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疃乡概况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3&A=5&rec=29&run=13

乐疃乡位于博山区的西南部。乡政府驻地乐疃距博山城五公里。东与山头镇
毗连;西与岭西乡为邻;南与莱芜县接壤;北与域城镇相连。总面积33.3平方公
里。 耕地6,679亩,林地面积12,196亩。粮食总产量4,569,047斤。共2,248户,
8,220人。全乡共辖10个村民委员会,含七个自然村。即:乐疃、樵岭前、池子、
永峪、尖古堆、白杨河、马公祠。乡政府机关因驻乐疃而得名。
乡政府驻地乐疃,在建国前属南域城二区所辖。建国后先后曾分尖古堆、樵
岭前两个乡, 1956年并入乐疃乡。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1984年2月经山东省人
民政府以(84)鲁政函60号文件批准,将乐疃公社改建为乐疃乡。
境内多山, 东部多系丘陵。地势西高东低。乡内以杏树峪为最高,海拔730
米,是博山与莱芜的界山。东部老山顶是本乡与八陡镇的界山。两山东西相峙,
纵横南北。中问深陷而高低不平。博(山)莱(芜)公路由南向北贯穿全境。有季节
性河流一条,发源于樵岭前村西南淋漓沟水库,沿经樵岭前村、白杨河村、乐疃
村和山头镇的土门头村,注入孝妇河。
境内西部矿藏丰富,主要有砸石、石灰石、重晶石和花岗岩资源。储量丰富,
极易开采。除当地用为建筑材料外,还畅销烟台、青岛等地做为化工原料。
境内土壤有三种:一、沙土,面积1,705余亩;二、红粉土,面积约3,377亩;
三、 白炭土,面积约1,200亩。以上土壤表层多为中壤,由于风化层较厚,颗粒
粗,质地松散,有利于多种农作物和植树造林。
农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其次谷子、大豆、高梁、地瓜等。建国前,粮食
亩产约200斤, 现在亩产增加到690斤。木材林共19,350亩,约483万株。经济林
以苹果、核桃、大枣、柿子、花椒为主,共500亩,约60万株,年产约12万斤。
建国前,本乡各村一遇干旱,人畜用水即无法解决,水浇田更是寥寥无几。
建国后, 大搞水利事业,在河渠上游建了蓄水量达200万立方米的淋漓沟水库,
并修建了排灌水渠。 灌溉面积达1,565亩。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
乡各村打大口井50多眼,深井五眼。有力地促进了工农业生产,并解决了全乡的
人畜用水问题。
乡办工副业发展很快。除利用地理条件在山上开矿、采石外,还办起了制修
厂、建筑队、石料厂、木器厂、环保设备厂等。年产值99万元。村办工副业18个,
年产值265万元。 专业户、重点户也发展很快,年收入35万元。有汽车20辆,大
小型拖拉机64台。全乡工业总产值达2,800万元,1978年人均收入156元,1983年
提高到334元,比前增加了1.5倍。
交通运输方便。各村之间土筑公路相互贯通,各种物资可不断地运往各地。
现在,市内公共汽车也开进了境内。方便了群众,支援了工农业生产。
文教卫生事业发展很快。 建目前,仅有两处小学,学生不足100人;现有中
学一处,小学七处,在校学生1,016人。建国前,境内只有简陋的小中药铺两处。
现有中西兼备的乡卫生院一处,医护人员30人,病床20张,村医疗人员十余人。
为群众就医提供了方便。
乡内设有广播站、文化站、电影队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樵岭前村
还建起了电视转播台和放映队,成为山区电视村。
境内名泉有“王母池”。古石刻有团山“摩崖石刻”。王母池有庙一座。今
年,中央及省市各级领导曾到樵岭前村游览,并划为旅游区。王母池下设有饭店、
饮水处。水库新备游船八只。这里绿树成荫,河水长年不断,是群众游览的胜地。
每逢夏季,游览者每天可达千余人。
该乡在与莱芜市青石关交界处,尚有清咸丰、同治年间为阻挡捻军而构筑的
城墙。现长4,159米,高两米,均宽1.25米。

乐疃

位于博山区西南部。距博山城五公里。地处樵岭前庙子岭下。东、西、南靠
莱芜公路,北通张(店)博(山)公路。现为乐瞳乡政府驻地。设一村民委员会。共
507户, 1,927人。耕地1,093亩。主产小麦、玉米,其次大豆、谷子。林业以花
椒为主。工副业,原有石料厂一个,年产值35万元。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以来,新建了建筑队、水泥制品厂、缝纫组、两处日用品门市部及磨面机、磨糊
机等。 年产值91万元。 1978年人均收入180元,1983年提高到271元,较前增加
1.5倍。建国前,绝大部分民房均为破草房。现村民居住条件有了大的变化,90%
以上的户新建了瓦房或平顶房。
据《孙氏家谱》载:“淄城以南三十五里有庄名曰孙家庄,盖自明初吾孙氏
以章丘县徒居兹土。”据传,孙姓四世之后,迁居该村。明万历年间《孙氏墓碑》
(已毁)亦有同样记载。《范氏族谱》载到此定居时间略同。据此,约在明前已有
此村。清康熙九年 (1670年) 《颜神镇志》载村名为“乐滩庄”,清乾隆十八年
(1753年) 《博山县志》、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 《续修博山县志》均载村名为
“乐疃”。
据该村76岁老人范慎迎讲:村址原在西峪深处,临泉近水,涝洼较多,长满
青苔。后人丁日繁,逐渐移居峪口。村名为“乐滩庄”。后又因村址群山环抱,
处宽广洼地,渐改为“乐疃”。

马公祠

位于乐疃乡政府驻地乐喧西南2.5公里。 西靠岭西乡。设一村民委员会。共
187户, 580人。耕地754亩,地处山区。主产小麦、玉米,其次谷子、大豆、高
梁。并有枣树、樱桃树、葛条、柞树。年产鲜果一万余斤。
淄川《盛世族谱》载:“吾盛氏原籍河北枣强县。明洪武年间,奉旨迁至武
定府惠民县南营。至四世祖文彬,迁于博山县城西十里马公祠。”据此,明初即
已形成村落。据传,在这之前曾有褚氏在此居住。清康熙九年(1670年)《颜神镇
志》、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续修博山县志》,均有马公祠村名。
该村70岁老人盛登海讲:相传唐王东征时,曾路经此地。当时有一随行的马
姓官员死于此地,葬埋后立祠享祭,故命村名为“马公祠”。

池子

位于乐疃乡政府驻地乐疃西南7.5公里。 南靠莱芜县,西邻岭西乡。设一村
民委员会。 共153户,505人。耕地497亩。主产小麦、玉米,其次花生。水利条
件好,可供灌溉农作物之用。
据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笼水栾氏族谱》载:“始祖讳大公,于元代时西
迁于博邑。……自莱芜县英章庄迁居池子庄,迄今已传至十世。”据此,栾氏当
于清康熙年间在此定居
据该村58岁村民栾曰爱讲:因此地大、小池沼较多,又常年流水,故命村名
为“池子”。

樵岭前

位于乐疃乡政府驻地乐疃西南2.5公里。 地处望鲁山下。群山连绵,水源丰
富。 村西1.5公里处有淋漓沟水库。设一村民委员会。共401户,1,341人。耕地
1,208亩。 主产小麦、玉米,其次谷子、高梁。经济树有苹果、大枣、板栗、梨
等。垤石的蕴藏量丰富。工副业有保温材料厂、条编厂、印刷厂、客运旅游业、
红炉、门市部等。年产值9 8万元。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人均收入239
元。1983年提高到453元。
据《王氏族谱》载:“始祖北直隶真定府冀州枣强县王家洼人也。明洪武三
年,奉旨给银碗迁居山东济南府泰安州莱芜县东北乡四十五里南苗山庄,后迁居
樵岭前。距今六百余年。”据此,明代已有此村。清康熙九年(1670年)《颜神镇
志》载村名为“峭岭前”。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民国二十六年
(1937年)《续修博山县志》均载“樵岭前”。
该村党支部书记刘同金讲:博城南15里庙子岭,高岭峭壁,村处岭前,古时
遂定名为“峭岭前”。后因村处群山之中,村民多以打柴为业,故改名为“樵岭
前”。
村东南侧有溶洞,名“朝阳洞”。现正开发为旅游区。这是在我国北方新发
现的最大溶洞之一。

水峪

位于乐疃乡政府驻地乐疃以东两公里。地处尖古堆、乐疃两村之间。设一村
民委员会。 共251户,890人。耕地740亩。主产小麦、玉米,其次谷子、大豆、
高梁。工副业有石灰窑、建筑队、石料厂等。年产值73万元。
据《姜氏族谱》载:“吾始祖自明初枣强冀州迁移,居于章邑,后又迁于博
山西域城。吾七世进财祖、进宫祖,又迁于水峪村定居。”据此,明嘉靖年间已
有此村。康熙九年(1670年)《颜神镇志》、清乾隆十八年(1758年)《博山县志》、
民国二十六年(1987年)《续修博山县志》,均载村名为“水峪”。
该村70岁退体工人姜升恒讲:远年峪中有小泉,遇旱即枯,故名“乾沟峪”。
后因村民思水殷切,取吉祥嘉言之意,遂改名为“水峪”。

白杨河

位于乐疃乡政府驻地乐疃东南2.5公里。北通张(店) 博(山)公路,南与莱芜
县青石关相邻。设一村民委员会。共57户,184人。耕地110亩。主产小麦、玉米,
其次谷子、大豆、高梁等。
据《般阳孙氏家谱》载:“淄城以南三十五里,有庄名日孙家庄。盖自明初
吾孙氏以章丘县徙居兹土。”大明万历年间孙氏之后迁居于此。据传,在这之前
就有一王姓在此定居。清康熙九年(1670年)《颜神镇志》已载有“白杨河”的村
名。
据该村70岁老人孙即浩讲:因村处白杨河两岸,又因沿岸多植白杨树,遂以
河及白杨树命村名为“白杨河”。

尖古堆

位于乐瞳乡政府驻地乐疃以东五公里。地处丘陵,建村于山上。北靠山头,
南依焦家峪。设四个村民委员会。共665户,2,169人。耕地1,880亩。主产小麦、
玉米,其次大豆、谷子、高梁。工副业有建筑队、石料厂等。年产值133万元。
据《范氏族谱》载:“始祖讳汝弼,明洪武年间,自冀州枣强迁发至此。”
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范氏山谱碑》之记载略同。后继迁入徐、宋、周、刘、
陈、马诸姓,逐渐形成较大的村庄。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民国
二十六年(1937年)《续修博山县志》,均载村名为“尖固堆”。
据该村范家恩等人讲:因村处山顶,山势峻峭,故名“尖固堆”。后演变为
“尖古堆”。