十八年
(1559年)建石城。
清初因明制,镇内又添设粮捕盗通判一员。雍正十一年(1733年),乡绅赵执
信上疏“分境议” , 陈述设县理由和方案,山东总督也上疏报请。雍正十二年
(1734年),清廷下令以益都颜神之孝妇、怀德二乡,北割淄川之十七村,即:簸
箕掌、赵庄、大峪、平渡沟、吴家宅、岭西、石门峪、龙塘峪、夹桑峪、黄石屋、
西流泉、石巷里、青龙湾、大滩、南胡城、西胡城、北胡城;西南割莱芜七村,
即:桃花泉、崔家庄、胡老公、阎家峪、乐疃、牛角庄、樵岭前,新置博山县。
置县后共分四路:正东路领社八,共五十九庄;正南路领社八,共二十六庄;西
北路领社十,共六十三庄;东北路领社十一,共六十四庄。
建县时的疆域是:东至本府临朐县界九十里北冶岭;西至泰安府莱芜县界三
十里原山;南至莱芜县界十五里白洋河;北至济南府淄川县界十二里石沟河,即
石臼河;西南至莱芜县界二十里樵岭前;东北至益都县界九十里马鹿庄之北;西
北至淄川县三十里大峪岭。
东北至府城一百八十里;西北至省城二百二十里;北至京师一千一百里。东
西广一百一十里;南北袤五十里。
博山自建县以来,到清末均属青州府辖。建县时分四路,共领庄二百三十九。
清宣统二年(1910年)行自治制,划全县为七个区。第一区成化乡,领社六,
共十五庄;第二区赞化乡,领社三,共四十六庄;第三区敦化乡,领社七,共九
庄;第四区德化乡,领社六,共三十二庄;第五区遵化乡,领社八,共四十四庄;
第六区进化乡,领社三,共六压;第七区臻化乡,领社九,共六十五庄。
民国府制废,属济南道;道废,属山东省。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社改划为乡镇,设乡镇长,归区辖。原有的七个区
未变,但下面的社改为乡镇。第一区原有六社,划为十一个乡镇;第二区原有三
社,划为十六个乡镇;第三区原有七社,划为十六个乡镇;第四区原有六社,划
为二十五个乡镇;第五区原有八社,划为二十个乡镇;第六区原有三社,划为十
三个乡镇;第七区原有九社,划为三十五个乡镇。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取消区长,乡镇长仍旧。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又将原有乡镇缩为二十二镇, 二十二乡。即:城中
镇、东关镇、大街镇、西冶南镇、西冶北镇、山头镇、黑山镇、八陡镇、朱家镇、
夏家镇、南博山镇、崮山镇、郭庄镇、邀兔镇、源泉镇、池上镇、福山镇、西河
南镇、西河北镇、口头镇、太河镇、峨庄镇;神头乡、乐疃乡、房家乡、后峪乡、
域城乡、赵庄乡、石炭乡、岳家乡、蛟龙乡、代庄乡、东石马乡、西石马乡、盆
泉乡、天津乡、泉河乡、冯家乡、岳阴乡、宝泉乡、石门乡、柏树乡、下册乡、
马鹿乡。
抗日战争时期与解放战争时期,博山地区是重要革命根据地。区划和建制,
因形势发展需要而常有变动。
1937年12月30日,日本侵略军侵占博山城及附近的几个重镇。各个边缘地区
先后成立了抗日民主政府, 为博山县建立抗日民主政府奠定了基础。1939年9月
16日,在李家庄建立了博山县抗日民主政府。属七县边区联合办事处领导。1940
年归泰山区领导。1941年根据当时斗争形势,将博山县二区划归淄川县。1942年
4月将东部的五区、七区划归四个县(益都、临朐、淄川、博山)边区联合办事处。
原博山县四区与莱芜县的六、 七两区合并为博莱县政府。1944年8月,又将四县
边区联合办事处与博莱县同时撤销,恢复原县制,在土泉村重新成立中共博山县
委、博山县政府,归属鲁山专署领导,辖九个区。
1945年8月14日,抗日战争胜利。8月23日,博山第一次解放,县政府驻博山
城。将划归淄川县的原博山县二区(1943年后改为原山区)划回。将鲁山专署撤销,
成立淄博特区。 设淄博专员公署,驻博山城,属鲁中行署领导。同年9月,将原
博山县的博山城、 黑山、西河、原山四个区划出,成立博山市。驻博山城。博
山县辖石马、 郭庄、源泉、池上、太河五个区,县政府移驻郭庄。同年9月底,
淄博特区撤销,市、县合并。博山、淄川两县又划归泰山专署所辖。1945年12月
5日第二次解放博山。1946年1月12日第三次解放博山。二次成立了淄博特区,博
山又恢复了市(县) 建制,属淄博特区领导。同年4月又撤销博山市,合并到博山
县。 县政府移驻博山城,仍属淄博特区所辖。1946年7月,进行战略转移,淄博
特区撤销, 博山、淄川两县并入鲁中区,属泰山专区所辖。1947年2月23日,博
山第四次解放。将黑山、崮山并入岳阳区,将西河、口头并入岳阴区。
1948年3月13日,博山城最后一次解放。9月重新成立淄博特区,直属鲁中南
区, 并设淄博专员公署,驻博山城。博山县政府驻源泉。1949年7月,鲁中南区
的淄博特区与华东财政经济办事处工矿部,合并成立淄博工矿特区,设专员公暑。
下属建制未变。
1949年10月,撤销城关、原山、黑山三个直辖区,改建博山市。下属四个区
和五个镇。博山市属淄博工矿特区管辖。
1950年5月, 淄博工矿特区与清河专区合并,成立淄博专区。博山市撤销,
并入博山县。隶属淄博专区。当时博山县辖九个区。
1951年5月,博山县划出一、二、三、四区,建立淄博市,驻博山城。
1953年7月,淄博专区改为淄博工矿特区。博山的建制依旧。
1955年3月, 撤销淄博工矿特区,改为淄博市。原淄博市改为博山区。成为
淄博市辖区之一。将原县境的域城、平堵沟、西河、福山四村划归昆仑区;将桃
花泉、西流泉、樵岭前三村划归莱芜县;将岳庄、黑山、石炭坞、山头、乐疃、
石马、尖古堆七村划归新建的黑山区。博山区下辖西冶、税务、大街、城里、神
头、五龙、赵庄七个办事处和安上、后峪两个乡。原属淄博工矿特区的博山县划
归昌潍专区。
l956年撤销黑山和昆仑等区,将原县境的11个村,并入博山区。至此,博山
区下辖11个办事处、两个乡。
1958年l0月,以办事处和大乡为基础,成立人民公社。同年11月,将昌潍专
区的博山县,分别并入淄川、博山两区。时全区共辖11处公社。1959年将西冶、
城里两个公社并为博城公社。1961年淄川区的龙门公社划归博山区,并将磁村、
昆仑两公社的部分自然村,组建成蕉庄、海眼两公社,同时划归博山区。1962年
将黑山公社分为岳庄、八陡、福山三个公社。域城公社分为域城、五龙两个公社。
1963年将池上公社分为池上、李家两个公社;将乐疃公社分为乐疃、桃花泉两个
公社。至此,全区共辖18处人民公社。1966年10月,将山头办事处合并到山头公
社。1972年冬,黑山办事处与八陡公社合并。1981年底,将八陡、福山两公社改
为镇。全区共辖16处公社、两个镇。1982年11月23日,撤销博城公社,改建为城
里、大街、西冶街、税务街四个街道办事处,同时撤销山头公社,恢复山头镇。
撤销五龙公社,改建为夏家庄镇。1982年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将郭庄公社更名
为北博山公社;龙门公社更名为石门公社;桃花泉公社更名为岭西公社;海眼公
社更名为白塔公社。1983年10月,白塔公社改名为白塔乡。至1983年底,博山区
辖四个街道办事处、四个镇、12处公社、一个乡。
1984年2月27日,山东省人民政府以[84] 鲁政函60号文件,批复《博山区关
于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方案的报告》,同意将原来的17处公社改建为20个乡、
镇。这时,博山区共辖四个街道办事处、八个镇、12个乡。即:城里街道办事处、
西冶街街道办事处、税务街街道办事处、大街街道办事处;白塔镇、域城镇、夏
家庄镇、福山镇、山头镇、八陡镇、源泉道、南博山镇;石门乡、蕉庄乡、岭西
乡、乐疃乡、岳庄乡、崮山乡、石马乡、郭庄乡、北博山乡、李家乡、池上乡、
下庄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